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5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赎罪,儿臣、儿臣实在不知该如何领兵杀敌啊!”李乾顺十分委屈的说道。
李秉常自幼上战场,从小就跟在李谅祚身边自然是耳听目染知道很多,但是李乾顺就没有这个经历,从小生活在锦衣玉食的王府之中,虽然去了一趟西域但是也是在大军的保护之下,根本没有见过战场是什么样子的,这也是李秉常在教育上的一个疏忽,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李乾顺,李秉常摇了摇头。
李秉常对李乾顺说道:“皇儿啊!如今世道变了,朕问你,你以后是想要当皇帝呢!还是想要做一方诸侯?”
“儿臣听从父皇圣瑜。”李乾顺跪下说道。
“你如果是朕的儿子,想要当皇帝继承朕的基业,那就上战场杀敌立功。”李秉常对李乾顺说道:“你皇爷爷定下的规矩你也知道,现如今你在想老老实实的接父皇的班已经不可能了,下个月就是皇储选立大典了,现如今你还不够岁数,所以还无法成为候选人,今年的候选人会在七大诸侯王当中,其中有燕王李庆、梁王李德、齐王李克、赵王李兴和雍王李襄,至于楚王和秦王二人,老楚王现在还没有传位,李胡儿虽然有权利成为皇储候选人,但是他们终究会放弃的,毕竟现在你皇爷爷还在,至于秦王李哲还不满岁数,今年还无法参加;
你如果想要接父皇的班就要好好的努力,在十年以后的皇储大典上将皇储之位给夺回来,到时候父皇会帮你,但是关键还要看你自己的,父皇到时候给予你的帮助及其有限,顺儿你明白了吗?”
“儿臣明白,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竭尽全力。”李乾顺向李秉常行礼说道。
大夏帝都燕王府内。
燕王李庆、梁王李德和齐王李克三人坐在一起,梁王李德对燕王李庆说道:“六弟,下个月就是皇储的公选大典了,我和四弟商量了一下,让我们麾下的军官全部都投你,这样皇储之位差不多就应该可以得到了。”
燕王李庆十分感谢的说道:“那就多谢二位哥哥了,本王查了一下,现如今在贵族院的贵族有三百六十五位,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军官;其实关键的不是这一次皇储之争,而是下一次,下一次李乾顺就可以参加公选了,到时候恐怕还会有一场硬仗要打啊!”
第八百一十二章 皇储选举()
一个月的时间过的很快,皇储选举的日子已经到来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大夏帝国的帝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建筑,这个建筑是专门为皇储选举而建立的,在整个建筑的d大门上有夏皇李谅祚亲手写的四个大字‘贵族议院’。
这是贵族议院第一次召开会议,全国三百六十五位贵族人员,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到齐了,但是也有没有到的,比如秦王李哲、雍王李德、安西大都护府李毅、北廷大都护府集辣勇儿等人由于人在西域,而且距离又远,在加上现如今西域战事正急,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回来,虽然他们人没有到,但是却派出来了特使,这些特使是他们的全权代表。
这些所谓的特使其实就是来送信的,在来之前在西域的这些贵族们就已经将自己选好大的人选写在了密信上,这些密信都是用火漆封好的,就连送信的特使都不知道信中的内容是什么,只有密信拆开以后才可能看到,而且是两个在一起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贵族成员们投票全都是匿名的,在之前会印刷上候选者的名字,选的时候很简单,只需将自己的非选择对象用墨汁涂掉就可以。
如此以来,谁选的谁就没有人知道了,这样不但增加了保密性,而且还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护这些投票人,要知道在这些投票人可都是大夏帝国的精英,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而发生什么意外的话,那对于大夏帝国来说可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这个月的十五日,所有的大夏帝国的贵族都集中在了贵族议院,在大夏帝国数十年的战争史上获得爵位的贵族人数并不多,他们大多数都是军人,在加上军人很容易在战场上阵亡,一旦阵亡,那些不能世袭的爵位就会减半,或者直接就没有了,被用田地所代替,这些事情是很多的,因此在大夏帝国贵族爵位十分珍贵,他们都以能够获得一个爵位而感到光荣,如今还让他们这些人来选立皇储,更是给了他们无与伦比的自豪感。
“吉时已到开门。”一名太监高声喊道。
在太监的高声下,贵族议院的大门缓缓的打开了,整个贵族议院的格局跟跟皇宫十分类似,不过这里只有前殿而没有后宫,而且规模也不是很大,不过整个贵族议院修建的十分精致,能够字啊一个月内修建一座占地过百亩的贵族议院也是很困难的,而且贵族议院并没有完全完工,日后还需要逐步的扩建。
整个贵族议院的核心就是大殿,大殿被命名为奉天殿,意思是从这里做出的一切决定都是尊奉上天的旨意,由此可见这贵族议会将来在大夏帝国是何等的存在,在贵族议院的大门打开以后,所有贵族身穿符合自己爵位的官袍向奉天殿走去,按照制度规定,越是级别高的贵族就做的越往前,而在最前面御阶上则摆放这专门供皇帝坐的龙椅,在两边一共有八把椅子,两边各四个;这八把椅子是为七大诸侯王和皇储所准备的。
其中皇储的位子在皇帝的左手边的第一位,这表示着皇储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右手边的第一位是大夏帝国的楚王,在左手边的第二位是大夏帝国的燕王,在右手边第二位是大夏帝国的秦王,在左手边的三位是大夏帝国的梁王,在右手边第三位是大夏帝国的齐王,在左手边第四位是大夏帝国的赵王,这最后一位则是大夏帝国的雍王;在每把王位的后面都刻着他们的王号。
“皇帝陛下驾到……”一名太监高声的喊道。
在听到太监的声音以后,众人都单膝跪地行礼道:“臣等拜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入座吧!”新皇帝李秉常笑着做到龙椅上对众人说道。
“谢陛下。”众人起身后躬身行礼说道。
在所有人都落座以后,新皇李秉常对所有人说道:“诸位爱卿,多余的话朕也就不多说了,父皇圣明为保我大夏帝国国运昌隆,为我大夏帝国千秋万古之基业,决定成立贵族议院,由你们这些大夏帝国的功臣们来推选皇储,当然了这其中的规则朕就这里就不多说了,原本这第一次选立皇储,应该父皇亲自主持的,可是父皇却不愿意来,因此将主持的权利交给了朕,大家如果没有什么疑问那么现在就可以来投票了。”
在夏皇李秉常的话讲完以后,很快一个很大的投票箱被搬了上来,所有人按照爵位的高低从高到低依次投票,在这个爵位的投票上大家的权利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无论你爵位的高低都只有投一票的权利,当然现在还没有引发出这方面的问题,但是这却是一个埋藏的很深的隐患。
在投票完毕以后,就是唱票了,为了防止有人作弊,所有的唱票人员都是由现场抽签决定的,抽签的人员就是所有的贵族,虽然是第一次选皇储,这过程还是很欠缺的,整个流程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结束,所有人都在这里饿着肚子等着最后的结果,这次的投票者基本上投其他人的很少,绝大部分人都投了燕王李庆,也就是说燕王李庆以绝对的优势得到了皇储之位。
至于其他人向梁王李德、齐王李克和赵王李兴等人基本上都没有怎么得票,赵王李兴还好一些,有一部分人支持李兴,只不过跟燕王李庆比差得很远,原因很简单,支持赵王李兴的基本上都是政绩卓越的官员,他们都是文人的代表;而选燕王李庆的基本上都是功勋卓著的武官,他们其中大部分人都跟着燕王李庆在战场上厮杀过;现如今大夏帝国正是战事,因此武官成为贵族的希望很大,这也是贵族议院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选举的结果出来以后,身为大夏帝国皇帝的李秉常立刻下旨道:“传朕旨意,加封燕王李庆为皇储,钦此。”
在册封的同时,李秉常将象征这皇储的印信和黄袍交给了燕王李庆,燕王李庆结果这些以后立刻跪拜谢恩,整个封皇储的仪式十分的草率,这也是李谅祚临走之时规定的,毕竟皇储不是太子,是每隔十年要更换的,没必要弄得那么麻烦。
第八百一十三章 残宋小朝廷()
兴庆府皇宫,大夏帝国的太上皇李谅祚带着自己的一众妃嫔回到了昔日的大夏帝都,如今的兴庆府比以往要冷清的多了,自从大夏帝国宣布迁都以后,原本居住在兴庆府的大夏帝国的贵族们纷纷迁到了新帝都,所有的官员家眷和一些富商大贾也都迁到了新帝都,毕竟兴庆府这个地方太偏了,根本就不适合统治整个华夏。
尽管如此,但是兴庆府依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兴庆府可是大夏帝国在北方的一个重要战略据点,这北连大漠、西控西域;已经成为了大夏帝国一个重要的战略辎重储备基地,同时大夏帝国有将近一半的火药都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由此也可见兴庆府的重要性,因此兴庆府依旧驻扎着大量的夏军,随着太上皇李谅祚的到来,这里的驻军人数还在往上升高。
“奴才参见陛下。”小卓子来到太上皇李谅祚的身边说道。
太上皇李谅祚依旧躺在摇椅上,闭着眼睛向小卓子问道:“帝都那边可有消息了?”
“禀陛下,已经有消息了;燕王殿下获得了皇储之位。”小卓子十分恭敬的向太上皇禀报道。
李谅祚笑了笑说道:“不是庆儿就奇怪了,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吗?”
小卓子继续向李谅祚说道:“禀陛下,如今各位王爷都在准备前往封地的事宜,燕王殿下已经返回了燕地,同时下令打造大型战船,并且派了赵戈为先锋率领一万大军向北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