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谋将三国 >

第61章

谋将三国-第61章

小说: 谋将三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先不说这些了,伯温,我等可还是按原先想的那般按兵不动么?!”刘修再次拿过信件,看了看问刘伯温道。

    “正是如此!”刘伯温也立刻收回思路,回答道:“如今主公治下各郡皆有重兵把守,即使交州来攻、世家反叛,个郡也足够应付,主公大可再此静待其余诸侯之动作!”

    “届时若是只剩主公一方诸侯,说不得还更能轻易攻进寿春!不会向如今这般束手束脚!”

    “的确如此!若不是诸方不能齐心,否则只是两日说不得便已进寿春了!。。。”刘修闻言,亦是感慨说道。

    。。。。。。

    与此同时,曹操大营之中。。。

    曹操亦是半夜起来,召集众文武议事。。。

    而从曹操那怒火冲天的样子便可知道,信中所说之事定不知他们之前议论的那般简单,想必更复杂、难解的多。。。

    曹操中军大帐之内灯火通明大半个时辰之后,便见将令频出,没几个时辰,偌大的曹营便已是人去楼空。。。。。。

    至于孙策大营之中,则是毫无动静。。。

    原来,早在入夜之前,孙策便已收到江东的来信,信中所提及之事则是跟他们之前商量的大致相同。。。

    毕竟,孙策的江东之内,具有威胁的也就是百越之患;至于世族,大多可都跟孙家交好。。。

    ps:珍惜百姓、发展人口会是主角最看重的一条政策!

第九十二章 根基稍弱,南归之路() 
建安二年春(197年),寿春城外,依旧是那数座大营。。。

    然而,寿春城南,曹操大营之中,却已是人去营空。。。

    昨日深夜,曹操接到许都八百里加急战报之后,连夜召集麾下谋士商议;曹操有诸多谋臣武将相助,然而宛城张绣有能人相助、袁术麾下又有异士为谋、再加上不安稳的许都小皇帝刘协,即使曹操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亦是有漏洞之时。。。

    便如那那封战报之上所陈述的,宛城张绣出兵数万,连下数个小城,已是危及许都;而许都之内,虽有荀彧及数万精兵守着,然而却也有小皇帝刘协与其两万大军时刻筹谋、动作频频,甚至已经完全占据许都之内整个皇宫。。。

    曹操麾下诸多谋士在此次出征之前,便以料到此事,甚至做出了诸多安排;然而,袁术军中与张绣麾下的两个智谋之人却并不是他们能预料到的,也正因为如此,许昌之危却是比早先预想中的危险许多!

    再加上曹操早已想平定那几位靠近许都的宛城张绣,故而,诸多原因之下,曹操一拍既定、连夜回军许都。。。

    然而,即使如此,曹操退军之时亦是将庐江郡六安以北诸多县城尽数纳入麾下;当然,以庐江郡北部诸县的守备,根本不曾对曹操的行军造成任何阻碍。。。

    。。。。。。

    寿春城下,曹操之围已结,然而袁术仍需得面对吕布、孙策、刘修三方大军。。。

    晨曦初现,刘修大营之中。。。

    “曹操退兵?!”

    刘修一副果真如此的表情,问着前来汇报的薛仁贵道。

    “是的,主公!与刘军师所料的完全一样!曹操军营昨夜便已人去楼空;而吕布与孙策则毫无异动!”

    薛仁贵敬佩的看了刘伯温一眼,而后方才汇报道。

    刘修闻言,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摸着下巴,思虑着分析道:“伯温,如今虽只剩三方围攻袁术,但吕布此行并未带上高顺以及陷阵营,至于他那只剩不多的并州狼骑虽是厉害,却于攻城无益,如此一来,吕布虽有军数万,也不过是些新收之兵能用!”

    “孙策则应该是最想攻下寿春之人,然而有我等在侧,想来孙策也是不敢全力进攻寿春,如此看了,此次讨伐袁术是不能尽全功了!”

    刘修自顾着分析了些,又问刘伯温道:“伯温,如今既然寿春无望,不如撤军回荆南?早些平定了交州,也好大力发展一番,加强、巩固根基?!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多招些文臣武将来?!在这九江郡实在太浪费力气了。。。。”

    刘伯温听着刘修所说,心中思量着,嘴上正张口欲言,却见帐外突然一士卒急急忙忙进来禀报道:“启禀主公,潘阳战报!”

    “快呈上来!”刘修不等刘伯温回答方才问题,便先拿起战报细细看了起来。。。

    而刘伯温自然也是暂时停下口中之言,皱眉沉思起来。。。

    “主公,信上所言何事?”薛仁贵颇有些忧心的问道,他心中亦是很清楚驻守潘阳的韦睿之能,能让韦虎快马送来战报的,定然事态不轻!

    刘修皱眉说道:“此次看来,就是不想退兵都不行了!”

    刘修说着将信件递给诸人传阅,继续说道:“孙策好大野心,不过刚攻下扬州,便四处出兵,如今竟然还击败了刘勋,夺得庐江郡以东、舒县、临湖等地,兵锋直指刘晔所在之皖县!如此四面出击,孙策就不怕阴沟里翻船?!”

    刘伯温闻言,分析说道:“孙氏于江东,根基深厚,如今只是初领江东,却已是民心、世族所向,兵马粮草来之不难,因此,他孙策才敢如此多线开战!”

    刘修微微点头赞同道:“正是如此,只可惜我与荆南毫无这般根基,粮草、兵马召集皆是困难重重,否则也不会到如今兵马都不足十万人,以至于难以快速扩张领地!”

    “主公何必忧虑,毕竟深厚根基不是一朝能得来的!”刘伯温安慰刘修道:“如今既然孙策已攻取了庐江郡以东,我等当尽快南归,否则到时只怕归路被断!”

    “伯温所言甚是!”刘修叹气道:“可惜潘阳的兵马只够防守,根本无力北上,否则定不至于如此被动!”

    刘伯温闻言,并没有多说什么,这些情况他早已料到,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催,自家主公麾下兵马就那么多,除去各地防守之用,如今这抽调北上的两万人当初若是用于攻占庐江,只怕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兵马来到这寿春城下,而既然为声名必须来这寿春讨贼,当初自然也就只能放弃占据庐江郡!

    刘伯温思量着,刘修则继续下令道:“来人!传令下去,立刻收拾行装,全军开拔,启程南归!”

    “喏!。。。”

    。。。。。。

    数个时辰之后,寿春城东,孙策大营之中。。。

    “公瑾,刘修竟然这么快也退兵了,如今我等算是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进攻寿春了!”孙策畅快的说道。

    “哎。。。虽说如此!但,若是能够再拖上一段时间,我等便可攻下皖县,断了刘修南归之路!”周瑜颇为可惜的叹气道。

    “公瑾无需叹气,以后总会有机会的,我等如今当务之急乃是要打开北上之路,否则我等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困守南方!”孙策不在意的笑了笑,反倒安慰起周瑜来。

    “伯符言之有理,到时我固执了。。。”周瑜闻言,亦是笑道。

    。。。。。。

    再说撤军的刘修,他与来时一般,并未耗力攻占城池,而是连续行军,昼夜数日,直接赶往皖县县城而去。。。

    相比来时,刘修此次回军却是更加的迅速,一路上皆只是食用干粮之物,奔波不停。。。

    然而,便在他即将赶到皖县之时,却又有消息传来。。。

    而这些消息,却是听得刘修眉开眼笑,甚至畅快的直接大笑出声。。。。。。

    ps:今天本来应该是两更的,但临时有事,可能来不及第二更了,抱歉!抱歉!抱歉大家了!

    话说第五十一章竟然不见了,不知哪位高手指点下,要怎么改?小许在这先谢谢了。。。。。。

第九十三章 再见刘晔,入主皖县() 
建安二年,初春时节,微风中带着清凉,更带着干燥,江淮之地开颇有些干旱前兆。。。

    寿春之行,对刘修来说,虽然此行并无多少实质收获,但却使得刘修之名,盛传天下!至少,天下寒门、豪族士子在听到刘修二字之时,不会连他是谁、有何能力都不知道、更甚至刘修之名已经进入诸多寒门士子的择主名单之内。。。

    而此时的刘修已是率领着麾下精兵猛将开启了南归之路,自寿春南下,一路之上,刘修所见的,依旧是饿殍遍野,孤苦百姓;

    于是乎,刘修划出多余粮草,留下罗成与五千兵马裹挟、鼓动沿途百姓南下,而他自己则依旧急速行军,快速前往皖县。。。

    。。。。。。

    便在刘修即将到达皖县之时,却是探马来报,带给他两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原来。。。

    在几日前,刘修出发前来皖县的几天之后,由甘宁率领的两万孙军已是处理好从刘勋那得来的诸多县城,直接向着皖县快速进军。。。

    而同时,皖县的刘晔自然也是知晓了此事,然而,刘晔虽然才高谋深,却并非领兵之才、皖县之内又只有万余普通兵士,即使刘晔再自负,也无把握在甘宁的猛攻下守住城池;恰巧此时,刘晔得到刘修即将到达的消息,于是他当即决定遣人往刘修军中求救,以期能来得及保住皖县!

    除此之外,他更是在求救信件之中表达了投靠之意!

    刘晔驻守皖县本是应刘勋之请,相助于他,然但此时刘勋已是败亡,他刘晔自然可以另择贤主而侍,如此不仅可以保住皖县,还能不毁自己的承诺,自然是极好的办法!更何况相比较于天下其余刘氏诸侯,刘修以算是最具前途的了,选择刘修对于此时还忠于汉室的他自然也是最好的。。。。

    。。。。。。

    而此时,刘修所收到的诸多消息、信件中,令他振奋的原因之一正是刘晔的投靠,而且还是带着皖县与一万兵士来的如何能不令他高兴!

    至于令他大笑的则是那甘宁听到他到来后的反应。。。

    甘宁并非莽夫,却是智勇双全的上将,当初潘阳与刘修正面交战之后,他便清楚,以目前江东麾下兵将,还没有一支能够敌得过的刘修北府兵的军队,因此,在他看来,若是真与刘修正面碰上,此时最好的办法便是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