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

第132章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32章

小说: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缬形ケ呈难栽甘苌咸斐头!!

    众人一看连李谅祚都立誓了,于是也纷纷起誓道:“我等对腾格里立誓,我等部族愿生生世世臣服圣天大汗,如有违誓人神共愤、诸部共诛之。”

    誓言对古人尤其是草原人来说极其重要,这代表着一个永世不便的承诺,众人依次将自己的鲜血滴入酒坛之中,李谅祚与众人在上山共饮此酒,这就是所谓的歃血为盟;这也表示众人对李谅祚这位大汗的认可,从即日起李谅祚不但是西夏的皇帝,同时还是草原上的大汗,有了这些草原勇士的帮助,李谅祚距离自己‘一统天下、重现汉唐’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大汗万岁、大汗万岁、大汗万岁……”

    面对数十万人的欢呼,李谅祚热血沸腾,从这时起这些人将会成为西夏国新的臣民,有了这批新鲜血液的加入,西夏的国力有了飞跃的提高,原本制约西夏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人口,尤其是成年的男丁;西夏的成年男丁几乎都要服兵役,全民皆兵的情况下自然会大大影响生产力,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有人口所决定的。

    李谅祚刚刚接手时,西夏仅仅可以说是偏安一隅的小国,尽管这个小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强,还敢时不时的向大国挑衅一下,但是如果中原大宋不顾一切的想要灭亡西夏的话,西夏最多也就是挣扎挣扎,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

    可是现在不同了,经过李谅祚的同化改革,和对外的三次扩张,西夏的国力有了大幅度增长,无论人口还是经济都翻了好几番,尤其是这夏征服了草原对西夏国来说至关重要,不但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有余,就连人口也增加了百余万,西夏正在逐步成长为一个屹立于中国西部的大国,一旦李谅祚完全吞并了草原,西夏的力量就足以可以真正的和大宋向抗衡了。

    于是在整合完草原中部地区之后,李谅祚并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李谅祚这次将目标对准了东部草原,李谅祚想要一口将永安山以西的辽国疆域全部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可是向东部草原扩张并不容易,东部草原地区是辽国传统放牧区,这里有这大量的契丹部落,而且耶律洪基对东部草原的控制力很强。

    而且要想从草原中部到达东部地区,这中间有不短的路程,途中要经过山脉、沼泽等无人区,一步小心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在吞并东部草原一事上李谅祚十分的慎重,而且李谅祚想要和平的将整个草原中部纳入自己的怀中。

    在李谅祚在草原上东征西讨的时候,在幽云十六州同样也是风起云涌,夏军、宋军和南辽军局势及其复杂,而且由于耶律重元已死南辽国发生内乱,整个南辽国的军队分为了两大系统,分别是以皇太子耶律涅鲁古为首的东辽军和以燕王耶律沐为首的燕军。

    (本章完)

第195章 0幽燕风云(上)() 
    时间让我们回到,当初在李谅祚出发出征草原之际,在西夏国的东北方由集辣思义率领的由以少量中央军、大量边军和府兵组成的河套军团也磨刀霍霍准备向大同进军,对于大同河套军是在熟悉不过了,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而且河套军团多是参加过数次征讨大同的老兵。

    在集辣思义准备出兵大同拿下幽云之际,南辽皇太子耶律涅鲁古和燕王耶律沐正在为了皇位大打出手,当初耶律重元驾崩之际,耶律涅鲁古正在东京辽阳府,镇压反叛的女真人;这对于燕王耶律沐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耶律沐颁布矫召声称耶律重元临死之际,将自己列为皇位继承人,皇太子耶律涅鲁古被降为辽王。

    远在东京的耶律涅鲁古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不干了,明明自己是皇太子,老爹死了当然应该轮到自己继位了,可是现在被自己的弟弟插了一杠子,眼看到手的皇位跟自己没有关系了,耶律涅鲁古自然暴跳如雷,领着自己麾下的东辽军就朝析津府杀来了。

    说实话耶律涅鲁古这个太子不是白当的,就连当初耶律重元当皇帝都是有耶律涅鲁古参与策划的,在加上这些年耶律涅鲁古一直在外南征北战,在南东辽军中的威望很高,根本不是耶律沐可以比拟的,所以耶律涅鲁古在东京辽阳府一起兵,向析津府杀来之时,沿途所过州县全都不战而降,大量的燕军倒戈到东辽军这一方,局势对于耶律沐日渐不利。

    析津府皇宫,耶律沐虽然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但是已经穿上龙袍住进皇宫了,连日的战败让耶律沐焦躁不安、脾气暴躁,对手下的大臣更是大打出手,此时的耶律沐已经变了,被皇位迷失了自己的双眼,整日就知道饮酒作乐。

    皇宫宫门南辽国丞相郑浑,正准备出宫,郑浑脸色疲惫而且还被下人搀扶着,负责守卫宫门的燕殊立刻快步走到郑浑面前问道:“丞相,您这是怎么了?”

    郑浑一看是燕殊,于是摇了摇头探口气说道:“唉!没什么,不过是被燕王训斥了一顿,打了几板子而已。”

    燕殊当场大怒道:“岂有此理,燕王是在是太过分了,丞相乃是先帝重臣,他都敢这样对待,要是真让他当上了皇帝,那还有我们幽燕百姓的好呀!”

    “燕将军慎言,这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都说的出口,你还想不想活了。”郑浑呵斥燕殊说道。

    燕殊浑身冷汗,随即向郑浑行礼说道:“末将口不择言,还请丞相恕罪。”

    “罢了,罢了……”郑浑对燕殊说道;“燕将军,本相记得你不是已经升至一营主将了吗?这个时候不在军营,在这里干什么?”

    燕殊有些愤恨的说道:“末将已经被燕王贬官了,现在是宫门校尉。”

    郑浑拍了拍燕殊的肩膀说道:“燕将军好自为之吧!之后大辽国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大辽了。”

    “末将谢丞相大人教诲。”燕殊恭敬的向郑浑行礼道。

    深夜,燕殊悄悄的潜入丞相府,来到郑浑的书房前,还别说郑浑的警惕性还是很高的,一听到动静就立刻问道:“什么人竟敢夜闯相府?”

    燕殊一看自己被发现了,于是隔着窗户对郑珲说道:“末将燕殊求见丞相。”

    郑浑一听说道:“原来是燕将军啊!进来吧!”

    燕殊进到郑浑的书房后请罪道:“末将深夜传入相府,还请丞相大人赐罪。”

    郑浑笑了笑说道:“无妨、无妨;不知燕将军深夜前来所谓何事啊?”

    燕殊对郑珲说道:“末将有一句话不解,今日丞相在宫门口是为何说‘如今的大辽国已经不是昔日的大辽了’?”

    郑浑叹了一口气说道:“将军也不看看,如今的大辽都成什么样了,如今的辽国可以说是分为了四部,北方有北辽残余势力,如今南辽内部又分为了太子系和燕王系,东北的女真各部也蠢蠢欲动,草原各部恐怕也不安分了;如今的辽国已经成了群雄争霸额时代,更何况西边的西夏和南方的大宋都虎视眈眈,如此下去恐怕辽国有亡国之危啊!”

    燕殊一听向郑浑说道:“丞相,你我皆是汉人,想当你我等先祖也是为了躲避中原内乱才来到这里,如今大宋繁荣昌盛,我等为何不回归故国呢?”

    郑浑笑了笑说道:“如果燕将军真想离开辽国的话,本相建议你去西夏,而不是回大宋。”

    “为何?”燕殊不解的问道;“还请丞相大人明示。”

    郑浑对燕殊说道:“如今大宋虽然表面上看去繁荣昌盛,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宋帝虽有心进行改革,可是反对党势力庞大、举步维艰;在家上大宋自立国之初就定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将军以为去了大宋就会施展自己的一身武功吗?恐怕到时候最多做个富家翁而已。

    反观西夏却并非如此,如今的夏皇虽说年纪轻轻但是却雄心勃勃,西夏虽然偏居西北一隅之地,国力孱弱、百姓贫苦;可是自夏皇掌权以来革除弊政发展经济、编练新军、开疆拓土;短短数年见已经吞并了河湟、西州和幽燕西部诸州;更是趁着辽国内战之际,贩卖兵器、马匹染指辽国内战,更是将手伸向了草原;

    由此可见夏皇并不打算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想做一个开疆拓土的君王;将军一身武功如果投身夏皇麾下的话定能施展自己平生所学,将来封侯拜将也不是不可能的。”

    燕殊心中依旧有疑虑道:“可是丞相,西夏乃是异族,我等汉人子孙怎可投身异族。”

    郑浑听到这话哈哈大笑道:“亏了燕将军还是与夏军交过手的人,竟然如此孤陋寡闻;自夏皇同化改革以来,西夏党项贵族和百姓一直都在向中原文化靠拢,用圣宗皇帝一句话来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现如今西夏之文物衣冠偕同与中华,数十年后其后人自然也就成了汉人。”

    “末将愚钝,还是不太明白丞相的意思。”燕殊不解的说道。

    “唉!”郑浑叹了一口气说道;“等以后你就会懂了。”

    就在此时一个传令兵急匆匆的城相府外闯了进来,将一封紧急战报交给丞相府的下人,下人不敢怠慢立刻拿着信向书房走来,下人在门外说道:“老爷有一份紧急战报。”

    燕殊在郑浑的示意下躲入纱帐后,郑浑在燕殊躲好之后说道:“那进来吧!”

    当郑浑看完信中的内容之后,口中默默的说道:“燕王恐怕要完了。”

    这是2017年的最后一章,原本天宇计划多更几张呢!结果单位元旦也没有放假,而且在外面跑了一整天了,晚上又有例会,天宇只能在车里码了一章,还望大家见谅。

    感谢无名书友的推荐支持……

    (本章完)

第196章 幽燕风云(中)() 
    析津府南辽丞相郑浑的府邸书房内,在郑浑看完下人送来的紧急军情后,说了一句‘燕王这次恐怕要完了’;郑浑的声音很小,但是依旧被燕殊听到了,虽然燕殊对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