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林冲的离去,苏妲己看着刘辩,眉头微暼。
同时,对面的袁绍也冷声道:“去,传我将领,如果对方有丝毫异动,就从他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末将得令。”张郃拱手作揖,离去前不忘冷眼看向刘辩。
……
几在同时,围观的百姓们人群中,邓婵玉对边上身高矮小的人说:“袁绍大营交给你的了。”
话音落在,邓婵玉还不忘又交代一句,“切记,如果发生一丁点儿乱子,你明白后果!”
“小玉,你这样说,我心里很难过,他、他除了比我长得高,样样没我好,你忍心?”站在邓婵玉身边,身高足有一米的男人说道。
“你若是再敢啰嗦,信不信……”
不等邓婵玉充满威胁的话音说完,身高将近一米的矮小男人,眨眼间便不见了踪影。
顷刻间,邓婵玉小有怒气的自言自语,“真是个呆…子!”
……
对于刘辩、袁绍发下命令,苏妲己不敢再耽搁时间,毕竟双方大军驻守在城外,若引发事端,受苦受难的必然是城中百姓。
当即,苏妲己向两人施了一礼,“既然两位是当世雄主,接下来不比武力,同样不比谋略。
苏家在牧野算的上是清流望族,小女子自幼学习琴棋书画,熟读诗辞歌赋,懂得三纲五常,礼教人伦。
家父虽不在朝,却不限制小女子之婿在朝为官,那么小女子接下来要考的,便是辞赋。
评判结果,由小女子、家父,以及在场所有文士,甚至袁公的谋士们决定。”
话音至此,苏妲己看向两人,问道:“谁先来?”
苏妲己的话里很明显,唯恐让外人说欺负他袁绍,才会将八位谋士一同当做评委。
殊不知,苏妲己多虑了——
袁氏一门,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
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
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
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
如此家资,纵使不需要代考,袁绍也能轻轻松松入选最终的角逐。
不过,苏妲己的规则自然有利于袁绍,可他袁绍却不领情,反倒认为那是他苏家识时务,理应如此。
至于刘辩,苏妲己一点也不担心。
刚刚刘辩吟诵的那首《红豆曲》,已然在不知不觉间,撞击着苏妲己的心灵。
随着苏妲己的话音落下,袁绍便极为不屑的看向刘辩,关于刘辩在位时的表现,旁人或许不甚清楚,可他袁绍清楚的很。
随着汉灵帝刘宏的驾崩,统领左右羽林军的大将军何进,对宦官专政十分不满。
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两人便时常搅在一起。
对于当时还是皇帝的刘辩,袁绍对他简直不能再熟悉。
因此,袁绍也就十分自信的看向苏妲己,沉声道——
“虽然刘辩贵为弘农王,但是,眼下面对的却是你苏二小姐,我袁本初是不会相让的。
刚巧,前几日做了一首诗,甚是喜欢。”袁绍说着,便走向几案,提笔一边书写,一边诵读而出。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不消片刻,袁绍将书写在纸上的诗拿起,走向苏妲己、苏护父女二人。
此刻,八位谋士、参加竞选的文士,无不轻捋胡须,伴着若有所思的神态,不时的连连点头,且嘴上喃喃:“妙,妙啊!”
袁绍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只是将书写好的诗词交给苏妲己。
只是,却在刹那间被苏护一把夺了过去。
关于袁绍作的这首诗,猜猜出自东汉末年哪位大家之手(猜吧,即使猜对了,我也没有奖品给你,哇咔咔……)
(本章完)
第267章 诗作被质疑()
0267、诗作被质疑
袁绍没有意识到,苏护会施礼突袭。
当即,袁绍一脸惊诧的看向苏护。
袁绍只见,苏护一脸吃惊的看向纸张上的字。
苏妲己听到袁绍所作之诗,同样很是惊讶,即使知道袁家四世三公,却没有料到袁绍竟有这般文采!
当然,即使对袁绍的文采感到震惊,苏妲己的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这时,袁绍看向苏妲己,说道:“此诗取名为《饮马长城窟行》。
背后指的是秦王朝驱使千万名役卒修筑万里长城,残酷而无节制,使无数民众被折磨至死。
实属愤怒和感伤,纯粹有感而发。”
一旁的刘辩听到这话,差点吐了!
实属愤怒和伤感?阿呸,袁绍装什么大尾巴狼!
袁绍出身名门望族是不假,可如果说袁绍会做事诗,打死刘辩都不会相信的。
“系统,可否帮忙检测一下这首词的真伪?”刘辩心底对系统说道。
“可以。”系统应声,转念却说:“需支付300威望值,毕竟系统不是万能的。”
刘辩对此没好气的白了一眼,心念道:“支付。”
“获得宿主指令,正在检测中……”
虽然刚刚袁绍有读出诗句的内容,但是此时的苏护又将诗句读出。
在系统检测的同时,下场的谋士、文士们也都重新欣赏一遍,加深了对这首诗的印象。
“‘水寒伤马骨’,边疆苦寒,归思之情尤重啊!”审配说道。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归心似箭,人之常情!”逄纪附和。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此句甚好!好男儿宁可战死疆场,岂能一直做没有盼头的苦役!?”郭图轻捋胡须,说道。
“长城何连连,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明知徭役无期,恐无命回家,以‘便嫁’交代她侍奉新的公婆,这无疑是希望她能够融入新的生活。
最后,还恳求她能常常念起往日丈夫!袁公观察入微,真乃全军之幸事啊!”荀谌解读的同时,还不忘拍了下袁绍的马屁。
“以点切入,描绘徭役心中的期盼与不能归家的遗憾。更妙的是——
徭役之妻的话‘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妻子这番委婉缠…绵而又斩钉截铁的话语,则展示出了她纯洁坚贞的深情,绝不会听同徭役夫君的话,另嫁别家。”田丰轻捋胡须,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嘴上喃喃。
伴着话音落下,田丰疑惑的望向袁绍,竟然没有发现,袁公本初竟有这般才华,值得敬佩!
然而,站在许攸身后的沮授,只是笑而不语,似乎早已知晓这首诗一般。
与此同时,围观的文士们也都展开讨论,当然最后的还是围绕袁绍本人,没想到他用计拿下了冀州,逼死韩馥,竟能做出这等惊世骇俗的诗句!
当然,在这其中,最能由心感慨的还是士卒们,虽然他们没有去修筑长城,可他们参加军伍,不知战事几时休,只求回到家乡,早日与亲人相聚。
就在众人品评这首诗之际,刘辩已然知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当即嘴角微扬,计上心头。
正当苏护拿着诗句与六位下人,也是学生观看时,一道掌声传入苏护,以及在场所有人的耳中。
当即,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鼓掌之人竟是刘辩!
苏妲己看见是刘辩在鼓掌,很是不解,毕竟双方属于竞争势力。
同样有此想法的,还有不远处八位谋士,以及围观的文士,甚至场外围观的上万百姓们。
面对这首诗,最有发言权的便是士卒与家人,也就是场外围观的百姓们。
虽然士卒们希望袁绍成为最终的赢家,但是场外围观的百姓们皆知,如果不是袁绍用计占据冀州,冀州也就不会引发战乱、饥荒、瘟疫等等。
百姓们在苏妲己择婿这件事情上,拒绝袁绍,反而支持刘辩成为最终的胜者。
原因很简单,刘辩杀了乱汉之贼董卓,为全天下的百姓们出去一大害虫!
因此,刘辩值得百姓们对他歌功颂德,拥护与爱戴!
可是,听到刘辩对袁绍这首诗的掌声,极为不解。
就在这时,袁绍扭头看向刘辩,疑惑道:“怎么,怕了,想退出?”
刘辩停止鼓掌,却笑而不语,轻轻摇头。
“莫非碍于是弘农王的身份?没关系,我袁本初可以给你一个台阶下!”袁绍说时,一脸得意的看向刘辩。
“傻缺!SB的傻缺!”刘辩仍旧轻笑,嘴上喃喃。
虽然刘辩的声音不大,但是仍旧被袁绍、苏妲己听到,可即使听到,两人仍旧不懂话中的意思。
旋即,刘辩看了一眼八位谋士,接着转身望向围观的百姓们,朗身道:“这首《饮马长城窟行》并非袁绍之作!”
哗!!!
刘辩话音稍出,瞬间引来一片哗然,完全不敢相信刘辩所说。
正如袁绍麾下的谋士们,听到这话也是一脸懵逼,可紧接着便意识到一个事实,袁绍确实极少作诗。
不及眨眼间,谋士们齐齐看向袁绍。
刚刚还面露喜色的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