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之王-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周围人昏昏欲睡的反应,显然也是和他想法差不多。
只不过电影技术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无数这样不靠谱的技术中累积发展起来的,所以对于新技术的出现,导演们从来都是抱着最大的宽容度——说不定就又出现一种新的靠谱技术了呢?甚至在不靠谱里面,也能发现闪光点。
这也是为什么这位北电教授拿着这么一个不靠谱的技术也能上去演讲的原因了。
手机一震,杜安低头,点开一看,是李绍红发的信息来了:“随便。你们拿主意,别像昨天那么辣了。”
旁边的贾璋柯也凑过头来看了一眼,“怎么说?”
杜安看他这模样,显然也是等不及想去吃晚饭了。
“不要太辣的,”
杜安看了他一眼,说:“我听老徐说,旁边两条街的地方有一家淮阳菜馆,挺好吃的,她来这边拍戏的时候经常去那,要不就去那边吃?”
这里的老徐不是徐客。而是徐靖蕾。
贾璋柯一点头,“行,我也不挑。就这样吧。对了,今晚哪几个去?”
杜安板起手指数了数,“你,我,红姐,老徐,黄哥,”说到这,杜安推了推自己右手边那人。“船哥,等会一起去吃饭?”
他左手边是贾璋柯。右手边是陆船,此刻陆船也抱了个手机不停地在发信息。听到他的问询后抬头过来瞥了一眼,摇了摇头,“不去,有事。”
杜安了然地点了点头,“行。”
陆船这人还不错,就是有点面,花花肠子也不少。认识的这几天里,杜安已经从好几个人那里听说了他的事:这家伙现在逐渐开始功成名就,往他身上扑的人也不少,小心思也开始萌动了,听说正在闹离婚。
看他现在这模样,也不知道是不是小蜜专程赶到横店来了。
“那应该就这几个了。”
杜安又转过头对贾璋柯这么说。
贾璋柯开玩笑道:“好,那就这么着。淮扬菜都精致,一碟也就那么点,两口的事,正好,就吃你这大户了。”
杜安嘿嘿一笑,没说什么。
这几天了解下来,他才知道自己有多奇葩:像他这样两年时间攒了几个亿身家的导演,还真是从来没见过。就算抛去年限不谈,只论身家,所有导演中有几个亿身家的也是寥寥可数,所以自己还真是导演中罕见的暴发户了,于是也理所应当地揽下了这两日的活动花费,花钱花得痛快。
好不容易熬到今天的会议结束,杜安和其他人先把事情约好,然后就先回去楼上休息了,看看时间不早了,就提前去了那家餐馆里,弄了个包间,然后把详细地址发给了另外几个人。
零零散散地,人也逐渐都来了。
杜安环顾一圈,发现人来齐了:贾璋柯,徐靖蕾,李绍红,黄健新,还有自己。
从人员的构成也能看出来确实导演圈内的地域之分还是比较严重,已经深入人心的了——这里都是内地派系的。
虽说杜安觉得两岸三地是一家,没什么必要分彼此,但是在日常相处中发现确实地域的差别还是挺明显的,不管是饮食、语言还是日常处事上,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风格,确实同样地域的更容易说到一起去。
最后到的黄健新刚放好衣服,环顾了一圈,就问道:“小陆呢?”
贾璋柯意味深长地一笑,“人家有事。”
陆船那点破事,在场的都知道,也不用多提了。黄健新闻言,也是摇了摇头,就不多说了,坐了下来,而这边厢,杜安则和李绍红讨论着《电锯惊魂》系列的事情。
“……我觉得没有必要说它是恐怖片,你就一定要按照恐怖片的模式来拍,什么血浆啊惊吓啊什么的,这些东西要有,但是不应该是为了恐怖而恐怖,它应该是有自己的东西,比如说烧脑的逻辑推理,这才是当初《电锯惊魂》能吸引人的原因。”
杜安向李绍红讲述着自己的想法。
《电锯惊魂3》还是李绍红执导的,前期拍摄工作也已经完成,等到做完后期就在下半年上映了,而不出意外的话,《电锯惊魂4》也是会立项拍摄的,瑞星那边也表示过了,不出意外,第四部的导演还会是李绍红。
虽说《电锯惊魂2》的口碑并不是很好,但是票房成绩是看得见的,瑞星对此还是颇为满意的,也愿意相信李绍红,只不过李绍红自己感觉越拍越迷糊,好不容易认识了杜安,赶紧来听听这位原创是怎么理解这部系列电影的,取取经。
杜安继续说着:“甚至于它不那么血腥都行,但是最中心的东西一定要抓牢,前后关系要贯彻好。如果让我来拍的话,我是比较倾向于延续第一部的故事,挖掘更多的相关人物出来,顺着这条线往下走,毕竟观众第一次接触到这部电影就是《电锯惊魂1》,他们对里面的人物也更熟悉,而且说实话,第一部里漏洞很多,我觉着后面的系列完全可以跟着这些漏洞来,一点点把它们都填上。”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嘿嘿一笑,“说得有点乱,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听得懂。”
李绍红面有所思,“好像有点明白……”
杜安看了看李绍红,又道:“其实我说的这些只是个建议,这部系列电影到底怎么拍,还是红姐你自己来决定吧,现在这是你的电影,不是我的。”
他说的这些可都是肺腑之言:对于《电锯惊魂》,他始终有种特殊的感情——这是他拍的第一部电影,人们对于自己的第一次总是特别重视的,杜安也是如此。《电锯惊魂》系列就像是他的孩子一样,他希望这个孩子能好好地成长,而他一开始所说的,就是他自身对于这个孩子的成长路线的规划。
但是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现在这个孩子的监护人从他换成了李绍红。
站在自身的立场,他是希望李绍红能按照自己之前所说的那条路线来培养这个孩子的话,但是站在朋友的立场上来说的话,他还是希望李绍红不要这么来拍——这样来拍的话,那么这部电影的导演就会是他杜安,而不是李绍红了,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
两人在这边聊着,那边已经有人不满了。
“行啦,你们俩会上还没听够吗?来吃饭了还继续在谈业务,有劲儿没劲儿啊?”
开口的是徐靖蕾。
如果说杜安是导演圈子里难得的帅哥导演,那徐靖蕾就是导演圈子里难得的美女导演了。
这位演员出身的导演,演了没两年戏,就“见异思迁”,投奔到了导演的行列中来,而且头两部作品就都出手不凡,展现出了不俗的灵气,也因此被公认为才貌双全,媒体上一致称其为才女。
影视圈中,美女多了,但是被称为才女的,就寥寥可数了。
黄健新这时开口了,“嗳,我们当导演的,不聊业务聊什么?”说完,又对杜安笑着说:“小杜,我看你跟绍红聊得这么起劲,那我也来跟你聊聊业务。我现在闲着没事干呢,你看,你这个大老板是不是给我介绍个活儿?我可是听说了你要拍一部大片呢,这副导演的位置要是还在的话,你这个大老板看看老哥我是不是合适?要求不高,管饭就行。”
杜安闻言,真是给惊着了。
什么个情况,继张艺某之后,怎么黄健新也主动请缨要来给自己当副导演了?
第一百九十四节:这孙子
黄健新此言一出之后,徐靖蕾和贾璋柯都起哄地“哦”了一声,笑把他们两人看着。而作为当事人,杜安则是盯着黄健新,眼神疑惑。
黄健新是和张艺某同一代的导演,54年出生的他和张艺某一样,一开始学的也不是导演,而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毕业后进入西影厂的他做过编辑、场记,写过剧本,当过副导演,也和他人一起合拍过电影,一直到85年终于独立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黑泡事件》,该片一经播出就造成了巨大轰动,获得了当年的华表奖最佳影片,黄健新也是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导演之路,如今是二线导演中顶尖者了。
杜安看了黄健新一会儿,也没问真假,直接半开玩笑地说道:“黄哥,我还以为你要说过来给我当监制呢。”
其实依照黄健新的成绩和资历,是足够进入一线导演的行列的,但是他具体技术上有所不足——他更适合的职位是监制,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几个监制之一,但是从导演的角度来说还是存在一些短板的,所以屈居二线导演。
黄健新一乐呵,笑道:“我倒是想过去当监制,就怕你不同意啊。”他说着,感叹了一声,“我也年轻过,你们年青人的心思我还不知道么?我年轻那会儿当导演的时候,就最烦监制了,什么都要插一手,经费什么的也就算了,我怎么拍他都要哔哔两句,烦的不行。特别是从你以往的电影来看,你我的艺术角度有些差异,我要是去给你当监制,我还真怕我们打起来。”
杜安闻言。承认黄健新说得没错,不过也就更加奇怪了:自己什么时候成了香饽饽了,黄健新这样一位大腕儿都要屈尊来捧自己?还如此为自己着想。
不过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杜安也没再去多想。半开玩笑地又说了一句:“黄哥,你这么说,我可就真要当真了啊。”
然后就见到黄健新一点头,“本来就是说真的,什么时候准备开戏了打个电话给我就行。”
见到两人三言两语如此突然地这样一件大事定了下来,徐靖蕾在旁边开玩笑地打趣了一句:“黄哥,我这儿也有戏,你要是闲着没事也来我这儿客串一把呗?先说好。我可不挑啊,监制副导演员随便你挑,只要不是来抢我饭碗就行。”
黄健新连忙把这个话题绕了出去:“小徐,你看,我这都定好了,接下来的时间都归小杜了。等到他这部戏拍完,我估摸着也得忙起来了,实在没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