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11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1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纪泽原先对形势有自己的判断,但没想到小皇上的看法比他更为深刻和明晰,这实在让他惊叹“身处九重宫,尽知天下事”,不禁对官场中的一些“小皇上是真龙降世,英明天纵”等等传闻信了几分。

    最后,丁云桐给他制定了几条谈判的底线:

    1。伊犁必须收回

    2。土地上努力争取,但万不得已时可以在霍尔果斯河以西及斋桑湖以东的地区做出退让。

    3。xin 激ang问题单独解决,不牵涉其他地区。

    4。可象征xing支付“兵费”,但最终不得超过五十万两。

    5。任何条款不得牵涉xin 激ang地区的税务主权。

    丁云桐深知以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实力,实在不足以对俄国“寸土不让,分文不给”,如果能达成以上目标,相对于历史上的进程,已经算不错了。

    到了七月初,俄方已经基本明白了中方的强硬立场,曾纪泽在谈判桌上坚持己见,而xin 激ang的中**队也在进行战争准备。这让俄方觉得非常头痛和意外。以俄国过去的经验,单凭威胁和恐吓,就足以让中国屈服,但现在中国的态度异乎寻常的强硬。如果俄国豁出去大动干戈,还是有自信达到目标,但现在内政外交困难重重,这样做是否值得呢?

    俄方内部立场分歧,使谈判又暂停了将近一个月,到了八月份,当曾纪泽与吉尔斯再次会面,已经感受到俄方立场的软化,证明了小皇帝出发前说的话“俄国人最终将为寻找一个下台阶而努力”

    在曾纪泽做了一些退让后,双方又用了约一个半月时间,反复磋商细节,有几次差点吵翻,吉尔斯扬言要中断会谈。但曾纪泽对于俄方的真实想法有了预判,始终不为所动。

    最终经历了两个半月的攻防,双方在8月17ri签订了《中俄圣彼得堡条约》,简称《曾约》。主要内容共有7款

    1。中国收回伊犁九城地区。

    2。中国承认霍尔果斯河以西和斋桑湖以东地区为俄国领土。

    3。中国支付俄方50万两白银,以表示对俄国驻军“代管伊犁”的谢意。

    4。俄商在xin 激ang各城贸易“免税一年”,准俄商前往肃州(即嘉峪关)贸易,由俄国运入该处的货物,同样“免税一年”。俄商贩货由陆路运入中国,可照旧经张家口、通州前赴天津,或由天津运往别口和内地市场销售。

    5。俄国得在肃州、吐鲁番两处增设领事,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哈密、乌鲁木齐、古城五处,“俟商务兴旺”后陆续添设领事。

    6。俄人可以在设领各城及张家口建造铺房、行栈。陆路商路除恰克图至天津一路外,增辟尼布楚—张家口—天津及科布多—张家口—天津两条新线。俄商所往通商路线各处如通州等地纳税后,也准许销售货物。同时增设俄商来xin 激ang贸易的过境关卡。

    7。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国籍者,均听其便,中国官员不得阻拦。

    双方签字之后,条约正式生效。在之后的庆祝酒会上,俄国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对曾纪泽敬酒致意:“我现在相信,中国也是有人才的。”

    西方媒体也是大为吃惊,纷纷感叹“俄国竟然将吞进去的土地,又吐了出来。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在bei jing皇宫内,丁云桐看着电报,长吁一口气。

    虽然几天前,他已经批示过曾纪泽的请示电报,但得到最终签约的消息,心才算真的放下来了。割让的领土毕竟事实上已经被俄国统治多年,去硬抢回来实在不现实,其他方面略有退让,但还能接受。

    《中俄圣彼得堡条约》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其重要xing会慢慢体现出来。这个条约使中俄两国暂时得到平衡,让中国的西部暂时稳定下来。这样z fu就可以将主要jing力,军事投资,铁路建设等等,放在东部。避免了两线受敌的尴尬处境。在俄国决心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之前,中国的后背是安全的。

    解决了后顾之忧,丁云桐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军队上,新改编的练军7个师加一个旅的指挥官名单,丁云桐已经拟定好,马上要下达。这些部队都是打乱了,重新编组,对每一个将领和士兵来说,面对的都是新的组合。近卫军的将领名单,将作为机密由总参谋部秘密签发。

    至于海军,现在要开始运作了。

    丁云桐原先计划购买定远级的铁甲舰四艘,致远级快速巡洋舰八艘,组成大清舰队,以铁甲舰的火力配置巡洋舰的快速机动,能够舒畅无比的折磨ri本。

    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不现实,定远一艘是140多万两,致远一艘是85万两,粗粗一算,光买战舰和配套船只,再聘请一些教习,就要一千五百万了。还不算扩建军港,炮台,储备弹药,人员培训,后勤保障,维修保养等等。如果硬撑就是把华夏银行彻底掏空也不够啊。

    而且在这之前,也需要先买几艘二手战舰和建造国产军舰,来应付中法战争,财政根本负担不起。

    想想只能把大清舰队数量全部减半,只要时机掌握得当,对ri本还是有胜算,只不过不会像原先计划的那样有把握。

    至于为什么要买二手战舰应付法国,而不是直接靠大清舰队跟法国决战。

    在这一点上,丁云桐是有全盘考虑的。

    首先时间上来不及,别的不说,光定远和镇远就需要四年时间打造,根本来不及,即便造好了,鉴于中立原则,英德两国也不会交付。历史上1881年开始,法国人就在越南动手了。

    其次大清舰队出来的早了,会让ri本jing惕起来,变得隐忍,对自己的整体战略不利。不如用一支二手加国产的舰队对付法国,同时麻痹ri本,最后再让大清舰队给ri本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样想定了,丁云桐马上发电报德国的李凤苞和徐建寅等人,由李凤苞去考察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表明建造铁甲舰意向。

    而徐建寅则负责聘请德国水雷专家和技师,来中国指导水雷的制作和使用。早期水雷基本都是锚雷,最先是俄国人创造的,但德国的发展很快。在普法战争中尽管法国战舰在数量上超过普鲁士十倍,然而在波罗的海上依然不敢向普境深入,正是因为普鲁士在其沿海布置了大量水雷。

    又传旨给福州船政局,让舰船专家魏瀚立刻启身前往英国,绕开赫德,直接同阿姆斯特朗造船厂接洽。按历史经验,阿姆斯特朗造船厂极yu获得中国的订单,只要中方暗示如果不满意,就会把订单给德国,相信会给英国人一些刺激,这对后续致远级巡洋舰的建造很有好处。

    同时发电报给郭嵩焘,与英国z fu联系,表明希望购买英国二手军舰的意愿。

    丁云桐想来,这个时期海军ri新月异,更新速度极快,往往一下水就落后了。所以这种事对英国z fu来说肯定求之不得,卖掉已经用了几年的军舰,再拿赚的钱造新舰,等于花别人的钱给自己更新换代,哪来这么好的事。对中国来说,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确保在中法战争前得到现役战舰。可以说各取所需,相信不会太难。

    “只要我海陆军一成型,干嘛还等你法国发难,我直接就先发制人了。”这样想着,丁云桐不禁豪气满胸。

    ;

第十三章 将领名单() 
1878年的4月,在经历了一场特大的旱灾之后,河南终于普降喜雨,极大缓解了旱情。但奉旨赈灾的刑部侍郎袁保恒,却不幸染上霍乱,并一病离世。他的侄子,年轻的袁世凯只得回到老家项城。

    还没坐稳就接到了从京城发来的圣旨,要他立刻进京,顺路经过准宁县时,还要带上准宁县知事徐世昌,一同见驾。

    袁世凯带着迷惑踏上了进京的路,此时他半躺半靠的坐在马车里,车轮碾压在烂泥里,发出令人牙酸的滋滋声。虽然有些疲惫,但袁世凯的内心却充满着兴奋,这条泥泞的路仿佛闪耀着未来的光明,皇帝在等着他,前程在等着他。

    他对这个光绪皇帝,无比的敬佩,甚至是敬畏。这几年来,他一直观察着朝廷的举措和颁布的公文,虽然永远只是一些行政命令,但他在心里欢快的呼喊着“这不就是新政吗?”

    没有任何犹豫,皇帝的一切行动都干净彻底。仿佛在用行动,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我不需要跟你们解释,不需要和你们辩论,甚至都懒得和你们商量。我的意志决定着一切,要么配合我,要么就等着被收拾。”

    他很崇拜这种风格。

    黄昏时,终于进了准宁县城。也不顾风尘,袁世凯马上去见了知事徐世昌,两人一见如故,结为金兰之交。

    “徐兄,在下的来意徐兄想必也知道了。”

    “军机处的廷寄已说的分明,愚兄家中略微收拾一下,明ri你我便可赴京。”

    “如此甚好。”

    “只是一事难明。不满袁贤弟,愚兄几ri来,一直心怀疑惑。想我徐世昌,区区一知事,天下无名,朝中无人,又未曾一睹圣颜。不知皇上从何得知?”

    “这个,袁某也难以索解。当初在下也是布衣之身,得皇上青眼有加,破格提拔。”

    “是啊,天威难测,天意难明啊。若是寻常论资排辈,哪有你我一席之地。但如今国家形势已非从前可比,皇上励jing图治,不知不觉中已开始变法维新。正是我等大展宏图时候,生逢其时,不负所学啊。”

    “你说变法维新?”

    “那还用说嘛。你看皇上所为,修铁路,办银行,开工厂,放股权,发贷款,创立新式学堂,而且逐步仿照洋人,订立西式法律。听说还要办报纸,印刷纸币,这不是变法是什么?而且圣旨当中无一字提及变法,实在大妙。”

    袁世凯默默点头。

    bei jing,养心殿。丁云桐看着风尘仆仆一路进京的袁世凯和徐世昌两人,微笑道:“朕要让你们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