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之王-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他也没办法,只好道:“那你有没有想过,按照你的方式来剪,到时候能有多少人愿意买票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只不过又是一部《东邪西毒》而已。”
周颖不同意:“有的人喜欢在观看影片之后感受到思想的洗礼,有的人喜欢观影过程中的感官享受,每个人的追求不同,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追求也不一样,没有人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上一部电影。非要这么做的话,只是四不像,还不如专心做好一件事,做到极致。”
“我明白,”
杜安点头,表示赞同她的意见,又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非要做到极致?为什么四不像就一定不好呢?”
周颖一下愣住了。
四不像这个词,从来都是贬义的,她还真没见过有人想要往四不像的方向上去发展呢。
杜安继续说着:“打个比方,影片甲,深度有五分,娱乐性有五分,影片乙,深度有八分,娱乐性有两分。因为娱乐性的关系,它们的观众人数也是不同的,这点你不能否认吧?”杜安说着,看向了周颖。
周颖点了点头,承认了他的这个假设。
“那么我们假设影片甲的铁杆影迷有五百万,影片乙的铁杆影迷有两百万,这跟实际情况也是相符的吧?”
周颖又点了点头。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我们该怎么定性这两部电影到底哪部好呢?”
杜安抛出了这个问题,不等周颖回到,自己接着说了下去,“按照现在的主流审美标准,那肯定是影片乙好,影片乙甚至还会获得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之类一些乱七八糟的奖项荣誉。”
听到杜安把三大奖归结为“乱七八糟的奖项”,周颖不觉轻笑了出来。
“但是影片甲什么都得不到,他只有更多的观众人数,但是我要的就是这个。”
杜安说到这里,停了一口气,抬眼,看向周颖,“你懂我的意思了吗?”
周颖隐隐有些懂了,却好像又不是太懂,眼神复杂地看着杜安。
这位年轻导演似乎并不像外界所传的那样只是懂一些商业套路外加头脑发热,他似乎有着自己明确的艺术追求,头脑比她所接触过的绝大部分导演都要来得清晰。
这样的一个人,难怪能在这么小的年纪就刷新了全球二十亿票房的纪录。
杜安把自己的理念——或者说忽悠招数——抛了出来,“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普及多少年了?我们从小到大的语文课本上全部都是各种道理,从孔子到孟子,从老子到韩非子,听了十几年的道理,还没够吗?可我们的文艺片还在干这种招人烦的事,跟观众们对着干,他们票房不低谁低?”
“讲道理也分方式的,在这里,我赞同儒家的中庸思想。”
“比起讲一个专业性强,却只有两个人愿意去听的故事,我更愿意讲一个专业性没那么强,却有五个人愿意去听的故事,奖项什么的,我不在乎。”
周颖觉得,在她面前的这位年轻导演,这一刻,隐约有些古代圣贤叹世人愚昧誓要普化世人的寂寥感了,令她不由地肃然起敬。
杜安讲了半天,看周颖的表情好像也入戏了,于是赶紧问道:“那你现在可以开始剪了么?”
看到周颖点头后,他不由暗自感慨起来:别看自己平时有些闷,关键时刻还是不掉链子的,忽悠了一个又一个。
感谢大学老师。
第一百三十二节:向左还是右
(为冷偌涵盟主加更)
剪辑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对着一堆你早就看过十几遍二十遍的东西,还要翻过来覆过去地看,再好看的东西都能看吐了。
还好,经过杜安一番高大上的“教育普及化”的理论演讲之后,两人统一了步调,合作愉快,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到了收尾阶段。
“哪一个?”
剪辑室内,周颖问他。
杜安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眼神犹豫不定。
《飞越疯人院》基本上剪得差不多了,现在是在决定最后的上映版本的结局问题。
剧本从来不是死的,虽然剧本上写了在影片的最后,巴特举起盥洗台砸破窗户逃出了疯人院,然后全剧终,但是在拍摄的时候杜安又临时其意拍了一些后续的东西——干导演这行一年多了,随着对这项工作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也逐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就比如说对《飞越疯人院》的节奏处理上——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东西,也知道该如何去表现。
现在的结局也是这样一种情况。
杜安一共拍了四个结局,巴特举起盥洗台砸破窗户逃出疯人院是其中一个,另外三个中,有一个他在感情上是比较倾向的,但是他不敢用。原因是在于,自从出道开始到现在,他拍的两部上映的电影——《电锯惊魂》和《风月俏佳人》,都是忠实地还原了他的梦境,而他现在比较倾向的这个结局,却是梦境中所不存在的。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梦境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为什么梦境中的故事拍成电影会有这么大的票房吸附力,但是两次巨大的成功也让杜安开始依赖于梦境。甚至于……膜拜。
《飞越疯人院》在剪辑时的节奏变动,还在杜安的接受范围之内,毕竟素材还是那些素材。只是加快了节奏,使故事更加紧凑。而这个他比较倾向的新结局却是彻彻底底由他自创的东西。
他没有信心。
他不知道如果不按照梦境中的结局来,而是采用他的那个结局,这部影片还会不会像《电锯惊魂》和《风月俏佳人》那样成功。
这时,周颖在一旁发表了意见:“其实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4号。”
她口中的4号,就是杜安内心比较倾向、也是由他原创的那一个结局。
“虽然,它有一点问题,比如说,逻辑上有点小问题。但是,”
周颖指手画脚地说着,“但是”这个词出口后,她站定了脚跟,站在那里,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杜安,“但是,它非常震撼人心。”
没错,就是震撼人心。
当把几个结局都接上去,观看了一遍后。周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4号结局了,久久不能忘怀。
周颖无疑是个专业技能过硬、可以求助的人,于是杜安不禁问她:“那你觉得1号怎么样?”
1号结局就是他梦境中的那个结局。巴特举起盥洗台撞开窗户冲出去,逃离疯人院。
周颖摇了摇头,“虽然问题找不出来,但是中规中矩,张力不够,远没有4号那么震撼人心。”
“虽然说4号结局逻辑上有点小问题,但是那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及随之而来的深沉的绝望感,都让我想到了《电锯惊魂》。”说到这里,周颖笑了一下。“杜导你的《电锯惊魂》我也看过,拍的不错。特别是结局那里,非常震撼人心,而现在你做的这个4号结局就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和《电锯惊魂》里的单纯炫技不同的是,这里的结局并不是炫技,而是总结并且深化了整部电影的主旨,所以我强烈推荐4号结局。”
周颖顿了顿,问道:“杜导你是比较看好1号吗?”
显然,她也看出来了杜安心里是比较偏向于1号结局的。
杜安苦笑了起来,“都是自己的孩子,哪个对我来说都一样,就是觉得1号稳一点。”
他也只能这样说了,难不成还让他对周颖说实情吗?
“稳?”
周颖实在无法理解这位导演的思路:有的时候,他胆子大到可以吓死人,不走寻常路,但是有的时候又胆怯地像只畏缩的兔子——他都敢用商业片的模式和节奏来拍文艺片了,怎么到了结局这里反而求稳起来了呢?
自从开剪以来一直合作愉快的两人,于是争执不下。
杜安想要用1号,周颖想要用4号,最后争执了半天谁也没能说服谁,只好不欢而散,杜安回家她回酒店,这件事留待明天再说。
因为心情有些烦躁,杜安打的到了离金陵王府还有一条街的地方就下了车,下车来走走。
剪辑工作已经到了尾声,下班比较早,现在是五点不到。
如今已是三月底,南扬市正在逐渐由冬天向夏天过渡——你说春天?南扬市从来没有那东西——所以现在的天光还是亮着,只是南扬市的上空似乎永远有一层挥不去的阴霾,总让人感觉灰蒙蒙的。
走上两步,就是公交站台,杜安顺势看了一眼,看到那里站着等待公交车的人群,两个小孩一位老人。在三人的身后,公交站台的广宣栏上,是一个男人仰头向天微笑的海报,背景是铁栅栏,上面写着一行大字:飞越疯人院。
下边跟着四个更大的红字:杜安作品。
右下角还有一行略小的字眼:4月29日全国公映。
吕方何的效率还是很高的,资金到位之后,立刻开始了前期宣传,最近他走在街上、坐在出租车里,已经看到不少公交站台和楼宇墙面挂上了《飞越疯人院》的海报。而在宣传策略上,他则是采用了主推“杜安作品”的方式。
毕竟整个《飞越疯人院》剧组,还真就是他们这导演最大牌了,朱茜都稍微逊色一点,其他人就更不用比了。尤其是在南扬市,杜安可是个大名人。
杜安推了推鼻梁上的墨镜,离开了这里,向金陵王府的方向走去,冬末的风萧瑟,将他大衣的衣角吹起,他伸手按下。
回到金陵王府的住所,打开门,听到厨房里传来做菜的声音,他顺势拉开鞋柜的门一看,看到了苏瑾今天出门穿的那双鞋正在里面,这让他不禁眉毛一挑。
在三月初的时候姐姐和苏瑾就把店面找好了,花了半个月的功夫也把装修搞好了,之后新店开张的苏瑾简直比他还要忙,每天基本上都是他先回来,两人都吃了快半个月的外卖了,没想到今天苏瑾倒是回来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