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谋将三国 >

第74章

谋将三国-第74章

小说: 谋将三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这样的统兵高手总是有成长潜力的(加号的作用)。。。

第112章 龙编城下;刘修营中() 
(ps:上一章出现一个地名错误,交趾郡郡治应该是龙编县,不是番禹县,实在抱歉。。。现已修改!)

    建安二年(197年),交州交趾郡,龙编城下。。。

    刘修全军列阵城下,谢玄受命上前劝降城内士家众人,只可惜谢玄行事想来严肃,劝降亦是严谨死板,咋听上去却像是威逼利诱,而非是劝。。。

    阵前,谢玄正严肃劝降着,刘修则是一一查看了城楼为首的几人,远远望去,那最年长者定然是士燮无疑,至于其余几人,刘修还真未曾想到,竟会是许靖、刘巴等人,其中虽大部分只是儒学之士,不懂得军事谋略,但也是难得的人才,对于根基尚浅的刘修确有大用!

    “伯温,子扬,没想到这龙编城中竟有如此多儒学之士,真是难得!难得!”刘修看着龙编城楼,随口称赞着。。。

    “主公所言不错!”刘晔点头同意道:“中原北方等地战乱不休,诸多大儒皆是避乱交州士燮治下,甚至年轻中佼佼者亦多有依附者!”

    刘晔乃是这汉末本土的智谋之士,对于这些交友与见识确实比刘修召唤出来的人物广泛,因此,但凡涉及这些世族、寒门、交友等见识的,刘晔总会是首先发言之人。。。

    至于刘伯温等召唤人物,终究是未曾游学过的,除了当今天下闻名之人,其余名声不大的人物,所知还是少了些!

    刘修闻言,亦是赞同道:“我观那城楼之上,老少皆有,袁微、程秉、刘巴、许靖,尽皆在列,这交州果然不负乱世桃源之名!”

    “主公明见!这几人皆是大才,不过其中唯有刘巴善于行军谋略,想必前些时日的求援南蛮、扰乱荆南皆是出自刘巴之手!”刘晔解说着自己的看法;

    众人闻得刘晔之言,皆是点头。。。

    。。。。。。

    再说龙编城楼之上,士燮眺望着城下刘修军势,只见大军浩荡、狼烟升腾、进退有距、阵势毫无疏漏之处!

    便是以士燮他那文人的眼光,亦是知道其中利害,哪能是他麾下那些酒囊饭袋可比的。。。

    “孽子!孽子啊!”士燮观望着刘修那军势,心中越看越气,若非是他儿子贪心不足,如何会给士家惹来这么大一个敌人;

    士燮周围几人眼光自然也不差,见得刘修竟有如此精锐骁勇,各自脸上或为难、或喜色、或沉思、或疑虑等等不一而足。。。

    而许靖等人见了士燮那怒火的样子,不由得出言劝道:“士兄莫要动气、莫要动气!如今就算再如何惩治士微贤侄亦是太晚了!”

    “是啊,士兄,今日观楚侯这军势,怕是他已下定了决心要进这龙编城,我等可得赶紧想想法子才行!”有儒士说道;

    “是极是极!实在不曾想到,大汉宗室之中竟有楚侯这般能人,观其军势,其军中大将定然治军高明,而又能破子初贤侄之计,刘修麾下定也是有高明谋主,难以想象!实在难以想象!”又有人接话道;

    “甚是甚是!想那刘修年余之前还在荆北郁郁而不得志,没想到不过一年,他便在那般险阻之中创下如此基业,可敬!可佩!”

    “正是如此,若是楚侯能再休养生息数年,根基一稳,怕是可与天下诸侯争锋!”

    。。。

    “士兄,如今兵临城下,不能力敌,在下受士兄收留之恩,今夜愿替士兄当回说客,希望可劝退楚侯,使两家言归于好!”袁微眯着眼、抚须说道;

    “正该如此,文休也愿前往!。。。”许靖抱拳附和道;

    年轻一辈中的刘巴亦是躬身附和道:“诸位叔伯,子初也愿随行!”

    “好!有子初贤侄随行,我二人也可多几分把握!”袁微、许靖大声说道;

    士燮闻得三人之言,立刻躬身、抱拳行礼道:“燮在此多谢诸公大恩,来日必有重谢!”

    “士兄(叔父)何须如此!”许靖三人还礼道!

    。。。。。

    此时的刘修,见龙编城内毫无反应,也不在意,此时已是黄昏,他也并未真的打算攻城,只是前来试探试探而已。。。

    又是小半个时辰,刘修不再执着于劝降,而是全军后退,安营扎寨!

    刘修大营,中军大帐之内。。。

    “伯温,子扬,你二人可有妙计,助我迅速拿下此城?”刘修坐于首位,问刘伯温二人道:“数月来,我等北攻寿春,南下交州,粮草损耗严重,若不早下脚趾,怕是又要徒费军粮!”

    刘晔闻言,立刻低眉思索;

    刘伯温反而淡淡一笑,分析道:“主公无需担心,士家虽盘踞龙编城六世、势力深厚,但于兵事城防之上,并未有突出之处!”

    “更何况,主公或许根本不必攻城即可取得龙编城!”

    “这却是为何?”刘修、刘晔闻言,立刻诧异的望向刘伯温;

    “若是所料不错,今日城楼之上那几位闻名天下的大儒今夜定会来主公这大营之中,为主公与士家说和!”刘伯温笑道;

    “说和?!”刘修说道:“龙编已是瓮中之鳖,本侯爷何须与他握手言和!”

    “主公自然无需和士家握手言和,但却可借此机会,兵不血刃,取得龙编城!”刘伯温又是说道;

    “哦?如何行事?”刘修疑惑问道;

    “这就要待会儿来人说些什么了!”刘伯温微微摇动羽扇,如是答道。。。

    “也好,若是士家来人,便看伯温手段了!”刘修下令道;

    “喏!。。。”

    。。。。。。

    果不其然,刘修方才安营扎寨不久,便由兵士来报,

    “营外有三文士求见!”

    “让他们到中军大帐来!。。。”刘修立刻下令道;

    “喏!。。。”

    刘修看着刘伯温,笑道:“果然不出伯温所料,城内竟真的派人前来!。。。”

    而后,刘修心中亦是道:接下来便是看嘴皮子功夫了!

第113章 中军帐内; 唇枪舌剑() 
交州交趾郡外,刘修大营之中。。。

    刘修方才安营扎寨不久,便听兵士来报:

    “有三位文士求见!。。。”

    此三人正是袁微、许靖、刘巴!

    两个中年、一个青年在兵士的指引下,齐齐往刘修的中军大帐走去。。。

    一路上,三人不由的左顾右视,只见此时的刘修大营,时而有兵将巡视、时而有兵将呐喊,高处有明哨眺望、暗哨隐匿,低处亦有弓箭暗藏、刀枪耸立。。。

    其中利害,非言语可明;即使以袁微、许靖二人见识广博的眼光,亦敢断言,治此军者,比之昔日皇甫嵩、卢植、朱隽更强。。。

    三人一路不住的暗自观察,未多时,便到了刘修中军大帐之内!

    刘修见了三人,暗自观察着片刻,便起身客气的迎上去,热情的问道:“不知三位如何称呼?”

    “在下袁微(许靖、刘巴)见过楚侯!”袁微三人见此,也是立刻抱拳、躬身行礼道;

    “原来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失敬失敬!”刘修客气道:“后学末进刘季绪这厢有礼了!”

    “楚侯客气!我等不敢!”袁微三人又是推迟道;

    刘修闻言,微微一笑,‘疑惑’道:“不知三位先生今夜来此,所谓何事?可是有修能帮的上的,尽管道来。。。”

    袁微、许靖、刘巴三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稍一思虑,便由许靖首先说道:“我等听闻楚侯与交趾郡太守士燮士威彦起了冲突,导致战火不断,今日我等特来为士太守求个情,还望楚侯能手下留情,能饶过士家众人一条生路!”

    许靖也是言简意赅,出言便是要刘修休兵罢战。。。

    刘修闻言,眼睛微微一眯,身上不由的威严更重。。。

    下首的刘晔则是眼中露着惊诧,没想到刘伯温竟然算的如此准,这些日子一来,他虽有见刘伯温出过几次言,但并未有惊人之举,真要说‘神机妙算’,这却是他第一次见。。。

    对于许靖的要求,刘修未曾说什么,倒是刘伯温拱手一礼,出声问道:“不知这位可是许靖许文休先生?”

    “正是在下!”许靖还礼道:“不知这位是?”

    “在下刘基刘伯温,忝为汉淮南王刘安之后!”刘伯温抬出刘修为他准备好的身份,说道:“近年来常听许子将先生说起文休先生你,但有谈起,许子将先生皆道,文休先生才智过人、天下英伟!然,今日一见,却是。。。”

    刘伯温并未把话说尽,只是说道最后却是微微摇着头,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你!。。。”许靖闻言,脸色有些难看,硬忍着怒气问道:“不知这位汉室宗亲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刘伯温淡淡说道:“只是,我等皆知文休先生乃是大汉贤臣,但不知今日却为何要相助于那反叛朝廷之人?!试问,如此又岂能算的上是才智过人、英伟忠贤?!”

    刘伯温淡淡的说着,直接便是一顶大帽子扣下来。。。

    “许某何曾相助于反叛朝廷之人?!。。。”许靖见了刘伯温神情,无名火顿起,大声反驳道,只是还未说完,便似乎想到什么,又再次说道:“士微虽是率兵进犯荆南,但如何能算的上谋逆反叛?!”

    “我家主公乃是陛下亲自授封的安南将军、楚侯,督荆南事,士微兵犯荆南,非是犯上作乱,又是什么?!”刘伯温神情不变的说道;

    “哼!。。。”许靖被反问的说不出话来,只能冷哼一声,继而闭口不言。。。

    一旁的刘巴见得此情此景,到是推脱道:“之前士微公子并不清楚楚侯授命总督荆南军政,多有得罪,还望楚侯多多见谅;而且士微公子乃是听说荆南有蛮族作乱,故而才会发兵平蛮,事先未曾通知楚侯一声,实在是我等之过!。。。”

    “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士微既然自知犯错,为何不见其来此领罪,却是几位先生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