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办。
陈风了解到事情的始末后,心中立马明白了一切,难怪官渡之战时一向以忠义著称的张颌跟高览会反水。
难怪昨天这群少年对自己这么警戒,尤其是得知自己是军队中人的时候,他们更是小心翼翼。原来所有这一切,还有这么个渊源。
陈风停下手中的动作,脑子里正在思考该怎么办的时候,那些黑衣人狂笑道:“怎么?怕了?
知道爷爷的背景了吧,还愣着干什么,爷爷还赶着回去交差,赶紧把爷爷们给放了,说不定还能分你们点功劳。”
周围几百名军士都被黑衣人的话给激怒了,这群军士能被选中成为袁绍的直属军队,个个都是有点真功夫的,这心里,自然也是有点傲气的,他们怎么能忍受这群下三滥的货色的侮辱。
陈风斜眼看着笑声最大的两个黑衣人,嘴角冷笑一声,然后,陈风飞快的朝前移动,同时抽出腰上的宝剑一砍,当众人看清的时候,陈风的宝剑已经归鞘,而那两个黑衣人却没有再笑,他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正在众人疑惑的时候,这两个黑衣人都发出一声惨叫,然后,两颗人头就飞上了天。所有黑衣人都吓的不敢作声,在场的军士都被陈风这快如闪电的动作给惊住了。
只有那领头的少年和另外两个少年,眼中露出一丝兴奋的神色,领头少年嘴里喃喃说道:“好快,好像和父亲一样快。”
陈风慢慢走到这少年面前,然后将腰中的宝剑递给他道:“要报仇,就自己亲自动手,你是颜良的儿子,更不该辱没了你爹的威风,不要叫天下人笑话你爹死后,颜家就后继无人了。”
领头少年被陈风这么一激,双眼都快喷出火来。当下就从陈风手中接过宝剑朝一个黑衣人猛劈起来。
看得出来,这少年是有功夫底子的,他的每一剑,都砍在了黑衣人的痛处,但却不是要害,这种砍法,只会让黑衣人活活痛死。“
剩下六个还能动的少年也不含糊,立马抄起家伙找准一个黑衣人下手,看着这群少年下手这么狠,周围军士都有种发寒的感觉。
当这群少年发泄完后,他们都累的直喘气。陈风没有打扰他们,这种情况下,该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安静。同时,陈风接下自己和身边将校的披风,盖在了那几个妇人身上。
不一会,几个少年都跪在陈风面前说道:“今日被将军所救,又得以报此大仇,此等大恩,我等铭记于心,我等父母皆去,等我送母归乡后,自当前来寻找将军报恩。”
陈风遣散所有军士离开,只留下刚刚那个斥候和这群少年,陈风摇头道:“你真的以为大仇得报吗?”
领头少年眼睛一亮,继而露出凶狠的目光。
陈风继续说道:“跟着我,不仅可以保你们安全,我还会帮你们找回颜良和文丑两位将军的尸体,同时,我还可以向你们保证,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手刃仇人。
我不要你们奉我为主,也不要你们改换姓氏抛弃祖宗。我,陈风,只要你们跟随我十年,十年之后,若是你们要离开,我绝不阻拦,怎么样?想清楚了再回答我也不迟。”
那名留下来的斥候连忙拉了拉领头少年的衣角,示意他赶快回复。
领头少年抬起头,看着陈风说道:“家父生前曾教导我,有恩必报。
今日,将军救得我等性命,我等自当以死相报,我颜成,文猛以及众兄弟,愿奉将军为主,从今以后,唯将军之命是从。”
说完,众少年都对陈风磕了三个响头。陈风心中暗乐,自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才跟班底了。
于是,陈风连忙扶起众人说道:“都快快请起,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你们失望。我们还是先让死者入土为安吧。”
众人将几个妇人和孩子埋葬后做好记号,以方便日后能认得路。忙好一切后,众人才去追赶大部队。
不过,陈风可没有就这么匆匆结束了这边的事情,三十个黑衣人并没有全部被杀,除了留下几个让颜成和文猛等人泄愤以外,陈风故意安排让其中两个人逃掉。
陈风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让这两个人帮他带回一个消息,今日,跟他袁谭作对的,不是陈风,而是袁谭的三弟袁尚,是袁尚故意派陈风来多管闲事,从今以后,只要是袁谭的事情,袁尚都会插上一手。
不管袁谭愿意与否,这仇人,是做定了。
当然,一开始,陈风也没有想到这么多,不过,既然人都杀了,那当然得好好利用才是,袁谭袁尚两兄弟现在只在暗地里斗,与陈风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他就是要激怒二人,让两人水火不容,最好都能在袁绍的葬礼上大打出手。
显然,现在,袁谭和袁尚的关系,正朝着陈风想要的方向发展。只有这两人关系越来越恶劣,陈风出头的机会才会越来越大。
至于袁谭跟袁尚现在会斗成什么样子,导演了一切的陈风根本不在乎,
行军路上,陈风收服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批人,后来,陈风又在那名斥候的帮助下,拉拢了军中比较可靠的五百名士兵,陈风通过各种手段,将这群士兵编为自己的亲兵,然后又对那些对自己有威胁的将校采取明升暗降,或是遣回冀州办法,将这一万人打乱。
在半路上,陈风就已经掌控了将近两千人,这两千人都是对袁氏感情最淡的一批人,也是陈风最能拉拢的一批。就这样,陈风在远离冀州之后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虽然现在陈风还很弱小,但是,陈风从白手起家到现在也不过短短两个月不到,恐怕在不久的将来,陈风的实力就会越来越雄厚,到那时候,天下人都会注意到有这么个乱世豪杰的存在。
第13章 领兵初战1()
领兵初战1
官渡之战后,曹操虽然大胜,但其后方不稳,所以才没有及时追击袁绍,才使得袁绍能及时逃回冀州。
但是,曹操又顺势攻下仓亭,只是这时候刘备在汝南闹事,曹操才不得不退兵。
等曹操解决刘备后,官渡之战已经结束了将近一个月,这次,曹操再次出兵,大有攻下冀州之意。
其实,这个时候是并不适合出兵,但是曹操得到可靠消息,袁绍暴毙,冀州内部不稳,曹操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想一统北方。
战机一纵即逝,曹操不愿意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让冀州那边缓了口气稳定下来的话,那曹操以后再想攻打就是千难万难了,所以,曹操才会这这个时候出兵。
曹操屯兵官渡,各路大军正在集结,陈风军少,辎重不多,再加上战马充足,故而比高干早三天抵达前线黎阳,黎阳目前有驻军四万,其余地方也有小股部队驻扎。
刚到黎阳的时候,陈风就派人出去勘察情况,目前黎阳城内群龙无首,各路将校谁也不服谁。
要不是曹操大军尚未聚齐,恐怕黎阳早就被攻下,所以,现在,黎阳城内,情势其实非常危急。
陈风安营扎寨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巡视军营,一天下来,他的心情也很是沉重。
黎阳城内兵心涣散,将无斗志,尤其是最近有人将袁绍暴毙的消息偷偷传播开来,使得本就不稳定的军心更加涣散。
袁绍暴毙的事情,冀州其实还没有正式传达到前线,就是怕影响军心,现在这种情况,必是曹操细作潜入了黎阳。
高干还有两天左右就能抵达,到时候,高干必定会采取手段将黎阳的四万大军的军权抓在手中,所以,陈风的时间不多。
陈风知道自己声望不足,但是,现在来说,不论是陈风还是黎阳城内的士兵,都急切需要一场胜利,最好是一场大胜。
这就是陈风唯一的机会,他需要用战功来折服这些溃军。袁绍死了,确实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但同时,这也是陈风的机会。
现在军中并无知名的大将,若是河北四庭柱还有一人在此的话,恐怕黎阳城的形势也不会这么危险。
各路将校谁也不服谁,关键是大家官职都差不多,谁的背后没点北背景,他们凭什么服从别人。
再说了,除去官职和背景不谈,黎阳城内的几个将领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根本不可能让别人心服口服。
陈风思考完毕后决定明天出兵,不管怎么样,躲在黎阳城内是不会有战功的。
曹操现在还未出动,肯定是粮草或是大军还为抵达,所以现在是陈风出兵的机会,等到曹操大军集结完毕之后,恐怕他也就只有躲起来了。
现在驻守官渡的乃是曹操麾下大将徐晃,另外,降将张颌跟高览也被安排在此。本来,对于降将,正常情况下是不应该安排在这种前线的,而且还是跟旧主对阵。
可是,曹操用人自由他的高明之处,当初他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因为手上兵力有限,曹操不可能带张颌高览二人去稳定后方。
再者,上次官渡之战,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这张颌,高览二人就参与了这次大战。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两人的拼命,袁绍也不会败得这么惨。再加上这二人对北方战事比其他人都更熟悉。
所以,官渡之战结束后,张颌,高览就被留了下来。而且,曹操只给了二人三千兵权,就算闹事,这二人也不会掀起多大风浪。
曹军目前已经有将近两万,徐晃为人沉稳,曾被曹操称赞有西汉周亚夫之风,所以,官渡有徐晃防守,曹操很是放心。
第二天,陈风领兵一万出城前往官渡,路上,陈风一再思索后,将部下七千人分作几路埋伏起来,等到陈风赶到官渡时,只剩下三千兵士。
打仗不一定靠人多,但部下必须得精锐。兵贵精不贵多就是这个道理。陈风对这个说法也是深有同感。
陈风领兵抵达曹军营前,曹军这边早就有人报与徐晃。徐晃聚齐众将商议军情。
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