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3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3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药粉倒在人nai上面,仔细看会发现人nai表面有一些悬浮小颗粒,所以要抢在李莲英回来之前让慈禧喝下,而慈禧被他的语言吸引了注意力。

    这时丁云桐借口该早读了,就告辞退出了。目的已经达成,现在希望毒xing最好晚一点发作,越晚对他越安全。有前世无数死亡的小白鼠做保证,他对自己的毒药很有信心。

    接下的一切似乎都很正常,丁云桐在书房里读书习礼,临摹完翁同龢的颜楷体大字,又学习《帝鉴图》,这是明代神宗朝的大学士张居正所编,图文并茂。在翁同龢的指点下,丁云桐一个个辨认着三皇五帝的画像。

    正学着呢,到了早饭时间,丁云桐刚起身,随身太监范长禄过来给他披上大氅。这时一个奏事处的太监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张口报告了一个噩耗:西太后崩了。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太突然了,丁云桐自然也满脸愕然。

    具体情况是:太后吃早饭时,喝了一碗粥,刚咬了一口千层糕,就全身抽搐倒地,口鼻流血。等御医赶到时,已经没有了气息。

    丁云桐脸上惊恐,心中却是大喜过望,这下可好,这个毒发作的时机太好了,这样自己一点嫌疑也没有,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他立刻直奔储秀宫而去,翁同龢因为是外臣,不能随同前往。

    进了储秀宫,看见已经有许多人,慈禧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脸上肌肉青紫扭曲,死状很惨,白痴也能看出是被毒死的。丁云桐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抚尸痛哭,但眼泪实在憋不出来,只好趴在尸身上干嚎。

    一边干嚎,一边想着下一步:慈禧手上有一枚同道堂印,和慈安手上的御赏印,是以前咸丰皇帝死前留下的,用来代替朱批。一切圣旨的头和尾必须分别盖上这两枚印章,否则是无效的。同道堂印本应是同治皇帝所有,但因为年幼,被慈禧代管至今。现在慈禧死了,一定是李莲英暂时保管,等下自己让范长禄去索要,李莲英突然遭此变故,手忙脚乱之下肯定不会给。自己再让慈安名正言顺来接手印章,顺便给李莲英扣上一个私自据有印章,图谋不轨的罪名。

    乱哄哄闹到晚上,慈安太后紧急升殿,召集王公大臣商讨此事。

    丁云桐坐在自己的皇位上,满脸的戚容,两眼通红,这是用手好不容易揉出来的,看着跪在下面,正在发话的内务大臣英桂。

    “臣已奉太后谕令,命京中各府衙门官员一律挂孝,由内务府发给各衙门、各旗营孝布。并传知宗人府,凡属福晋、命妇,一律必须穿孝进宫行礼。”

    慈安点点头,说道:“只是西圣猝崩,死状甚为奇特,哀家心有疑惑。崇伦,你是参与了殓含的,可明白回奏。”

    后排的内务大臣崇伦赶紧上前跪下:“臣已问过太医,西圣似乎是服用了某种剧毒药物,但并非寻常的砒霜或水银之类。臣已将当ri御膳房相关人员,储秀宫值班太监,尝膳太监,以及旁边的宫女相关人等一体擒拿,正在严刑拷问。”

    这时旁边的弘德殿行走徐桐,叩头说道:“禀报皇太后,昨ri殿上问询,西圣脸se尚好,今ri却突传凶信,实在是呜呼奇哉。片刻之间,猝成大变,臣等实是惊骇yu绝,下面一干臣工难免横生非议。还望太后明察核实,将西圣猝崩缘由,诏告天下,以解众人疑虑,外息众议,内慰老臣,请太后明鉴。”

    看见这个徐桐,丁云桐立刻有一种很不爽的感觉。历史上的徐桐顽固守旧,迂腐愚昧到了极致。有许多经典的白痴言论流传了下来,比如:铁路会损伤地脉。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根本不存在,是英法为了骗取好处,胡编出来的。大清才是又美,又利,又坚,那美国是鬼国,怎么能是美利坚呢。洋鬼子的膝盖是硬的,不能拐弯,所以跟洋人打仗,只需用竹竿钩下盘就行了。

    丁云桐觉得自己应该说话了,从现在开始,他对国家任何大小事务,都不能保持沉默了。

    他小手一拍皇座的扶手:“徐桐你昏聩了,这种事情怎么能诏告天下,还怕不够乱吗?堂堂圣母皇太后在自己的寝宫被人毒死,此事传出去,教天下人如何看待我皇宫内院,如何看待我皇室宗亲,难道我大清皇宫竟是一个谋毒暗害的yin谋诡域,亿万子民悠悠之口,那得嚼多少舌头,编排多少离奇情节,让我等情何以堪?此事切切不可宣扬,须一边查找凶手,一边宣示西太后由于政事劳累,圣体染恙而病故。总之要低调慎重,万不可高调宣扬,被毒杀而死,这对西圣难道是什么光彩的事吗?徐桐,为尊者讳的道理都不懂,你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头去了。”

    丁云桐这一顿清脆的童音,让在场诸人都傻了眼,尤其是徐桐,被当头一棒,又毕竟是臣子,不好顶嘴,站在那脸涨得通红。

    ;

第四章 精心谋划() 
片刻后,军机大臣文祥说道:“皇上所言极是圣明。”此言一出,其余众人纷纷附和。

    慈安太后也颇为高兴,频频点头,就命人照这个意思拟旨,并且命恭亲王,醇亲王和李鸿藻等专办丧殓大事。

    丁云桐心想:低调查案,到最后找不到凶手,这案子也只能草草了事,只倒霉了那一帮太监宫女。

    朝会散后,慈安把丁云桐拉到了自己的寝宫,摸着他的小脸说道:“你这个小人儿,今儿个还真有趣,让徐老夫子吃了个顿训,还真像个皇帝样了。”

    丁云桐从慈安怀里挣扎出来,正se说道:“皇额娘,子臣可不只是像皇帝,子臣要做我大清帝国的圣明贤君,千古一帝,我是光绪大帝!”

    慈安楞了一会,才说道:“我大清列祖列宗有灵,翁师傅等人教导有功,你一定能做个好皇帝,额娘心里欢喜得紧。以后凡事,你可以多出主意,就像今ri朝会一般。等你熟练政务,额娘也可早ri卷帘归政,也好颐养天年。只是你圣母皇太后福薄,看不到你的出息。”说着,眼眶又红了。

    丁云桐跟着也揉眼,假装伤感,心想:她要是不福薄,咱俩就福薄了。你要知道是我毒死的慈禧,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听慈安主动讲出了将来卷帘归政的意思,心里高兴,说道:“现在圣母皇太后去了,还需皇额娘稳定朝纲。子臣年幼,难免一些小人辈有欺凌之心,比如那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李莲英,子臣派人索要那同道堂印章,那奴才竟然推诿,分明有篡逆不臣之意,再则西圣崩殂,李莲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严厉处置,无以惩戒人心。”

    慈安点头:“吾儿言之有理,难为你虽然年幼,却能讲出这一番道理。也罢,那同道堂印我派人去取来给你,这事就由你处置,你也练练。平常也可拟旨,文理规格,可以向师傅翁同龢请教。拟完旨盖上同道堂印,送来我处,我自会盖上御赏印。以后朝廷奏章都让军机处抄录一份于你,等你熟悉了朝廷政务,我便将御赏印一并给了你。”

    丁云桐心中大喜过望,今天大有收获,慈安此言等于是将部分权力交给了自己,只不过看着自己年纪还太小,不放心,所以凡事还要把把关,这也可以理解。

    两人又说了会话,看着慈安劳累了,丁云桐就磕头退出了。

    带着兴奋的心情回到了寝宫,片刻后慈安太后果然派人送来了同道堂印。

    丁云桐仔细赏玩着手里的印章,同道堂印,高八十厘米,长宽都是二十厘米,寿山石,用yin文篆刻“同道堂”三字,由于前面同治年间,已经用了十三年,看上去有些陈旧。

    他心想:别看不起眼,这玩意儿可是权力的象征。当然等将来御赏印也到了自己手里,这两件东西就完成历史使命了。

    他想着现在应该对付李莲英了,有了慈安那句“由你处置”的话,李莲英是自己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割都成。立刻命令范长禄:“你立刻到敬事房传朕和皇太后口谕,李莲英贪赃枉法犯上不轨,着立即擒拿。让慎刑司好生拷问,钱财藏匿何处,详细回奏于朕。”范长禄领命而去。

    自己跟李莲英无冤无仇,而且历史上李莲英其他方面倒还不坏,“事上甚敬,对下宽厚”,唯一毛病是贪钱,曾有明确史料证明他敲诈江宁织造。到慈禧死后,他就退休出宫当了富家翁。不过自己实在是觊觎他的财富,毕竟将来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那李莲英会有多少钱呢?据前世一些历史考究,说他至少相当于有两百万英镑,当时折合白银可是一笔巨款,事实上可能更多。具体是多少呢?

    丁云桐憧憬着即将到手的财富,忍不住要算一算:

    当时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度,将货币英镑与黄金挂钩,各国纷纷效仿,使黄金需求大增,不断升值,白银则不断贬值,变相的减少了清朝的财政收入,白银加剧外流,因为清朝是以白银购买英镑,再用英镑结算进出口贸易。

    在鸦片战争时期,一英镑相当于三两银子,而到了八国联军时,一英镑已经差不多等于七两银子了。各种赔款都需要额外支付这种汇率上的变化,叫“镑亏”,光这个“镑亏”就是个天文数字。

    现在是1876年,差不多应该相当于三两半银子,两百万英镑就是七百多万两白银。

    想那北洋水师中的航速最快的穹甲巡洋舰致远舰,才八十五万两白银啊。

    第二天在御书房,丁云桐见到了翁同龢,将昨ri之事告诉了他。翁同龢十分高兴,光绪皇帝将来若能掌握实权,他作为皇帝老师,出将入相不在话下。

    但丁云桐心中自有打算,他有着未来一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对清朝末年的一些杰出人才多有耳闻,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经济管理官员,或者外交人事安排,心里都有一番打算。这翁同龢虽然博学,对自己也极为忠诚,但对于建立现代国家,实在提不出什么高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