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

第413章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413章

小说: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德冷笑道:“这是战场,老子不傻,老子不信你的拖延战术,你还想等着援军,本王是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兄弟们冲上去剁了他。”

    李德一声令下夏军将士蜂拥而上将张敦礼给剁成了一滩肉泥,大宋一代抗夏名将张敦礼就这样战死了,虽然在夏宋的战争中宋军败多胜少,但是张敦礼是为数几个对夏军取得过一定胜利的人,张敦礼的死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大宋从这一刻起少了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

    张敦礼死了,他麾下的这些宋军将士也都死了,新宋门落入到了李德的手中,李德看着城外说道:“放下吊桥,用****将城门炸开,我们出城……”

    “是,王爷;可是王爷,这些弟兄们的尸体怎么办?”

    “就留在这里吧!总有一条我们会回来了的。”李德深情的说道。

    “轰隆”的一声爆炸,整个新宋门的城门被炸开了,可能有人觉得李德太傻了,如果当初在杀到城下的时候直接炸开城门出城不就完了,其实李德才不傻呢,如果当初就炸开城门宋军也出不了城,因为汴梁城外还有一条护城河呢!而且一旦城门被炸开,夏军将士恐怕就不会有如此斗志了。

    李德率领夏军残余出城了,此时跟随在李德身边的只有不到五千兵马,在渡过护城河之后,李德下马带着所有冲出来的将士朝着汴梁城跪了下来,李德规定不是宋人也不是宋军,而是那些在城内战的夏军将士们,他们的尸体此时还暴露在荒野之上,恐怕在很长时间内也不会有人替他们收尸了。

    在突出汴梁以后,李德率领沿汴河东岸南下,这一路及其的顺利对于沿途村镇夏军尽量能不碰的就不碰,此时李德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芒砀山,在芒砀山夏军的数出营垒已经修建完毕,并且每个大营内都存放了数十万石粮草,整个芒砀山存放了将近百万石粮草足够李德及其麾下的将士数年之用,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除了粮草还有兵器、盔甲、****、箭支、投石器、床弩、****、药材、被服、鞋、盐等等所有需要战略物资都应有尽有。

    李德最先赶到的是应,两百五十余里夏军之用了两日的时间,这里在夏军的掌控之中,夏军有一万大军驻扎在应天府,此时应天府城内的辎重还没有搬运,夏军的原则就是由远到近,各式各样的辎重有大宋百姓帮助夏军源源不断的运到芒砀山中。

    再说汴梁城,城内的大火足足烧了七天七夜才彻底熄灭,汴梁城内最少有将近七十万百姓被大火烧死,另外还有十万宋军将士在大火中丧生,李德的一把大火将种师道的十万精锐基本上都烧光了,在整合了张敦礼麾下的残兵以后,种师道发现自己麾下的兵马已经不足五万了,而且很多宋军将士已经被彻底的吓破胆了,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战斗力。

    李德再一次为自己赢得了充足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李德在以芒砀山为中心的方圆百里地区征集了数十万百姓前来为夏军修筑芒砀山大营,一开始夏军将士还是有偿征调,后来干脆就是强行征集,如果不听从军令就会被立刻格杀,被征集的百姓不光是男丁还有壮妇,甚至连老人和小孩都有。

    李德露出了自己残酷的一面,为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芒砀山大营的建造,被征集的百姓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干活,稍有差池轻点是一鞭子,重点就直接丧命了,每天都有数万人被活活的累死,但是在夏军的监督下夏军芒砀山大营建造速度也出奇的快,芒砀山内的一些山体被掏空了用来储备粮草辎重。

    在一些重要的地方用石头修筑了关隘,还挖了蓄水池,所有的营垒一律是用石头和青砖修筑的,至于这些青砖是哪里来的,都是扒的大宋周围的城墙,李德在芒砀山利用百姓修筑了完备的城防工事,比大宋修建的商南、大名和巨鹿防线不知道超过了多少,做到了真正的固若金汤;什么水攻、火攻只要是宋军能想到的攻势,李德都做了准备,宋军要想攻破夏军的芒砀山大营只能用人命来填而且还是一个无底洞。

第617章 危局仍在() 
应天府,这里是大宋的陪都南京,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宋州,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龙兴之地,也是大宋运河上的重镇;应天府对于大宋来说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大宋皇室的宗庙就建在城内,在鸿庆宫内供奉着宋太祖、宋太祖和宋真宗的画像,这里可以说是大宋的发家之地,对于大宋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如今却落在了李德的手中。

    应天府衙门,这里已经成为了李德的临时行辕,在夏军到来已经应天府的百姓基本上被都被夏军征集修筑芒砀山大营了,现如今这里是夏军重要的战略要地,夏军从汴梁和运河沿岸抢掠的粮草辎重都要通过应天府码头运上岸,然后通过这里从陆路运到芒砀山,因此在应天府到芒砀山的道路上全是运输车队。

    “末将参加王爷。”李德的副将来到李德的书房后行礼道。

    李德笑着对副将说道:“这段时间,你的表现不错,已经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将军了,本王会给父王上奏,为你请功。”

    “末将高绰拜谢王爷。”副将高绰单膝跪地道。

    从副将到将军对于很多军官来说是一个门槛,将军是可以独自领兵征战的,而副将只是协助将军的助手而已,李德对如此提拔高绰也有着自己的打算,多年来李德在夏军当中并没有自己的心腹大将,高绰可以说是李德精心培养的心腹,如今的李德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李德了,他需要站在更高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

    “芒砀山大营修建的如何了?”李德向高绰问道。

    高绰向李德禀报道:“禀王爷,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要想将芒砀山大营全部修建完毕最少还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时间太长了,种师道不可能给我们这么久的时间,本王给你二十天的时间,二十天内芒砀山大营必须修建完毕,另外粮草辎重要储备充足最少也要够我们两年之用。”李德严厉的对高绰下令道。

    高绰当即接下军令道:“是,末将领命……”

    “王爷,末将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高绰看了看李德以后说道。

    李德有些不悦的说道;“有什么话直说,本王不喜欢吞吞吐吐的。”

    “是,王爷。”高绰对李德说道:“王爷,如今我们只有四万两千七百二十五人,只凭我们这些人想要长期守卫芒砀山大营根本就不可能,芒砀山大营虽然被我们建造的坚不可摧,但是如果宋军不惜容人命来填的话,终究还是会被宋军所攻破的……”

    听完高绰的话,李德说道:“我们不是只有四万两千七百二十五人,在加上本王还有四万两千七百二十六人。”

    “即便是加上王爷,又能怎样。”高绰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李德向高绰问道。

    高绰对李德建议道:“末将建议是不是能够在宋人当中招募一些兵马,以增强我们的实力。”

    “你的意思是让本王私自募兵,这可是死罪;而且你能够保证招募的兵马能够忠心为我大夏帝国效力。”李德向高绰问道。

    “王爷,对于百姓而言,在这乱世之中,只要能够活下去,为谁效命都一样,末将是延安府人士现在不照样追随王爷嘛!”高绰继续对李德说道。

    就在此时一名军官进来向李德说道:“禀王爷,外面有一人自称是陛下派来的特使,要见王爷。”

    “父皇特使。”李德有些激动的说道:“快,带他来见本王。”

    很快特使就进来了,在见到李德以后特使向李德躬身行礼说道:“拜见梁王殿下。”

    “特使阁下免礼……”李德高兴的说道。

    作为李谅祚的特使,直接就是代表着李谅祚,因此李德即便是亲王其实特使也不用向李德行礼,特使向李德行礼其实就是给李德一个面子,当然对于特使的这种行为李德十分高兴,这意味着李德在大夏帝国的地位正在上升,如果是一个落魄的皇子,恐怕特使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特使此次前来可带来了父皇的旨意?”李德向特使问道。

    特使回答道:“禀王爷,陛下圣瑜在此;王爷接旨吧!”

    在准备好香案以后,李德带着高绰跪在地上,特使将圣旨打开大声宣读道:“大夏皇帝圣瑜:梁王李德屡立奇功,朕深感欣慰,朕得知消息吾儿被困汴梁,已命各路大军加紧进攻,朕亲率大军进攻函谷关前来解救吾儿,如有突围之时机吾儿可转战芒砀山一带坚守;今朕任命吾儿梁王李德为豫州总管,主管中原军政要事,有便宜行事之权,准自行招募兵马,钦此。”

    李德接到这封圣旨十分激动的跪拜接旨道:“儿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李德看来,这封圣旨充分的说明了自己在老爹心中的地位,仅仅一个便宜行事之权就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这就意味着李德在不违背李谅祚的情况下拥有一切权利,任何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包括征兵、造钱、赋税、外交、宣战、民政、军事、任命官吏等等,凭借着这些李德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小王国;现在的李德并没有看出来自己老爹要放弃自己,如果实在汴梁城内,在宋军的重重包围之下这一切都是画饼充饥。

    特使并没有在此多停留,在拿到李德写的一封长长的奏折以后,就踏上了返程之路,毕竟现在的中原大地可不太平,如今的中原大地满目疮痍,夏军、宋军、义军、豪强、土匪各种势力乱做一团;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在路边甚至田野当中都可以看到流民的死尸;如今大宋朝廷已经基本上失去了对中原大部分地区的控制,只有一些城池还在宋军的掌控当中。

    现在对于李德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时间,如今种师道的主力大军虽说已经被李德一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