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逆袭-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他们办学校的目的或好或不好,最起码他们为此时民国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教育一直是个大问题,古代讲究愚民,就是不让老百姓明白事儿,没有什么好让老百姓知道的。
老百姓啥都不明白,就不会有造反的心,苟且的活着,干嘛要造反呢?
有进取心的人也都是儒教的弟子,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要把自己这么多年学得八股文通过科举去做官。
干嘛要做官啊?为了银子呀,做官有那么大的好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难道说是假的吗?
指望这些心眼儿坏了的儒家子弟能干什么事。
明末的时候,虽然有了那么几位很出名的敢死敢当先的文官,像史可法这样的儒家子弟。
但是这只是小数,整个大明国里面,只有少数有担当,敢于为了民族而战而奋斗终生而献身的儒家弟子。
剩下的那些人都是什么混死之人,贪官之辈,满清一入关直接就开门而降,什么为了百姓,你平时搜刮民脂民膏的时候,怎么没想到百姓。
孔老二这一套方同也不认同,方同一直信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科学兴国、教育兴国。
去tnd什么儒家佛家道家,去tmd愚民。
哪怕让老百姓都明白道理以后自己没法说话算数,当不了军阀,也要让老百姓都识礼。
你要让老百姓都知道最起码很浅显的一个道理。
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无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让老百姓开启民智,在另一个时空小日本儿侵华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多老百姓就这么麻木的引颈等死,被屠村屠城的是为什么那些人就那么老老实实的等死,没有一个人奋起反抗。
哀其不幸,恨其不争!
他方同要重教育,还要强制所有人把他们的孩子送进学堂,接受教育,识字识理。
他要建立后世的义务教育制度。
…………
数月之后,已是年关将近,中华大地上各族儿女都准备庆过春节。
而在四川眉山城外的一处哨岗,哨岗里的十名川军士兵正在大口喝肉大口喝酒,准备庆过年关,但有一伙人却已经摸到近前。
这些摸过来的人身上皆穿着深绿色的军大衣。
现在已到年关,四川这里也冷啊,该下雪给下雪,这个所以军衣军帽手套口罩早就已经发下去了。
穿着里边儿翻着毛的那种大军靴子,头上内里带了一顶毛线织的小帽,外面套着钢盔,脸上带着一个口罩,手上戴着棉手套,当真是全副武装,一点寒风不给留。
他们紧紧的握着手中的毛瑟98k。
领头的班长冷冷的看着屋子里面热火朝天喝酒的场面,嗯,用这些酒菜犒劳一下大家也还行,看看桌上这些酒菜也才刚动,别浪费了。
这些士兵是西康省西南治安军第一师一团三连二排六班的人。
在拿下整个西康省之时,方同开始大整编军事,将军队重新收拢到一起,重新整编,开始集训。
同样也将部队的规模全部扩大,因为原来一开始的老兵全是按营分的,新兵也全是按营来分。
这是因为一开始只是拿下了雅安一地,人不多,按营分,方便。
但是在进攻之中,西南治安军越打,部队人越多,现在营的单位根本就有点支撑不了这么多的部队,所以方同一次性决定将西南治安军所有的编制改编为六个师。
部队的规模也重新进行定编,最后确定一个师整编两万人,而普通编制师则为15000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兴兵2()
部队的规模也重新进行定编,最后确定一个师整编两万人,而普通编制师则为15000人。
第1师为山地步兵师,师长莫道达吴麾下5000赛德克族老兵,15000彝族勇士整编的士兵。
第2师为正规步兵师,师长刘多林,麾下5000老兵,15000本地新军。
第3师师长赵胡,麾下3000老兵,17000本地新军。
第4师为山地步兵师,师长鲁天奇,麾下两千彝族老兵,8000彝族勇士整编的士兵,5000本地新军。
第5师师长张远,麾下3000老兵,12000本地新军。
第6师师长张牧之,麾下2000老兵,13000本地新军。
现在整个西康省西南战区拥兵已过10万,这还并未算马跃麾下人数3000的骑兵团。
以及方同直属的一直保护在方同周围的,人数为3000的禁卫军。
而在全省,各乡各镇各县同样设立武装部。
乡村招募预备役一百人,一镇一千,一县最低3000人,这样的预备役平时除了训练就是要保卫地方,但是他们的职责又跟警察不相交叉。
警察部队是西康省重新组建的一支部队,警察部队不需要干别的,只需要跟乡里之间解决一下民事纠纷和各种的巡逻,以及缉拿盗贼这方面的小事情,所以除了领导和一些主要的警长都是系统兑换出来的人物以外,其余的人皆是从萨南康省新军部队降兵中抽调一些老兵、年长的人充当警察。
年长的人见的事情多了,人情世故了然,处理民事纠纷的时候有把握,而萨南康省新军已经覆灭,他们也需要这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
第2师驻守西康省西部。
主要的兵力压在与西藏交界处以及与缅甸的边界处。
第3师驻守在樊枝花,保卫西康省的南部,主要防备云贵的滇军。
第4师镇守雅安,同样有分兵8000镇守凉山军工厂区。
第5师镇守西康省北部山区,同样分一半兵力,镇守西康省东部平原。
而第1师第6师则全部调往与四川交界之处,准备在年关之时进攻四川。
周围各省只有四川对方同来说,算是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
因为云贵之地的滇军的实力也不弱,打起来肯定会有不少的硬仗要打,而且进入云贵的山区极其容易被对方堵住去路,或堵住退路,进退不便,不安全,容易被对方全歼。
但是四川却不同,现在四川境内各家正在打来打去,无法拧成一股绳,只要一举拿下实力最大的四川督军,全省基本上算是触手可多,就算是无法全部拿到,也能最少拿下一半。
再加上西康省东部平原与CD平原相连接,道路平坦,一马平川,可一路直行,深入敌后,直捣黄龙,拿下CD。
第1师和第6师直接穿越边境,急行军,一路不停。
只要是见到的人,全部灭口,直扑CD府。
现在一路行去,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眉山县,此乃是CD西南方向的门户,而它距离西康省东部重镇丹棱只有十数天路程。
方同已经定下决定。
这次进川方略定的就是闪电战,就像拿下萨南康省一样,先要拿下四川省会CD。
很多人一直都有点弄不清楚,就是CD和重庆到底哪个是四川的中心。
其实四川中心一直自古就是CD,蜀汉的首都就是CD,而重庆则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清国被迫打开的一处通商口岸。
在抗战之时,民国政府决定将中央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才告诉发展起来,但是CD是要比重庆的地理位置要好,而且物产也十分的丰富。
CD地处CD平原,一马平川,水脉丰富,这里自古就来鱼米之乡,这里是真正的龙兴之所,握着这里则粮米不愁,养兵就方便的多了。
而重庆则是山城,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交通十分不便。
在方同心中,现在的重庆不过只是一个鸡肋,远不如CD重要。
握住CD,基本就可以以CD为中心直接拿下整个四川,然后守住与重庆的交界处,抵挡住重庆的军阀就好。
方同就基本上没怎么想过要硬来进攻重庆,因为重庆的位置实在是太险峻了,在群山里面,而且城市依山而建,这玩意儿怎么打呀!
拿命填都不一定能填下,这山势是太险峻了,要不然也不至于抗战之时民国政府把中央政府临时所在地定为重庆,就是看中了重庆易守难攻,生怕日本鬼子拿下长沙之后直接进入西南,所以他们就搬到CD重庆去了。
而重庆自19世纪末成为大清国的一处通商口岸开始,码头苦力就开始变多,而苦力多也就逐渐的组成了帮会,就是袍哥。
所以重庆乃西南袍哥会的总坛所在。
西南治安军与袍哥会已经结下了很深的梁子,一旦西南治安军进攻重庆,袍哥会定会全力的支持重庆的军阀,以命相抗。
第一百八十八章 兴兵3()
而重庆自19世纪末成为大清国的一处通商口岸开始,码头苦力就开始变多,而苦力多也就逐渐的组成了帮会,就是袍哥。
所以重庆乃西南袍哥会的总坛所在。
西南治安军与袍哥会已经结下了很深的梁子,一旦西南治安军进攻重庆,袍哥会定会全力的支持重庆的军阀,以命相抗。
方同并不希望自己手下的部队在重庆折戟,所以定下战略,先破眉山,再破CD,以CD为中心,网射全省,拿下四川。
有这巴蜀粮仓在手,养兵就不怕了,再加上自己的兵工厂现在的出产也跟了上来,那就更是方便扩军养兵,这仗以后就好打了。
这种闪电战主要靠的就是拳头部队,要敢战和能战,所以拳头部队的选择一定要选最为英勇和善战的,而方同一下就把这个先锋的责任交给了第一师。
第一师派出来的就是第二团。
整个团一共8000人,其中老兵两千,新兵5000。
出击的部队全为老兵部队,他们以班为基本单位,数班并行,一路拔除所有哨所,然后直接急行军,直逼眉山市。
大部队紧跟其后,准备在一场战斗内就把整座眉山市拿下来。
现在这四川当家的是熊克武,他的四川督军府也就定在CD,而CD周围的要地茂州(今阿坝)和眉山也就全在他的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