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99章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第99章

小说: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不过三个呼吸,两人便来到距离关下三丈的地方。

    突然,一脸冷峻,武力值达到100的裴元庆,猛然掷出手中八棱梅花亮银垂,飞速袭向燃烧中的城门。

    几在同时,裴元庆与身边的樊哙,并未停止催促战马,而是径直向城关飞奔。

    另外,在两人奔向关下的同时,身后万名士卒,有条不紊的冲向关下。

    咔嚓!

    顷刻间,燃烧着的半边城门,在银锤的撞击下,立时四分五裂。

    砰!!

    刹那间,银锤落地,捡起大片大片浮雪。

    只是,不等溅起的浮雪落地,银锤已然回到裴元庆的手中。

    前一秒,随着燃烧的城门被击碎,城关内的士卒们无不下意识的攥紧兵刃。

    颤抖着身子,看向一马当先,出现在视线里的裴元庆。

    “冲啊!!!”

    此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可是,不等话音落下,裴元庆已然入城。

    同时,伴着一道马嘶,樊哙胯下的赤虎前蹄跃起,也已入城。

    刹那间,听到喊话,众士卒出于本能反应,纷纷举着手中长矛,迎上飞奔至近前的裴元庆。

    可是,面对眼前的士卒们,裴元庆仍旧一脸冷峻。

    眨眼间,金铁交鸣声、骨骼碎裂声、抱头惨嚎声,回荡在一脸冷峻的裴元庆耳畔。

    对于敌军的所有反应,裴元庆毫不在意。

    在他眼中,只有夺城,以及以暴制暴。

    当第二个敌军被银锤砸中,口中飙出尺长血线,身子犹如断了线的风筝,落向数丈开外。

    这时,樊哙已然来到近前,与裴元庆相反,露出一脸凶狠之相,挥舞手中的雷神锤。

    虽然樊哙的武力值,比裴元庆低两个,可两人的勇猛程度,几乎是相等持平的。

    随着裴元庆将第三个人砸飞,樊哙的雷神锤下,一位倒霉的敌军小卒,已然被砸的面目全非!

    “砰!!”

    另一位敌军小卒的头骨,被两把雷神锤夹击,不及眨眼,红白之物四溢而出。

    不消片刻,两人无不觉得骑在马上施展不开,当即弃马,大开大合般,挥动手中两把锤子。

    但凡处在近前的敌军小卒,无不砸的血肉横飞,气绝身亡。

    与此同时,万名士卒相继入城,将不足五千的敌军围在中间,展开厮杀!

    不消半盏茶。

    在王伯当、甘宁的陪伴下,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刘辩,手提錾金虎头枪,进入城中。

    逐渐减少的敌军,面对午时所有防御的裴元庆、樊哙,渐渐不敢上前。

    可是,即使不敢上前,也被刘辩的士卒包围,不可谓进退两难。

    ……

    夜幕降临时分。

    罗成带着燕云十八骑,登上南武关就近的山顶,留意百里外的潼关。

    刘辩虽不知细节,却知大概计划。

    对于罗成等人守在山顶,正是等待潼关的信号。

    话分两头。

    话说,刘辩发兵的前夜,守在南阳郡的韩世忠部,已经带领杨再兴、赵云、韩擒虎发兵潼关。

    由于想要抵达潼关,必须要经过函谷关。

    可刘辩为了奇袭,决定韩世忠部越过函谷关,穿山越岭直抵潼关。

    先前约定好,韩世忠部抵达潼关,将燃放信号,供刘辩这边意会,再进行攻城。

    为什么这么做?

    远在南阳郡的韩世忠部,即使穿山越岭,可通往潼关的路,斥候早已探过。

    毕竟,刘辩为了干掉董卓,准备的非常充分。

    可即使抵达潼关,也不会率先开战,而是等候远在南武关的刘辩。

    如果不等,潼关的战事,势必会以最快速度送到长安。

    对于有人攻打,用脚趾头想都会知道,除了刘辩没别人。

    同时也会疑惑,刘辩为什么没去冀州,而是选择发兵长安?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董卓会派出吕布,或者大将李傕,迎战潼关。

    紧接着,派兵绕过南武关,或者西散关,绕道刘辩的大后方,与吕布夹击所在潼关的刘辩大军。

    当然,董卓只是一介蛮夷,能想出此等计谋的,只有一人。

    那人便是董卓的谋士,被称为“毒士”的贾诩。

    无论对方做出何等对策,刘辩、荀彧早已想到,所以于刘辩而言,截断董卓所有“可能”的后路。

    伴着夜幕降临,以及斥候送回来的小心,韩世忠部没有停止前进,更没有原地扎营。

    只是对三军将士言明,送潼关几颗响雷,让守关将士有心理准备,随后撤军五里,驻扎造饭。

    对于潼关,在刘辩不再军营的那几天,荀彧、徐达、秦琼、戚继光、韩世忠等人已经研究过。

    早前的函谷关非常重要,可自从修建潼关,反倒放弃对函谷关的建设以及守护,将重心放在潼关。

    于是,即使眼下能够三雷炸了函谷关的城门,可对于潼关的城门,三十颗火雷弹都未必能炸烂。

    毕竟,潼关城坚,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拿下的。

    所以,韩世忠部仅作为佯攻,真正的重兵力在南武关。

    刘辩相信自己、荀彧、徐达、秦琼四人联手,破了南武关将不废吹灰之力。

    只要占据南武关,不使消息传到长安,吕布必然会请“报仇”。

    因此,正中刘辩下怀——

    引开吕布,干掉董卓几乎是板上钉钉。

    只是,是否天随人愿,全看吕布是否想报仇。

    因此,韩世忠部按照计划,对潼关接二连三的投掷火雷弹。

    不消半盏茶,城楼前脸被炸至坍塌,迅速被火焰吞噬。

    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守城兵勇惊慌失措,不等派兵出城查探虚实,韩世忠部已然撤军五里。

    ……

    次日。

    天边泛起鱼肚白。

    杨再兴手执杨家枪、赵云手执龙胆亮银枪,骑在马上,于相距潼关十五丈的雪地上,闭目养神。

第137章 无辜群体(燃魂1)() 
0138、无辜群体(燃魂1)

    不多时。【。m】

    火红的朝阳冲破云雾,跳出地平线。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杨再兴、赵云的脸上,两人几乎同时睁开双眼。

    同时,阳光也洒在潼关守城士卒的脸上。

    士卒双手紧抓长矛,伴着刺眼的阳光洒在脸上,身子不自觉的前倾,致使险些坠落关下。

    几在同时,当看到关下的两人时,瞳孔不自觉的放大。

    顿时懵逼了!

    可紧接着,立时回神,“将军!将军!!将军您快看!!!”

    昨夜潼关被袭,原本想出城迎敌,怎奈是黑夜,不清楚对方有多少兵马,这才没有贸然动手。

    由于城楼被大火焚烧,将士们连夜扑火,更加不敢睡觉,谨防敌军再次袭城。

    可是,等了一夜,也不见敌军偷袭。

    直到将亮天,士卒们这才撑不住,拄着手中兵器,闭目养神。

    虽然初心是闭目养神,怎奈太困,很快便睡着了。

    然而,这时听闻敌军在关前叫阵,所有人的头脑立时清醒。

    闻言,身负甲胄,双眼布满血丝的武将,自远处走来,望向城关下的两骑。

    只有两个人!?

    尼玛,这也太欺负人了!

    逼也没有这么装的啊!?

    看到只有两个人,那武将立时睁大了双眼。

    紧接着,向远处望了望,结果没发现有任何伏兵。

    “来呀,开城门,本将会他一会!”

    “将军!”

    这时,一位百夫长凑上近前,作揖道:“将军莫急,关下只有两人,此事绝不那么简单啊!”

    “不简单?”武将突然抓向百夫长的衣服,“本将做事,还需你来教吗?啊!?”

    “末将不敢,末将只是……”

    “休要多言!”武将将目光转向关下,“本将昨夜已写书信,估计相国就快派人来了。

    潼关是本将在守,出了此等大事,已知愧对相国的信任与栽培。

    如果是让吕布那厮占了头功,今后就没有我郭汜了!”

    话音落下,郭汜挥动鲜红罗袍,大步走下城关。

    没错,此人正是当初被赵云、杨再兴、鲁智深、熊阔海等人打的不g én形的郭汜。

    至于此时能够完好无损,想来又是所谓的“国师”龙树所为。

    只不过,郭汜若是见到赵云、杨再兴,估计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再有,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带领的西凉军,被秦琼率领的玄甲军,几乎杀的所剩无几。

    重点,樊稠、张济战死。

    即使郭汜与两位没有感情,可站在西凉军的角度,也一样会与杨再兴、赵云拼命!

    不消片刻,伴着城门打开,郭汜单骑出城。

    少顷,郭汜提枪指向两人,“守城大将郭汜,不杀无名之辈!速速报上……”

    不等说出后面的话,已然认出杨再兴、赵云的模样,“是你们!?”

    闻言,杨再兴与赵云互看一眼,相视一笑。

    顷刻间,赵云提枪,策马而出,径直奔向郭汜。

    虽然刘辩安排两人在一块,是为了缓和关系,可杨再兴比较看得开,处处让着“自认为”心眼小的赵云。

    殊不知,即使赵云心底不痛快,可经过数次合作,反而觉得两人上最佳拍档,心底也就释怀了。

    可是,纵使心底释怀,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因此,杨再兴不知赵云的真实想法。

    面对赵云一言不合的冲来,郭汜反而一再攥紧寒枪,紧咬牙根,冲向奔来的赵云。

    虽然先前郭汜败在他们的手里,可如今的郭汜实力大增,孰强孰弱,尤未可知。

    ……

    话分两头。

    再说刘辩。

    随着大军将敌军包围,士卒们均不敢上前。

    毕竟,此时裴元庆、樊哙如同shā é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