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236章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36章

小说: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师,这就是您说的热汤?”军卒吃惊地问。

    “有何不适吗?”张良故作不解地问。

    “碗中不足十粒栗米,这也叫热汤?”军卒对张良说完,扭头向身后的同伴高喊:“兄弟们,弘农王请咱们喝热汤,可碗中栗米不足十粒,咱们被蒙骗了!”

    咔嚓!!

    军卒话音落下,当即将手中碗摔在地上,瞬间四分五裂。

    随着军卒的一句话,一时间众人纷纷响应,吵嚷着被弘农王诓骗,幸亏没有加入刘辩军中云云。

    与此同时,两个白袍军卒将张良护在身后,试图拔刀相向。

    这时,荀攸大步上前,伸出双手示意众人不要吵嚷,不要乱,可敌方军卒岂会听他的话?

    然而,这时陈庆之挥手示意白袍军,顷刻间白袍军卒纷纷上前,对敌方拔刀相向。

    由于敌方军卒均被缴械,面对“白衣煞神”不由得心生忌惮,也就渐渐平息吵嚷。

    陈庆之高声道:“我家军师已有言明,关中粮草已不足两日,能够取出一点分给你们,已经是我家主公宽厚仁慈,你们竟然埋怨起我家主公,简直是岂有此理!!”

    “军师!”陈庆之转身向张良拱手作揖,“末将恳请军师,将粮食运回城中,不给这些白眼狼!”

    顷刻间,在场两万余敌方军卒听到这话,瞬间回想起张良确实说过,关中粮草已不足两日。

    张良闻言,没有理会陈庆之,而是看向敌方军卒,叹息道:“我家主公向来仁爱为民,如果关中真的有粮草,不仅会分给大家食用,还会让大家带米回家,供家中双亲食用。哎……只可惜关中五粮啊!”

    就在这时,试图与张良一较高下之人,沉声道:“既然关内无粮,为何邀我等入你军中?加入,还不是一样挨饿!”

    “非也,非也!”张良循声望向说话之人,“大家是淳于琼的部将,更是冀州军卒,如果能够相助我家主公,自然会在短时间内……也许用不了一天便会斩下袁绍首级,到那时自然有粮食供大家填饱肚子。”

    “一天斩下袁绍首级?哼……痴人说梦!”那人满是不屑地说。

    张良闻言,下意识的凑近两步,仔细打量对方。

    眼下四周点燃火把,几乎亮如白昼,即使张良与对方相距两丈有余,仍旧能够在对方的身形之下看出端倪。

    此人说话铿锵有力,与其他有气无力的军卒远远不同。

    再有,此人身形笔直,器宇不凡,其他军卒略微驼背、无精打采。

    很快,张良便发现此人有问题,还很严重,于是朗声道:“如果全军同心,半日便可。”

    张良话毕,转眼看向其他军卒,抱拳道:“粮食就这么多,大家如想食用,还请快些,我方将士已有半日水米未进,以免被他们抢了。天气寒冷,用完早些离去。”

    张良说完不再理会,转身在白袍军卒的护送下,步入城中。

    那人看着张良转身离去,暗暗攥紧了拳头,心说:“张良!你我之间才刚刚开始。”

第341章 识食物者为俊杰() 
041、识食物者为俊杰

    张良离去的同时——

    杨再兴、林冲、王伯当、荀攸等人尽数回城。

    唯独将伍建章、陈庆之留下,看着他们分发热汤。

    不多时,王伯当疑惑地问:“军师,关内粮草分明足够一个月的用度,何故那般……”

    “呵呵呵……”荀攸轻笑,继而看向王伯当,道:“对方并非真心投诚,实属军师有意为之。”

    荀攸说完,向张良拱手道:“今日之事,幸好有军师在,否则公达必会沦为罪人。”

    “公达说的哪里话?”张良向荀攸拱手,接着又说:“良也是刚刚发现,问题出在那位反驳的军卒身上,故而才会一再改变路数,让对方哑口无言。”

    张良再次说道:“再有,公达先前的一番话,并没有任何不适,只需换一个角度述说便可。”

    荀攸闻言,满是不解的拱手作揖,“学生愚钝,还请军师言明。”

    荀攸虽是荀彧的侄子,可他却比荀彧年长几岁。

    这会儿荀攸竟向比自己年纪小的张良自称学生,可见其对这件事的认真态度。

    张良闻言连连摆手,“公达客气,子房愧不敢当,只是交流一下见解。”

    张良与荀攸说着,身后跟着杨再兴、林冲、王伯当,便顺着石阶,走向关上城墙。

    不消片刻,连连点头的荀攸拱手道:“听军师的一番见解,不可谓‘如露入心,醍醐灌顶’,公达已然茅塞顿开。”

    张良轻笑着说:“如此,与刚刚诓骗他们一样,反之主公可就吃亏了!哈哈哈……”

    “军师所言极是。”荀攸连连拱手作揖。

    曾经荀攸只因为主公刘辩对张良推崇,并命为军师,即便有心不服,可也没办法。

    眼下见到张良轻轻松松挽救一些损失,并且听到他的一席之言,荀攸反倒对张良改变…态度,变得发自内心的恭敬与认可,更加认同主公刘辩的眼光。

    这会儿,张良四人已然登上城头,望向关下的情形,只见军卒们已然开始排队喝汤。

    “军师,要不要将那人抓来?”杨再兴拱手请示道。

    “不。”张良肯定地说,并看向杨再兴,“不仅不抓,还要让他将关内无粮的消息传给淳于琼,淳于琼只需坚持三日便会攻城。”

    荀攸拱手道:“军师妙计,令公达钦佩!”

    张良闻言轻笑,再度对杨再兴说道:“今夜好生安歇,再兴自会有施展拳脚的机会。”

    话毕,张良看向林冲说道:“还有你,内伤未愈就敢出城?若留下顽疾,主公可会拿我问罪的,快去找张疾医瞧瞧。”

    林冲闻言,心底淌过一丝暖流,向张良重重的施了一礼,“诺!”

    “军师早些安歇。”杨再兴再度作揖,而后与林冲转身离去。

    “军师,哲别尚未归来。”王伯当拱手道。

    王伯当不知道樊哙、祖逖已经带人去寻哲别,却有听到夜空响起的羽箭之音,不由得为他担心起来。

    实际在哲别来到军中之时,并且用羽箭伤了龙树开始,王伯当便知自己将会失宠。

    结果,郿坞斩杀董卓之后,刘辩便让王伯当随戚继光往潼关,与韩世忠部汇合。

    当时王伯当心有不甘,认为主公刘辩有了新人忘旧人,可一想到荀彧离去时眼中的担忧,以及刘辩眼中流露出的不舍,心底也就舒服很多。

    虽然刘辩与荀彧的关系好,私下甚至没有君臣之别,但是这些王伯当都清楚,只有主公拿他们当自己人,才会放下所有的伪装。

    可刘辩是主公,即使内心不舍,也不会表现出来,否则会让敌人知道弱点,以他们的性命要挟刘辩。

    再有,王伯当与刘辩相处的时间,并不比荀彧少。

    何况,在哲别没出现之前,王伯当一直是刘辩的得力助手,抵挡龙树的袭击。

    眼下王伯当不知道后羿的出现,只会认为哲别能够克制龙树,如果哲别发生意外,王伯当即使恢复受宠,可面对龙树一样会感到吃力。

    当然,纵使王伯当的梦想是射死龙树,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

    于是,王伯当道出哲别,只希望能去助他一臂之力。

    张良闻言看向王伯当,轻声道:“樊哙、祖逖已带人去寻,按照时间计算,此刻哲别已然抵达城北,甚至与淳于琼引发冲突。”

    张良话音稍落,发现王伯当的面上浮现一丝担忧,继而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只是猜测,如果想去迎接,务必要小心行…事,以免误了大事。”

    王伯当明白张良说的大事是什么事,当即拱手作揖,转身大步离去。

    “军师,您去歇息,接下来交给公达便是。”荀攸拱手作揖。

    张良则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关下,只见敌方军卒并未减少,可见他们对粮食的渴望。

    另外,正如张良说的那样,只有在他们的相助下,才能在短时间内斩了袁绍的首级,那时全军将士们才能吃饱饭。

    军卒们眼下只有热汤喝,这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了,如果真的选择踏上归乡之路,天寒地冻的,怕是没走出河内郡,已经饿死在路上。

    至于那位誓要与张良一较高下之人,已然不见了身影。

    殊不知,此时那人正奔走在会见淳于琼的路上。

    即使林冲麾下的斥候皆被杀死,可那人为了安全起见,仍旧绕开虎牢关去寻淳于琼。

    不消两刻钟,那人在虎牢关三里外,东南偏东的地方遇到淳于琼的斥候,以有军情禀报为由,要求面见淳于琼。

    由于那人穿着淳于琼麾下的简易盔甲,斥候便带他面见淳于琼。

    不消一盏茶,在斥候飞马疾奔之下,于二里外的一处山丘前翻身下马。

    那人没有多想,便在斥候在带领下面见淳于琼。

    不多时,那人来到淳于琼所处的中军大帐,大帐四周皆是军卒营帐,却没有点燃火把。

    少顷,淳于琼命那人入帐。

    帐内只点燃一盏巴掌大的灯笼,除了淳于琼再无其他人。

    “老将淳于琼,见过公子!”随着那人走进,淳于琼看到对方摘下盔帽露出的面容,当即躬身作揖。

    公子?

    这个誓与张良一较高下的人是谁?

    淳于琼隐匿虎牢关以东五里外,那么引兵至虎牢关城北的武将,是谁?

第342章 嗜血弯刀() 
0342、嗜血弯刀

    被唤作公子之人,没有理会淳于琼的举动,径直走向上首几案。

    淳于琼不解,后退一步,站到一边。

    被唤作公子之人,走到几案后,提起狼毫书写着什么。

    同时,公子头也不抬地说:“我不是你的公子,无需客气。”

    “不敢。”淳于琼仍旧恭敬地说着。

    公子闻言不再理会,只顾着专心书写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