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我去战斗-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职工多达15000人,机器设备3800部,月产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炮弹15000发,迫击炮弹9000发,子弹420万发。
1923——1930年间,兵工厂共产13式75㎜山炮600余门,以及17式75㎜山炮,14式75㎜野炮,120㎜重炮,150㎜迫击炮。75,82㎜迫击炮射程3000米以上,13式75mm山炮射程7000米,精度好,重量轻,运输方便,尤受官兵喜爱。
1931年阎老西在中原大战中失败后,向常凯申表示“造产救国,建设西北,不造武器,不打内战”,提出“造产救国10年计划”,对外生产民用产品,暗地恢复军工生产,1933年,职工6000多人,设备3000余部。
1934——1937年阎老西成立西北实业公司,统管山西所有工矿企业,太原兵工厂整合成18个分厂,职工8088人,设备4350台,最高月产:65步枪800支,79步枪3000支,冲锋枪3000支,捷克轻机枪600挺,92重机枪90挺,迫击炮150门,炮弹80000发,手榴弹30万枚,子弹150万发,火炸药123吨。
值得一提的是太原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天下闻名,晋造手榴弹弹体分铁皮与铸铁两种。经过多次实验和战场的实践,木柄铸铁手榴弹弹体可以爆裂成数十粒乃至上百粒弹片,杀伤力大,成为晋造军火中的名牌,最高日产达十万多颗。南京的金陵制造局和沈阳兵工厂均纷纷仿制晋造手榴弹,全国公认太原研制的手榴弹威力最大、最好。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前夕,阎老西迁出设备500余部,半成品1000余吨,材料30万吨。分别迁至晋西南,晋南,陕省和川省的城固,兴平,广元,留坝等地。
日军占领太原后发现兵工厂内的设备很多是从欧美国家最新采购的,便打算将太原兵工厂的设备分拆运回本国。
好在日军占领太原才仅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分拆打包好的四千多部设备有三千多部还停放在仓库里,太原火车站还有五百多部设备未来得及运走就被我军缴获,已经运走的设备有五百多部。
进入太原兵工厂巡视一番后,张城感觉这太原兵工厂的设备拆迁之后,工厂已经成了空房,除了地皮之外没有多大价值了。
不过张城对此并不在意,他最想要的是太原兵工厂的职工资料,要知道太原兵工厂最巅峰的时候拥有职工一万五千人,这些职工才是太原兵工厂最核心的财富呀。
若榆林兵工厂有这么庞大的职工群,何愁不能千百倍地发展起来呢,而且太原兵工厂曾经在二十年代还制造过飞机,若是可以把当年那些制造过飞机的老职工找回来,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榆林兵工厂也可以上马飞机项目啊。
苦心人,天不负,张城在太原兵工厂老厂长李蒙淑的帮助下,终于找齐了太原兵工厂近十几年来的职工资料,随后张城便发动八路军将士,挨家挨户寻找兵工厂的老职工。
虽然阎老西把老职工带走了一批,但恋家的人毕竟占了大多数,兵工厂的职工绝大部分还是留在太原城内的,并不难找。
张城最重视的十八个分厂厂长也几乎全部找过来,就连一些已经离职的老厂长都被他一一请了回来,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发明“铠字炸药”的张恺了。
除了张恺外,枪弹厂、电焊厂、柳锅厂、器修厂、水压机厂、火厂、木厂、铁工厂、炼钢厂、炼油厂、汽修厂、炸弹厂、炮弹厂、无烟药厂、制酸厂的大批技术骨干也被张城强行请了过来。
经过张城一连串半含命令半含邀请的动作,几乎所有厂长及技术骨干都答应张城随兵工厂搬迁到榆林。
技术大拿们这么轻易就答应搬迁倒让张城大感意外,不过经过一番深入了解之后他很快就弄清楚原因了。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之前阎老西也曾经动员他们随晋绥军搬迁,但他们认为日本毕竟也是文明国家,以为日军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结果却是大错特错,日军的所作所为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如今八路军打回来了,他们也曾经想回到阎老西辖下继续为晋绥军服务,可又想起晋绥军那孱弱不堪的战斗力,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思来想去,最终他们认为还是八路军比较靠得住,所以这些技术大拿们决定跟随八路军,搬迁到榆林根据地去。
第二八五章 敌后战术()
解决了搬迁太原兵工厂的一连串事宜,在光复太原的第四天,张城便率领大批干部出城十里迎接党中央及八路军总部领导的到来。
统帅见到张城非常高兴,拉着他的手嘘寒问暖,让张城感动不已,随即张城又和朱老总、彭老总、林帅、聂帅、罗帅、叶帅等一众领导热情寒暄,场面好不热闹。
当晚,张城在太原著名的会宾楼设宴款待党中央及总部一行,宴席里大家为了庆祝抗日战场上八路军一系列的胜利,纷纷开怀畅饮庆功酒,十分欢乐。
宴席散后,统帅和张城秉烛夜谈,对目前抗日战场上的形势交换了一番意见。
对于抗战的形势,身为穿越者的张城自然早就熟捻于心,华北的太原会战之后,江阴保卫战也将于12月初落下帷幕,之后南京陷落,日军发动大屠杀企图恐吓民党当局,威逼常凯申投降。
威逼不果后日军发动徐州会战,意图一举击破民党军主力,却被老常狠心挖掘花园口大堤,企图用洪水堵截日军,民党军主力则趁机南逃。
不甘心放过民党军主力的日军卷土重来,发动规模空前的武汉会战,孰料民党军经过几次大会战后,战斗力大幅上升,反被民党军打了几个胜仗,106师团差点全军覆没,若不是日军从广州大亚湾登陆,武汉会战的胜负还难说得很。
不过日军在接连占领了武汉和广州之后,战线空前拉长,导致兵力捉襟见肘,再也无力发动进一步的大规模战略进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此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面对统帅对抗战形势的询问,张城斟酌一番后说道:“如今中**队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形势对我们中**队还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全面抗战初期的日军训练水平高超,战斗意志顽强,几乎人人都是精锐,我们在正面战场上很难抵挡日军的锋芒。”
统帅闻言点了点头道:“你的认识很正确嘛,并没有因为打了几次胜仗就翘起尾巴了,只是目前日军在华北的兵力空虚,许多同志建议马上趁日军兵力空虚之际,再打下日军几座大城,如石家庄、平津等,对此,你又怎么看呢?”
张城摇头失笑道:“这些大城市无疑是诱人的毒苹果,看着好吃,可吃下去却是会死人的。我的意见是见好就收,把重心转移到根据地的防御和发展上面来。
目前日军的兵力并非是全部用在我们中**队身上的,在东北日军还有几十万关东军在防御苏联的远东军,如果我们八路军取得的胜利太过刺眼的话,日本关东军很可能会抽调大批兵力用来对付我们,再加上民党军和我们貌合神离,很可能会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所以我们还不能太跳,以免过度刺激日军。”
统帅听闻日本关东军的强大兵力后神情也是骤然暗淡下来,关东军几十万的兵力若是没有苏联制约全用在中国战场上的话,那中**队根本就没得打啊。
张城见状反而安慰统帅道:“统帅不必太过担心,这几十万关东军还得全力防御苏联的远东军,若抽调太过的话很可能会被苏联有机可趁,要知道苏联对我国的东北同样垂涎得很呢。”
统帅叹息道:“这就是国家积弱的苦果啊,苏联同样不是好东西,可我们却离不开他们,要看他们的眼色行事,什么时候我们国家能独立自主那我死也瞑目了。”
张城却笑道:“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了,只要我们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再灭了常光头,中国人民就可以站起来了。目前苏联还是我们工农党可以利用的对象,他们希望我们能拖住日军的脚步,不使日军有机会进攻远东地区,必定会加大对我们工农党的援助,我们可以趁机向苏联要武器要设备要技术,以此发展我们的军工业。只要我们的军工业发展起来,以我们国家的地大物博以及人口优势,世界强国之林必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席之地。”
统帅听了之后很兴奋,随后又道:“这些目标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牺牲和奉献才能实现,未来还得看你们年轻人的。只是我们八路军接连干下了消灭第五师团及光复太原两件大事,日军在华中打败民党主力之后,我看他们很可能会把一部分精力用在我们八路军身上,这个困局又如何破解呢?”
张城说道:“目前华北方面军的一半兵力被抽调到华中地区,待他们回归华北序列后很可能对我们八路军根据地发起大规模的扫荡,不过日军的大扫荡也并非不可战胜,关键是我们八路军要取得民心,只要有民心支持,我们就可以对日军发起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麻雀战等一系列战斗,让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统帅好奇问道:“游击战、破袭战我知道一些,那些地道战、麻雀战、地雷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城谦虚道:“这是我根据华北地形琢磨出来的几种战法。所谓地道战便是由于华北平原地区没有山林、水泽可依,我们可以大力挖掘地道,挖得纵横交织、户户相通、村村相联、不怕水淹、不怕毒气,既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成为既保存自己又消灭敌人的一**宝。
地雷战则是充分发动民兵、游击队,利用废铁壶、瓷瓶子、瓦罐子等,装上炸药,以杀伤来犯之敌,我们榆林兵工厂已经发明了拉火雷、踏火雷、电火雷、定时雷、连环雷、绊雷、跳雷、飞雷等几十种埋雷方法,各式各样的地雷和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