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将三国-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得去,到时他这个荆州牧可真的就名存实亡了。。。
“时机已到!”刘修大喜,不由微喝一声。。。
“主公打算如何行事?!”出声的那人,安坐于谋士一列末几位,只见他身子瘦长,留着八字须,右手摸着额下一寸短须,安详问道;
此人正是初来不久的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刘穆之!
刘穆之前世乃是宋高祖刘裕谋臣,多为刘裕筹谋后方,乃是萧何、荀彧式的大才。。。
刘穆之说完并未停下,而是继续说道:“主公图谋荆北已久,此番设计虽好,但若是荆北众世族硬是要蔡氏或黄氏等家族再次出兵救援江夏,不知届时主公可有筹谋!?”
刘修闻言,眉头不由紧皱,其实此事他与刘伯温几人早有商议,只是众人皆认为此事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江夏一直都是把持在黄氏及其所支持的大公子刘琦手中,而蔡氏以及其所支持的刘琮则把控着江陵等地,因此黄氏不可能放蔡氏入江夏,而黄氏此事却已无名将能人来顶替(黄忠常年为儿子黄叙治病而奔波在外,此时名声一般),所以,黄氏所能做的只有从自己那便宜老爹麾下拉拢将才,而掌兵不过数年的杨业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刘修思虑着,却又听刘穆之说道:“属下知道主公心中已有计较,但此事也有发生可能!”
“故,属下请命独自前往襄阳,为主公北上搭桥铺路!。。。”刘穆之说着,起身大礼参拜刘修,又道:“属下虽在主公帐下半年,但声名不显,他人不知,去往刘荆州麾下,定不会有人无端怀疑,而且属下身据汉室宗亲身份、又只身为谋士,定然能轻易入得刘荆州之眼,到时定可为主公北上,做足准备!”
刘修闻言,眼中神情一凝,看来这招来的人才虽是忠心耿耿,但却也有争强好胜、施展抱负等诸多**。。。
不过刘修心中对此并不介意,只是深深的看了刘穆之一眼,说道:“道和之言,诸位以为如何?”
刘修神情严肃,毕竟此事危机与风险极大,但若成,收效却也是不小。。。
殿内众人,对于刘穆之之言,多有钦佩、惊异者,且不说武将,文士之中却是议论之声不小,但最终竟是无人出言反对!
“既然如此,道和,便麻烦你走这一趟了,要多加注意安全!”刘修下决定道:“此外,传令于洞庭湖薛仁贵将军处,令他严密监察江夏动向,一旦有机会,立刻起兵北上!”
而后,刘修转过头对武将中的一板着脸的壮年将军说道:“鹏举,我已从各地抽调三万兵马与你,你且领兵赶至武陵郡北边境,若杨业将军回了襄阳,你便率军进入武陵郡北,时刻练兵,随时北上江陵!。。。”
“喏!。。。”众人欣然领命而下。。。
。。。。。。
数日之后,襄阳城中。。。
日夜兼程赶至襄阳的刘穆之并未第一时间前往州牧府,而是寻了处茶馆,开始打听襄阳之内近况!
此时距离黄祖被杀,已经过去十余天,江夏虽仍有黄忠、刘磐守着,但奈何人微言轻,根本不可能接管江夏全军防务,或许此时江夏东部已被孙策攻下数城。。。
然,这襄阳城中,数日来,刘表与众世族依旧在相持不下,争执于黄家出兵亦或是蔡氏出兵。。。。
至于蒯氏等族,手中没有多少兵权,此时不曾加入争夺江夏已是仁慈。。。
而作为主公的刘表,本就多疑无决、非霸王之才,这般一争吵,他还真不知道该用谁了。。。
打听了这般情况,刘穆之依旧不急着行事,而是将自己打扮的穷困潦倒一番,方才到了州牧府门前、报上家世求见刘表。。。
果然,汉室宗亲之身,很快便得到了刘表的接见。。。
刘穆之一进门,不管其他,便是一通茶水豪饮。。。
刘表见此,眉头不禁微皱,眼中露出不喜,嫌弃问道:“不知贤侄是哪一脉子弟?”
刘表接见刘穆之,并非只是因为他报上汉室宗亲之名,更多的反而是为了确定他这汉室宗亲是否真实,只因你若是在民间骗骗人也就算了,但此时竟然骗到他这荆州牧府来,事情可就得认真查办了,毕竟现在虽然汉室衰微,但这宗亲之名依旧是荣耀,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冒名顶替的。。。
刘穆之随手拂去嘴角茶渍,咽下一口糕点,又吞了吞口水,方才拱手一礼,说道:“侄儿名穆之,字道和,乃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此次行至襄阳,叫贼人偷了行李、饿了数日!侄儿听说族叔在此为荆州牧,便来讨饭吃。。。”
话音刚落,刘穆之便又伸手抓过糕点,虎吞狼咽起来。。。
刘表闻言,又是一番查验,方才确定刘穆之身份,但依旧对刘穆之那模样十分嫌弃。。。
不过还未待他说些什么,到时刘穆之首先随口问道:“侄儿观叔父眉间郁积之气甚重,不知是否为何时烦忧?!”
“恩?!”刘表闻言,瞬间转头看向刘穆之,诧异道:“贤侄还会看相?!”
“这到不会!”刘穆之依旧手上、嘴上不停,随口说道:“只是叔父不是早已将心事尽皆写在了脸上?!”
“这?此言何意?贤侄可否细细道来?”刘表再闻言,心中顿时也是起了兴趣,于是问道;
“咳。。。嗯哼。。。”刘穆之停下嘴里忙的事,喝了杯茶,理了理嗓子,而后才开始缓缓说道:“侄儿刚到襄阳,便听满城皆在议论,江夏黄祖将军战死,孙策即将打到襄阳!”
“而除此之外,甚至还有人谈及襄阳军事,言襄阳城将令不一、粮草不足、兵马根本无法调动。。。”
“想必叔父还在为这些小事烦恼,可对?!”
刘表一听刘穆之说是在襄阳城中听来的传闻,心中好奇顿降,但待到他听刘穆之所言,此乃小事,心中不由一动,说道:“小事?!贤侄认为此乃小事?!”
刘表语中似怒似惊,音量不由的拔高。。。
“自然是小事!”刘穆之不屑一笑,说道。。。
第167章 襄阳争议,暗潮涌动()
襄阳,州牧府中。。。
刘穆之不屑一笑,毫不迟疑的说道:“那些传言不可尽信,但想来**不离十了。。。”
“叔父当是还在犹豫是否该倾向蔡氏,毕竟黄氏一个能打战的黄祖已经战死,再也无可用之人?!”
“但却又担心蔡氏兵权过重,将来无力遏制!不知侄儿说的可对?!”
“这?!。。。。”刘表心中霎时震惊,荆北世族众多,谋士自然不少,但这些谋士大多是将家族看的更重,因此在某些重要决策上,刘表问他们意见,最终不是白问,便是有失偏颇,根本无法完全有利于他这个州牧,而有时他也会招些寒门谋士相商,可惜所得甚少,没想到今日随意接济一位同宗,竟是一位人才,想到此,刘表不由的开始上下打量刘穆之,似乎想要看出什么不同。。。
片刻之后,刘表方才问道:“不知贤侄可是有妙策?!”
刘穆之乃是带着目的来的,因此对于刘表神情的前后变化皆是主动忽略,并不给刘表脸色看。。。
此时一听刘表问话,依旧是囫囵吞枣咽下一口糕点,一大杯茶水喝下,打了声嗝之后,才说道:“侄儿对襄阳之事不甚了解,只知叔父雄踞荆州,麾下上将名声在外的,除了黄、蔡两家之外,不外乎文聘、杨业等几位将军,但文聘将军要守北方、杨业将军要防荆南,所以叔父才会这般犹豫不决吧?!”
刘穆之说着,看向刘表,一副‘我明白你’的眼神。。。
刘表心中确实是这般想的,黄祖本是他麾下少数能平衡蔡家的军中将领之一,如今战死,剩下的将领中能如黄祖这般善战的,一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自己从子刘磐算一个,听闻他麾下能人到有那么两个,此时已在江夏等地,相信能抵抗孙策不少时日;
至于文聘、杨业确实如刘穆之所说,另有要务,难以调回。。。
刘表陷入沉思,刘穆之却并不停下,继续说道:“叔父觉得江夏若被孙氏得去,荆北日后的情景会是怎样的?!”
刘表闻言,心中一震,继而一惊:是啊,江夏若失,江陵、襄阳将直面孙氏,加上宛城曹操,日后只怕永无安宁了。。。
而此时,他却还在为了防住荆南和宛城,不肯调开能战之将,实在是。。。!
“贤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刘表并不傻,听了刘穆之话外之音,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也正因此,刘穆之只是点到即止,而非长篇阔论一大堆。。。
刘表抬头看向这为其貌不扬、高瘦邋遢的侄儿,心中实在没想到今日只是善心顿起,竟是给自己接济到这般一位大才的贤侄。。。
“此番多谢贤侄提醒,叔父方能明白其中道理!”刘表不吝自己的夸赞,而后问道:“贤侄接下来有何打算?叔父看你身上财物被盗,若是仍要继续出远门,可是困难?!”
刘穆之心中会意,眼角露出莫名笑意,‘苦恼’说道:“正是如此,侄儿目前也只能走到哪算到哪。。。”
“贤侄家中可还有亲人?”刘表嘴角微笑问道;
“侄儿孤身一人,因此才会浪迹天下。。。”刘穆之‘寂寥’说道;
刘表闻言,心中顿时有底,劝说道:“贤侄莫要悲伤,叔父看贤侄年纪不小,不若就在叔父这住下,叔父为你谋份差事,日后也好安定下来,继承自家香火?!。。。”
“这。。。”刘穆之‘犹豫’道:“今日已是麻烦叔父一次,再如此岂不是太劳烦叔父了?”
“这有何妨!你乃是我汉室宗亲,怎能流落在外!”刘表继续劝道;
“这。。。”刘穆之又是沉凝片刻,忽的起身,向刘表大拜道:“如此,多谢叔父收留,穆之愿为叔父解忧。。。!”
“哈哈哈。。。好,贤侄且先在我府中做个主簿,待立了功,再令行安排。。。”刘表欣喜说道:“午后我介绍你与众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