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

第63章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第63章

小说: 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匈奴军的三名万夫长在抱怨,在发泄,一晚上的时间而已,就折损了这么多士兵和牲畜,他们能不生气才怪。

    “左贤王明天就会抵达,我们不能再遭受这样的损失了。”

    刚刚抵达大营的那名万夫长鄙夷的看着另外两人:“攻城吧,让城内的汉军疲于奔命,扩大我们的战果,否则,左贤王的怒火你们是知道的。”

    攻城的号角声再次响起,汉军将士各自走向自己的岗位,新的一天开始,新的战事也要开始,他们,又将在这城楼上与敌人厮杀。

    “还有五十里,放慢速度,积蓄马力、、、、、、”

    张颌向传令兵下了一道命令,他们经过长途跋涉,一路上折损了不少马匹,好在他们花费了最少的时间赶到了雁门关附近。

    “文远兄,还好你对并州地形熟悉,否则我们还得多浪费两天的时间。”

    张颌对身边的张辽拱拱手笑道:“我替雁门关的将士和百姓谢过你了。”

    “你这是在嘲笑我吗?”张辽脸上毫无表情:“雁门关是我的家乡,雁门百姓都是我的父老乡亲,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报、、、、、、”

    一名斥候策马狂奔待会前线最新的情报。

    “启禀将军,匈奴大军正在攻城,雁门关还在我军手中,预估计再坚持三天不成问题,不过匈奴人的援军正在陆续赶来。

    我们抓了几个舌头,拷问出匈奴人此次弓出动大军五万余,随军携带的战马牛羊超过十万,领军主帅乃是匈奴左贤王,估计这两天就会抵达。”

    “牛羊马匹加起来也就十万,不算多。”

    张辽点点头,他仿佛在自言自语,又仿佛在分析当前的形势。

    “除去战马和可以用来驮载物资的牛群,真正能用来吃的牛羊不会太多,这说明匈奴人有劫掠一番就立马撤去的打算,更有可能是,他们想以战养战。”

    “匈奴人不事生产,除了放牧之外就只会劫掠,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张颌很赞同张辽的分析,他也看出匈奴人似乎并不打算长期待下去。

    “匈奴援军陆续抵达,匈奴左贤王、、、、、、”张颌与张辽相视一眼,似乎是找到了什么共同话题。

    “文远兄,还得靠你了,我们避开雁门关外的匈奴大军如何?”

    张颌笑道:“匈奴主力部队集结在雁门关外,那匈奴左贤王身边的部队不会太多,不如、、、、、、”

    “擒贼先擒王,有意思,不过得绕点弯子,速度得快,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

第66章 援兵抵达2() 
“匈奴人都快四万人马了,看来匈奴主力部队已经到达。”

    看着逐渐扩大的匈奴人营地,高览得出自己的结论,随着敌军援军不断抵达,而自己这边迟迟不见援军的影子,不少将士都有坚持不下去的心态。

    “发动全城百姓守城,所有世家大族的家兵也得给我交出来。”

    高览冷峻的目光盯着城墙,那里已经是暗红一片,将近两天的厮杀,敌我双方都在城墙上鏖战,鲜血早已将城墙染红。

    “将军,我军斥候抓住一名探子。”

    深夜,高览还在大营内思考战局,一名亲兵则急匆匆的跑过来汇报情况。

    “带进来。”

    作为跟随高览多年的亲兵,军事素养多少还是有点的,他直说是探子,却没说是敌人还是自己人,说明他们不敢也无权判断,这种事情,只能交给高览自己。

    “拜见高将军。”这探子被带进大帐后立马跪下说道:“属下奉张将军之命前来送信。”

    “信在哪里。”听到有张颌的消息,高览总算是松了口气,张颌的能耐他是清楚的,只要他能率领援军抵达,自己这边就几乎不存在危机。

    那探子接过旁边时候的佩刀,然后将自己的鞋底隔开,一张薄布片被抽出来,上面只有寥寥数行字。

    “雁门关外,伏击左贤王,弟务必坚守,两日内必有消息传回。”高览一字一句读完,内心的兴奋可想而知。

    “好个张颌,胆子真不小,竟然舍弃匈奴军主力部队,转而去伏击匈奴左贤王,好,好啊,哈哈哈。”

    高览总算是收到一个好消息,接下来,自己要做的就是发动城内军民继续坚守下去。

    “我们只有两百人不到,能做的有限。”

    雁门关外的一座山谷内,几处闪烁的火把和不时传来的战马嘶鸣的声音预示着这里有人,这里太偏僻,匈奴人根本不会发现这里会有敌对势力。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并州儿郎,岂能坐视不管。”

    一名壮汉打断之前那人的话语后说道:“不管是偷袭还是劫掠匈奴军的粮草,我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曹大哥,你的意思呢。”

    其余人都盯着一个蒙脸汉子,他正是之前在雁门关上大显神威的神箭手,在偷袭匈奴军营地得手后,他就带领剩下的人来到这个山谷,谷内有七十多精悍的马匪,这些人都是他的兄弟。

    “忘了我们是干什么的了吗?”

    蒙脸汉子冷笑道:“我们现在战马有六百多匹,粮草也算充足,军械虽然不多,但弓箭却够了,留下五十人坚守山谷,其余人随我出击。

    就算不为雁门关的百姓,我们也要为自己考虑考虑,主寨那边粮草军械都不足,我们出来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办法筹集物资的,现在匈奴人送上门来了,不抢白不抢,不过也不能乱来。

    还得想办法找点帮手过来才行,我们专挑落单的匈奴人和人数较少的队伍下手,抢完就换地方,他们现在急着攻打雁门关,根本不会在乎那些联系不上的小队伍,呵呵,也活该我们发财。”

    “好,我们听曹大哥的,抢他娘的、、、、、、”

    雁门关以南两百多里,陈风率领的一万多大军的已经驻扎下来,他们紧赶慢赶还需要好几天才能抵达雁门关,现在,陈风能做的就是提升行军速度,同时希望高览坚持下下去。

    “别盯着棋局了,我可不是真请你来喝酒的。”

    陈风看了看贾诩,然后抢下他手中的酒杯笑道:“今天你不给我想个办法我就不让你睡觉,酒也不让你喝,你可别跟我说你不行啊。”

    “情报有限,形势不明,你叫我怎么筹划。”

    贾诩算是摸透了陈风这个人,有时候纯属无赖一个,你压根就没办法跟他说理,儒家的那一套他不懂,就连礼贤下士他都不会。

    “不过,匈奴军在这个季节南下,明显反常,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只要雁门关能守住,最多一两个月他们就会退去。”

    “为什么,为什么坚守雁门关他们就一定会退?”

    “你觉得本该放牧的季节,他们却来攻打雁门关,这合理吗?”

    贾诩用一种看待白痴的眼神看着陈风,然后分析道:“没有足够的粮草,怎么支持大军攻打下去。

    匈奴部落的大部分牛羊此刻必定在草场上放牧或是下崽,你觉得匈奴军能随军携带多少物资?”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不过,我是要你给我想个办法击退匈奴人,不是叫你安慰我的啊。”

    陈风明显不满意,他要在贾诩身上敲诈出更多有用的信息,毕竟他对这个时代不熟,对匈奴人更加不熟悉,除了贾诩,他还真不知道该找谁。

    “你该姓无,单名一个赖,最好是字没皮、、、、、、”

    且不管陈风与贾诩两人在大帐内扯皮,雁门关外,张颌与张辽二人率领五千骑兵连夜抵达了埋伏地点。

    沿途遇到的匈奴军打草谷的小队被他们全歼,从这些匈奴人口中得知,匈奴左贤王统帅七千精锐快要抵达,另外还有三千多人分作无数小队正在附近劫掠。

    除了汉人百姓,草原上那些没有归顺匈奴人的小部落也是被劫掠的对象。

    草原上从来没有道义可言,刀剑才是硬道理,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谁的实力强谁说的话就在理。

    “进入树林,隐匿行踪,我们就在这里等匈奴左贤王。”张颌对部下们的行军速度很满意,陈风刻意给全军装备了马镫,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军将士的骑术。

    “匈奴人太过凶残,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张颌总结得到的情报后向部将们分析道:“一些小部落被匈奴人抢的连根羊毛都没剩下。

    据说就连秦胡那边的营地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看来,匈奴人这次南下不仅仅是我们没有准备好,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也措手不及。”

    秦胡,对于生活在边疆的汉家百姓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部落。

    当年的大秦覆灭后,在北疆屯田的秦军有不少人逃到草原上生活,在蒙氏后人的召集下,他们以秦为名,组建为一支非汉非胡的部落。

    由于他们拒绝向大汉投降,同时他们又极度排斥胡人,故而这支部落总的来说人数不多。

    近一百年来,边疆战事颇多,胡人屡屡南下,造成不少边疆汉人被掳掠或是逃到草原上。

    秦胡借着这个机会壮大了不少,虽说这支部落名字带个胡字,但部落内的绝大多数牧民都是汉人。

    近些年大汉对边疆的掌控力度下降,再加上匈奴部落北遁,这才导致他们将牧场从遥远的西北迁徙过河套附近。

    “看来,匈奴人今年是吃错了药啊。”张颌笑了笑,他没弄清楚匈奴人提前南下的原因,再加上匈奴人对草原上其他部落都采取如此斩草除根的手段,这不得不让他怀疑匈奴单于是不是一时脑抽疯。

    “明天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若是能一战拿下匈奴左贤王那就最好不过,至少,也要将这匈奴左贤王的胆气给杀没了,告诉我,你们有没有这个胆量。”

    “杀他个片甲不留、、、、、、”帐内将领都认为这是立功的好机会,没人愿意落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