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红星照我去战斗 >

第157章

红星照我去战斗-第157章

小说: 红星照我去战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龙低着头,装鸵鸟不说话。

    “咦,你怎么不说话了?刚才你不是叫得很大声吗?连政委过来劝你都被你一把推开了,了不起啊,连政委都被你不放在眼里了啊。很好,我这个师长不当了,你来当师长,我来做副师长,这样好不好?”

    李云龙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地说:“师长,您别说了,听您这么一说我咋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呢?我李云龙南征北战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从来没让人说过一句不好的话,您就别说了,我知道错了,等下去之后我就去穿上白皮的军装,你就瞧着吧,等打鬼子的时候我李云龙一定给您挣脸!”

    “丁伟、那你还吵不吵了?”张城又问道。

    “不吵了,不吵了。师长,我听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自己不是个东西,想当初我们二师过草地的时候,多少同志没有力气坚持下去了,为了不拖累其他战友,他们自己就偷偷地找地方躲起来等死,不让收容队找到,只是为了让部队多节省一点口粮,呜呜呜呜我丁伟对不住他们”

    这些事情丁伟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此时却突然想起来忍不住嚎啕大哭。张城非常了解丁伟,丁伟一向以职业军人自居,军人都是宁愿流血也不流泪的,此刻他却失态痛哭,想来过草地时发生的往事让他非常痛苦吧

    其他的干部也纷纷想起了倒在战场上的战友,都非常悲伤难过,再也没脸嫌官小,嫌穿白皮了。

    张城一一注视着干部们,高声喊道说:“同志们,其实我并不想批评你们,你们跟着党中央从赣南来到陕北,走了两万多里的长征路,什么苦,什么难没吃过!

    可响鼓不用重锤敲,我们即将走上抗日战场了,这是一场国战,这是一场两个国家只有一个能继续生存下去的战斗,我们国家已经存在五千年,都被区区的一个东洋小国给灭掉吗?”

    “不能!”干部们大声嘶吼着。

    张城手一挥,继续道:“是的,中国永远不会亡!虽然我们和日军相比,实力比他们差远了,可是我们国家有无比辽阔的土地,有四万万同胞在支持着我们。所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富强昌盛,为了子孙后代不做亡国奴,我们一定要抗战到底,一定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永远不会亡!”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工农党万岁!”

    干部们愤怒的呐喊声随风飘扬,一直传得很远很远

第二三零章 鏖战华北() 
就在八一三松沪会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1937年8月31日,日军大本营撤销中国驻屯军番号,编成华北方面军,任命寺内寿一大将担当方面军司令官,辖第1军和第2军,直辖第5师团、第109师团、中国驻屯混成第11旅团、临时航空兵团。

    华北方面军顾名思义,他们的主要作战区域便是在华北地区,范围包括冀省、晋省、齐鲁、豫省以及绥远、察哈尔、苏省、皖省、鄂省的一部分,其大本营驻扎在北平市。

    寺内寿一,日本帝国陆军大将、伯爵。前首相寺内正毅长子,二二六事件后,由于寺内寿一出身名门,超然于派阀斗争之外,有完整的任职履历,并且性格开朗豁达,勇于为部下承担责任。

    他不仅在军界,在政界、财界都颇得人缘,成为担负“肃军“重任的陆军大臣的不二人选,因而,由陆军参谋总长、教育总监、陆军大臣联合召开的三长官会议,确定了由寺内寿一来出任新陆相。寺内寿一出任陆相后,马上以其“铁腕“行动整肃陆军。

    1936年3月23日,为了粉碎“皇道派“阵营,寺内寿一撤换了一大批“二二六“事变的骨干分子,形成新的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人员安排。

    寺内寿一此后一人独掌陆军人事大权,清理完皇道派又将统制派的骨干杉山元、西尾寿造和梅津美治郎调来控制陆军中央,自此统制派完全掌握了陆军,这就意味着日本彻底走向对中国扩张的道路。

    此时的日军空前的狂妄,对于四分五裂的中国完全不放在眼里,以寺内寿一、杉山元为首的陆军马鹿们更是喊出了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口号。

    在寺内寿一的心里,中国是滋养大日本帝国的肥沃土壤,因此他主张速战速决解决中国,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后更是对整个华北地区发起了猖狂的进攻。

    1937年8月,日军全面占领北平、天津后,即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大举进攻华北。南口前线部队抗击着日军板垣师团的猛攻。

    与此同时,日军东条纵队也同时猛攻张家口。守军第二十九军刘汝明部不战而退,阎老西的第61军反攻不力,张家口失守,南口危在旦夕。

    毫无疑问,日军下一个矛头所向是第二战区阎老西苦心经营的晋省。晋省,四面环山,地势险要,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在军事上被兵家称之为“华北之锁钥“。所以日军欲统治华北,必先图晋绥;欲图晋绥,必先争太原;欲争太原,必先夺大同或平型关。

    8月下旬,沿平绥路西进之敌突破南口后,继续西犯。进至张家口后,又兵分两路:一路直取天镇,指向大同;一路由日军第五师团一部南下蔚县、涞源,经广灵、灵丘,向平型关奔来。

    面对晋北形势日益危急的状况,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决定,在平型关—雁门关—神池内长城线组织防御,凭借长城阻止日军进入山西腹地。于是,民党军一方面集中所属兵力以歼灭平型关之敌。

    另一方面,眼看日军就要打进自己的老巢,阎老西再也顾不得和工农党的私仇,紧急致电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八路军总指挥朱老总:“我决歼灭平型关之敌,增加8个团的兵力拂晓可到,希电林师夹击敌之侧背。”

    9月23日,接到第二战区司令部命令后,八路军总部向115师下达了为配合民党军作战而侧击平型关的命令:“据阎电,敌于昨夜以来忽奇袭我平型关阵地,现在激战中。115师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但须控制一部于灵丘以南,保障自己之左侧。”

    115师接到平型关伏击日军的命令后,师长林帅、副师长聂帅等迅速召开了营级以上干部动员大会。

    会议由政训处主任罗帅主持,林帅首先发表讲话说道:“同志们,我们八路军第115师从改编以来,渡过了黄河,来到了这里。这里是晋省的东北部,西北面就是长城线上的平型关,北面是灵丘城。

    现在,敌人已经占领了平绥铁路上的大同,日寇的前锋部队已占领了北面的广灵、灵丘、涞源等地。

    如今,敌人正在向内长城线上的友军阵地进攻,我们这里已经能够听到炮声,就是敌人进攻平型关的炮声。”

    紧接着,林帅分析了战局,介绍了敌情,激动而有力地号召道:“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工农党人,应该担当起,也一定能够担当起这救国救民的重任!”

    最后,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在日寇进攻平型关时,利用这一带的有利地形,从侧后猛击一拳,打一个大胜仗。给敌人一个打击!给友军一个配合!给人民一个振奋!”

    会议结束后,115师师部随即下达了向战地行军的命令:第343旅于本日下午由现驻地上寨、大兴庄等地出发,沿独峪、站上、长沟、王巨铺,于晚12时前到达冉庄待机;

    第344旅687团,于本日下午由下关驻地出发,经河铺到站上,待343旅和师直属队通过之后跟进,于晚12时前到达冉庄南面斗方石待机;

    第344旅688团于本日下午由驻地下关出发,于晚12时前到独峪待机,师独立团和骑兵营于本日下午由下寨驻地出发,沿上北泉、徐家台、白羊铺、抢头岭等地进入广灵、涞源地区;师直属队在343旅之后跟进;师主攻部队由冉庄向伏击地区的开进时间,另行通知。

    平型关,位于晋省灵丘县与繁峙县交界的关岭上,为明代内长城内三关与外三关之间的重要关隘。宋代称瓶形塞,明称平刑岭,清代始称平型关。

    平型关四面环山,峰峦叠嶂,地势极为险要。一条峡谷古道穿关口而过,西抵雁门,东通京蓟,自秦汉以来即为军事要隘、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事。

    平型关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

    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是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长约十多公里,沟深数十丈不等,沟底通道仅能通过一辆汽车,能错车的地方极少,而南北沟岸却是比较平坦的山地,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林帅在仔细勘察地形后,几经研究讨论,最后下达作战部署:685团和686团于24日晚进入白崖台一线埋伏,伏击老爷庙至关沟一带之敌;

    687团埋伏于小寨村东面山地,专打敌人的后续部队;独立团深入敌后,插到腰站地区,切断敌人从涞源至灵丘的公路运输线,阻击涞源、广灵两个方向的日军援军,保证主攻部队歼灭平型关正面之敌。

    345旅(原时空中不存在)充当总预备队,但伏击击溃日军主力后,由345旅负责收尾,务必对日军实现全歼。

    25日凌晨5时,除687团还在向伏击区开进外,其余部队均已进入了伏击地区,并按照所分任务在各自的位置上潜伏起来,静静地等待着日军的到来。

第二三一章 请缨出征 (50月票加更)() 
就在115师张网以待的时候,一直做着“皇军不可战胜”美梦的日军坂垣第五师团通过侦察,得知民党部队在平型关一带集结兵力,意图阻止其向太原前进。

    但他们怎么也没料到八路军和民党军会密切合作起来组成前后两个战场,更没有料到配合民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