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再起 >

第90章

三国之蜀汉再起-第90章

小说: 三国之蜀汉再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位皇帝近臣的来意,诸葛亮已经悉知,对于刘永内心的想法,诸葛亮也隐隐有些猜到。

    从古至今,唯名与器不可假(借)于人,恩出于上。他诸葛亮虽总览政事,却不能封赏群臣,便是这个道理!

    从来新君即位,皆大赏群臣,封褒百僚,以展现君上恩德!刘永即位好像还没这么干过,那么,现在来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游楚之死(一)() 
“陛下圣驾北上,以南郑为驻跸之地,扶临关中、摇制诸军,亮以为善。”诸葛亮目光如炬,一句话表明他对刘永北上汉中持赞成态度。

    顿了一下,诸葛亮又道:“陛下使君持节犒赏于军、慰问群臣,也请杜君转禀陛下,臣亮已经下令司隶校尉马谡、长安令费祎扫清、修葺未央、长乐两宫,拜祭先帝诸园陵邑。一旦关中局势彻底稳定,王师无东顾之忧,那时臣必定亲自南下奉迎圣驾还于旧都,达成先帝遗愿。”

    杜祯朝诸葛亮拱手,抱以诚恳的目光,“整治宫室、扫祭陵园,这都是奖尊王室的好事,在下一定会将丞相的善行善施回禀陛下的。”

    杜祯很明白,身为皇帝的使者,他之所以会有这次关中之行就是替皇帝和丞相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人与人长时间没有交流,是会产生疏离和陌生感的。

    刘永需要清楚大胜之后自家丞相的心态以及后续的态势,诸葛亮需要了解皇帝的方针和政策,帝、相作为当今季汉最重要的两极,丝丝嫌隙的滋生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不过,杜祯相信,以今上之英明神武,当今丞相的深识大体,就算有什么分歧,两边说开了,也就没什么了。

    诸葛亮,对于杜祯所展现的恭谨诚恳的态度很满意。

    甚至到了欣喜的地步。

    没有人比诸葛亮清楚自己如今身处的境况,托孤重臣、权倾朝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功高震主!

    作为一个权臣,他已经走到了顶峰,下一步是盛极而衰、身死族灭,亦或是功臣身退、安享晚年?

    霍光耶?周公耶?

    这一切取决于皇帝,取决于刘永的态度。

    如今皇帝亲信杜祯表现出亲近、友善的态度,则说明刘永虽然对自己擅权颇有微词,但大体上还是支持、信任自己的,这让诸葛亮心头一暖。

    他和刘备,君明臣贤、亦师亦友,成为一段君臣相得益彰的佳话。

    如今这种,美好、宽容的君臣关系在刘备的儿子刘永身上延续了。

    这让诸葛亮心里很欣慰,久经岁月的心有了一点感动,对于兴复汉室、实现政治理想的信心增加了不少。

    同时,心中也产生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轻摇羽扇,诸葛亮侧头思忖了一阵,开口道:“烦请杜君上禀,臣亮举荐广汉太守杜琼为少府,位列九卿。”

    诸葛亮举荐自己父亲,杜祯着实有些意外。

    去岁冬,在少府卿官位上不视事、颐养天年的王谋终于熬不住薨了,少府卿的位置一下子就空了出来。

    反正季汉九卿无实权,沦为加官加衔,恰巧那段时间朝廷一直紧锣密鼓地准备北伐,这空出来的位置,就一直空到现在。

    但九卿终究是九卿,随着季汉国势日益昌盛,朝廷终究会回归到三公九卿的轨道上来,少府终究会恢复它的权威与属官。

    而九卿,更是走向三公的必经之路。

    “谢丞相抬爱。”杜祯神色一喜,拱手拜谢道。

    诸葛亮笑着点点头,细作从关东传来消息,种种迹象表明曹魏方面正在蓄谋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扑,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

    举荐帝师杜琼为少府,即是赤裸裸向刘永示好,以安其心。

    *******************

    陇西郡太守府,大堂之上,酒筵正酣

    游楚、游进居左,姜维、梁绪居右,马岱居中而坐,高举酒盅,提议道:“诸位,我们共饮一盅,庆祝游太守弃暗投明、归顺汉室!”

    姜维、梁绪尽皆举盅遥敬,游楚先是沉默不应,良久之后迫于无奈才抬起酒盅一饮而尽,很是萧瑟道:“失节之臣、败军之将,安敢言勇。”

    姜维、梁绪闻言尽立刻面露不豫,怒目而视。

    失节、败军,游楚发乎内心的感慨,却是无意间中伤了二人。

    马岱摆了摆手,微笑道:“游府君不必烦恼,夫大丈夫立世,但求问心无愧。魏贼窃夺神器,王师吊民伐罪,府君归顺是合乎时宜天命之举。更何况,不日本将军即将率兵北上乌氏、朝那诸县,断安定魏军之粮道,配合赵镇东直取泾阳,安定之役,正是府君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马岱在上面滔滔不绝,大谈特谈汉军的战略部署,诸将都被马岱弄得满头雾水,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什么时候定下的作战计划,我们都不知道呀?

    只有姜维星眉月目里有精芒一闪,似乎猜出了端倪。

    看着喜笑颜开的马岱,和截然相反,闷闷不乐的游楚,姜维想起了一个人。

    杨阜!

    那个假意投降马超,一出门就将马超卖得一干二净的男人。

    不过,这回,马岱不会再犯马超的低级错误了吧。

    一定不会…………

    “来来,饮酒,饮酒,今夜不醉不归……”大堂之上,再次响起马岱爽朗的大笑,以及不停的劝酒声。

    半个时辰之后,酒盅从手中滑落,马岱一头栽倒在了筵席上,顿时鼾声如雷。

    ………………………………

    ………………………………

    夜深人静,当大地陷入沉沦的时候。

    游进府邸后院开了一道角门,一男子鬼鬼祟祟闪身而出,东躲西藏地绕过巡夜士卒,溜了到北城后用吊篮将自己放下城墙。

    寻摸着东北方向,很快就消失在夜幕之中……

第一百二十八章 游楚之死(二)() 
襄武,游进官邸

    马岱率军入城后,以陇西太守府衙为将军行辕,为了替马岱腾出地方,游楚带着一家老小搬进了弟弟游进的府邸。

    这日,太阳高挂,日上三竿的时候。

    府外的街巷中突然传来断断续续、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甲叶簇簇的摩擦声。

    厅堂之上,游进看了一眼游楚,低声道:“兄长,马岱在调动军队。”

    游楚心下生疑,看着弟弟,低声问道:“难道是暴露了?”

    “不可能!”游进摇摇头,断然否认道:“若是败露,夜里不会平静如水,恐怕蜀军早就登门发难了。”

    游楚沉默了一会儿,忽而叹了口气,负手朝外面走去,“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走吧,出去看看。”

    游楚带着弟弟向府门跨去,刚下阶堂,一蜀军打扮的军士被仆人延请至前。

    军士见到游楚,立马躬身抱拳,行礼道:“游府君,军情如火,我家将军请府君及令弟即刻赶往将军行辕议事。”

    “尊使稍待,容某更衣。”

    联想街巷中士卒来往频繁,马岱又派人上门相请,游楚猜测蜀军一定有大动作,游楚第一时间想拖延时间,找人商量合计。

    “将军有言在先——不容拖延,请游府君马上随小人出发。”军士态度虽然恭谨,但语气上却寸步不让。

    迟疑片刻,游楚同意道:“好,在下与舍弟这就去见马岱将军。”

    ……………………

    ……………………

    太守府衙

    马岱披甲佩剑,按剑矗立在堂上主位前,姜维、梁绪等诸将校束甲贯带,临列大堂左右,目不斜视。

    尤其夸张的是,叉腰肃立在右上首的姜维,披坚执锐,右手还握着一柄威风凛凛的大铁戟。

    游楚一踏进大堂,便发现大堂上的气氛格外紧张,有一种大战来临前的肃杀之感。

    朝马岱微微拱手,算是见礼,游楚看了一眼显得很是·严肃的马岱,问道:“不知将军召见下官所谓何事?”

    马岱绷着脸,不苟言笑,振声道:“游太守来的正好,本将决意今日发兵北上乌氏、朝那诸县,断敌军粮道。游府君及令弟久在陇右,熟悉本地地理风情,所以本将特意征府君及令弟留用于军、参谋军事。”

    “这么快就要出兵?”游楚心下一惊,不过很快他就庆幸自己早有安排,想到此,游楚赶紧拱手道:“替将军牵马坠蹬,下官愿效犬马之劳。”

    “哈哈哈~”马岱夸张地大笑几声,大声道:“游陇西之言甚合吾意,传令,全军出击,咱们去截断安定的粮道去!”

    *****************

    安定,泾阳

    魏将牛金、戴凝率领五千魏军负责守卫泾阳城。

    泾阳是个小城,黄土夯筑,城垣周回不过两里,并且没有护城河。

    但它位于郡治临泾以西,地处要冲,是临泾在西方的屏障。

    泾阳县衙中

    牛金身着黑袍,正盘腿坐于案前饮酒。

    郭淮率军抵达安定后,下令收缩兵力、弃守诸县,唯守郡治临泾和泾阳二城。

    泾阳城小,并且刑事诉讼乃泾阳长的份内事,他和戴凝只肩负守城之责。而近日又无来犯之敌,所以二人倒是清闲得很,每日除了到城头转转,就是去城中军营操练士卒,其余时间都是在饮酒作乐,消磨时光。

    浅呷了几口酒,牛金伸手抓了一把炒豆,扔嘴里劈里啪啦地嚼着。

    忽见厅堂之下,戴凝大开大合地走来。

    牛金心下疑惑,今日本该他轮值,缘何回来得如此之早?

    戴凝调整好坐姿,沉下脸,于堂上发问曰:“太阳未落,何故回衙?”

    论资历,他是建安中以来追随曹仁的老将,论地位,他是镇守凉州的一方大将,戴凝不过区区一偏将。

    是故二人共事,一向以牛金为尊。

    “将军,陇西郡已陷入贼手矣!”戴凝走上前,拱手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