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

第212章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212章

小说: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三国为首的各诸侯之间虽然大战没有但是小战却不断……”

    小卓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谅祚打断道;“朕记得当初通州一带应该是归女真国吧!怎么现在到了渤海国的手中了?”

    小卓子立刻向李谅祚汇报道:“在五年渤海国曾经与女真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原本渤海国处于劣势,渤海王李渤向渤辽王萧挞凛求援,在渤辽军的协助下一举攻破通州,两个将女真国通州以南的地盘给瓜分了,当年女真国的使臣还曾经前来求见陛下,陛下连见都没见就把人赶走了。”

    “原来如此。”李谅祚恍然大悟道;“如此看来,渤海国与渤辽国算是两国联手了。”

    “陛下所言不错,两国的确已经联手了,最近这些年女真王完颜函普大肆扩张,不断的吞并周围的各个诸侯国,虽然各个诸侯国都名义上是我大夏国的藩属,其实已经被完颜函普控制了;另外我们在女真国的探子还发现,完颜函普的次子完颜斡鲁还仿照我大夏国的重甲骑兵打造了一支铁浮屠,据说这支重甲骑兵的战斗力极强,是女真国的王牌军队。”

    李谅祚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头,作为后世人的李谅祚可是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打仗却是有一套,否者女真人也不可能两次雄踞中原,(第一次是建立大金国与南宋对峙;第二次是建立清王朝)而当初金军的铁浮屠更是将宋军打的丢盔弃甲;李谅祚没有想到由于自己的到来,这支曾经出现在历史的王牌重甲骑兵军队竟然提前出现了。

    李谅祚向小卓子问道:“女真国的铁浮屠有多少人马?”

    “不足千人,兵力应该在六百骑左右;毕竟重甲骑兵可不是那么容易打造的。”小卓子向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只是点了点头,随后李谅祚又问道:“如今东北三方军力如何?”

    小卓子向李谅祚继续汇报道:“女真国常备兵力只有三万人,由于女真国全民借兵,一旦爆发大战可以集结的兵马大概在十万上下,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胜在战斗力强悍;渤辽国是三国中军队最多的,常备兵力有十万人,另外紧急动员的话兵力可以达到三十万人,毕竟渤辽国控制的辽东地区可是东北的精华所在;渤海国的常备兵力也有三万,紧急动员兵力有十五万,只是其战力不是很强……”

    李谅祚向小卓子质问道:“按照兵力上说,渤辽国应该是东北地区的第一强国,为何将其排在第二?”

    面对李谅祚的质问小卓子立刻回答道:“禀陛下,渤辽国虽然军队人数多,但是其军队的整体战力如何奴才并不敢肯定;除了五年渤辽军曾支援渤海军打了一仗,但是也只是中规中矩,其战力并不如女真军,而且这些年渤辽王萧挞凛一直在埋头搞搞发展,奴才猜想其军队战斗力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强,毕竟很多渤辽军都没有见过血。”

    “糊涂。”李谅祚训斥小卓子说道;“你就是这么分析敌军战斗力的,还猜想?朕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连这点事情都搞不明白,你还当什么右堂主……”

    “是奴才考虑不周,请陛下治罪。”小卓子立刻跪下请罪道。

    “罢了、罢了……要是还敢有下次朕定砍尔等狗头,近日严密监视渤辽军,将其战力分析清楚……”李谅祚十分严厉的说道。

    求支持,求投票,各种求,天宇拜托大家多多照顾……

    (本章完)

第315章 渤辽军(上)() 
    被李谅祚训斥一顿,小卓子慌忙就逃开了,对于萧挞凛李谅祚还算是比较了解的,此人有勇有谋,而且还很有政治韬略,否者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十年内,就将渤辽国打造成东北地区经济最为繁荣的国家,至于渤辽军的战斗力,在李谅祚看来最少不应该比女真人差,只不过这些都只是李谅祚的猜想,具体的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

    在短时间内李谅祚还无力染指东北地区,所以一个分裂的东北符合李谅祚的要求,另外李谅祚一方面不希望东北地区一统,同时也需要一个地区性强国,以此来牵制辽国;女真国一群野蛮之人根本不在李谅祚的考虑之列,而剩下可以担此重任的也只有渤辽和渤海两国,很明显李谅祚更加倾注于渤辽国,毕竟渤辽国的国力在哪里摆着呢!

    可是渤辽国也有所不足,那就是其国土不予辽国接壤,要想让其达到牵制辽国的目的李谅祚还需要费上一些心思;在不久之后李谅祚就亲自拟了一份圣旨,然后派遣了了使臣跟随萧景桓返回渤辽国;圣旨的内容不用说,自然是允许萧挞凛攻打高丽,作为一个拥有后世灵魂的人,李谅祚可以说对高丽棒子厌恶到了极点。

    在那个时空李谅祚没有能力教训高丽棒子,但是在这个时空却根本不用李谅祚亲自动手就能将高丽棒子给轻松的灭了,因此对于萧挞凛进攻高丽国李谅祚还是比较认同的;但是此时的高丽并不弱,此时在位的高丽王是仁宗文孝王王徽,此人是高丽国第十一代君主,也被后世称之为高丽国一代英主,在王徽的带领下高丽国繁荣昌盛,国力达到了巅峰时期,拥有三百万人口。

    在这个时期人口就代表着国力,拥有三百万人口的庞大基数,高丽可以轻松的武装十万大军,一旦进行全国总动员兵力可达到三十多万,这人口和军队数量已经赶上了西夏建国初期的兵力和规模;当然高丽军对的战斗力根本没有办法与初期的夏军相提并论,当然高丽军的战斗力也不弱,在辽国统治辽东时期,曾经多次进攻高丽,却最终都无功而返。

    一个月后,李谅祚派出的使臣,跟随渤辽王世子萧景桓来到了辽阳城,大夏国的使团从兴庆府北上,经过大同府,进入辽国的南京道,经锦州进入渤海国,然后一路向东才到达渤辽国的国都辽阳府,辽阳府虽然地处东部边陲,但是却处于辽河平原之上,这一带经过辽国的经营已经成为成熟的农田,同时辽阳府也是整个辽东地区商品流通地,大量的商品从这汇聚,有的北上运往女真国,有的经辽河入海进入大宋。

    在加上这十几年萧挞凛的精心经营,辽阳府已经成为了辽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辽阳府的繁荣虽然还不及中原地区的一等城市,但是已经达到了二等城市的规模;再次的大夏国使团当中,有很多都是一品堂的探子,他们将辽阳府的详细情况汇编成册,然后送往遥远的大夏国都城,交由李谅祚阅览。

    为了表示对大夏国时辰的尊重,渤辽王萧挞凛亲自出城迎接,李谅祚为了表示对萧挞凛的重视,此次派了杨守素出使,对于东北的情况没有人比杨守素更清楚,要知道想当年正是在杨守素的一举策划下东北地区才形成了现在这个局面,另外此次杨守素前来一则是使臣,而来还要起到监军的作用。

    “下国国君萧挞凛拜见天朝上使。”萧挞凛在见到杨守素之后立刻躬身行礼道。

    站在萧挞凛身后的渤辽国文武百官对杨守素跪地相迎,其实萧挞凛大可不必如此,杨守素虽然是使臣,但是萧挞凛更是李谅祚亲封渤辽王,从爵位和职位上要比杨守素高出很多,但是即便如此萧挞凛也不敢托大,要是伺候不好这位爷,说不定什么时候渤辽国就没了,对于大夏国萧挞凛的内心还是十分恐惧的。

    “下官怎敢当王爷如此大礼,王爷快快请起,诸位也都起来。”杨守素笑着对众人说道;很显然对于这样的迎接仪式杨守素甚是满意。

    在前往渤辽王宫的路上,萧挞凛亲自为杨守素驾车,两旁的百姓夹道欢迎;可是当杨守素来到渤辽国王宫的时候脸色突然阴沉了下来,杨守素一直在王宫的大门外转悠就是不肯进去,萧挞凛忍不住想杨守素问道:“上使为何不愿随小王进宫啊!”

    杨守素看着渤辽王宫说道:“如此宏伟的宫门,本官还是第一见到,就连陛下的夏宫的宫门也不及其宏伟吧!”

    杨守素话音刚落萧挞凛立刻下了一身冷汗说道:“上使有所不知,这座王宫是当年辽国的辽阳宫,小王受封之后就稍微整理了一下住了进来,小王从来没有僭越之心,还请上使明察啊!明日小王就下令搬出王宫……”

    “不必了。”杨守素说道;“王爷要另起王宫不知要耗费多少钱粮,只要王爷忠心陛下,这些小事陛下是不会予以计较的。”

    “还请上使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小王感激不尽。”萧挞凛十分谦卑的说道。

    “王爷,本官此次前来可不是游玩的,还是正事要紧。”杨守素说完就在萧挞凛的带领下向王宫内走去。

    在辽阳宫的大殿之上杨守素请出李谅祚的圣旨大声的宣读道:“渤辽王萧挞凛听旨。”

    “小王听旨。”萧挞凛立刻率领文武百官跪下接旨道。

    “渤辽王萧挞凛为朕肱骨,镇守辽东虽然功不可没,但也没能尽职尽责,高丽贼子数次侵我疆土、杀我子民,其罪不可数,身为一方之主渤辽王理应保境安民,特命渤辽王统帅渤辽军收复故土,杨守素为监军,联合东部各诸侯国共同出兵,钦此。”杨守素高声的宣读圣旨道。

    “小王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萧挞凛接下圣旨道。

    “王爷,陛下的意思已经在圣旨说的很清楚了,不知王爷何事能够发兵灭高丽?”杨守素向萧挞凛问道。

    “小王三日后就发兵高丽,至于其他诸侯国的军队还请上使费心了。”萧挞凛向杨守素说道。

    “这个王爷尽管放心,各国的使臣都已经派出,敢违背陛下圣瑜者皆以叛国罪论处。”杨守素语气严肃的说道。

    在办完正事之后,一场奢侈的接风宴在所难免,萧挞凛还特意给杨守素弄了两个风姿绰约的舞女相陪。

    (本章完)

第316章 渤辽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