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再起 >

第62章

三国之蜀汉再起-第62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再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子布何事?”

    张昭脸上无喜无悲,举着簪笏语以一种极其平淡的语气讲道:“臣年老,近年来精力时常不济,很难在侍奉陛下,臣请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乞骸骨。”

    “乞骸骨?”孙权只短暂的惊愕了一下,脸色就立刻变得铁青,双拳更是紧捏成拳头。

    老二不死是为贼!这个桀骜的老家伙,又在恶心自己!

    丞相顾雍年长人精,此刻也是目瞪口呆的盯着请老辞职的张昭,脸色带着一丝悲伤一丝戚然。

    他看得出来,张昭这次真的不是倚老卖老,肆意胡闹。

    这位东吴的老臣,是心寒,心灰意冷了。

    陛下称帝即位后,追尊早已死去多年的父亲为武烈皇帝,对真正奠基东吴的先主公孙策却仅尊为长沙王,谥曰:桓王。并且连长沙王王位亦不让孙绍(孙策之子)承袭,转封吴侯。

    这样的举动,让多年来深知自家主上生性薄凉的顾雍也暗暗心惊,不追尊兄长为帝,不封侄子为王,主上的意思昭然若是了——孙绍不是皇子,没有皇位的继承权!

    而这,让看在眼里的老臣张昭心灰意冷了。

    “子布朕之肱骨,国家旧臣,卿真的忍心弃朕而去吗?”孙权说的好听,可从他难看的脸色和咬牙切齿的语气,众人还是看出皇帝此刻心中的愤怒。

    孙权确实很生气,如果不是有外人面前,此刻的他早已发飙。他刚刚称帝,元勋旧臣张昭就跑出来辞职,这是毫不客气的打他的脸呀!偏生,还是在外人陈震面前!

    张昭木头似的行礼,仍然语气平淡道:“臣恳请陛下成全!”

    虽然很不高兴,但孙权不决定让陈震多看笑话,还是快让这个老家伙收场吧。

    于是,孙权故作大度道:“既然子布执意如此,朕也不好勉强。这样吧,朕改拜卿为辅吴将军、位在三公之下,封娄侯、邑万户!”

    “谢陛下!”张昭嘴上说着谢字,可全然没有谢意。

    孙权声音一冷,“卿,可以回家了!”

    张昭木然的一拜,“臣告退。”

    等张昭退出前殿,孙权的好心情也败坏了个干净,他重新收拾情绪转头对陈震道:“吴汉结盟,朕与贵主两帝并立,亲如一家。卿先前提议吴汉两国于边境的边军应当各自裁撤部分,用来北上伐贼。却不知贵国的说的是裁撤哪儿的边军?”

    从刚才张昭请老的事件回过神来,陈震道:“外臣提议的地方在……夷陵!也就是贵国所讲的西陵!”

    “夷陵?”孙权猛地一惊,呼出声来。

    东吴群臣也是哗然变色,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西陵(黄武元年,东吴改夷陵为西陵)呀?怎么会是西陵呢?”

    “夷陵国之西垂边门,怎么可以裁撤军队!”

    “依吾看来,这其中恐有蹊跷。”

第八十三章 北伐前奏(一)() 
见陈震提到西陵,上大将军陆逊痛陈厉害之言言犹在耳。

    孙权记得,当时陆逊是这样对自己说的——“西陵、建平,国之蕃表,既处下流,受敌二境。。。。。。。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臣以为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

    西陵地处大江下游,滨临魏蜀两国边境,事关荆州成败。

    陈震看着殿上大惊失色,交头接耳的东吴群臣,又回响起临发时刘永对他的嘱咐。

    “东吴镇守荆州的一半兵力便驻扎于西陵,吴国荆州守将的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了对夷陵防线的经营上,要知道,吴汉早已结盟,诸葛瑾、陆逊还煞费苦心经营夷陵防线做什么呢?这个答案卿知道吗?”

    答案昭然若揭!陈震当然知道,防备国朝再次东袭荆州!

    面对陈震的提议,孙权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早在夷陵之战时,陆逊就对他讲过:“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

    孙权对西线的防御也历来重视,他分宜都郡设立建平郡,布置军事要塞,这就是所谓的“西陵、建平,国之蕃表”的由来。

    对于如今陈震提双方互撤边境军队,孙权抱有深深疑虑,永安对西陵居高临下,更兼有顺江而下的水利,裁撤军队之后万一西蜀再玩一手“白衣渡江”,则东吴危矣。

    见孙权满腹疑云,避而不答,陈震又拱手道:“作为回报,敝国亦将裁撤永安同等数量军队以示诚意。”

    孙权摇摇头:“贵国扼险居高,占据地利,我国只得增兵戍守,以人力补足。裁撤边军无益于吴国国事呀。”

    陈震对于孙权会出言拒绝毫不意外,沉吟着道:“天下十三州一部(司隶校尉部),臣敢请吴皇陛下,哪个州是最关键最敏感的呢?”

    “荆州!”孙权完全不作考虑,脱口而答。

    “不错!”陈震抖抖衣袖,侃侃而谈,颇有一翻指点天下、激扬文字的气势。

    “荆州北接宛城、洛阳,直插曹魏腹地许昌。西连巴蜀,是入蜀的东部必经之地。东临吴会,对东吴有顺江而下的优势,同时,荆州又是汉水、大江的交汇处,是水军的用武之地。”

    陆逊接口凛声道:“正因为荆州实乃天下中心、兵家必争之地,敝国才万不敢裁撤西陵驻军!”

    “承蒙上大将军所言,荆州是天下的枢纽,谁占据荆州谁就掌握了主动。”陈震瞥向器宇轩昂、仪表不凡的陆逊,顺口道:“也正因如此,敝国故前将军关羽才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围曹仁樊城,逼降于禁。使曹操有迁都避祸之愿!”

    “而贵国占据荆州后,却放弃从荆襄出击宛洛的路线,屡次妄图突破扬州合肥一线,即便有中路北伐,也多是偏师进攻江夏。但是,合肥要塞易守难攻,江淮平原又利于魏军骑兵,因此贵国这一路北伐其实也很困难。”

    见陈震对东吴战略方针了解的如此透彻,孙权暗暗心惧,慌忙道:“敝国这样做自然有敝国的目的,所谓‘守江必守淮’,敝国屡次从东路北进,为的是巩固大江防线,避免淮南养成气力。”

    陈震厉声驳斥道:“也正应如此,吴国的北伐路线从一开始就错了,应当是荆襄向宛洛为主,东出淮扬为辅!”

    主伐宛洛,次伐淮扬?!!

    陈震所带来的震撼已经足够了,不想图穷匕见,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东吴君臣齐齐作色。

    ***************************

    夏六月,成I都

    时间转瞬即逝,又到了夏天,去年也正是这个时间刘永登基为帝,一转眼已经满一年了。

    穿着单薄、清凉的夏衣,刘永和丞相诸葛亮同乘金银车前往成I都郊县——郫县视察。

    车驾上,诸葛丞相丞相精神饱满,整个看起来喜气洋洋。

    就在月初,诸葛亮中年得子,取名诸葛瞻。

    “陛下,您派遣陈孝起说动孙权裁撤夷陵驻军,倾荆襄之力北取襄樊,这能行吗?关云长的覆辙在前哪。”诸葛亮问道。

    刘永淡淡一笑,道:“荆襄吴军防汉之守甚于防魏,孙权当然不会被咱们三言两语就使东吴国门洞开,但他一定会动心,试试从荆襄倾力北伐的。”

    “陛下如此笃定?”

    刘永笑意盈盈地正对诸葛亮,自信道:“相信朕,一定会的。”

    开玩笑,三国之中,东吴对开疆扩土,吞并天下的胃口可一点也不比汉魏小。

    原来历史上,蜀汉自诸葛亮到姜维,大小北伐约二十次,皆未成功。

    而东吴的北伐次数其实远比蜀汉还要多,孙权更是派遣使者到达辽东,希望借助辽东公孙渊夹击曹魏,但这些努力也都以失败告终。

    蜀汉灭亡后,东吴更是迫不及待的命令部队西进,想要占据地盘,却被汉将罗宪在永安拒绝,罗宪以两千孤军挡住陆抗三万人马达半年之久,最后罗宪宁愿投降曹魏也不投降东吴。

    可见对于东吴对于扩土的固念之深了。

    “而一旦汉吴同时出兵时,东吴军向襄樊,那咱们的压力就更轻了!”

    正在这时,春坨尖细的嗓音在车厢外响起:“陛下,郫县的骡马场到了。”

    这次来郫县,是为了北征曹魏征集骡子来的,因为在郫县除了占城稻试验田,还有一个大型骡马场,里面蓄养着好两万头骡子。

    当然,骡马场不止活的载重牲口,还有大批独轮车和不久前研制的木牛流马!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未动,骡马先行。

    骡子其实就是马跟驴杂I交的后代,既有驴的负重能力、抵抗能力,又有马的灵性和奔跑能力,而且,骡子吃的还比驮马要少,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还要胜过驮马。

    其实宋朝时,骡子才被当成役使的牲畜,从而开始了大量培育,不过刘永自带穿越者先知先觉的金手指,华夏役使骡子的时间却是大大地提前了。

    这次北伐,魏延奇袭潼关的部队当然背着干粮袋出征了。

    但出大道入关中的汉军主力自然不可能背着干粮袋出征。从巴蜀到汉中,那可是遥遥一千多里,光是行军就得走上一个月,再大的干粮袋也不够吃不是?

第八十四章 北伐前奏(二)() 
所以,北伐必须征调到足够多的独轮车、木牛流马还有骡子。

    此次北伐,必须倾全国之力,除了南中和左右两军的驻防部队不参与北伐外,差不多要动员十万主力汉军参战。

    注意,这十万人七层七是常备军,是汉军的精锐!

    蜀汉虽然也设置郡国兵或者说州郡兵,但有限的国力全被用来武装五军这些常备军,蜀汉的州郡兵除了摇旗呐喊外,就只能缉捕盗贼、维持治安而已了。

    十万人,人吃马嚼,可不是个小数目!

    蜀中到关中路途遥远,少说也有一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