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将军言之有理,既然如此不知道老将军以为我军下一步应该如何?”李武继续向集辣思义问道。
“集中优势兵力先攻宋军;与辽军相比宋军兵力不多,而且以步兵为主,野战不是我军的对手。”
“老将军,可是李宪也不是傻子,宋军如果坚守不出的话,我军也不可能攻城啊!”李察罕说道。
“我军完全可以以少数兵力将宋军给引出来,在城外将其歼灭之。”
李武和李察罕互相点了点头,李武最终拍板决定道:“老将军言之有理,就按老将军说的办。”
“王爷,为了让李宪相信,我们还要演一场苦肉计”集辣思义说道。
锦州城高维接到李谅祚的军令之后,带着三万安东军和萧景桓秘密离开了锦州,将整个锦州的防务交给了侯集和李渤二人,高维率军从前线离开之后,直奔渤辽国的都城辽阳府,几天后在渤辽国的王宫内,高维拿出了李谅祚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渤辽王多年镇守边疆劳苦功高,又协助剿灭叛匪,朕心甚慰,赐渤辽王为安东都护府副都护协助高维关系安东事宜,其子萧景桓为荡寇将军,钦此。”
“微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谅祚的册封对于萧氏父子来说虽说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但是这其中的意义却大不一样,接受李谅祚所册封的官职,就等于进入到了大夏帝国的官僚体系当中,也是被李谅祚视作自己人,这对于萧家和渤辽国都是大有好处的事情。
“王爷,陛下可是对你们父子二人给予厚望啊!还请王爷不要辜负陛下的期望。”高维将萧挞凛扶起来说道。
“小王定当竭尽全力,高大人有何吩咐小王全力配合。”萧挞凛说道。
“王爷请看。”高维让人将一副地图平铺到地上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让本官率领大军渡海作战,然后沿清水河南下,大军直逼大宋的都城汴京。”
萧挞凛听完高维的话直接震惊了,这可是从未有过的战法,大军渡海作战困难重重,稍有不慎数万大军就有可能被大海给吞灭,但是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必是一支奇兵,或许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战果。
“大人希望小王做些什么?”萧挞凛向高维问道。
“此次征宋本官带来了三万安东军精锐,又从北方女真各部调来了五千骑兵;本官的意思是再有王爷出兵一万五千人交由世子统帅,这样凑足五万大军渡海攻宋,不过这渡海作战所需要的运兵船只,还需要王爷帮忙解决一部分。”高维毫不客气的说道。
“这些事情,小王这就派人去办。”萧挞凛说道;“但是大人,这大军的辎重从何而来,总不能一直从辽东往大宋运吧!”
“王爷不必担心,本官早有考虑,大军之携带十日的粮草,十日之内大军必须抵达大宋境内,至于以后可就地征粮。”
“大人高明,小王佩服。”
高维按照李谅祚的军令已经准备渡海攻宋,但是这其中同样困难重重,当初可没有现在的航海技术,船只能不能渡海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去绝于运气,为了此次渡海作战高维做了充足的准备,光运送大军的海船就准备了近五百艘,舰队自辽河入海口出发,一直沿海岸线南下,这样的航海路线虽说远了一些的,但是最起码可以保证舰队的航向是对的。
在说李谅祚率领二十万大军兵临凤翔府,这里已经是京兆府的最后一道防线,可是宋军依旧没有任何的准备,为了防止日后战事不利,李谅祚打算将凤翔府作为自己攻略关中的一个重要支点,而且大军出征之时所携带的粮草基本上已经耗光了,必须在这里得到补充,没有粮草在强大的军队也无法持续作战。
第二更奉上,继续各种求
本章完
第四百三十三章 从天而降 续()
推荐一个网购优惠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精选百款超值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免费领取福利优惠券
秦州与凤翔府边界,夏军二十万大军陈兵边界,李谅祚将众将召集在身边说道:“前边就是凤翔府,这一地区必须全部拿下,朕这一次给你的底线很宽松,朕给你们一天的时间,你们各自选定目标,率领本部兵马将其拿下,朕在县等候你们。”
“臣等谨遵陛下将令……”众将高兴的接下军令道。
自由出击是所有将领都喜欢的,这表示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他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可是这一次他们想多,面对着夏军突然而至,这些宋军城池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准备,所以每座城池基本上都是夏军到了就开城投降了,选择抵抗的基本上都没有,这一切都顺利的不像话,宋军入城之后秋毫无犯,这大大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民心。
李谅祚的大军在县停留了一日稍作休整,李谅祚这是为攻打京兆府做准备,早在出征之前,李谅祚就得到了消息,宋帝将自己的行宫安排在了京兆府,作为皇帝行宫的所在地,京兆府的兵马一定少不了,李谅祚的大军长途奔袭,必须要保持战斗力才能一举拿下京兆府;另外李谅祚也不怕赵顼逃跑,就算让赵顼跑,他也跑不过李谅祚的四条腿。
县夏军大营内,军医正在为李谅祚处理伤口;由于长时间的行军,李谅祚的伤势已经越发严重了,如果再不及时处理,恐怕有化脓的危险,这个时候伤口化了脓可不是一件小事,说不定还会要了李谅祚的命。
“陛下,您的伤口已经有溃烂的趋势了,在这样下去恐怕会危机陛下的性命啊!”军医向李谅祚说道。
“朕答应你,在拿下京兆府以后,朕就好好休息,这回行了吧!”李谅祚无奈的说道。
其实李谅祚也不想为难这些军医,更何况这伤痛在李谅祚自己身上,但是军情如火,李谅祚不得不慎重而行,如果大夏帝国没有了,李谅祚在活下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如今胜利距离李谅祚只有一步之遥了。
在军医给李谅祚换药的时候,李孝仁走了进来,看着李谅祚伤口附近的肉被一块块的割下了,李孝仁紧皱着眉头,此时李谅祚已经痛的满头大汗了,在息肉被全部剔除之后,军医用高度的烈酒给李谅祚的伤口消毒,然后拿了上好的金疮药给李谅祚敷好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白布包裹上才算完事。
李谅祚接过小卓子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向李孝仁问道:“皇兄,来找朕所谓何事啊?”
“陛下,从县道京兆府少说也有二百余里,这么进的距离恐怕赵顼早就接到消息跑了,放跑了赵顼可以一大损失啊!”李孝仁说道。
“放心吧!赵顼跑不了,再说就算是朕让他跑,他也跑不出关中。”李谅祚笑着说道。
“围城的意思是,是不是由微臣率领一支兵马先行,就算攻不下京兆府,也能将其围起来,将赵顼堵在城内。”李孝仁继续说道。
“那好,就由皇兄率领河湟军,皇兄切记不可与宋军硬碰硬,只需将其堵在城中即可。”李谅祚对李孝仁说道。
“是,微臣领命。”李孝仁果断的接下军令道。
在李孝仁离开之后,小卓子不解向李谅祚问道:“陛下,这抓住赵顼可是天大的功劳,陛下怎么就把这个功劳白白的让给楚王殿下了。”
“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就白白的让给楚王了。”李谅祚十分不悦的说道;“皇叔可是死在宋军的箭羽之下,而真正的杀人凶手就是赵顼,要不是他下令攻夏,如何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在这这段时间御林军团的兄弟们已经立了好多战功了,朕可不想让人说自己偏心。”
在接到李谅祚的军令之后,李孝仁就率领自己麾下的两万河湟军出发了,这一路上李孝仁可以说除了跑就是跑,根本没有听过,沿途所过的城镇能绕就绕,对于京兆府李孝仁是志在必得;从傍晚出发,到第二天中午,李孝仁率领河湟军行军两百余里,终于在次日中午抵达了京兆府。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夏军,守城的宋军下了一跳,要不是守军关城门关的快,恐怕早就被李孝仁破城了,为了防止赵顼逃跑,李孝仁下令将整个京兆府的所有城门都给堵上了,现如今的赵顼就如同罐子中的王八,请等着李谅祚来抓呢!
“报、报、报……禀陛下,大事不好了,有一支夏军突然从城外冒了出来,如今已经将京兆府彻底给包围了。”一名将领飞奔到赵顼身边禀报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里距离大夏帝国千里之遥,夏军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难道他们是从天上掉下里的。”宋神宗不相信的说道。
“陛下,莫江山说的是真的,不信您让城楼上去看看呀!”将领说道。
宋神宗在众臣的簇拥下亲自登上了京兆府东城楼,当看到一队夏军在城外三十里处扎营时,宋神宗的心砰的一声就掉到了地上;宋神宗抓住身边的将领问道:“其他的城门怎么样?”
“禀陛下,全部如此。”
“传令大军拼死守城,另外派人冲去,向王安石下令,让其率军回援。”宋神宗发出撕心裂肺的声音叫喊道。
此时的宋神宗真的害怕了,宋神宗知道以李谅祚的性格,要是自己落到对方的手中,那就没自己好日子过了,现在宋神宗唯一能够有指望的,就是从天下各地汇聚的勤王之师,如今守卫京兆府的宋军只有宋神宗的三万神机营,神机营是宋军新组建的禁军部队,至于战斗力到底如何就不知道了,但是神机营却装备着一种特殊的神器。
傍晚当夏军主力汇聚县后,各部将领知道楚王已经率先出发京兆府了,这些人立刻就急了,纷纷向李谅祚请命立刻出兵;李谅祚坐在帅位上对众将士说道:“都瞎吵吵什么,朕让你们拿下凤翔府全境,你们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