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之王-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不同了。
杜安凭借476万的关注度一举跃升为博客关注度最高的导演,和很多知名演员相比。这个关注度都不会差太多,而且和那些关注度已经基本稳定住的演员们不同。杜安的博客粉丝数量还在不断地上升,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好演员》的持续播出,他的人气会随之不断增长,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两集节目播出之后,粉丝数量直接从不足百万冲到了将近五百万,谁敢说等到整个《中国好演员》的节目播出完毕之后他的关注度不会突破千万?
这已经是人气极高的偶像明星的水平,换在此之前,没人敢相信导演这样一个幕后工作人员能有这样的人气。
媒体们也没闲着。
随着《中国好演员》的热播,媒体们最近一段时间的舆论调调都集中在这上面,深挖其中的每一个角落:卖菜女神,人缘极好的爱笑北电毕业生,出人意料的选手刘艺菲,已经退休了却还跑出来破天荒地参加综艺节目的解缙……这个节目能挖的点实在太多了,光是一个节目的素材就够他们做好多期的综艺报道了,而在这其中,杜安无疑是最值得挖掘的一个点。
随着媒体们的报道,很多之前只是听过却不知道杜安详情的人纷纷惊呼起来:这个在舞台上逗比耍宝的帅小伙的经历也太传奇了吧!
出身农村父母双亡,大学学习的是管理毕业后还找不到工作,这怎么看怎么是城市中千千万万的失败者的典范,可是接下来故事就像是代入了小说模板。
先是莫名其妙地从瑞星影视那里拿到了一笔投资——有小报将当年的假证事件报了出来,只不过得不到瑞星影视的认同,始终只是八卦消息而已——然后一个管理学毕业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影行业的大学生,竟然靠着这笔二十万的投资真正制作出了一部电影,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部外行人制作的电影竟然在当年大卖,创造出了恐怖片历史上最高的票房!
这实在有够玄乎的,第一次看到这些报道的民众看的时候都几乎以为自己是在看街边十块一本的恶俗意淫小说了。
而正当这小伙顺风顺水正要展翅腾飞的当口,突然又爆出了假证事件,一片云山雾绕谁也说不清真假的迷雾当中,杜安销声匿迹。不过就和无数怎么也不完结的恶俗小说一样,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就在杜安销声匿迹了小半年之后,他突然又悄无声息地摸回了南扬,还捣鼓出了一部新电影,而也就是这部新电影,在和《功夫》的正面对抗当中竟然在《功夫》的第一周让周星池吃了憋,全球票房更是打破了杜安自己之前创造的个人票房纪录。
一次成功可以说是运气好,两次成功就不能再说是偶然了,这个管理学出身的小伙子用他的亲身实践让民众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天才,同时也让民众们对于这个小伙子更为喜爱——人的心里都想不劳而获,所以看到杜安这样一个不做相关学习却能够获得成功的人,他们仿佛看到了他们这种不劳而获想法的可行性、仿佛看到了精神支柱,自然也就更加喜爱了。
而接下来杜安的一系列举动更是让他们看得如痴如醉:新电影《终结者》再创票房纪录,《飞越疯人院》则是连夺好几项华表奖,他本人更是成为了华表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导演获得者,坐拥好几亿身价,应该可以算是中国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当中最年轻的了……
这家伙的人生根本就是一部意淫到不能在意淫的玄幻小说,偏偏这一切又是真实发生的,完全就是中国梦的真实写照,还是夸张版的,这让民众们疯狂。特别是他还这么年轻,还这么帅,却已经如此年少多金才华横溢,这让全国各地众多适龄或者不适龄的女性为之疯狂,而在男性民众方面,年轻的男性同胞们也是找到了精神支柱——杜安当初不也是和他们混得一样吗?如今不也是如此成功了吗?他们也能的!他们像是吸食到了精神鸦片一样重新振作起精神,投入到了繁重的工作当中,内心期冀着自己像杜安一样功成名就的一天。
而作为这场事件的主角,杜安现在正坐在书房里刚刚挂了一个电话。
那是一个邀请他参加节目的邀约,对方盛意拳拳,对于参加节目的报酬更是毫不吝啬——事实上,这几天下来这样的电话并不少,他现在一时之间还真变成一个人气极高的偶像明星而非导演了。
第二百六十六节:形象
杜安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综艺节目对于人气增长的帮助,尤其还是这样一档新颖的综艺节目,对于人气的提升能力更是超乎他的想象,这从最近几天以来各种节目的邀约不断就可以看出端倪,甚至《杨兰访谈录》的工作人员都打了电话过来,希望能够约个时间坐下来商量一下杜安上《杨兰访谈录》的事宜。
《杨兰访谈录》和《鲁钰有约》算是中国最有名的两个谈话类节目了,而这其中,《鲁钰有约》属于娱乐圈,采访的人士基本上全部都是娱乐圈中人,偶尔有些另类的也是体育明星这一类,《杨兰访谈录》则不同。
《杨兰访谈录》的定位是一个高端精英群体的谈话节目,能上这节目的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并不局限于娱乐圈——事实上,能够上《杨兰访谈录》的娱乐明星还真不多,寥寥可数,更多的是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精英们,而现在杜安却被邀请上这个节目,还真是个怪事。
但是仔细想了一圈,杜安隐隐有些明白了:他能够上《杨兰访谈录》,凭借的或许不是他最年轻的最佳导演的身份,也不是他拍摄过的那些电影作品,最主要的因素可能在于他现今所取得的经济财富——他如今已经隐隐被推崇为中国白手起家的人群中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这个身份或许才是他能够被《杨兰访谈录》看上的真正原因。
正想着呢,杜安的手机又响了。
杜安摸了摸脑袋,有些头疼,蹙着眉头。
这两天电话一直不断,他都已经快对电话铃声产生恐惧感了。
这些人也真是的,他明明是有对外公开的经纪人的。为什么还总是拐弯抹角地通过各种渠道来得到他的联系方式然后直接联系他呢?
但是也不能就当铃声不存在,要是错过重要电话就不值当了,所以杜安虽然头疼。还是把手机拿过来看了一眼,只见来电显示上是一个熟悉的名字。这让他蹙着的眉头稍微松弛开来一些。
他接起电话,废话没说,直截了当地说道:“什么事。”
冯康的声音从那头传来。
“和《杨兰访谈录》那边的人已经商定好具体事项了,我也帮你定好了时间,就在下个礼拜四的时候录节目。你也不用外出了,他们会带人直接来南扬配合我们录制的。”
冯康的语气虽然还算平静,但是从其中几个音节的跳动上杜安还是不难听出他此刻内心压抑着的兴奋和激动。
除了是他的私人顾问外,冯康还兼职了他的经纪人一职。《杨兰访谈录》那边的事项也一直是他在追踪的。
这两天难得接一个不是邀约的电话,杜安也趁机放松了一下,调侃道:“你很激动?放轻松。”
他听到电话那头的冯康有些尴尬地笑了下,然后说道:“有些激动是难免的,毕竟老板你又不是不知道能上这节目的都是些什么人?马云,李彦宏,连战,罗伯特…格雷费尔……现在老板你能上这节目,说明我们公司的前景不可限量,一片光明。”
冯康刚才提到的人都是政商界的名人。拿这些人来对比,显然他也看出了杜安能上《杨兰访谈录》,经济操作能力或许才是对方真正看中的地方。
“这马屁有些露骨。”
杜安笑笑,开了个玩笑,然后又道:“还有什么事吗?没事我就挂电话了,最近电话接得太多,一听电话脑袋都疼。”
却听冯康在那头说道,“哎,先别挂,还真有事要跟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
“关于你的形象定位,该怎么来操作包装?是按照一般导演的路子呢。还是偶像明星的路子?要不然走成功商业人士的定位?”
杜安闻言一愣,他还真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东西。
“你还真有点经纪人的样子。”
他随口这样说了一句。心里就这个问题思索起来,电话那头的冯康却是喋喋不休道:“没办法。既然多拿一份工资,总要做点事对得起这份工资的,这是我的个人的职业操守。不过老板,我觉得你还是重新再找一个经纪人吧,我现在当你的私人顾问帮你处理这些事情就已经够忙的了,还要兼职你的经纪人,实在有点忙不过来了。如果老板你暂时找不到合适的经纪人的话我倒是可以帮帮忙,在这行干了这么多年,人还是认识一些的……”
“这阵子过了再说吧。”
杜安漫不经心地暂时把冯康的这个提议搁置下不提:经纪人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和他的利益切身相关,他可不敢随便找一个人来当。做这个位置,能力还是其次,人品才是最重要的,冯康也是他观察了好长时间才信任的,可没办法随便换人。
“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来操作我的形象包装?”
杜安又把这个问题踢回给了冯康。
冯康想也没想就开口了,显然对于这个问题早有答案,“我觉得现在舆论造就的这种形象就挺好的,活泼开朗才华横溢的优质钻石王老五形象,偶像导演的路子。这种形象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可以说是外型和能力的完美结合,从现在媒体上呈现出来的回馈也能看出民众们对于这样的形象很能接受,非常喜爱,相信这对于老板你日后的工作会很有帮助。”
甚至于对于该怎么具体操作他都已经想过了,“没事就拍点形象好的照片发给媒体,经常出席一些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