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46章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第46章

小说: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辩嘴角含笑,“子龙,带路吧!”

    罗成起身,对刘辩等人伸手施礼,旋即在前引路。

    不消片刻,来到大营附近的空地上,四周已然围满了士卒,却不敢上前。

    围在中间的是十八位骑在马上,穿着寒衣战甲的武士。

    他们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

    身披黑色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靴中配有匕首。

    众人背负大弓,每人负箭十八支羽箭,另有备用箭壶,同时均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

    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每匹马的马背上,均有三四十个黑色布袋,自布袋下端,滴落红中泛黑的血液。

    看到眼前的十八人,孙坚等人十分不解。

    这时,罗成再度拱手作揖,“主公,玄色布袋中装着的,正是敌军八百八十颗首级。”

    原本是黑色布袋,如今已被敌军鲜血染成玄色。

    闻言,孙坚等人极为吃惊,险些惊掉下巴。

    “那布袋中装着的是,是……”

    不等韩当把话说完,马上的十八位武士,刚好将布袋扔在地上,立时骨碌碌的滚出敌军首级。

    “啊啊啊……”

    刹那间,围观的人群中,竟发出阵阵惊叫。

    若是尸横遍野的场面,士卒们绝对不会害怕,可这竟是近千颗血淋淋的人头,难免有些脊背发凉,足底生寒。

    “主公,除了擒获吕布的马匹,他的肩头中了一箭,估计这会儿,躲在哪处深山老林不敢出来。”

    杨再兴拱手作揖。

    “好,好啊,好!”刘辩说着,看了一眼仍旧没在震惊中醒来的孙坚。

    “命人立即生火造反,用罢后,穿过洛阳,争取追上董卓。”

    “诺!”杨再兴、罗成、赵云等人,齐齐作揖应声。

    ……

    当太阳跳出地平线,刘辩、孙坚两股队伍,径直奔向洛阳。

    不出两个时辰,孙坚的队伍进入洛阳城。

    刘辩、徐达带领三万大军,奔向长安的路上。

    不等奔出洛阳地界,便看见尸横遍野,满目疮痍,野狗、秃鹫撕扯尸体的画面。

    即使是在早春季节,迎面吹来的寒风,无不充斥着腐尸的味道,恶臭至极。

    刘辩没想到,不过七天时间,不仅洛阳城被焚毁,洛阳百姓竟遭受如此劫难。

    这一切,皆因董卓那个奸贼。

    如果不迁都长安,百姓也绝不会落到这副田地。

    碍于有刘辩在旁,荀彧时不时的捂着口鼻,尽量不去呼吸此间空气。

    身后的魏征,见到此景连连叹息。

    秦良玉即使是女人,早已靠近在刘辩身边,试图缓解恐惧。

    至于后面的大军,早已有士卒忍不住,连连呕吐。

    不知走了多久,渐渐看到活人,不是跪在亲人身边痛哭,就是推搡着亲人,查看是否还活着。

    没过一会儿,刘辩看到一个举着手臂的小小身影,干冽的嘴唇缓慢的一张一合,一张一合。

    “子龙,水和干粮。”

    闻言,相距两丈的赵云,将水和干粮送来。

    刘辩接过,翻身下马,将食物送到那人身边。

    待到近前,发现对方是一位小女孩,由于饥饿与寒冷,几乎就要死了。

    刘辩快速喂小女孩水喝。

    待缓过来意识,正要喂她干粮,可她看到自己身后的大军队伍,瞳孔不自觉的放大。

    嘴巴张了张,什么也没说出来,立时气绝身亡。

    面对女孩临终前的神色,刘辩明白意味着什么。

    因此,逐渐抓紧手中器皿,生生将装水器皿捏到变形。

    马上的秦良玉、荀彧、徐达互看一眼,不明情况之下,翻身下马。

    来到刘辩身边,看到的却是死不瞑目的孩童,以及被捏变形的盛水器皿。

    “董卓,若不杀你,刘辩誓不为人。”

    话毕,盖上小女孩的双眼,将其慢慢放下,起身走回队伍。

    秦良玉、荀彧、徐达三人,完全能够感受到,刘辩此时的愤怒,也就紧随其后,翻身上马。

    “誓杀董卓!”

    “誓杀董卓!!”秦良玉、荀彧、徐达三人附和。

    “誓杀董卓!!!”

    三万余大军,齐声呼喊,声音之大,惊飞了秃鹫,吓跑了野狗。

    声势浩大,大有穿云裂石之意。

    突然有事,今天章节更晚了,实在抱歉哈!

    (本章完)

第61章 血战函谷,一触即发() 
0061、血战函谷,一触即发

    一个时辰后。

    官道两侧的活人,开始越来越多。

    除了躺着的,跪着的,逐渐开始有站立的人,无不满面惊恐的看向刘辩大军。

    看到百姓们的神色,刘辩愈发难过。

    同时,想要杀掉董卓的决心,也就愈发强烈。

    不知走了多久,太阳渐渐西斜,寒风自远处的山上吹来,吹的秦良玉本能的紧了紧衣服。

    刘辩看在眼里,却什么都没说。

    他知道,官道两旁的无辜百姓,他们更加寒冷。

    这时,一旁的荀彧望了望天空,作揖道:“主公,这天气可能要下雪……”

    “三军听令,加快步伐,掉队者,斩!”

    荀彧不等说完,听到刘辩的话,立时噤若寒蝉。

    随后,在刘辩的命令下,大军再度加快速度。

    不多时,天空开始飘落雪花。

    这时,远处官道上开始出现士卒,驱赶着,打骂着,不肯前往长安的洛阳百姓们。

    刘辩看了一眼身后的赵云。

    赵云会意,提着龙胆亮银枪上前。

    一脸嚣张的士卒,看见出现的赵云,没有多看,却看向大军队伍,“可是温侯的人马?”

    赵云不知温侯是谁,立时面露疑惑。

    士卒不见回答,目光落在赵云的手中枪,下意识的后退两步,“不是温侯的大将?”

    话音稍落,正要拔腿开跑,伴着眼前一闪而过的寒芒,当即被割喉。

    不消片刻,附近七个士卒,相继死在赵云的寒枪之下。

    同时,周围的百姓们,立时吓的或跑,或跌坐在地,连连磕头求饶。

    挥动龙胆亮银枪的赵云,本是一脸冰冷,可看到百姓们哀求之态,立时换了面色。

    “老人家,本将是弘农王麾下,陷阵营主将,常山赵子龙。”

    赵云说时,还不忘拱手作揖。

    老人家不知道什么陷阵营,更不知道什么常山赵子龙,可听到弘农王三个字,突然止住了慌张。

    “弘农王?将军说的可是,被贬为弘农王的陛下?”

    “正是。”

    听到赵云称是,老人家立时老泪纵横,再度连连磕头,口中说着:“陛下,陛下还没忘记老身,还没忘记老身啊!”

    老人家是洛阳的百姓,自然知道董卓为何进入洛阳,更加知道被贬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竟会带领大军,奔走在长安的路上。

    然而,瞬间想起刚刚小将赵云,将那士卒杀死的画面,便再度笃定,弘农王是来救他们的。

    周围数人,也都知道少帝被贬的事,却没想到,竟会来救他们,当即跪地磕头,山呼:“大王万岁,陛下万岁!”

    此刻,赵云不知如何是好,当即调转马头,将百姓们的话,说给刘辩听。

    不多时,刘辩翻身下马,来到越聚越多的百姓身边,红着眼,屈膝跪下。

    看见刘辩的举动,众人不知什么意思。

    这时,刘辩拱手作揖,尽量控制眼眶中打转的泪水,“辩,对不住大家,让大家受苦了!”

    话音落下,刘辩面向众人叩拜。

    刘辩虽是穿越而来,曾经面对荆州百姓、宗贼,或许只是为了威望值,逢场作戏罢了。

    可眼下,经过这一路的人间惨剧,即使有心做戏,也忍不住眼底的泪水。

    面对特别人,经受特别情感,眼底的泪水会不由自主的涌动。

    对于刘辩的举动与神情,甚至是泛红的双眼,即将涌。出的泪水,众人再次跪拜,山呼:“大王万岁,陛下万岁!”

    此时,即使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音,不断闪动威望值,刘辩也无暇顾及,甚至不愿去看。

    “大家放心,我刘辩,势必杀了董贼,为大家和死去的百姓们报仇。”

    话毕,刘辩一连三次叩拜。

    起身欲走的瞬间,却看到荀彧、徐达、秦良玉、魏征以及韩世忠为首的众将,面向众人躬身作揖。

    刘辩没有过多理会,径直走回队伍,翻身上马。

    众人同样紧随其后,相继翻身上马。

    大军再次开动。

    ……

    ……

    半个时辰后。

    随着路上成群结队,携家带口的人越来越多。

    手提龙胆亮银枪的赵云,自远处奔来,作揖道:“主公,翻过前面那座山,距离函谷关仅五里。

    由于大雪将至,董卓和手下李傕、郭汜两位大将,以及大队人马,数十万百姓都在山坳里。”

    “三军听令,半个时辰内,抵达山坳!”

    “诺!”

    伴着一声令下,刘辩夹紧马腹,扯动缰绳,一马当先。

    此处距离远方大山二十里,即使半个时辰内抵达,也已然筋疲力尽。

    “祖大寿、韩世忠!”

    “末将在!”

    “本帅,命二位将军带领左路、中路六千关宁铁骑,三刻钟内抵达山坳,拖住李傕、郭汜二部。”

    “末将领命!”

    祖大寿、韩世忠,率先带领六千关宁铁骑,奔向山坳。

    “杨再兴、赵子龙!”

    “末将在!”

    “本帅,命二位各领五千骁骑营、陷阵营,由侧翼攻入函谷关前,势必将董贼拦截。”

    “末将领命!”

    杨再兴、赵子龙拱手作揖,随之扯动缰绳,分别带领骁骑营、陷阵营策马而去。

    “罗成、王伯当!”

    “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