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抢谟⒐闹С窒麓虬芰瞬@呛兔芈常秸跗诨嵊心厦乐蘩飞系牡谝淮翁捉⒕稣健
这种现场观摩机会可是价值连城,对提高海军军官素养极为有益。历史上,ri本的东乡平八郎就曾驾驶着天城舰,近距离观察中法马江海战。
这个计划到最后,还是被丁云桐放弃了。因为现在的大清海军里最大的只有扬武号木壳巡洋舰,跨越太平洋去观摩,让丁云桐有点不放心,而且也不敢确定ri本的赌徒心理,一堆海军jing英挤在一艘船上,如果发生什么不测事件,后果实在难以设想。
1879年的1月中旬,陆军少将冯子材指挥的练军第一师,开始秘密调向广西,官方文件只说是例行的军队换防。
1月底,华夏银行颁布了《z华夏银行营业暂行章程》,正式面向全国开办存款及贷款业务。
2月初,颁布了上谕,将凌迟、枭首、戮尸三项一概删除,死罪至斩决而止。同时宫廷裁撤人手,除了慈安太后的储秀宫,其他地方的太监宫女一律减少七成,发给费用陆续遣返回家,而且从今往后也不再招收太监。
2月中旬,丁云桐蓄谋已久的法案《教育法》终于颁布,《教育法》规定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开办新式学堂,分幼儿,少儿两个级别。教授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课程,四书五经全部简缩为国语课,与其他课程同等对待。
成绩优异的,将被保送至国内高级学校,甚至可以公费出国留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律作为国家候补公务人员,领取俸禄。
同时对于传统的科举八股考试,也暂时予以保留,但只有乡试和会试,取消殿试。也就是说没有了进士身份,不能直接靠八股当官了。乡试和会试中了举,想做官,也需要通过自然科学知识的考核。举人的一些特权,如不交税,见官不跪可以保留,但若是犯了法,原先须先革去功名,现在可直接逮捕。
至于普通民众,是上新式学堂,还是去传统的八股学堂,一律zi you选择,悉听尊便。
2月11ri,在上海正式举办第一届国内工业博览会。
2月12ri,修改出版条例,放宽书籍出版事宜。同一ri成立《大清律》修改委员会,负责研究法律改革事务。
2月17ri,商务部公布新税制,并宣布在今年年底彻底废除厘金制度。国内货物运输就不需要再缴纳厘金。
3月11ri,正式建立帝国z yang社。就在同一天,中国第一份官方报纸《寰球时报》创刊,主编由曾经掌管京师同文馆的郎中严良勋担任,两名主笔分别为沈毓桂和蔡尔康,都是来自于上海《申报》的著名报人。
3月17ri,第一家官方西医院,仁济医院成立,清一se聘请的外国医师。
……。
1879年的初,让人颇有目不暇接的感觉。丁云桐很享受这样的工作节奏,颇有指点江山,重整乾坤之感。慈安太后也正式卷帘归政,养心殿东暖阁结束了它垂帘听政的历史,现在成了丁云桐开会商议ri常事务的地方,而西暖阁继续作为军机处处理秘密军国大事的所在。东西两个暖阁,加上位于西暖阁后面,负责处理军事情报的总参谋部通讯处,这三个地方成为了帝国权力的核心。
3月28ri,丁云桐接到一份来自何如璋的密报,言称ri本已经正式派兵前往琉球,而且据悉法院也开始准备审判琉球王。
丁云桐挥挥手,仿佛赶走一只不存在的苍蝇。琉球的事暂且忍了,以后再算账。
这时收到了驻英国公使郭嵩焘发来的电报,称经过数月的练习,前来接受军舰的官兵,已能熟练掌握船舰,请求指示返航事宜。
丁云桐思考了一会,命令回电:三艘军舰启程回国,将刚刚留学完毕的刘步蟾、严复、林泰曾,萨镇冰,黄建勋等人一同召回。同时由郭嵩焘出面,前往英国海军,聘请原先阿斯本舰队中的熟人琅威理为海军教习,两人也随军舰一同返回。国内将同时派出他人担任驻英公使。另外命令舰队走南美洲,过太平洋,顺道观摩智利与秘鲁等国的海战,并尽量详细记录。
发完电报,丁云桐下令由国外留学回来的伍廷芳接替郭嵩焘,担任新任驻英公使。
现在也该让郭嵩焘回来,参与中枢工作了。正想着,下人来报,袁世凯等人从朝鲜回来了。
;
第二十章 开始备战()
养心殿的东暖阁里,丁云桐正在和刚从朝鲜回来的袁世凯、徐世昌二人一同用膳。袁徐二人坐在那,低头吃着,大气不敢喘。能与皇上共进晚餐,那是莫大的殊荣,不过这顿饭吃的扭扭捏捏,实在比那将近一年的朝鲜之旅,还要辛苦一些。
儒家讲究食不语,吃饭说话极为无礼,三人都是默默吃着。
饭后,丁云桐慢慢听着袁世凯的汇报,偶尔徐世昌做一下补充。一同前往的铁路专家詹天佑和电讯专家方伯梁,因为要奉旨建设bei jing至沈阳的铁路,就没有回京,而是留在了沈阳,但也都上了奏折,陈述朝鲜的状况。
丁云桐一边听着,一边默默的和自己前世的记忆相对照
此时的朝鲜,ri本势力正在大举渗透。
国王高宗生xing懦弱无能,只是个傀儡,权力集中在王妃闵兹映为代表的闵妃集团手里,执政十年的高宗父亲大院君,则隐居避嫌。丁云桐知道这个大院君前世虽然被李鸿章抓去关了几年,但却是个坚定的亲华派,不像闵妃摇摆。这时的z fu已经糜烂到了极致,闵妃一家亲族都是朝廷高官,哥哥闵升镐,堂兄闵奎镐、闵谦镐等都担任要职,整个集团穷奢极yu,挥霍无度。
而且这时的闵妃也是一副亲ri模样,与ri本缔结了《江华条约》,派遣修信使团出使并考察ri本,设立机构“统理机务衙门”等,ri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在朝廷中到处联络,扩大影响,培养亲ri势力。
朝廷中也有一批贵族和官僚,像朴珪寿、洪英植、金玉均、朴泳孝、徐光范、徐载弼等人,已经开始在宣传脱离中国,向ri本学习。
在经济上,ri本的经济势力正在大肆扩张。ri本商人利用《江华条约》中的一些特权,比如无关税贸易,ri本货币在开放港口zi you流通等等,一边迅速控制朝鲜的金融,ri本第一银行已经在釜山设立分行,在许多城市设立支行。一边扩大对朝鲜的出口,并垄断了朝鲜的出口。
袁世凯说着,言下之意对朝鲜的态势极为担心,觉得ri本居心叵测,野心实在不小。
丁云桐微微点头,袁世凯能了解到这些,说明他认真观察了。
对朝鲜正在发生的一切,丁云桐早有预料,这些都是历史的必然。不过目前他不会做任何事去阻止,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实力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ri本只要在朝鲜获得的利益越大,它就越难以割舍朝鲜,ri本也就越容易为了朝鲜而冒险。
丁云桐看过前世的明治维新历史,在ri本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时,由于资本力量薄弱,技术落后,根本无法与其他强国竞争。
而朝鲜是ri本获得白银和大米的最重要来源,只要ri本完全依赖这个市场,等到自己实力足够,一切准备就绪,就一把斩断ri本的利益链,不怕它不出来拼命。
丁云桐对袁徐二人大加赞扬了一番,下令赏二人享戴单眼花翎,并升二人为少校参谋,分别派往冯子材的第一师和吴长庆的第四师,勉励二人通过战场的实践历练经验。
当天下午,第一任驻德公使李凤苞发来了电报,称经过与德国方面的仔细研究,已经确定了最佳的铁甲舰建造方案,采用德国“萨克森”铁甲舰的设计基础,又加入了英国“不屈”级铁甲舰上的优点,可以说结合二者之长,无二者之短,并列举了相应的数据。电报上看起来颇有些意气风发。
丁云桐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回电批准立刻开工建造两艘,并传旨船政工程处总工程师,都司陈兆翱以及郑清廉等人前往德国监造,便派遣技师工人共同学习。
另外又发了一封电报给李凤苞,要他与伏尔铿造船厂签订保密合同,不让人知道是中国订购军舰,对建造的工程师和工人也要保密,一起工作的中国人一律称为留学生。造船厂划出特定区域,旁人不得进入,建造文件列为机密档案。当然中方也将附加所需一切费用。
ri本人在这方面是很鬼的,购买“扶桑”号等三艘战舰时,清z fu李鸿章等人一无所知。直到ri本开始到处耀武扬威,李鸿章派人去翻《伦敦机器报》,才找到相关数据。
不过前世李鸿章也学的不错,一直到“定远”和“镇远”回国,ri本人才大惊失se,赶着建三景舰。
不过丁云桐要做到万无一失,相信以德国人的严谨,只要签了保密合同,ri本就很难轻易得到什么情报了。
同时又给身在英国的魏瀚发了电报,让他正式去跟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商谈巡洋舰一事。
说起ri本的情报,丁云桐想起前世ri本的间谍对中国大举渗透,无孔不入。而中国清z fu则完全没有主动收集情报的意思,别说行动,连这样的想法都没有,其愚昧无知可见一斑。
不过丁云桐偶然拜读过一本ri记,作者当时只是李鸿章手下的一个幕僚,名叫薛福成,区区一文案。却在早年,有意识的收集ri本的情报,ri记中记录他很多与驻ri武官和华侨往来信件。此人的情报意识非常难得,可惜前世这方面才能没有发挥出来。后来搞来搞去,成了好几国的公使。
想到此,丁云桐立刻决定组建一个对ri的情报小组,连发了几条密令。
调江防统领王之和薛福成来京,负责ri本情报的收集。这王之历史上也曾暗中游历ri本,收集情报,而且有做秘密外交工作的长处。另外,住在ri本神户的华侨胡震,前世曾给李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