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画风总是不对-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天策府完全撤入武牢关之后,城外已出现了流民,同时天上也开始了下雪。莫寒在城楼上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民,忧心忡忡,狼牙军离这里不远了,这些人能不能放进城里?城里有足够的地方粮食安置他们吗?里面会有奸细吗?她一边听着下面流民的哀泣,一边想着,这个决定足以左右成千上万的生死,她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直面自己承担的责任,果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罢了,莫寒向左右问道:“李府主何在?”
左右向城楼的另一角示意,莫寒看到李承恩也在城楼上,看着下面的人在抠城砖。她过去就道:“李府主,儿有事拜托于你。”
李承恩回过神来道:“夫人有事请说吧。”
莫寒就道:“我有心让城下百姓入城,只是还需府主助我。”
“九娘请说。”
莫寒就开始分条叙述她的建议,她参考了上辈子见过的抗震救灾的措施,只是现在还多一条:防间谍。
第一,将下面的流民按照籍贯分开,古代的人大多数是合族流亡,因此只要找到其中族老或者里正什么的就可以管理那一族的人了,同时能够防间谍,如果安禄山能够厉害到在数十年前就安排一条村潜伏在大唐境内,这莫寒无话可说。第二,分开之后,招募他们的男丁去干活,先不用担当巡逻、值夜的要职,而是先给流民盖房子,盖完房子之后就去挖护城河,挖战壕,反正总得让他们干活就是了,盖房子没钱,只包吃,但是后面的工作有工钱,而老弱妇孺也可以做些缝缝补补的工作,洛阳本来就富庶,莫寒调来的金银与粮食也不少。第三、定律法,杀人者死,抢掠者死,弓虽女干者死!
李承恩听后,点了点头,道:“九娘聪慧。”然后就吩咐人去办事了。
莫寒摸着下巴,看着李承恩远去的背影,感叹了一句,忽然间觉得指挥大将军干活的感觉很爽,果然是不可一日无权呀!
天策府的效率非常高,同时莫寒也不敢放松,让他们赈灾的时候,她也派出游骑侦查,大抵是狼牙军抢了这么多东西也需要休息一会儿,兴许是因为天冷。城下的流民都进城后,刚关了城门不到一天,狼牙军才到。
这次,狼牙军没有天一教的尸人做炮灰,所以他们找了个更让人恶心的做法,他们将普通的百姓定在前面,用刀逼着他们去冲撞武牢关的城门。莫寒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惊且怒,他们怎么敢这样做?!他们怎么敢?!她吸了口气,看着旁边呆楞的士兵,说道:“愣着干嘛,给我点火,给我烧,不然等他们撞开城门的话,死的人更多!”
士兵回头看着莫寒,就道:“不,不,我不能这样做,这样会有报应的!”
“有报应,也是我受着!”她说着,一个蹑云过去,躲过他手中的火把,点燃了旁边的灌满油的陶弹,道:“给我放!尽量抛得远一点!避开百姓。”说到最后,她也没有什么底气。
“……是,夫人。”
一个陶弹下去,炸开,沸油带着火星溅到人身上,人成火炬。这样死的人多了,百姓为了逃命,也管不得背后的尖刀纷纷散开。去到最后,狼牙军终于现出了他们的真面目。
莫寒点了点数,大约也就两三千人,皆是骑兵,大抵是先锋军,大军还在后面,因此他们只是看了看城楼,就在城前安营扎寨。她扭头看了看附近,看到附近的人都离她远远的,她走近一点,人们就离开一点,最后还是李承恩主动走近来,道:“九娘还有什么事就说吧?”
“我只是在想有什么法子能把那些人诱拐过来而已?”
“阵前骂战?”
“胡人脾气暴烈,应该是可以的,只是这法子大抵是可一不可再吧。”
“能用一次就成了,再过几日只怕安禄山的大军就要到了。”
“也是。”
说罢,莫寒就命找几个大嗓门的人开始喊话骂对面的胡人,有多难听就要骂得多难听。果然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受不住气,打马冲了过来。莫寒挥手,一轮齐射,留下了二三十人的性命,剩下的百多人自然就都逃回去了。莫寒命人在晚上趁着夜色,把那些尸体带进来,把脑袋给砍了挂在城门上,以作威吓!而后三日,无论手下如何骂战,那些胡人都只是跑马到近前,快到莫寒劲弩的射程范围,就朝着城楼射两箭,然后就打马回去了,气得莫寒心肝脾肺肾都在疼。
第140章()
作者有话要说: 张致和把蒲团上的猫捞起来,自己坐下,道:“先生请说。”
沈中玉侧着头,笑道:”过来。“
“嗯?”张致和闻言,很自然地附耳过去,然后好不提防地感觉到某些温软的东西在自己的耳垂上啄了一下,立刻就反应过来,原来是沈中玉亲了一下自己的耳垂,心里一动,兴致欲飞。
梼杌感觉不对,抬头就看到这一幕,赶紧跳下来,跑到隔壁处。
沈中玉看到再无旁观之人,还看着张致和如白玉般的耳垂微微泛红,更是按捺不住,伸手把他揽过来,然后强硬地按着了他的肩膀,然后将这小巧的耳垂含入口中轻吮。
张致和本来想要挣扎一下,但沈中玉的另一只手,却顺着他劲瘦的腰肢滑下去,开始探索起更加隐秘的某处,直到桃源深处长流水,让他挣扎不得,只能无力地靠在沈中玉怀中喘息。
过了很久,脸带微红,双眼莹润的张致和才平静下来,懒懒地窝在沈中玉怀里,抱怨道:”先生,我以为你要说正事。“
“嗯,确实要说。”沈中玉道,我会告诉你是因为看着太严肃,所以想逗你变脸吗?他咳嗽一声,道:“好了,我错了。别生气。今日那位司真人已经在此处被困千年,而他自己觉得才不过四百多年。还有就是,只有外来之人才会被困在此中。我本来想着在闹市中闹事,好进一进酆都帝宫。但可惜被他拦住了。”
张致和闻言,顿了顿说道:“此人可信?”
沈中玉赞赏地看了他一眼,道:“未必。但暂且先交往着。”
“嗯,到处都是历练,不急。”张致和道。
”好的,不急。“沈中玉说着,将张致和往怀里一搂,道:”只要你还在,我就不急。“
“……我亦然。“张致和说着,从他怀中挣出,一翻身将他按到在地,自己撩起衣摆,跨坐在上。沈中玉伸手紧紧地抓住他的腰往下一扯,上下起伏间看着修长洁白的脖子后仰,露出喉结,腰肢绷紧、柔韧如弓。
云收雨散,沈中玉刚好就听到顶上传来的敲门声,神识探出,就看到原来是司片石在往池水中扔石头,石头触底,发出“咚”的一声,就像是敲门一样。
张致和在神识中也同样有客到来,爬起身去穿衣,沈中玉从背后凑过去,亲了亲他的耳背,张致和忽然感觉到柔软的嘴唇在自己的耳后一擦而过,还沉浸在事后余韵中的身体无比敏感,按捺不住就呻、吟出声。沈中玉听到这声,如闻天籁,在他耳边轻笑道:“喏,穿衣服了。”
等到司片石进来的时候,他看到两人端坐在蒲团上,而一只圆胖的黑猫端坐在沈中玉的膝盖上,杏形的猫眼晶晶亮地看着自己,无来由地心情就好了起来,笑道:“两位道长可商议得如何了?”
沈中玉一出手隔绝阴阳内外,颠倒天机,道:“我有三问,还请司真人赐教。”
“请。”
“这是何时?”
“不知道。“司片石道,”我在此仔细打听,虽听到不少上古大能的有趣旧闻,但都是似而是非。“
“说说。”
相传上古之时,名曰洪荒,曾有多次灭世之灾,但自然都平平安安过去了,一直流传至今。而其中一次,就是天倾地陷,天河倒转,上古大能太子长琴第一个发现天河险况,就以一人之力,拦截天河,最后力竭弦断而死。
等到他死后,女娲氏才刚刚赶到,开始炼石补天,但因为在最后,太子长琴燃尽本源,竟是只余残魂,任娲皇和伏羲两位大能通天修为也无法将之复生。其道侣**也在伤心之下,不知所终。
但在这里,历史却悄悄拐了一个弯,本来联手对付太虚魔母华胥氏的伏羲与娲皇两位大能,却提前脱身而出,远赴天河,救下了二人共同的得意弟子。大概也因为这个缘故,本来已成怨偶的两位大能却恩爱甚笃。
还有其他种种变化,例如有些本该无事的大能却身死道消,有些本来死的不能再死的却活到了现在。但是,很多事件还是陆陆续续、似是而非地发生了。
沈中玉听完之后,摸了摸下巴,道:”敢问,你曾出过城吗?“
“出不去的。”司片石道,”我曾经蹲在城门观察了半日,就是当地人,不,应该是酆都自行生成的鬼物去到城门前,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转头回去。“
“那进来的呢?”
“也有,每日城门皆是人来人往。我看到有人进来了,就跟着他们在城中乱逛。“司片石说到这里,略带心惊地说道:”然后,我就看到他们忽然间就消失了。第二天继续进城。“
“你在这多年,可曾与当地人交往?他们如何反应?可有想过出城?”
“我在城中曾有几个好友。”司片石想到这里,黯然说道,“但是在他们窥知了城中异常之后,很快就消失了。从此之后,他们就成了在城门出入的一员,再也不认得我了。”
“好。”沈中玉道,”我知道了,此事实在匪夷所思。这样吧,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不若盟誓如何?“
司片石在不曾结成同盟之前,就将这些和盘托出,足够表明他的诚意。沈中玉自然也不会把人逼得太紧,就说起结盟之事。
司片石闻言,却似是松了口气一般,道:”好。“
三人互相结成攻守同盟,然后沈中玉先道:”在下对于心魔之术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