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402章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402章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幽州、辽东一带,张合为当地军事长官,至于治下民生,则交由从南方来的虞翻、刘巴等人负责。

    这也是陈风胆子大,敢用人。利用海船之便,将江东和交州的一些人才带到了幽州。

    再加上这里本是陈风的起家之地,当地百姓和世家都从陈风手上得到了实惠,所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在这个大雪覆盖草原的季节,陈风躲在河套的美稷城陪着娇妻美妾,新娶了五个美人的他,这段日子可算是忙坏了。

    早在南下长安之前,甄宓和貂蝉各为他生了一女,他也成了父亲。而最近,调养好了身体,又服用了半颗天香豆蔻之后,公孙月的身体也恢复如初。

    在陈风的辛勤耕耘之下,公孙月再度怀孕,远在并州的公孙续听到这个消息,开心的每天都要给自己祖宗多上几炷香。

    难得有这样的闲暇时光,陈风自然是抓住时间好好休息,新娶的五个小妾也很争气,有三个前后都在三个月之内怀孕。

    如此一来,倒是说明陈风身体不错。毕竟,在这个年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陈风能娶这么多妻子,又能让她们有喜,也算是变相的证明他有实力争夺天下。

    时间过的是如此之快,转眼间,冬天就快过去了,在这个寒冬季节,还是有不少地方遭灾,也有不少底层穷苦百姓没撑过去。

    陈风确实是赈济了百姓,也确实派人将赈灾落实到位,可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消息传达不便。

    再加上,寒冬季节里,许多偏远的村落被彻底封路,草原上的一些部落,更是直接被大雪覆盖,或是遭了狼灾。

    在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寒冬季节,想不冻死人,那是不可能的。仅仅是草原上因为狼灾而死伤的牧民就有数百。

    这还是赵云率军在草原上练兵,冒着风雪屠狼的后果。要不然,会有更多的小部落和牧民遭灾。

    “哎,文和,派人收敛好那些遭难百姓的尸体,逝者已去,生者才是重中之重,接下来的春天,我不希望有任何关于百姓饿死的消息。”

    看着情报司送过来的统计结果,陈风的脸色并不好看。幽州、辽东这等苦寒之地还算好,没有遭灾的情况,毕竟这里基础最好,又有公孙续、张合坐阵。

    而漠北草原、西凉偏远地区情况就差了很多。一来,这是是被占据没多久,又历经战事,而来,寒冬的雪确实太大,陈风又缺少物资,都来不及救援。

    这种事情若是处理不好,极有可能会被敌人利用。若是有那么几个敌军细作,深入这些遭灾地区加以宣传。

    即使暂时不会造成叛乱,但叛乱的种子,极有可能会埋下。深知这一点的贾诩建议陈风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监视。

    听到陈风的吩咐,贾诩点点头,接下来的春耕,关乎民生大计,好好利用接下来的这几个月,争取在夏收上稳住民心。

    “开发河套,刻不容缓,去年我军拿下河套之后,就进行了小规模的开发,但当时有匈奴残部作乱,再加上步度根虎视眈眈。

    所以效果并不明显,现在,我军北方危机已解,又有赵将军在草原深处巡逻,不会有胡人能够威胁到我们。

    所以,属下建议,移民大量青壮在河套屯田,寒冬已过,河套地区的厚雪会融化,这会给河套的土地带来不少水源。”

    陈风站起来,看着屏风上挂着的北疆地图,眼睛盯着河套一块,这里,确实是天然的宝库。

    若是不能加以利用,那简直是对不起上苍的恩赐,既然贾诩都觉得可以大规模屯田,他自然不会反对。

    “要屯田,就要有人口,除去从各地迁徙来的青壮之外,将之前战事中抓捕的俘虏,全部编为奴隶,也都给我弄到此地。

    我不需要他们上阵杀敌,只要他们给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放马牧羊即可。

    为防止奴隶作乱,我决定修建河套大营,在此驻兵五万,一来训练精兵,支援各地战事,二来可以看管奴隶,防止暴乱。”

    募兵,本就是这些诸侯们最关心的事情,陈风自然不例外,比起曹操来说,他缺少兵马,更缺少精兵。

    所以,他才会分别派公孙续、赵云、张辽、马超等人去训练精兵,而后又派庞德、马岱、张合等人屯田练兵。

    一方面,他不能让过多的兵马耽误了民生,影响了粮食收成,另外一方面,他又必须保证自己麾下有足够的兵马。

    所以,修建河套大营刻不容缓,在河套附近,有将近三十多万奴隶,这些人,有来自鲜卑的,有来自匈奴的,甚至还有被贩卖来的白种人。

    若无精兵猛将镇压,这些人若是发动暴乱,谁能抵挡,所以,河套大营内,要有足够的兵马才行。

    听着陈风提出这个想法,贾诩一点都不意外,说实话,若非不是粮食短缺,河套大营早就该建起来了。

    “主公,我们手上的奴隶不少,河套有三十万,辽东那边有将近二十万鲜卑奴隶。

    河套大营内,五万大军怕是不够啊,既然是大营,那肯定就是训练兵马,培训将校的地方,此举,倒是可以详细谋划。”

    “嗯,不错,河套大营暂时就五万吧,另外,我已经命令公孙续与张合携手修建辽东大营,暂时以五万兵马为上限。

    至于河套这边嘛,应该是可以增加到十万大军的,哎,现实情况不行啊,先只能这样了,文和,接下来,要辛苦你了、、、、、、”

第541章 屯田大计1()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华夏百姓多少代的农事总结,到了春天,上至各地诸侯,下至全国百姓,都把注意力放到了耕种上。

    当然,也或许有某些地方势力会在这个季节发动战事或者叛乱,但造成的后果,往往是自己都不能承受的。

    在陈风计划修建河套大营,安排奴隶屯田的时候,远在中原的曹操,已经将屯田计划落实起来。

    毕竟,中原之地比起北方来要更早进入春天,尤其是,去年冬季的时候,北方大雪,草原上更是遭了雪灾,而中原地区,情况竟然相反。

    虽说也下了点雪,但远不至于造成雪灾,就冬季飘落的那点雪花,都没能压垮穷苦百姓的房屋,所以去年冬季,中原百姓比北方的百姓幸福多了。

    开春之后,曹操立即着手屯田工作,军屯和民屯同时进行。当世第一诸侯曹操,都把粮食看的这么重要,足可见这个时代粮食意味着什么。

    由于去年的时候,陈风派遣兵马从河东、弘农等地强行迁徙走了大量人口,直接导致这些地方出现大量无主荒地。

    开春之后,曹操与麾下几大谋士一再商议,而后派遣夏侯渊率一万精兵,两万青壮于河东屯田种地。

    在派出兵马驻扎虎牢关之后,曹操派遣夏侯惇领精兵一万,青壮两万在弘农屯田。

    如此一来,这些无主之地既可以被利用起来,又能借助这一的机会训练兵马,积蓄粮食。

    在陈风接到前线探子传回的消息后,夏侯渊和夏侯惇都已经派遣部下开垦土地了。

    “呵呵,曹操行事,总能先人一步,与他对阵,实在是头大啊,文和,你看看,曹操竟然敢在河东和弘农等地实行军屯。”

    陈风将手中情报递给贾诩,老实说,曹操的这份气魄和胆量,陈风自问自己是比不上的。

    毕竟,河东等地缺少人口,虽说当地自然资源丰厚,但距离长安和草原也很近,只要从长安亦或者并州发兵,可直接杀入曹操的屯田之所。

    贾诩看了看情报后只是笑笑,对于曹操,他还是有点了解的,如果说连这份胆量都没有,他曹操又如何能从乱世之中脱颖而出。

    而后,贾诩指着地图上的代表河东一块的地盘开口道:“河东之地,本有诸多世家,此地土壤肥沃,又有盐池可供开采。

    主公强行迁徙当地世家和百姓,成了诸多世家眼中的罪人,但是,对于曹操来说,主公这等行为,对他却是大大有利。

    我军于辽西、辽东等沿海地区建造了盐田,产量极高,且质地上乘,所以我军从不缺盐,还能大量外销。

    说起来,这全得益于主公的神鬼之能。可是,对于其他诸侯来说,盐,依旧是短缺物资,尤其是天下动乱许久,盐更是短缺。”

    “原来还有这个原因在内啊,我说呢,曹操同时派兵进驻河东弘农等地,原来不仅仅是为了屯田。”

    经过贾诩这么一解释,陈风算是弄清楚了点其中的关键。盐和铁,向来都是帝王家把持的物资。

    天下战乱许久,盐铁消耗巨大,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食盐,而偏偏,河东就有一块巨大的盐池,曹操自然不会放过。

    “早知道有这种事情,我是不是该占据这河东,不让曹操获取这等宝地啊,啧啧,曹操的眼光,为啥总是要比我强那么一点呢。”

    在贾诩面前,陈风总是免不了自嘲。很多时候,他虽有诸多新奇想法和观点,但在眼光、魄力等方面,比之曹操却是差不少。

    贾诩知道自己主公不过是自嘲,所以也不在意。再说了,像曹操这等枭雄,别说说现在,就是历史上也没几人能比得上,陈风比他差一点,也算很了不起了。

    “主公不是说过,贪心不足蛇吞象嘛,河东之地无险可守,且会浪费我军人力物力,在时机未到之前,决不可轻言进攻。”

    贾诩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况且,主公您已经获取了河东的人口,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

    再者,我军占据并州、草原之地,新开发了几处盐池和铁矿,比之河东的资源,也不算吃亏了。

    主公切莫只看曹操又占了便宜,您更应该看到,曹操为了获取这些资源,出动了如此之多的人力。

    夏侯渊领兵三万镇守河东,夏侯惇屯兵三万余弘农,互为犄角。一旦我军进攻河东,夏侯惇必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