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红星照我去战斗 >

第70章

红星照我去战斗-第70章

小说: 红星照我去战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打趣一番之后立即给桐梓的李云龙,湄潭的周卫国发电,要求各旅团级以上干部在中午十二点前准时赶到绥阳的师部。

    当众人于十二点前感到师部之后,张城当场向大家宣读中革军委发来的将少共国际师升格为少共国际纵队的电报,宣读完毕后,师部会议室一片欢腾,所有人都笑逐颜开。

    当掌声、欢呼声逐渐平静下来之后,政委站立起来,认真说道:“好了,既然大家都知道我们升格为纵队了,那我就直接宣布干部任命了:

    一、少共国际师整编为少共国际纵队,纵队司令,张城;政委,萧骅;参谋长,张凤鸣;政治部主任,冯文宾;后勤部部长,冯少杰;保卫部部长,胡诋。

    二、少共国际纵队下辖三个步兵师,纵队直属部队有新兵团、侦察团、工兵团、炮兵团、“利刃”特战大队、骑兵团、警卫团,辎重团、狙击营、防空营、重火力营,通信处、纵队野战医院、文工团。

    三、一旅、六旅编为少共一师,二旅、五旅编为为少共二师,三旅、四旅编为少共三师,每个步兵师辖两旅六团,要求每团至少1200人,师部下辖一个炮兵连,重火力连,侦察连,警卫连,狙击排,全师合计8000人

    四、少共一师师长:李云龙,政委:刘玉棠,副师长:何庭一,副政委,谭云凯,参谋长:林永杰,辖一旅、六旅。

    五、少共二师师长:丁伟,政委:陈中春,副师长:陈正相,副政委,赵原,参谋长:李默然,辖二旅、五旅。

    六、少共三师师长:周卫国,政委:罗骅明,副师长张文龙,副政委:蔡书兵,参谋长:李大超,辖三旅、四旅。另外,原四旅旅长陈士齐上调红军总部,另有任用,四旅旅长暂由原一旅一团团长黄定机担任。

    七、师直属部队:工兵团团长林建设,政委谷永红;炮兵团团长孙有道,政委**生;新兵团团长吴岱,政委宋景华;

    “利刃”特战大队,大队长张三和;骑兵团团长王虎,政委萧生;警卫团团长李大海,政委张大宝;辎重团团长王小方,政委李百滔;

    重火力营营长张聪;狙击营营长张风;防空营营长方自在;通信处处长林丽;师野战医院,院长田芳芳,文工团团长孙丽芳。

    我少共国际纵队全体官兵合共28000人。命令宣读完毕,相关任命上报军委批准后正式生效,大家对此还有什么意见没有呀?”

    众人大都升了官职,自然是再满意不过了,哪里还有意见啊,大家都扯开了嗓子向政委吼道:“没有!”

    政委也笑了起来,道:“没有意见,那现在就散会,各部队主官马上回到部队驻地进行整编,22日前必须完成整编任务,23日十点再返回纵队司令部,等待军委命令。”

    “是!”

    看着鱼贯而出的干部们,张城特地留下了纵队司令部党委成员,介绍新任保卫处处长胡诋给大家认识。

    胡诋,又名胡南风,安徽舒城县干汊河镇人。幼年读私塾,后入城关植民小学和合肥省立第一中学读书。

    1919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工农党。长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1930年在天津主持“长城通讯社”,与李克浓、钱壮非战斗在敌人要害部门。

    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侦察部部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野战司令部特派员、国家政治保卫局红军工作部执行部部长。

    作为中央特科卓越的情报员,打进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龙潭虎穴,传递出大量敌人的机密情报。被周副统帅给予“龙潭三杰”的赞誉。

    然而让人十分扼腕叹息的是在历史上,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胡诋惨遭张帼滔杀害,年仅三十岁,

    如今胡诋进入少共国际纵队,自然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而且如此牛叉的人物居然被中央派到少共国际纵队担任保卫工作,由此可见中央对少共国际纵队这支新组建部队的极度重视。

    胡诋作为保密战线上的大拿,低调是他本色,沉默是他的本能,他的话不多,只是认真说了句:“各位同志好,我是胡诋。”

    简单介绍大家认识后,众人就一一告辞离开了,张城正要回房休息的时候,胡诋却拉住了张城不让他走,说有事对他说。

    张城以为中央要交代了什么秘密任务给他,连忙安坐下来,平心静气听胡诋汇报。

    谁知胡诋却掏出了一纸电文,张城一看,原来是常凯申向全国发出的最新悬赏令,上面除了统帅、朱老总、林彭两位军团长外,张城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张城悬赏的大洋竟然高达二十万大洋,仅次于“朱毛”的三十万。

    看完后,张城心中忍不住大乐,自己居然和统帅朱老总名列老常悬赏榜的前三名,看来自己这八年没白白穿越啊!

第一百章 开路先锋() 
胡诋见张城对常凯申的悬赏令竟丝毫不在意,心里着急得很。

    直到张城在他面前表演了百步穿杨以及徒手劈砖的绝活,还命令警卫团的战士耍了几手特种作战的手段后,胡诋才相信张城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这才放过张城。

    不过由于少共国际纵队中来自民党的俘虏兵占了一半,私底下胡诋还是保持着高度戒备,时时刻刻紧盯着部队,防止敌特渗透。

    1月19曰下午两点,张城来到了桐梓李云龙部的驻地,检查少共一师的整编情况。

    少共一师由原来的一旅、六旅组成,张城非常重视这支部队,尤其是原来的一旅一团,一直都是张城麾下的头等主力,无论是要打硬仗还是其他部队缺少长官了,张城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一团,在原来的少共师中一直有种子部队的美誉。

    来自后世的张城自然非常清楚,一只部队是否强大首先要看的是其主力部队的战斗力。

    因此,从原来的少共国际师,再到如今的少共国际纵队,张城始终都极为重视一团。

    在张城心里,一团不但是全军的种子部队,同时也是遇到关系全军团生死存亡的恶仗、硬仗时的中流砥柱,承担着部队所有战斗中最艰巨、最困难的任务。

    只要一团不倒,少共国际纵队就稳如泰山。

    此时一团的团长是李云强,原团长黄定机如今经升任三师四旅旅长了。

    原本一团团长出缺应该从一团内部提拔的,师长李云龙也不希望自己的亲弟弟进自己麾下的部队,怕一师万一有个好歹,两兄弟被一锅端掉他老李家也就绝后了。

    但李云强资历、战功确实够资格升任团长了,最后由张城一锤定音,亲自指定李云强从侦察营调任一团升任一团团长。

    一团是张城麾下的头等主力,张城自然要挑选信得过的人担任主官。

    李云强是李云龙的亲弟弟,也是“张城”从小带大的乡党,而且李云强在战斗部队、侦察部队甚至特战大队都接受过张城的亲自指导,其军事素质和战斗指挥并不比李云龙逊色多少,只是因为年纪尚小,张城才故意让他在基层多磨砺几年,如今李云强已经磨砺出来了,张城自然要将他推上位。

    李云强原来只是侦察团辖下的侦察二营的营长,现在刚升任全军头等主力一团的团长。他身为李云龙的亲弟弟,又是老大哥张城破格提拔上来的,压力不用说也是山大的。

    而且一团是支特别牛气的部队,全团官兵并不因为李云强是师长李云龙的亲弟弟就对他另眼相待,还好军队是个特别直接的地方,最看重的就是实力。

    上任第一天,李云强就受到了一团三个营长的轮番挑战,结果李云强无论是在徒手格斗、百米射击还是沙盘推演都轻松获胜,终于初步赢得了三个营长的信任。

    张城来到一师驻地,一不听汇报二不看门面功夫,就直奔一团的训练场地,指明要看一团的训练情况,李云龙正对通讯员打眼色让他通知一团,却被张城直接制止了。

    张城在后世也是混出来的老兵油子,李云龙私底下的小手段哪里逃得过他的金睛火眼?

    张城就是要搞突然袭击,要的就是看到一团的实际情况。

    看见张城等领导到来,一团长李云强马上就要集结队伍,欢迎张城的到来。

    张城也不跟李云强客套,当场就说要一团举行一次军事对抗演习,他要看一看一团的实际战斗力。

    一团接到命令后,用最快的速度将部队分成红白两方,以阵地阻击战为例进行了一次接近实战的演习。

    张城看完后对一团的战斗力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感觉一团的战斗风格比较呆硬,遇到强敌只是一昧的猛打猛冲,缺乏灵活应变的手段。

    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许正是因为一团这种大无畏的强攻硬打风格,才造就了一团攻无不克、无坚不摧的强悍气势。

    最后张城还是对李云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他多用脑子打仗,部队可以猛冲猛打,但作为指挥官,脑子必须清晰灵活,要有随机应变的手段。

    看完一团后,张城满意地点点头,这才闲下心来倾听一师汇报整编情况。

    1月22日,经过整编休整的中央红军,以崭新的面貌,按照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制订的方案,分三路移师北上入川。

    红三军团、五军团为左路先锋;红一军团、九军团为右路先锋;而刚刚完成整编的少共国际纵队则担当中路先锋,并承担保卫中央纵队的重任。

    从全军总后卫摇身一变成为全军的开路先锋,可见在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心目中,少共国际纵队的地位已经上升到和红一军团、三军团不相上下的高度。

    张城和政委接到中央电令后,立即电告少共一师和三师,命令他们星夜兼程,于上午十点到达指定出发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