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行祸天下 >

第156章

行祸天下-第156章

小说: 行祸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

    “然后?你想怎的?”陆熏挑了挑眉。

    “我是这么想的啊,小蝶鞍前马后伺候了你这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你看咱是不是给她一个名分?”

    “可以。”

    “熏儿,你可不能不讲理啊,人家。。。啊?可以?”

    “可以。”陆熏重复了一遍,笑了笑道:“我本就有这个意思,如今这样,倒也省去我一番心思。”

    两人都没想到陆熏竟然这么痛快就应了下来,小蝶顿时喜极而泣。“小姐,谢谢你。”

    “别谢太早。”陆熏淡淡说道:“那件事你跟他说过了没?”

    这话陆熏不能不问,倒不是有意使坏揭小蝶伤疤。她的确有撮合两人的意思,可由她牵头来办,和两人私下偷偷地办,在心里感受来说,这是截然不同的。陆熏表面一派淡然,心中却有些气恼。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允许小蝶对姜云有所隐瞒。

    “恩,都说了。”小蝶点了点头。

    “你可以接受?”她又看向姜云。

    “呃,问题不大。”

    “行了,你们现在可以开始感谢我了。”

    “。。。”

    “说正事吧。”陆熏忽然话锋一转道:“你明日就要走了,有件事我考虑了很久,一直拿不定主意,你给我参详参详。”

    “何事?”

    “夷州的局面你清楚,无论我陆家有多强势,共治夷州的模式不会改变。各大家族拥兵自重,长此以往只怕迟早还会生乱。我想了个一劳永逸的法子,就是从经济入手,让所有人必须仰陆家鼻息。从今往后,取消所有家族对外贸易权,由陆家统筹贸易。”

    “恩。”姜云点点头道:“是个好法子,夷州人丁茂盛,所需颇多,控制了贸易等于卡住了整个夷州的经济命脉。不过这主意真是你想出来的?我怎么觉得不像呐,这法子虽然有效,却不失霸道,与你的性子不合。”

    “莫言提出的。”

    “哦,这就难怪了。”

    “我想过了,这么做好处自然颇多,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当其冲便是海盗。”陆熏沉吟片刻,继续说道:“先前我只管水北这一亩三分地,来往贸易受海盗影响虽有不小的损失,但影响的并非我一家。杨,李能忍,我为何忍不得?如今我陆家一家独大,统筹贸易,这个问题就必须由我来解决了。”

    说到这里,姜云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在这个年代,海盗是杀不光,斩不绝的,在利益驱使下,不但东出国,就是大周本土的沿海区域都不断有人加入这个行业。而小股海盗根本没有勇气打陆家货物的脑筋,陆熏既然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她已将主意打到了那几个大头身上。

    “你是说。。。琉球海盗?”

    “不错,我欲起水军六万,剿灭诸贼,把琉球占了。”

    攻打琉球?可行么?姜云不由沉默了。(。)

第198章 归去(三)() 
这还真是一报还一报,想当初姜云初到陆家,给陆熏出的第一个主意就是发兵剿灭琉球海盗。从当时的情况下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个馊主意。当然,陆熏也没上当,将这建议直接忽略了。

    如今由她自己提出来,显然又是另外一番形势。剿灭海盗,占据琉球群岛。有利可图么?姜云细细思量片刻,不得不承认,有!其利有三。

    其一,琉球海贼是附近海域最大的一支贼寇,一旦将其消灭,可以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彻底扫清贸易线路上的阻碍。

    其二,夷州地小,人口已接近饱和,占据琉球之后,便能逐渐向其移民,人口问题将大为缓和。

    第三,就“东亚”这块区域而言,最不安分的国家就是东出,而对夷州威胁最大的国家也是东出。琉球位于两地中央,是一个极佳的缓冲地带。一旦东出图谋不轨,夷州能第一时间做足准备。

    但是否有利是一回事,是否可行就是另一回事了。攻打琉球至少目前来看,不行!时机未到。深入一想,姜云就连连摇头。“不成。”

    “你是顾虑东出国?”陆熏何其精明,姜云退缩的原因,她多少能猜出一些。

    “不错,除非大势出现变故,东出无暇分身,否则绝不会坐视我们拿下琉球。此地于我们来说是个战略缓冲地带,对东出来说却是南下进军的跳板,况且琉球海盗本就是东出倭寇,我与他们打过交道,一年前那场入侵大周的战争就极为蹊跷,我怀疑他们有东出国的朝廷背景。”

    “那又如何?”陆熏傲然道:“东出若敢插手,我便亲提大军前往迎战。以我夷州目前的实力,根本不惧东出国。”

    “熏儿,你想的不够远。顾虑东出只是一方面,我真正的忧虑是大周。”姜云正色说道:“琉球是引线,轻易触碰不得,一个不慎,夷州就会和东出爆发全面战争,到了那时候,大周会如何?”

    “大周?”

    “不错,你可别忘了,东出在名义上是大周属国,一旦开战,其必然向大周朝廷寻求帮助,而咱们和大周可没有半分关系,亲疏远近一目了然,若是大周横插一脚,你有信心以一敌二么?”

    “可也不能就此放任不管,一年来下,咱们得有多少损失?”

    “等一等吧。”姜云笑道:“以一敌二万万不可,所以咱们暂时还不能招惹东出国,若我所料不差,一年之内,大周就会对夷州用兵。”

    陆熏显然不信,她摇了摇头道:“不会,咱们跟大周可没什么往来,即便是贸易,也是取自民间,与朝廷素无瓜葛,更谈不上利益或仇恨,好端端的,发兵夷州做甚。”

    “每个皇帝都想流芳百世,那么熏儿,你知道圣贤明君的标准是什么吗?”

    “国泰民安。”

    “不,那是守成之君。圣贤明君的标准只有两个,收复失地和开疆拓土。夷北人与大周人一出同源,拿下夷州对于大周皇帝来说,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以前不打是没有这个必要,夷州三足鼎立,大周出兵,巨大威胁之下,三大家族甚至山越都会摒弃前嫌,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强行攻打除了承受巨大损失之外,大周得不到任何利益。若是协助其中一家,也只会成为冤大头,被无限地索求。”

    姜云深深吸了口气,继续说道:“但现在不同了,夷州一统,陆家独尊。只要出兵打服陆家,然后再许些好处,例如给你一个有名无实的尊贵身份,世袭罔替,焉知没有将夷州划入大周版图的机会?大周皇帝一定会做此尝试。”

    “那咱们干脆立国,学东出,仿高丽,纳贡,称臣,成为大周属国。”

    没用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招行不通。当初的延平郡王郑经,就曾向康熙提过仿朝鲜例,称臣,纳贡,但不登陆,康熙也没答应,这不奇怪,但凡是个有脑子的皇帝,都不会答应,更别说立国了。

    “熏儿,咱们只能等,等大周主动上门。然后。。。狠狠打疼他们,让大周皇帝清醒过来,被迫承认夷州听调不听宣的特殊地位。朝廷讲究君无戏言,一旦争取到这个身份,你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攻打琉球。”

    无论前世还是后世,台湾问题始终存在。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内心讲,姜云不太愿意走分裂的道路。他没有君临天下的野心,他也很想促成夷州回归,但还是那句老话,时机未到,至少现在不行。一旦夷州划入大周版图,那么紧接着便是大周情报网络的入侵。

    谍盟,姜云对这个组织的忌惮程度,甚至凌驾于武宗之上。自从掌握了祖神教的谍报机构,他才真正意识到谍报力量的可怕之处,那是一双眼睛,永远在暗中窥伺着你,你就感觉自己是一个衣不蔽体的人,无时无刻都是**裸地呈现在他人面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别人了如指掌。

    祖教只顾大周,疆域之外的事他们没有兴趣了解,正因如此,祖神教才得以悄悄发展壮大,一旦夷州成为大周的一部分,谍盟也就理所当然地来了。到时恐怕不出一月,整个夷州就会被他们查个底儿掉,祖神教,神殿,暗盟将会一个接一个暴露在阳光之下。

    接着武宗也就该来了。。。至于姜云的下场,想都不用想,老话一句:恐无二命予之。

    在民族大义与自个小命之间,小市民心思果断占据了上风,姜云还没这么高的觉悟,自然是小命要紧。在暗盟没有真正成长起来之前,他只能躲着,并且坚决反对夷州回归。

    “行,那就听你的,我暂且忍上一忍。”

    “不光如此,还得加紧备战。”国人的秉性姜云最是清楚不过,历史上的帝王他在史书中也不知见了多少,大周征伐夷州,这是件板上钉钉的事,不做足准备可不行。“连弩尚需大量赶制,一年之内,夷州水军至少需扩充到二十万。山越不习水战,只可守护本土,真正拒敌于国门之外还得依靠夷北。”

    “二十万?”陆熏惊道:“会不会太多?这得要多少银子,不成,负担太重了。合三水之力,一年的时间,我最多只能凑出十万水军。各大家族只会出兵,我总不能上门抢银子去。最后这些大军还是得我陆家养活,金山银山都不够吃。”

    “放心吧,我在神殿给你留下了一些高纯度银矿,稍加提炼之后,保守估计也能有一千万两。什么时候银子不够花,你就找邪风取矿。”

    “多少?”陆熏一脸懵懂。“你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一千万两白银?”

    “对,一千万两,你可着劲花就是!别心疼,你夫君我就是打个喷嚏,也能砸出一座银山来。穷的只剩钱,这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若是不够,回头派人前来大周催讨,我派人再给你送。这一年不光是募兵,练兵,最重要的是物资储备,除了战略物资之外,粮食是最重要的。大周那边能买多少买多少,买光了再去南洋买,势必保证夷州存粮至少可供一年使用。”

    别的不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