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246章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246章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想跟杀人狂讲道理,前提是要不能让他发怒。

第299章 父老乡亲1() 
看着家乡父老遭受折磨的惨状,任谁都不会好受,尤其是,面对家乡父老遭难,是个有责任感的人,肯定都想做些什么。

    赵云的内心无疑是悲痛的,在痛恨当权者的无情的同时,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从小,他的兄长就教育他要知恩图报,当年他们成为孤儿的时候,是家乡父老养活了他们。

    曾经有那么段时间,他的兄长带着他,挨家挨户的要饭,吃着百家粮长大。

    从那时候起,赵云就将知恩图报四个字刻在心底里。他知道,没有家乡父老的热情和慷慨,他是无法度过那段时光的。

    后来,赵云随师学艺之时,其师傅也不断向他传输做人的道理,可以说,生性淳朴的赵云,对家乡父老是绝对的尊敬与爱护。

    尤其是当初那次胡人南下,他的妻儿丧命于战乱之中,他的兄长身受重伤奄奄一息的时候。

    可以说,那是赵云一辈子的遗憾,自己的亲人,在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竟然不能在亲人身边,这,已经成了赵云一辈子都无法修复的创伤。

    那一次,也是这些善良的家乡父老帮了他,在他回来之前替他掩埋妻儿,替他照顾兄长。

    所以,当看到这群披着官衣的贼人在压榨,在折磨他的父老乡亲的时候,赵云的怒火已经达到最顶点。

    “子龙,子龙啊、、、、、、”

    一名躺在地上的老人气喘嘘嘘,看样子是受了伤。就算没受伤,恐怕,被这些官军这么一气,多半也有内伤了。

    “你终于回来了啊子龙,他们都说你战死在塞外,尸体都被胡人给抢走了,但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三叔,我回来了,对不起,我回来晚了对不起,三叔,是我思虑不周,才会让你们遭受此难。”

    赵云连忙下马跑到这老人身边,眼中满是泪水,脸上,也布满愧疚之色。

    “放心吧,三叔,有我在,就没人敢欺负家乡父老,我保证。我回来了,就肯定会照顾好父老乡亲。”

    “呵呵,你这孩子,还是这么天真的啊。总喜欢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孩子啊,这样,你会很累的。”

    老人的眼中露出一丝怜爱,看样子,他对赵云的性格是相当的了解,要不然,他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我知道,有你在,方圆百里内的父老都能确保无忧,可方圆百里之外呢,孩子,你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啊。

    还有,你也有离开的时候,三叔知道你有理想有抱负,这些年,你为了偿还乡亲们的恩情,才一直不肯离开。

    这已经很委屈你了,但,好男儿志在四方,你终究还是会离开的,到时候,你说家乡父老该怎么办?

    子龙,你是大好男儿,乡亲们都希望你能闯出一番事业,所以我们也不想拖累你。

    可是,我们的孙儿那一辈,他们还小,实在不该被这万恶的世道折磨啊,是我们这些长辈无能啊,子龙,是我们无能啊。

    子龙,你能抵抗胡人,也能威吓这些官军,可是,常山还有其他官军,还有其他大小官员啊。”

    “三叔,你们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偿还不完,但我保证,只要有我在,就没人敢来这里放肆。”

    赵云脸上的愧疚之色更盛了,他知道,自己这三叔,不想让自己在这里耽误时间,可是,他赵云,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父老乡亲受罪呢。

    “你这孩子,哎,真到了有人来放肆的时候,我们肯定就成了你的拖累,孩子啊,你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就不要被我们害了吧。

    你再怎么厉害也就一个人,孩子,与其如此,你还不如趁早走了吧,走得越远越好。

    此次官军征粮,已经是下了决心要把我们的存粮都弄走啊,你看看,那些粮车上不仅仅是我们刚刚收割的夏粮,还有我们即将播下的粮种啊。

    那些官员是不想要我们活了,我老了,不想离开,子龙啊,你带着年轻人都离开吧。

    留在这里只会招来无尽的麻烦,天下之大,何处没有官员?何处才是乐土?子龙,这就要靠你自己去寻找了。”

    “有,三叔,有这样的地方的,我们就去过,我们去幽州,去右将军那里。”

    夏侯兰听了怒吼起来,这老人家,口气已经明显是托孤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这些老人,不打算活着离开了。

    “右将军治下,人均百亩田地,官府提供农具和耕牛,只要你有手艺,只要你肯劳作,吃饱穿暖绝对不是问题。

    我见过幽州的穷苦百姓在几个月内就过上了吃饱饭,穿新衣的好日子,也见到那些流浪的黑山军在分得田地之后勤恳劳作的场景。

    而且,右将军对普通百姓只征收很低的赋税。真的,而且,右将军还不准那些世家大族来苛刻我们,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啊。

    我夏侯兰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好的主公,也没见过这么好的政策,要我说,真要走的话,不如我们去幽州吧。”

    “子龙,是真的吗?”

    三叔惊喜的看着赵云,原本失望的眼神,逐渐透露出一丝希冀之色。

    “我也听说过幽州已经变的很富裕了,据说幽州的百姓五天之内必定能吃一顿肉,幽州的盐巴很便宜,幽州的粮食现在已经吃不完了,这些,都是真的吗?”

    “是真的,我亲眼看到的。”

    赵云点点头,他是个实诚的人,对于见到过的事情,他会如实说出来,尤其是面对自己的长辈,他更没必要撒谎。

    “那就不要犹豫了,带着村子里的晚辈,带着附近的年轻人,都去幽州,我相信子龙的眼光。都走,都走吧、、、、、、”

    “是啊,兄长,常山是没法呆了,带我们离开吧。”

    “子龙,孩子们就托付给你了。”

    “子龙,就当是我们这些老不死的求你了啊。”

    、、、、、、

    当听到还有希望存在的时候,这些老一辈的人,都开始哀求赵云,希望他能带领年轻人离开。

    至于他们自己,则是没有为自己求情的意思,这些老一辈的乡亲,到死都是在为儿孙们着想。

第300章 父老乡亲2() 
没有谁不想活下去,哪怕,他们是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哪怕,他们常年遭受压迫和折磨。

    当看到生存的希望的时候,周边百姓都恳求赵云能带领他们走上这条活路。

    但是,这条活路是为周边的年轻人准备的,至于那些老人,一来他们不远客死异乡,二来,他们也没那个体力离开了。

    “不、、、、、、”

    终于,赵云发话了。

    “我不会离开,你们都不会离开。这里,是我们的家园,是生养我们的土地。

    我们为什么要离开,该离开的是那些无能无耻的当权者,是那些敲诈民脂民膏的世家大族。

    夏侯兰,立即去召集那些随我们一起回乡的兄弟,还有看守军械的那数百兄弟。

    还有,跟他们说,我赵子龙要为家乡父老讨个公道,要为家乡父老寻求个出路。

    拿出我们带回来的粮食和钱财,招募所有能招募到的百姓。我赵子龙,要战斗了。”

    “兄长,你这是、、、、、、”

    “我们举事,迎接右将军的兵马进驻常山。”

    “好咧,哈哈哈哈,兄长,有你这句话,方圆两百里内的百姓都愿意跟你干,一天之内,我必定回来,你们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举事,说的直接点就是造反。这个字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太过于沉重,也太过恐怖。

    这些普通百姓但凡是有口吃的,谁愿意走上这条不归路。赵云一直把家乡父老的安全看的很重,若非把他逼急了,他也不会出此下策。

    “至于你们、、、、、、”

    赵云转头看着那些跪在地上的官军,眼中露出一丝丝杀气,这股子杀气,乃是他常年征战沙场后练就的,那些官军,一个个都被吓的发抖。

    “我等愿随赵将军起事、、、、、、”

    无一例外,所有跪着的官军都选择服从赵云的管理。甚至,都没人迟疑一下。

    没办法,看看人家从幽州回来的一身装备,看看人家说造反就造反的那语气,他们这些官军要是不聪明点,恐怕现在都得人头落地。

    “赵将军,我等愿献上投名状。”

    领头官军连忙开口,他知道,自己再迟疑半分,对方的兵器,极有可能就会落下,现在,可是分秒必争啊。

    “附近城内都囤积满了粮草,且城内守军不多,这些粮草都是为了其他地方的战事准备的,我等愿意为将军夺下这些城池,缴获这些粮草。”

    “好,我姑且信你们一次,等我的兄弟们聚齐了,到时候一起去夺下这些城池,如果你能立功,我会为你向右将军请功。”

    “好咧,将军,您可就看着吧,我保证把这些城池的城门给您打开,到时候,还得靠将军您替我们引见啊。”

    半天之内,跟随赵云从幽州回来的一千六百多青壮,以最快的速度汇合起来,然后,都聚集在赵家村。

    紧接着,在那些投诚官军的带领下,这些经历了草原生死之战的热血男儿,都踏上了起义造反的道路。

    三天后,一道有关于赵云的消息,如同霹雳传遍常山,然后,传遍整个冀州。

    常山真定人赵云,因不满官府欺压,毅然率领家乡父老举事,并于三天内接连夺下城池村寨四十余座。

    大半个常山落入赵云之后,除去几个规模最大,防御力最强的城池外,常山其他地方都是赵云说了算。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不愿意受欺压的百姓,还有普通官军也选择了归附赵云。

    短短几天之内,赵云聚集百姓十多万,青壮三万余,精锐部下六千多人,粮草数十万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