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彻糯蛩阍诖朔⒍瓜艘赡彻抛盘粞×巳朗浚庖淮斡肷洗尾煌庖淮纬稣鞯闹挥姓馊朗浚怀【薮蟮囊跄焙驮帜鸭唇盗佟
耶律涅鲁古在慰问完所有人以后,站在校台上对着三千死士说道:“你们都是我大辽的勇士,朕和整个大辽为你们感到骄傲,勇士们为了你们的父母妻儿,为了大辽国的千万百姓,朕拜托大家了。”说完耶律涅鲁古向这三千将士鞠躬,并饮下一碗烈酒将酒碗摔碎到地上说道:“弟兄们破釜沉舟、誓灭南朝。”
“破釜沉舟、誓灭南朝……”三千健儿说完也一饮而尽,并将酒碗摔碎在地,以表示自己的决心。
耶律涅鲁古将这三千死士亲自送到了码头,目送着他们离开黄河北岸,在耶律涅鲁古的眼中这三千死士基本上算是有去无回了,但是耶律涅鲁古一想到凭借这这三千人能够将对岸的六十万宋军消灭也算是值得了,在三千死士慢慢的离开耶律涅鲁古的视线之后,耶律涅鲁古依旧站在那里纹丝未动。
王副将来到耶律涅鲁古的身边说道:“陛下,起风了,您还是回去吧!”
耶律涅鲁古拒绝道:“不,朕要在这里等着朕的勇士胜利的消息。”
再说那三千死士在离开黄河北岸之后,开始缓缓向黄河南岸驶去,这一次他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只要是到达黄河南岸就可以,这一次这三千死士可以说是十分的幸运,很快就来到了黄河南岸,而且没有受到宋军的任何阻挠,在到达黄河南岸之后这些士卒登上堤坝,但却禀没有拿着武器,而起拿着一把把铁锹。
耶律涅鲁古再一次故技重施,只不过这一次耶律涅鲁古借的是黄河之水,在三千死士的共同努力下,一段三百多米长的黄河堤坝渐渐的被挖开,波涛汹涌的洪水顺着黄河堤坝的缺口奔涌而出,有很多没有来得及逃跑的东辽军将士被河水冲走了,现在正值春季,虽然是黄河的苦水期,但是这个时代黄河的水流量还是很大的。
奔涌而出的黄河如同一匹挣脱缰绳的烈马开始向四处奔涌,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这次算是彻底遭殃了,首先遭殃的就是这六十万宋军,很多将士根本在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被洪水所吞没了,很多无辜的百姓子啊睡梦中就见了阎王,黄河决堤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场大灾难,在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阻止洪灾,人们能做的只有等待。
数日后,真定府夏军大营之中,李毅正在向李谅祚汇报道:“陛下,已经查清楚了,是耶律涅鲁古派人掘开了黄河堤坝,才造成了这次洪灾,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已经被黄河水给淹没了,而且我们一品堂的损失也十分巨大。”
“目前情况如何?”李谅祚满脸阴沉的向李毅问道。
李毅对李谅祚继续汇报道:“黄河自决堤后,迅速淹没了濮州以南、兴仁府、单州、应天府等地,洪水在永城一带汇入大运河向南流入淮河,此次洪水泛滥区方圆四千余里,死伤百姓数百万,而且宋军在黄河南岸布置的六十万大军已经基本上全军覆没了。”
李谅祚脸色依旧阴沉的问道:“现在耶律涅鲁古的东辽军在什么位置?”
李毅向李谅祚汇报道:“据探子回报,耶律涅鲁古已经三万五千余东辽军,以及十余万仆从军离开了濮阳逆流而上,末将以为耶律涅鲁古极有可能在滑州一带渡河南下。”
求支持,求推荐,拜托大家了。
(本章完)
第249章 兵临城下()
短短几天的时间,刚刚取得大胜的宋军,战局突然来了一个大反转,六十万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加上之前北伐军的损失,宋军自开战到现在已经损失了将近九十万大军,这几乎是大宋王朝百分之七十五的兵力,这六十万大军的损失不但意味着黄河防线的失守,更意味着整个中原地区宋军计划已经没有任何的兵力了。
如今大宋从中原到江南地区几乎无兵守卫,当黄河决堤淹没六十万宋军的消息传到宋神宗的耳朵当中,宋神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愣了好长时间宋神宗对身边的内监李宪说道:“李宪快宣文武百官入宫议事。”
紫宸殿内,宋神宗满脸无神的坐在龙椅上,底下的大臣也大气不敢出一下,很久之后宋神宗开口说道:“诸位爱卿都说说吧!我大宋应该怎么办?”
此时宋廷朝堂之上基本上分为两派,一个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一个是以吕公著为首的旧党;如今王安石虽然被摆出汴京,但是新党的势力依旧很大,再加上宋神宗的鼎力支持旧党一直受到新党的压迫;如今由于新党的战略决策失误,导致宋军屡战屡败,如今敌军都已经快打大宋的都城汴梁了。
新党暂时的首领吕惠卿站出来说道:“禀陛下,如今六十万大军损失在黄河水之下,我大宋在中原地区依然兵力空虚无法抵挡东辽军的进攻,微臣建议陛下西狩西京洛阳。”
宋神宗看了看吕公著问道:“吕爱卿,你以为如何?”
此时吕公著官拜御史中丞是旧党领袖之一,吕公著听到宋神宗问自己不能不说话啊!于是站出来对宋神宗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西狩西京治标但不治本,”
宋神宗继续问道:“这治标如何?治本又如何?”
吕公著说道:“所谓治标乃是暂避东辽军的锋芒,陛下西狩洛阳虽能躲过一时,却躲不过一世,如今我大宋无兵无将,耶律涅鲁古势必率军紧追陛下不舍,因此陛下只能一避再避;所谓治本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与耶律涅鲁古议和,由于我朝已经处于完全的被动地位,所以一旦与耶律涅鲁古议和,势必会处于下风,赔款是少不了的,而且还可能会让我们割地……”
吕公著的话还没有说完,宋神宗就站起来十分坚定的说道:“不行,绝对不行,给他些许钱财朕到是可以接受,但是割地绝对不行,绝对不行;吕爱卿你不是还有第二条路吗?快说说第二条路如何?”
吕公著继续说道:“遵旨,微臣所谓的第二条路就是借兵,向西夏借兵;如今夏国主李谅祚率领十万大军就在真定府外,可请他们出兵将耶律涅鲁古的东辽军全部歼灭,如此陛下就可解了后顾之忧。”
“这……”宋神宗说道;“让李谅祚出兵灭东辽军,只怕他不肯吧!”
吕公著对宋神宗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个夏国主李谅祚是个爱财之人,只要陛下向其许以重利,李谅祚必然出兵相助。”
宋神宗点了点头说道:“要是,他只要些钱财到时无所谓,但是这土地一点也不能割让,此时就交给吕爱卿去办吧!”
“是,微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吕公著立刻跪在接下圣旨道。
在吕公著前往真定府夏军大营的时候,宋神宗带着皇宫家眷和文武百官,以及汴梁城内的百姓开始浩浩荡荡的向西而去,说的好听点叫做西狩,说的不好听点就是逃跑了;从大宋的都城汴梁到西京洛阳有将近四百里,对于从小在宫廷中长大的宋神宗来说,这个距离实在是有点远。
不过幸好北宋时期中国的水路十分发达,宋神宗带领着后宫妃嫔、皇子、公主和文武百官在汴梁登船,经汴河运河进入黄河,然后从洛水入黄河的入河口进入洛水,宋神宗一路坐船逃入大宋的西京河南府洛阳,至于普通百姓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些百姓有的跟随宋神宗逃到了洛阳有的就直接南下了,另外其实大部分的汴梁百姓并没有离开,不是他们不想逃,而是没有办法逃,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根本就无处可逃啊!
在宋神宗逃到洛阳的那一天,吕公著已经快马加鞭来到了真定府,此时李谅祚虽然已经知道了耶律涅鲁古借黄河水淹宋军的情报,而且还伤害了很多无辜的百姓;但是奇怪的是李谅祚的大军却始终没有挪地方;李谅祚在等,在等一个机会,李谅祚在等着宋神宗派人来请自己出兵,如此一来李谅祚就占据了主动权。
李毅来到李谅祚的身边说道:“陛下,吕公著来了。”
李谅祚笑了笑说道:“告诉他,朕在处理军务没时间见他。”
“是,末将这就去。”李毅应声说道。
李毅来到大营门口对吕公著说道:“吕大人,不好意思,我家陛下正在处理军务,没时间见您,吕大人您还是请回吧!”
吕公著听完从怀里掏出一大锭金子塞到李毅的手中说道:“小兄弟,你在帮帮忙,本官真的有急事见你家陛下,麻烦你在进去通报一声。”
李毅颠了颠金子说道:“好吧!那我就进去给你们通报一声,至于陛下肯不肯见你们,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
“有劳将军了。”吕公著十分客气的行礼说道。
李毅再次走进来说道:“陛下,吕公著坚持要见您。”
李谅祚看了一眼李毅说道:“快点拿出来吧!怎么还等着朕一会儿亲自收啊!”
李毅撇了撇嘴从自己的怀里将那锭金子拿了出来,李谅祚看着金子说道:“这吕公著还真挺下血本啊!这金子少说也有一百两吧!”
说完李谅祚就将金子丢给了李毅说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既然你小子拿了人家的金子,你就去把他叫进来吧!”
李毅十分高兴的说道:“是,末将这就去办。”
在李毅向帐外走的时候,李谅祚说道:“只此一次,下不例外,如果再有下次,你小子就不用再见朕了,直接提着人头来见吧!”
李毅出去之后将吕公著给请了进来,这一次吕公著见到李谅祚十分的客气,吕公著对李谅祚说道:“外臣御史中丞吕公著拜见夏国主。”
“吕大人免礼,您乃是天朝使臣,朕怎么能担如此大礼呢!”李谅祚走到吕公著的身边将其扶起来说道;“不知吕大人此次前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