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烂片之王 >

第389章

烂片之王-第389章

小说: 烂片之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类推,而我的吸金能力基本上已经到顶了,最多也就11,12这样子了,这样一算的话,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他们加起来的吸金能力就能超过我了。而且这只是在建立在四个团队的情况下,依据我们现在的团队建设,将来完全有能力做到一年上8部电影,甚至12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个人的吸金能力如何能够与之相比?”

    杜安深切地明白正确的洗脑技术该是怎样的,所以他根本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直接快速地继续说下去。

    “这是从长远的发展来考虑,另外,就是可接触养成式偶像的特质了。”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举办一个奖项,这个奖项和华表奖不一样,我们不需要评委,唯一的评委就是市场,也就是钱。”

    “现在的电影奖项太单调太迂腐了,只会从技术性、思想性、社会责任感什么的来评价一部电影,却忽略了电影最重要的一个属性,那就是娱乐性。”

    “电影不应该是这样的,电影奖项也不该是这样的。”

    “电影应该是海纳百川的,只关注艺术深度,本身就是一种迂腐,是一种罪恶,只有这种奖项存在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行为,我们应该给那些致力于为观众提供观影享受的工作人员们给予奖励,鼓励他们多创作这样能给观众们带来观影享受的作品,而娱乐性怎么评判?很简单也很公证,那就是票房数据。”

    “这些电影的票房数据将会作为它们优劣的衡量标准,在年底的奖项评选中获得相应的名次,然后规定相应的奖励标准,比如说第一名的剧组成员会享受到工资翻倍、票房一定比例提成等奖励,对外资源、场外演出机会等也按照名次来分配,如果你想让你喜欢的演员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杜安打了个响指,“那就去包场吧。”

    “并且为了不至于在电影下画时就确定它的名次,为了给观众多一点期待的空间,我们还可以把本年度后期的家庭市场影碟销售情况也计算进去,和上映票房按照一定比例来分配,共同组成该影片的年度总票房。自己喜欢的演员的票房落后了?怕他伤心流泪,怕他来年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杜安又打了个响指,“那就去买碟吧,一箱一箱的买,买了之后直接扔掉也没关系。”

    “票房,将不会单纯地再是票房,它将像网络游戏里的道具一样,成为观众们战斗的武器,由我们来赋予它更多的含义。而这些含义,都是我无法承载,只能由他们来完成的,因为我已经成型了,观众们不会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养成的乐趣,只有他们才能胜任,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执意要他们上的原因。”

    一番话下来,与会的几个人都听懵了,程泰来也不再瘫在椅背上了,整个人趴到了电脑前。

    前面那个以量取胜还好,虽然角度不一样但还能理解,但是后面那些都是什么?

    完全用金钱堆砌起来的电影奖项?

    公开地号召观众去包场?

    买影碟不是为了看而仅仅是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人帮他冲今年的名次?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全部都是钱,彻头彻尾都是铜臭味啊!

    尹安安完全无法想象这样的言论会从华表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导演口中听到,把电影和金钱捆绑的这么密切,就算是她这样一个商业思维很强的人都没想得这么彻底过。

    不过杜安的口才不错,硬是把一个铜臭味十足专为捞钱而设的奖项掰成了为观众为影视圈人士谋福利的正义之举,偏生尹安安还觉得他说的没问题,娱乐圈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奖项……

    充斥着铜臭的青莲?

    好吧,反正听着是没毛病。

    几个人中要数程泰来最兴奋了。

    也是,他除了有钱之外一无是处,杜安提到的这种完全用金钱来支撑的体系实在太适合他这种土豪了——他只要想想自己看上谁就用钱把她砸红,然后享受她崇拜的目光,体会着那种自己操控一切的感觉,这种感觉实在太爽了!

    这可是玩人,可比玩什么网络游戏玩车的要爽多了。

    “这样……能行吗?”

    冯康犹豫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观众会为他们花这些钱吗?”

    杜安相信这也是另外几个人的疑问,于是解答道:“会的。”

    “你刚才的报告也提到了,剧场这种模式的观众粘着度非常高,70%的观众为固定观众,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同一部稍加修改的戏能让他们买了门票一看再看,可见他们的忠诚度有多高了,他们会买单的。而且我们的电影门票除了这部分的附加含义外,同时还有电影票本身的基础含义,并不是完全替代,只是一种促进增长的补充手段而已。”

    “观众的忠诚度不需要怀疑,我们现在要操心的,只是该如何去扩大受众群体,而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多题材多元化的多部作品,显然就是一个接触外面扩大受众群体的好机会,所以我说,不能筛选,要上就全部上。”

    杜安看了看显示器画面上几人的表情,最后说道:“当然了,前期的市场开拓单纯依靠他们的力量或许有点不足,我会采用监制的方式来辅助他们进行创作,保证影片的顺利生产。也就是说,暂定的四部电影全部要拍,我全部都担任监制,并且今年十月前四部电影要保证全部上映,以赶上暂定年底的奖项评选。”

    如果说杜安前面所说的还只是计划的话,那么他最后说的这个无疑是整个计划的强力发动机,给整个计划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

    一年5部杜安作品……

    冯康愣了半天,最后才喃喃地说了一句:“杜总,你这是要毁了中国电影啊……”

    如果让杜安用暴力打开这个局面、把他设想的东西实现的话,冯康完全无法想象那样一个以票房为主流标准评价一部电影的世界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第四百二十八节:半信不信
        杜安报出了他的暂行计划之后,参与视频会议的几个人棉布表情不一:冯康是有点懵,尹安安是微笑着、看不出情绪来,程泰来还是眼神放空、心思显然没有在会议上,不知道在想什么呢,束玉则是面无表情,一副扑克脸。

    从表情上可以看出,几个人中只有冯康是真的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走,所以才会考虑到这样的后果:如果真有这样一个唯票房论的奖项出来了并且站住脚、成为让很多人重视的重量级奖项的话,那么它将很有可能改变中国电影的发展格局,把中国电影从传统的审美标准中带出来,往一个很可能是地狱的地方冲去。

    不过其他几个人显然都当他是在放屁——当然了,是有选择性地认为他在放屁,这从尹安安接下来的话可以听出来。

    “杜导,要是这么说的话,你明年可是要拿出5部作品来呢?”

    尹安安开口了,脸上带有含蓄的笑容,眼中带着期盼,“一年拿出5部作品来,虽然有4部都只是担任监制,但是有你的参与那想必肯定差不了,最次也该是《疯狂的石头》级别的吧?这个消息对于我们这些你的影迷来说可真是一个好消息呢,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工作量对你来说会不会太大了,忙得过来吗?”

    虽然表面上听起来她是在关心自己,但是杜安完全能够听出她话语下面真正的重点来——她更加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做到,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出来这样一个结果。

    估计她等一会儿还要问注资比例方面的问题,杜安同样笑着看向摄像头,这样想着。

    束玉则是面无表情地拒绝了他的这个提案,“我还是坚持我刚才的建议,从现在的这几部作品里筛选出市场反馈最好的一部,由你来拍摄,一年一部足够了,保障质量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道路,竭泽而渔的道理相信你这个大学生比我更懂。”

    束玉的话让杜安心里一暖:她虽然用了可持续发展的由头来说,但是杜安相信她还是关心自己的,怕自己工作量太大了吃不消。

    束玉这边刚说完,尹安安跟着说道:“束总说得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量力而为嘛。不过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放到后面来讨论,我觉得我们首先该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几家剧院上映中的这几部作品中必定要拿出来至少一部改编成电影作品对嘛?”

    大家都认同了她的这个说法。

    尹安安点了下头,说:“那就对了,这是主要问题,数量方面只是次要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在之后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慢慢商议,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关于注资比例的问题。”

    果然,就跟杜安刚才想的一样,她直接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杜安一直以来都知道,尹安安之所以会同意在长安系上进行投资完全就是为了跟自己合作,尤其是在《解放日》拿下了单片世界票房第一的名头之后,她大概更热切地想要跟自己合作了,现在真有了合作的机会,她自然也是不会放过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呢,我想分成两个方面来说,一,就是杜导刚才提到的每家都要上的情况,二,就是束总提到的筛选出一部来拍摄的情况。”

    会议现在进入到了尹安安的节奏,包括杜安在内的几个人都听她侃侃而谈,甚至于一直在发呆的程泰来也回过了神来,一手托腮帮,一脸痴迷地盯着显示器上的尹安安,就差没有流出点口水来了。

    美女的魅力也就是大啊,杜安刚才讲了半天他都是神游天外的。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呢,按常理来说应该是每家投资自己的电影,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竞争不公平问题。”

    冯康皱了下眉头,显然不清楚这里面怎么又牵扯出不公平竞争的问题来了,杜安则是若有所思,约莫有些猜到尹安安话里的意思了。

    她的思维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