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我们未来的敌人夏军,却是一个我们不是很了解的民族,根据我们从商人口中得到来的消息,这个大夏帝国的皇帝是李谅祚,此人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雄主,自其掌权之后,大夏帝国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在李谅祚的带领下,夏军成为了东方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大夏帝国也因此四处扩张,与我们塞尔柱帝国一样,大夏帝国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现如今东西方两大帝国在这里相与,这注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马立克沙的一番感慨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这些塞尔柱帝国的将军们根本没有想到马立克沙竟然对大夏帝国和大夏帝国的皇帝李谅祚有如此高的评价,在他们这些将军们的眼中,天底下根本没人能够跟马立克沙相提并论,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和塞尔柱帝国的军队向匹敌,但是马立克沙竟然告诉他们这支军队出现了,而且就在自己的面前,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到震惊。
“朕告诉你们这些,并不是告诉你们夏军有多强大,而是告诉你们,我们真的敌人不是城内的苏莱曼,而是在我们不远处的李谅祚,对待夏军你们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明白吗?”
“明白……”
“报、报、报……禀陛下,塞维奇将军发来八百里加急,位于洪河以北的夏军正在大规模的集结兵力,疑似要大举渡河进攻;另外根据探子回报,夏军的三支先锋军都已经回去了,他们还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全部都这回去了,这怎么可能呢?朕已经下令封锁了,所有的路途,他们竟然还撤回去了,这根本不可能;这一定是欲盖弥彰之计,夏军的先锋军一定还在我们的控制区,传令塞维奇加紧搜索,一定不能让夏军给跑了;
夏军大规模集结,很有可能是要掩护夏军撤离,或者让夏军的先锋军配合他们大举进攻,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萨末鞬城,随后全军应对夏军的进攻。”
随着局势的变化,马立克沙不得不改变原先的部署,改围困为强攻,次日塞军在沉寂了大半个月后再次集结重兵对萨末鞬城进行了大规模进攻,攻城战及其惨烈,为了在短时间破城马立克沙压上了自己所有的兵力,总共有三十五万人。
原本塞军在得到十万援军以后,总兵力应该增加到了四十五万,但是长时间的征战塞军已经损失了将近五万大军,在加上塞维奇带走围剿夏军先锋军的五万兵力,现如今马立克沙手中能够调动的兵力只剩下了三十五万。
作为攻城的一方塞军虽然不占地利,但是在兵力上却有着绝对的优势;如今萨末鞬城内的苏莱曼带来的黑汗大军精锐,基本上已经损失殆尽了,如今守城的军队大部分都是苏莱曼临时从萨末鞬城内临时招募的,说白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萨末鞬城城破是早晚的事,就是看看是塞军几日才能够破城而已。
再说李谅祚,李谅祚突然在洪河北岸集结兵力,并不是因为要渡河进攻马立克沙的塞军,而是因为自己后院起火了,就在昨日李谅祚接到了一个令自己不敢相信的消息,突骑施可汗庞特勒突然率领十万大军袭击了怛罗斯城,夏军在城内留守的千余将士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最终寡不敌众被庞特勒破城了。
庞特勒的进攻可以说打了李谅祚一个措手不及,怛罗斯是黑汗王朝第三大城池,也是丝路北方重镇,怛罗斯失守意味着李谅祚即将失去对黑汗王朝东北地区的控制,这是李谅祚绝对不允许的,因此李谅祚决定起兵收复怛罗斯。
“陛下,突骑施只不过是一个小角色,陛下只需派一员大将即可,不必亲自领兵前往。”小卓子对李谅祚说道。
“别人去朕不放心,突骑施虽然是个小角色,但是却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朕必须在与塞尔住帝国开战将其彻底解决。”李谅祚坚决的说道。
本章完
第361章 怛罗斯之战(上)()
李谅祚之所以要求亲自领兵前往,除了要出这口气以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震慑黑汗王朝境内的各个部落,李谅祚虽然如今基本上掌控了整个黑汗王朝,但是真正掌控的却只是各大城池,而且还都是出于丝路上的重镇,对于那些游牧部落并没有掌控力,很大的原因在于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而且部落酋长掌控者绝对的权利,这些游牧部落对于李谅祚来说一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一旦夏军与塞军决战,这些看似弱小的游牧部落很可能会成为决定性的力量。
李谅祚希望通过怛罗斯之战消灭突骑施人,以此达到震慑西域各个游牧部落的目的,因此李谅祚才决定杀鸡用牛刀,自己亲自挂帅领兵前往,李谅祚在离开之前需要对夏军进行重新部署,而最重要的是李谅祚离开之前要将这三十万大军交给谁来统帅,这三十余万大军是大夏国的精锐李谅祚,李谅祚必须要交给一个自己能够绝对信任的人。
按理来说李武是李谅祚心中最为合适的人选,可是现如今李武生死不明,小卓子随然是李谅祚心腹之臣,可惜是个太监不能够领兵,剩下的人选只有李延宗、李毅、集辣勇儿、冯框和安庆贵了。
李谅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对小卓子说道:“派人去将李延宗和李毅宣来。”
“是,奴才领命……”
小卓子领命离开之后,李谅祚背着手看着整个西域的地图,在整个黑汗王朝的疆域上各个势力标注的十分明确,通过地图可以发现情况对于大夏国的局势并不利,由于李谅祚太过于贪心,没有经过充足的准备,夏军的问题终于全部都暴露出来了,进行西征的六十万夏军,现如今可以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驻守在洪河防线的夏军主力部队,这支军队有四十万人,是夏军中精锐的精锐。
第二部分是驻守在于阗等地的十万夏军,这支夏军有代王李秉常率领,是李谅祚为自己准备的后备力量,也是策应战场的最后力量。
第三部分是驻守在沿线各个城池的守军和深入敌境的李武等人,这部分兵力加起来不到十万大军,而且兵力分散在各个地方,其中驻守在各个城池的夏军部队是为了保障夏军的后方供给线,而深入敌境的李武等人,现如今生死不明;如果他们真的能够给深入敌境的话,其作战目的就是破坏塞军的后勤供给。
如今夏军这三支力量,李谅祚真正能够动的之后,驻守在洪河防线上的四十万大军,在决战兵力上夏军与塞军相比并不占绝对的优势,现如今李谅祚又要抽调十万大军去攻打突骑施部;夏军在洪河防线上的兵力势必会出现空虚,如果这个时候塞军再发动进攻的话,夏军就会面临着两面夹击的危险,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会造成整个洪河防线的溃败,这绝对是李谅祚不愿意看到的。
“末将李延宗(李毅)参见陛下……”
李谅祚回过神来看着二人说道:“都起来吧!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吧!朕废话也不多说了,如今情况紧急,朕今晚就会率领十万大军北上,朕离开之后整个洪河防线上的三十万大军就交给你们二人了,朕任命李延宗为统帅,李毅为副统帅,在朕离开之后你们二人,代替朕统帅朕的三十万精锐;
朕给你们便宜行事之权,任何事情皆可以先斩后奏,朕虽然带兵离开,可是帅旗会留在大营之中,以便于迷惑敌人;你们二人直接代替朕行使权力,不可让任何人知道朕已经率军离开了,明白吗?”
“末将明白,可是陛下,十万大军离开驻地势必会引起塞军密探的注意,陛下打算以什么借口带兵离开。”
“怛罗斯的消息不可能隐瞒太久,与其如此隐瞒,不如将其公布出去,朕的这十万大军就是去讨伐突骑施人,不过这明面上的统帅不是朕,而是小卓子;如此‘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才有可能迷惑住马立克沙。”
“还是陛下圣明,想的如此周全。”
“行了不要再拍马屁了;朕离开之后又,我们的防线就会出现空虚,这么长的防线想要全部都守住是在是太难了,所以在朕离开之后;所有的洪河防线立刻做出调整,原本部署在河岸各地的兵力全部撤回,以大营为支点,在南北两侧各扎一座大营,三座大营形成策应之势,如果塞军渡河攻击视情况而定,可以先对其‘半渡而击’;如果没有机会大军固守三座大营相互支援,等候朕的援军达到,最多半个月的时间朕就回来了。”
“是,末将领命。”
李谅祚对洪河防线作出的重新部署,可以说完全改变了原本夏军的进攻态势;原本夏军是将相当一部分兵力部署在河岸来回的巡逻机动,一旦有机会就会渡河作战,如果作战顺利的话,夏军后续部队就是迅速的渡过洪河,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可是如今李谅祚一改进攻的态势,而是转为防守,而且还不是全面防守而是重点防守;对于李谅祚来说,由于洪河防线缺少了十万大军,再将洪河作为‘护城河’已经相当不合适了,李谅祚要做的仅仅是在洪河沿岸保住自己的桥头堡而已。
在交代完一切之后,李谅祚当天夜晚就率领十万大军秘密离开了夏军大营,李谅祚虽说是秘密离开,可是刚刚离营就被塞军的探子给发现了,当然这一切都在李谅祚的预料之中;此次北上李谅祚所率领的绝大部分都是轻骑兵,只有一少部分是重骑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部队的机动性。
夏军的转战速度很快,仅仅三天的时间就行军一千余里到达了距离怛逻斯城不到百里的地方,这里如今已经是突骑施人的势力范围,突骑施可汗庞特勒已经将汗廷迁到了怛逻斯城,在庞特勒看来霞郡主正在与塞军对峙根本没有时间来管自己,而且等夏军与塞军决出胜负之后,庞特勒早就平定了周围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