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526章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526章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手多年,恶战无数,在下自问哪怕是到今天,我都从没在战事上真正胜过曹公。乱世枭雄之名,非曹公莫属。”

    “可惜,赢的终究是你。对了,还有你,公孙家的家主,蓟侯,你也让我很是吃惊。许昌那件事情是你一手主导的吧。

    司马家的那个蠢货,自以为已经将你算计,玩弄你于股掌之中,却不想,真正被玩弄的却是他自己。

    若是公孙伯圭知晓他儿子已经变的如此优秀阴狠,怕是九泉之下也会笑出声吧。汝之才能,远胜汝父。”

    “多谢曹公夸奖,雕虫小技而已,难登大雅之堂,如曹公这般才情无双,霸气盖世的枭雄,是我辈子弟一直仰望的存在。”

    身穿铠甲的公孙续还是那副谦谦公子的模样,面对曹操的夸奖,他只是淡淡一笑,至始至终,他都护卫在陈风身边。

    “奉孝先生,久违了。”

    “久违了,骠骑将军。在下有一事不明,今日正好向将军请教,此事若是不能查明,在下必将死不瞑目。”

    “先生请问便是。”

    “将军麾下之中,堪称谋主者,无非就是贾诩一人而已,虽说将军后来也得到陆逊、庞统等年轻俊杰,但他们火候还不够,远不能跟贾文和相提并论。

    但贾文和之能,胜在辨识人心,观察入微,长远谋划并非其所长,纵观阁下这些年的征途,每一步都算计的很是妥当,想必,定是有谁在为阁下谋划好了这一切吧。

    我郭嘉自问才能无双,这些年来从未服别别人,除了故友戏志才之外,尚无人能给我设圈套,而且还是一个长达数年的圈套,我很好奇,阁下幕后的这位,究竟是谁?”

    陈风听了后脸上露出苦笑,果然,像郭嘉这种聪明人,总是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啊,哪怕为时已晚,但他终究是看透了。

    “先生之才,果然惊世骇俗。不错,确实是有这么个人为我谋划,实不相瞒,这个人你们也听说过,正是昔年董太师的谋主。”

    “竟然是他,李文优、、、、、、”

    曹操和郭嘉几乎是同时喊出声来,不过很快,他们也释然了。可以说,李儒是比戏志才还善于长远谋划的高手,被这样的人算计,并不算丢脸

第736章 一统北方1() 
陈风的部下已经完全控制住陈留城,残余的曹军大部分被俘虏,也有少部分死忠之士聚集在曹操所在的宅院,哪怕已经身负重伤,这些人还是没忘记自己的责任。

    宅院内,曹操和陈风犹如多年未见的老友,双方交谈的话题从军事到民生,从黄巾起义到现在,可以说是谈天说地。

    郭嘉在一旁正静静的翻看着一本书籍,这是陈风拿出来的。书籍名为遗册,乃是李儒所写。

    这本书涵盖了李儒平生所学和自己的见识以及领悟。另外,在书中,李儒还提到了安邦定国、平定天下、征讨塞外等等策略。

    可惜,因为李儒的身体的缘故,这本书并没有写完,尤其是最后一部分关于征讨塞外,击杀胡族的策略,到现在都是空白。

    郭嘉看的很认真,真正计较起来,李儒也算是他的前辈,虽说郭嘉才智无双,但他并不狂妄,李儒或许并不比他优秀,但却有很多地方值得他去学习。

    “曹公,你是怎么看待异族的?”

    面对这个乱世枭雄,陈风现在并没有迫切将其斩杀的念头,反而,他还很想向其讨教一些问题。

    “你心里不是已经有了计较嘛,呵呵,说实话,你这家伙做的很不错,杀匈奴,击鲜卑,踏乌桓,还有其余异族,都遭了你的算计。

    老夫年轻的时候最大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统帅千军万马,纵横草原,追亡逐北,护卫我大汉边疆,杀尽胆敢犯我边疆的胡人。

    可惜啊,老夫没有这样的机会啊,倒是你小子,全都让你给做了。还有蔡大家,你也将其从贼虏手里夺回,为我汉家男儿出了一口恶气啊。”

    提到蔡琰的时候,郭嘉的眉毛皱了一下,有些事情被永远埋在心里,哪怕他不愿意去触碰,但一旦听到那些关键字眼,郭嘉还是忍不住心痛。

    “如果我说,美稷城刺客事件,与我并无关系,你相信吗?”

    良久,曹操突然说出这句话。虽说他的失败无法避免,但在临死前,他还是想为曹氏和夏侯氏一族的血脉努力一把。

    毕竟曹莉是陈风的妻子,念在这份感情上,他也不应该对曹氏赶尽杀绝。但有一个前提是,曹操没有触及陈风的底线,所以,美稷城刺杀事件,他必须解释清楚。

    “我相信,依曹公的心胸和性情,断然是做不出这种事情的。就算做了,你也不会否认。当然,我也曾怀疑过曹公,还有郭先生。

    想当年,江东小霸王孙策遇袭事件,想必就与郭先生脱不了干系吧,但那是对争霸者下手,我能理解。

    美稷城的刺杀事件,我大概查明了,呵呵,出自司马贼子之手,无非是想让我跟你死磕而已。”

    陈风淡淡一笑,曹操的意思他何尝不明白。如今他已经掌控局势,这份心境自然不一样,所以他也不介意对曹操透露一下自己的心情。

    听到陈风如此说,曹操和郭嘉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出一丝惊讶,想不到这个家伙,竟然还能看透当年孙策遇刺的事情。

    “其实,呵呵,当年那场刺杀,确实是孙策的仇人找上门的,我只是给他们指引了一条路而已。

    起关键作用的并不是我们,若非有人透露了孙策的行踪,再加上那一次孙策单枪匹马出去狩猎,那几个门客也不可能成功。”

    郭嘉无奈笑了笑,当年那场刺杀,确实是出自他的手笔,但若非一些机缘巧合,那场刺杀也不可能成功。

    要知道,孙策本就是江东之主,一身武艺相当了得,想刺杀他,那是何其艰难,再加上他身边经常有护卫,外人根本近不了身。

    陈风从对方话中听出了另外一种意思,有人透露了孙策的行踪,才导致了孙策被杀,这个秘密,或许他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将来攻打江东的时候,说不定用得上。

    “此书确实不错,李儒的名气是靠着自己的才智和实力拼出来的,寒门子弟想获取别人的认可,总是那么艰难。哎,可惜他这辈子先遇到了董卓,否则,其成就当不可估量。

    不过,此书之中也有不少谬误,或许是李儒写的太过着急了,来不及修改。至于最后的一章关于征讨塞外,开疆拓土的部分,若是一直空着的话岂不遗憾。

    呵呵,我郭奉孝之能,怎么说也不能叫李儒给比了下去才是。来人,笔墨伺候,今日留残书一本,是非功过,美名或者骂名,就留给后人去评论吧。”

    年轻的时候,郭嘉也曾有过提兵十万,纵横大漠的理想和豪情,可惜,他出身寒门,身份和地位限制了他的理想,他只能让自己朝一个谋士方向发展。

    现在,临死之前,他不介意留下自己的一些杰作,至于对不对,好不好,他都不在乎了,活了这么久,他早已不在乎名声。

    宅院内的聊天还在继续,陈风命人将曹操的家眷和亲信大将们也都带到宅院,看样子,他是想让曹操跟自己的亲人和部下们做个告别。

    半夜,曹操看着周边的亲人和部下,似乎是在寻找什么,没人能懂他在想什么,哪怕是他曹彰、曹植几人,这个时候也很疑惑。

    “夫人尚在司马贼子手中,大丈夫立于天地,岂能受此羞辱。余纵横沙场半生,无所悔恨,若死后有灵,与子修相逢,其若问,吾母何在?当如何回之?

    结发夫妻,恩爱两不疑。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恨、恨、恨啊,司马懿,你胆敢挟持我夫人,我好恨啊、、、、、、”

    怒吼完之后,曹操的脸上留下两行清泪。临死之前,他强烈的思念着自己的结发妻子丁夫人,还有自己的已故之子曹昂。

    可惜,他一生中最在乎的两个人,一个为了保护他突围而被杀死,一个,也是因为司马懿忌惮曹操,才被掳掠想要要挟他。他曹操号称当世枭雄,竟然都无法保护自己所爱的人,这,确实让他很恨吧。

    “父亲,父亲、、、、、、”

    突然,曹彰、曹植等人发现自己父亲没了气息,一代枭雄曹操,在这样一个夜晚离世而去,实在是令人伤感。

    旁边的郭嘉早已写完了自己的书籍,躺在藤椅上的他,面带笑容,苍白的脸上还是那副桀骜不驯的神色。

    或许,在临死前,他又看到了某个记忆深处的碎片。曾经,有那样一个仙子般的少女,坐在阁楼上抚琴,而他,就站在远处观望、聆听,那场景,郭嘉至死不忘。

第737章 一统北方2() 
平原以北五十里处的一处旷野上,大批骑兵正在策马狂奔,领兵主将乃是闻名北方的杀人王赵云,其后边的骑兵,也大都是北疆军中的精锐。

    他们的目的地乃是新野,在那里,张辽正统帅数万兵马和刘备以及司马懿的兵马鏖战。面对刘备这样的豪杰,还有诸葛亮、司马懿这样的谋士,张辽坚持的很艰难。

    毕竟刘备带来的兵马也不少,且大都是荆州精锐,司马懿的那一万兵马更是精锐,张辽身边仅有两万不到的北疆军精锐,其余全是奴军。

    战事进行到现在,张辽已经处于下风。哪怕他有骑兵之利,有马超这样的悍将。但与敌军对阵,双方可不仅仅是在战事上较量。

    诸葛亮和司马懿又是擅长出谋划策、阴险狡诈之辈,张辽虽然军事才能不错,但总免不了遭算计。

    不过,正在交手的双方没想到的是,赵云已经率领一万余精锐铁骑从陈留杀来。陈风已尽取北方之地,拿下了曹操的地盘,纳降了曹操的部众。

    在留下张合、高览、高忠等将镇守兖州、豫州等地之后,陈风亲率大军四万,以赵云为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