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霰狈サ氖乱艘丫岢隼春眉柑炝耍紫碌拇蟪家惨丫婧於嗟恼趿撕眉柑炝耍墒撬紊褡谙衷诨钩俪倜挥凶龀鼍龆ǎ娑宰潘降囊饧紊褡谙萑氲搅肆侥训木车亍
大朝会一开始,主战派首先发动进攻,王安石首先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如今辽国局势混乱不堪,根据微臣所了解到的情况,辽国皇室已经分裂为了三大势力,分别为耶律洪基、耶律涅鲁古和耶律沐;他们之间互相攻伐使万千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另外位于辽国统治下的女真族也发生了叛乱,此时此刻辽国已经大乱,正式我大宋出兵解救百姓、收服幽燕的最佳时机,微臣请陛下三思。”
王安石话音刚落,昌王赵颢就站出来反对道:“启禀陛下,臣弟以为此时不应该大起兵戈北伐,我大宋与大辽自澶渊之盟其数十年来,两国一直和平相处,从未再起刀兵,大辽乃我盟国,此时辽国内乱我们不但不帮忙,反而还要从人家背后捅刀子,这岂不是有损我天朝上国的威仪。”
“昌王殿下言之有理,陛下如今国库空虚,实在不易大起刀兵,请陛下三思。”富弼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徐禧站出来说道;“自太祖太宗时期起,就曾数次北伐,为的就是收复幽燕,幽燕支持乃是北方中原抵御草原民族南下入侵的屏障,只有占据了幽燕之力,才能更好保我大宋河北之地,更好的保证我大宋都城汴梁的安全;
刚刚昌王殿下说我大宋自澶渊之盟其,已经和平共处了数十年,可是殿下可知当初我大宋几乎有亡国之危,当年二十余万辽军自幽州南下,一路长驱直入饮马黄河,兵锋直指汴梁,要不是当年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怎还有我大宋今日;幽燕之地关系到我大宋的国运,为我大宋千百年计,请陛下速速决断,战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了时机为时已晚。”
……
为首的大臣一开头,底下的大臣就开始,整个朝堂就成了菜市场,大臣之间互相攻击,一时之间整个紫宸殿内成了一锅粥,宋神宗看着底下大吵的群臣一时之间头痛不已,而主和派和主战派为首的两位大佬,欧阳修和吕公著二人老态龙钟站在一旁还不停的打瞌睡。
看着这样的情景,宋神宗怒拍龙案而起大怒道:“够了,全都给朕住嘴,朕决定了,即日起出兵北伐;以王安石为统帅、徐禧为先锋大将起大军二十万北伐幽燕。”
众臣一看皇帝龙颜大怒立刻闭嘴,整齐的跪在地上高呼道:“臣等谨遵陛下圣谕。”
既然皇帝下旨要出兵北伐了,那就赶快准备吧!可是宋军的动员实在是太慢了,与夏军和辽军不同,宋军大部分是步兵;像夏军和辽军出兵一般都很迅速,准备个两三天就可以了,骑着马嚼着肉干就出发了。
可是宋军不行啊!宋军北伐靠的是两条腿,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民夫为其转运粮草,虽然宋神宗下令二十万大军北伐,可是真正作战的兵力也就十余万人,其余的多是后勤兵,另外还要向民间征集大量的民夫,要保证十余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后面必须要有三十万民夫为其运输粮草;所有吃的、穿的、用的都要从中原甚至江南地区运到战争前线。
感谢无名书友的推荐,天宇感激不尽,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完)
第198章 幽燕风云(续)()
要说宋军的动员能力,我实在不敢恭维,从宋神宗决定出兵,经过准备到真正意义上的出征,这期间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大军汴梁出发,到达河北前线十余万大军靠的是两条腿,这段路程走了大半个月。
虽说宋军前期动员比较差劲,但是后劲却十分充足,宋军后劲的强大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事先说明一下,这里的后劲指的不是宋军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指宋军的后勤供应能力大宋时期的河北地区和我们这里有很大的不同,当时的河北两路遍布着很多河流,这些大部分是人工河多为东西走向;这些东西走向的河流大部分都与大运河相连。
也就是说小船通过这些东西走向的河道,将宋军所需要的物资运送到任何所需要的地方,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此时中国南方比北方要富裕的多,宋军此次北伐大部分的物资需要从遥远的南方调集,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宋朝的漕运船只可以从将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北伐前线,运送物资的漕运船练满不决。
无论在何时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宋军拥有如此大的后勤保障能力,即使其战斗力不强,只要朝廷肯花血本,就是用人命堆也可以将幽云十六州给堆出来,更何况宋军的战斗力也没有那么弱。
在宋军大举北伐的时候,夏军同样也在行动,只不过夏军的行动靠的是四条腿,比宋军的两条腿要快的多,河套军在集辣思义的带领下很快就到达了大同府,并且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这座城池,随后夏军与耶律沐麾下的燕军组成夏燕联军,十万夏军陆续的接管了应州、蔚州和奉圣州部分地区。
夏军的到来让耶律沐终于安心了,可是郑浑却越来越担心,很快郑浑就发现自己原来是引狼入室,前边的老虎还没有打死,结果又来了一只比老虎还要凶狠的狼;一时之间郑浑头痛不已,但是事情已经出了,后悔也没有什么用,最重要的就是想解决的办法。
大同丞相府,郑浑派人将燕殊找了过来,在郑浑的斡旋下燕殊已经重新回到军营之中担任主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耶律沐麾下本来就缺少领兵将领,只能从矮个子里选个高的,燕殊自然就成了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
自从迁都大同之后,耶律沐的威信已经降到了极点,如今大同的所有军政要是基本上都是郑浑在管理,而且耶律沐此时除了会醉生梦死已经不会别的了,每日除了饮酒作乐,就是调戏歌姬,原本不畏生死的勇猛燕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燕王是一个身体孱弱、连刀剑都拿不起来的懦夫。
丞相府书房内,郑浑对燕殊说道:“燕将军现在你对燕军还有多少掌控能力?”
“末将虽然刚刚回到军营,但是燕军中下层军官有很多都是末将的旧相识,末将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这三万大军。”燕殊对郑浑说道。
“好。”郑浑说道;“有了这三万大军,本相心里就有底了。”
“丞相请放心,这三万大军都是幽州子弟,而且都是汉人……”燕殊对郑浑说道;“只是末将不明白,丞相今日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郑浑对燕殊说道:“如今情况越来越复杂,自夏军进驻之后,大同府、应州、蔚州之地全都落入到夏军的掌控之中,说白了我们现在完全在夏军的掌控之内;这是本相的过错,本相没有想到夏军竟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这么大的动作。”
“那丞相打算下一步怎么办?”燕殊向郑浑问道。
郑浑对燕殊说道:“如今我军的后勤供给,基本上是由西夏供应,如果本相没有猜错的话,下一步夏军就会进军南京道;到那时夏军一定会让我们配合出兵;燕将军你要记住,你手中的这三万大军是我们能否夺回南京道的关键,至于燕王麾下的两万契丹军是指望不上了;
在配合夏军进攻时,尽量的保存我们自己的实力,能不打就不打,等夏军和东辽军两败俱伤之后,我们在出手。”
燕殊听完后皱了皱眉头说道:“丞相,我们这么做是不是也太阴损缺德了,这不是明白这坑夏军嘛!人家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让我们坑呢!”
郑浑一听燕殊这样说,当场大怒道:“你懂什么?本相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大辽国,先帝对本相有知遇之恩,本相就是背上一个不仁不义的名声有如何……”
郑浑噼里啪啦的将燕殊给训斥了一顿,燕殊也觉得自己十分委屈,本来嘛!燕殊也没有什么大错,而且燕殊从小为人正直,如今郑浑这样做自然让燕殊心里不是滋味,在不知不觉之中,燕殊和郑浑二人的关系正在发生破裂;原本二人如果精诚合作的话,最起码也是一直不可忽视的力量,可是如今二人关系紧张,这就不好说了。
郑浑在算计集辣思义麾下夏军的时候,高维也同样在算计燕军,在集辣思义的大帐内,高维和集辣思义二人正在进行秘密谈话,高维对集辣思义说道:“大将军,下官刚刚接到陛下的快报,陛下已经拿下了漠北中部草原,如今正在向东进军;陛下希望我们能够尽快的掌控燕云十六州,最好能够一举拿下辽国。”
集辣思义满脸笑容的说殴打:“没想到啊!陛下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拿下了整个中部草原,让老将佩服不已啊!只是陛下想要吞并辽国实在是太心急了,如今辽国虽说是一片散沙,但是真要是将他们逼急了,恐怕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损失啊!”
“大将军,所虑甚是,可是如今陛下心意已决我们只能照办了。”高维对集辣思义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身边也有不安定因素。”
“先生的意思是这五万燕军?”集辣思义问道。
“不错。”郑浑对集辣思义说道;“正真让下官担心的其实是燕殊麾下的三万燕军,至于耶律沐麾下的两万契丹军,根本不足为虑;大将军如果有可能的话,下官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将这三万燕军彻底的消耗掉,去除我们的心腹之患。”
“先生这招是不是太阴毒了。”集辣思义有些毛骨悚然的说道:“连自己的盟友都算计,这也太……”
后边的话集辣思义没有说出来,高维却笑着接着说道:“太卑鄙无耻了是吧!只要是为了陛下,为了大夏国,即使在卑鄙无耻的事情下官也愿意做。”
就在集辣思义与高维秘密谈话的时候,一匹快马正在急速向集辣思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