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宫倾天下 >

第34章

宫倾天下-第34章

小说: 宫倾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婢想,这番话娘娘应该去对皇上说吧,留与不留,不是奴婢说了算的。”婉儿淡淡的答道。

韦后并未生气,道:“本宫一定会提醒皇上的,就怕有些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妄想借皇上一步登天,到了那时,本宫就只好学学婉儿你的做事手段了。”

韦后的话中带刺,所指的自然是司制房的血洗和若雪的死。

婉儿轻轻点了点头,也不多说什么,躬身送走了韦后,直到她走出了很远,方才站直了身子,无所谓的笑笑。

“婉儿,你真的跟了显哥哥?”

婉儿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看着太平道:“要是我说,我和皇上除了商讨国事之外,什么也没发生过,你信吗?”

太平点头道:“我信,因为我亲眼看到你为贤哥哥做了那么多事,至于最后的流放,我虽想不通是为什么,但料想也是有原因的。”

“离开朝堂虽然残酷,可也给了他自由,他常常说,这里像一个牢笼,所以当娘娘说出最后结果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就写下了那道诏书。”婉儿说道。

“皇后如此嚣张,婉儿,你以后要小心才是。”

“我知道。”看着韦后消失的背影,婉儿的心中却有了另外的想法。

夜已经很深了,婉儿还在帮显整理着奏折,她相信,属于武后的那个时代还没有过去,所以,她更要努力的帮显经营好朝堂,等武后回来的时候,就会看到她的努力了,也就会更加的信任她。

获取武后的信任,这才是婉儿最终的目的。

显尽量收摄着心神,看着奏折上的文字,婉儿问道:“皇上,豫州刺史一职空缺已久,大臣们都认为长久下去,恐生变故,裴大人想从他的门生中举荐一个人,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你觉得呢?”显随口问道。

“裴大人是前朝重臣,深得先皇的信任,学识过人,想必他的门生也是不错的,皇上不如让他上朝,见一见,再做定夺,皇上认为如何?”婉儿道。

婉儿所说的裴大人指的是大臣裴炎,先皇曾先后让贤和显两位太子监国,而诏令辅佐的都是这位老臣,可见其地位非同一般,婉儿力荐他的门生,自也是为了讨好他,为自己和韦后之间的争夺加了一份重注。

婉儿的话音刚落,韦后却带着宫婢走了进来,冷冷的说道:“本宫认为不妥。”

婉儿行了礼,显问道:“皇后的心中是否有了合适的人选。”

韦后收起了冰冷的神情,走到显身边,讨好的说道:“皇上,臣妾的父亲在蜀地为官,与臣妾相隔甚远,臣妾想像皇上讨份恩典,将他擢升为豫州刺史,也好解了臣妾的思亲之情。”

“这…………”显为难的看向了婉儿,这两个人都是她不忍拒绝的,况且,她们一个贵为国母,一个又是武后最为宠信的人,得罪了谁都不是一件好事。

韦后也将目光看向了婉儿,一副挑衅的味道,婉儿只假装不知,道:“皇上,既然娘娘有了更好的人选,那就依娘娘的办吧。”

显的眼神中露出了感激的神色,道:“拟诏吧。”

婉儿点头,迅速的写下了诏书,擢升韦后之父韦玄贞为豫州刺史。

如此轻易的便打败了婉儿,韦后的心中难免起了疑,但婉儿的脸上却一点异样都没有,让她也捉摸不透,但即使是表面的胜利也足以令其开心不已了。

从新皇登基到现在,已经足足两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婉儿一直忙着朝堂,忙着应付来自韦后方面的刁难,但依然没有忘记那个深处后宫的武后,只是苦于抽不出时间而已。

终于有一天,显去向武后请安,也顺便带去了婉儿,婉儿才再次见到了武后。

“奴婢参见太后娘娘。”

皇后,太后,只不过是一字之差而已,但对于武后,不同的不止是身份,还有另一些她渴望已久的东西,所以,当婉儿如是请安的时候,武后的脸上竟显出了悲凉的神色。

武后给显赐了坐,问道:“听说你把豫州刺史一职给了皇后的父亲?”

显有些惊慌,但还是答道:“是,是因为…………”

“显儿,这大唐的江山是你曾祖父,你祖父及无数将士用鲜血换回来的,任人唯贤才是治国之道,行差踏错都会给李唐江山带来危机,到了那时,你如何向李家祖先,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武后没有等他解释,已抢先诘问道,语气很是不满。

“儿臣知错了。”显俯首道。

武后稍微缓和了一下情绪,道:“既然诏令已发,此事就这么办吧,朝令夕改也非朝廷所为。”

“儿臣遵旨。”

武后的心中依然不快,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又坐了片刻,显终究受不了如此压抑的气氛,起身辞道:“母后,儿臣还有些政务要处理,先行告退了。”

“等等。”武后道:“显儿,哀家有一事相求。”

“母后请说。”

武后看了眼婉儿道:“贤儿流放巴州已经数年了,现在你已登基,母后想,是该派个人去看看他了,一来,哀家心里也着实挂念得很,二来,你们毕竟是兄弟,派个人去看看,也好让天下人知道,你到底还是念着手足之情的。”

说是相求,但武后的语气却更像是一种命令,而显则只想尽快离开这里,于是答道:“一切就依母后的意思办吧。”

武后点头道:“下一份诏书,让丘神绩丘将军去吧。”

“娘娘。”婉儿跪下,道:“婉儿也想一同前往。”

其实,婉儿说出这句话心中也没有底,她也很清楚,这样的请求对于显而言,意味着什么,只是终究还是抑制不住对贤的思念。

武后没有让她等待太久,而给出的答案虽然简单,却让婉儿欣喜不已,武后道:“你也一起去吧。”

“谢娘娘。”

显的脸上现出了不快的神色,但当着武后的面却也不敢多说什么,武后终于摆了摆手道:“你们都下去吧。”

显转身走了出去,婉儿感激的看了眼武后,武后笑着点了点头,婉儿也跟着出去了。

第九十三章 再见

显走得很快,即使婉儿小跑着,也很难跟上他的步伐,终于在一座假山后,显突然停了下来,婉儿也跟着停下了。

显转过身,看着婉儿道:“为什么要去见贤?”

“你知道的。”

“可是朕要听你说。”

婉儿回望着显的眼神无丝毫的惧意,反而多了一份挑衅,道:“因为这是我欠他的,我出卖了太子宫,得到了今天的一切,而他却付出了一切。”

“如果朕不允呢?”

婉儿道:“你一定会答应的,因为,这也是你欠他的。”

二人都明白这番话所指何事,不需言明。

看着婉儿渐渐远去的背影,显的表情显得有些痛苦了起来,在婉儿转身的瞬间,他似乎想解释什么,但到底还是忍住了。

四年,婉儿仍然清晰的记得最后和贤温存的那个夜晚,依然还记得那张无边的蛛网,也记得贤流放的那个清晨,只是四年却也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往事,悲伤,还有时光和容颜。

就在婉儿还沉浸在即将前往巴州的喜悦中时,武后却再次召见了她,而这一次却是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前来传唤的人是如月。

如月将她带到了殿门口,便离开了,婉儿只好自己走了进去。里面没有执事的宫女,只有武后一个人,在她面前的桌案上放着一个托盘,上面罩着一层白色的绸缎。

婉儿跪下行了礼,武后道:“婉儿,你明日就要随丘将军一道启程前往巴州了,哀家有一些东西想让你转交给贤儿,替哀家告诉他,哀家从未忘记过他。”

“娘娘想让奴婢带什么东西?”

武后轻轻的将托盘往前方推了少许,婉儿轻轻掀开了上面的绸缎,里边赫然是一把纯白的匕首。

婉儿慌乱的说道:“娘娘,奴婢不明白。”

武后轻轻拉起了婉儿的手,眼神有些悲伤,道:“婉儿,你应该明白的,贤在世一天,对显都是一种威胁。”

“可是英王已经登基了。”婉儿辩解道。

武后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不管是在朝堂之内,还是之外,拥立贤的人都还有很多,所以,只要他在世一天,显儿的位置就不会稳固,他是我的儿子,我又怎么会想要他死呢,只是,我更希望看到天下太平。”

“既然如此,娘娘当日为何不直接赐死太子呢?”婉儿痛苦的说道。

武后大概也没料到婉儿说出这样的话,愣了片刻,道:“那是先皇的旨意。”

婉儿颓然的坐了下去,武后的主意已定,再说已是枉然,婉儿很早以前就预感到了贤悲剧的未来,只是未曾料到,即使他被流放,也逃不过死亡。

婉儿缓缓的磕了头,捧起了托盘,一步步的往殿门外走了去,看着她的背影,武后说道:“婉儿,记住了,这是显儿的旨意。”

婉儿突然感到惊惧了起来,贤被赐死,发旨的是显,这无疑是在向天下宣告,显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君主,试问,这样的君王又如何能够长久呢?

这一切,不过是武后在为她的未来铺路而已。

婉儿没有回头,目光一直望着前方,手中的那把匕首似乎很重很重,可她终究还是托起了它。

马车一路向巴州驶了去,除了随行的丘将军,还有数名侍卫。

婉儿坐在马车内,丘将军一行则骑着马。

婉儿掀开了车帘,通往巴州的道路虽然难行,但风景还算不错,奇山大川连绵不绝,放眼望去,山水相接,极是雄浑。

如是在往常,婉儿一定会随性作上数首诗作,可是现在,却无这个心思了。

放下车帘,继续思索着救贤的方法,不自觉间,婉儿又碰到了腰间的那把匕首。

蜀地的三月,寒气依然很浓,婉儿只知蜀路难行,殊不知,连春色都来得如此之晚。

下了马车,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来,婉儿紧了紧身上的衣服,丘将军上前禀道:“婉儿姑娘,太子的府邸就在前方。”

婉儿点了点头,随着丘将军一道走进了一条小巷。

时隔四年,婉儿终于再次见到了贤,破旧的府邸内,贤身着布衣,披散着头发,低着头坐在院里的石桌边,右手握着一坛酒,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