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84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84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类,贫农:贫农与中农的区别是,中农一般不出卖劳动力,而贫农要出卖一部分劳动力。

    第五类,雇工:完全依靠出卖劳动力。

    丁云桐下令,未来的征粮工作将主要依靠雇工以及贫下中农,因为这些人本身没有多少粮食,没有什么好失去的。而且规定,只要贫下中农揭发、告密、举报哪些人隐瞒粮食,将得到小部分的粮食奖励。

    丁云桐相信只要措施到位,奖励及时,到时候会有大量穷人起来帮助政府征粮,以便分一点汤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会有很多血债,将与政府绑在一起,从而从最容易造反的一群人,成为政府的帮凶。

    正在得意时,外务部部长曾纪泽进来报告,日本驻华公使田边太一,刚刚代表日本政府正式提出,为了增进中日两国的友谊,希望能邀请中国舰队访问长崎。

    丁云桐楞了:这是玩的哪一出呢?

    丁云桐努力回忆,终于想起来,前世北洋水师好像也访问过日本两次,一次是去修理,一次也是被邀请,其中第一次还闹出了流血冲突,被称为"长崎事件"。

    看来日本人的招数都是一样的,这一世又是搞邀请这一套,一是摸我虚实,二是毒化国内舆论,制造开战气氛。也罢,就让他们摸个够,毕竟自己的新舰队还在造船厂里,这样也能麻痹一下日本人。

    这么想来,丁云桐就命令:"回复田边太一,就说鉴于中日友好,中国舰队已经接受邀请了。"

    同时,丁云桐也感到警惕,今世的邀请比前世来的更早,可见自己的穿越,还是让形势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用前世日本的军事实力来衡量今世的日本。

    前世到了这个时候,中国海军里只有超勇和扬威两艘巡洋舰,今世却是七艘战舰。

    前世陆军数量庞大,战斗力却是一塌糊涂。今世却有小而精干的近卫军。而且今世更有打垮法国陆军的战绩。

    相比较而言,今世对日本的刺激肯定很大,那日本肯定更加疯狂快速的扩充军备,其陆海军与前世相比,自然也会大不相同。因此必须加强对日本的情报收集工作。

    另一方面也要更警惕日本的间谍网,户籍管理制度能够防止一些大陆浪人的四处流窜,但无法阻止一些以正当贸易或投资为掩护,合法申请了通行证的日本间谍。

    前世日本的间谍活动虽然开始的很早,但真正的**是从1884年甲申政变之后,"玄洋社"是最早在中国进行秘密间谍活动的组织,其"实绩"之一就是,1884年在上海昆山路建起的东洋学馆。

    而真正的转折点,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派荒尾精中尉秘密潜入中国。之前,虽然日本间谍已深入到中国的许多城市,但荒尾精是第一个将参谋本部与大陆浪人有机地纠合在一起,使日本的间谍活动系统化和组织化。

    到了甲午战前,中国大地到处是日本间谍,简直就跟逛自家的院子一样轻松随意,这样打仗不输是没天理的,这一世可不能这样了。

    丁云桐心想:死一半脑细胞,也得搜索记忆,把能想得起来的日本间谍都写下来,将来按图索骥就行啦。

    一个通宵过去了,经过冥思苦想,搜索枯肠,丁云桐把自己记忆里能想起来的全写了下来。

    他看了一遍手上的这张纸,吐了口气。

    要知道抓日本间谍,即便滥杀无辜,把在华的日本人全杀光,仍然会有大量漏网之鱼。因为很多日本间谍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语言,或者生活习惯,跟普通中国人完全一样,根本无法辨别。

    而这张纸上却写满了前世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各个间谍机构,日本的情报网大部分都在里面,因此这张纸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上面记录有:

    日本商人岸田吟香,1878年在上海开设乐善药堂上海分店,还经营印刷厂,可以说是日本间谍的先驱;

    由日侨开办的上海浦东广业洋行是日本浪人的据点;

    根津一主持的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

    玄洋社的上海东洋学馆;

    荒尾精的汉口乐善堂分堂;

    设置在天津的日本松昌洋行;

    华北地区的总头目,是北京的青木宣纯;

    南方地区的头目,是伪装成和尚,隐匿在浙江普陀山法雨寺的高见武夫;

    西南地区则是四川的石川伍一和高桥谦;

    包括日本在中国的几个传奇性间谍:藤岛武彦、神尾光臣、宗方小太郎等,以及那位楢原陈政。

    。。。。。。。

    丁云桐记得日本间谍虽然到处都是,但主要核心就是这些,其他的也实在想不起来了,但只要把这些人抓起来,所有的间谍网就能一举粉碎了。

    不过丁云桐不愿意现在打草惊蛇,毕竟还不到开战的时候。抓住这些人,相信日本政府又会派其他间谍过来,而且会更隐蔽,更谨慎,到时候自己没有前世记忆的帮助,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因此丁云桐决定先忍耐。

    关键是有几个绝对机密不能泄露,比如近卫军新组建的师,以及在英德建造的新舰队。对此,丁云桐很有信心,像新舰队,只有只有负责和经手的彭玉麟、李凤苞、魏瀚等人知道,甚至连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等人都不知道,即便是李凤苞等人,也时刻有内务部的暗探监视,以防万一。

    丁云桐的担心不是没有原因,前世甚至连李鸿章的外甥刘芬,都是因为出卖情报给日本人而被处死的。

    把纸贴身珍藏起来,丁云桐传令宣薛福成进见。

第九十六章 窥破日本阴谋() 
更新时间:2014…01…22

    有攻有防,现在要研究研究对日情报工作了。

    不久,薛福成进来了,他还是那一副大腹便便的样子。丁云桐对他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个,尽速查清日本陆海军的兵力、武器装备、军制改革等详细状况。

    第二个,组织力量,从国内挑选一批少年,送到日本生活,由住在神户的华侨胡震负责掩护,熟悉日本人的语言,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以备日后渗透之用。这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这两个任务薛福成倒是容易理解,但是第三个任务却让他觉得匪夷所思。那就是调查日本军队当中"脚气病"的病情状况,尤其是日本政府对于"脚气病"的研究进展。

    薛福成觉得自己的头有变成两个那么大,他实在难以理解皇帝怎么突然对日本的医疗卫生感兴趣,为什么要把宝贵的情报资源浪费在这种无聊的方面呢?

    看着薛福成的费解样,丁云桐含笑不语,他敢保证,现在假如中国发个函件给日本政府,对日本军队的脚气病情况表示"慰问",绝对能让日本军方吓出尿来,因为这是当前日本的军事机密,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历史的疑问。

    在前世的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朝鲜半岛一时陷入混乱,中日双方都派出海陆军进行介入。中国海军是超勇、扬威、威远三艘战舰,日本海军则分成三批,一共有金刚,比睿,天城,磐城,清辉,日进,孟春,迅鲸等八艘战舰,而战斗力最强的扶桑铁甲舰,也正准备赶来。虽然中方的超勇和扬威,在当时是比较先进单位,但日方的扶桑、金刚和比睿三舰同样战力强大,不比超勇和扬威差,其海军整体实力也大大超过中国。

    但是为什么日本人不敢动手呢?是不愿意吗?可中日双方的陆军已经在汉城里大打出手了,日军孤立无援,损失惨重,不得不败退,但占优势的海军硬是按兵不动,这曾让许多历史学家迷惑不解。

    直到后来解密的日本海军档案才揭开谜底,其中就详细描述了日本名医高木兼宽,怎么样为日本海军消除脚气病,其中有这样一句话:“1882年左右,海军的脚气病患者每1000人中达到400人,成为国防上大问题。”

    这里的脚气病并不是"香港脚",而是一种能导致心脏衰弱的全身性疾病,是真正的脚气病。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脚气,指的是足癣。

    事实上在1882年,日本舰队仅仅在仁川滞留了约40天时间,水兵中间脚气病便大规模蔓延,下层官兵完全失去了战斗力,甚至一艘军舰上330人中有195人因脚气病病倒,而停泊于品川湾的扶桑号,有半数官兵患脚气病,不得不上岸治疗,日本舰队事实上根本无法作战。

    "脚气病"在日本是一种流行的通病,号称国民病,很多名人都死在这上头,包括有一任天皇。但由于过去医学知识落后,常常把其他疾病,比如梅毒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都归入了脚气病的范围。

    而日本军队中的"脚气病",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当时日本军人的待遇很好,普通士兵都吃精白米。所谓的精白米,就是经过多次加工的大米,其杂质以及壳皮已经彻底除去,口感也更好。然而,精白米在加工过程中也损失了维生素b1。中**人不以精白米为主食,也就没有脚气病患者了。

    直到根据高木兼宽的研究,日本海军下令改以麦饭为食物,脚气病才渐渐消失。而日本陆军由于军医总监森鸥外坚持脚气病是传染所致,跟饮食无关,导致甲午战争时,日军死于脚气病人数是战死人数的八倍,到了日俄战争,绝大多数非战斗伤亡都是脚气病。

    也就是说在高木兼宽的研究取得进展前,日本海军是无法跟中国来硬的,这样,在外交上就掌握了主动。

    丁云桐此时突然冒出个念头:"既然如此,可不可以趁这个时机,直接攻击并消灭日本海军呢?"

    他不禁怦然心动。

    但是,丁云桐还是冷静了下来。

    假如乘着日本海军的疫情,确实能保证海上的优势,甚至有可能重创日本舰队,但那又能怎么样呢?

    日本的陆军主力还完好无缺的龟缩在家里,日本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