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英雄-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赌船目前始终保持着两条船交替出海,每周六次出海的频率,收益也逐渐稳定下来,基本维持在每次出海的收益在两千一百万左右,这个数字霍健文一直表示不满,但是霍东峻却很满意,这个数字不会让何鸿生把自己当作心腹大患。
88年1月10日,乐易铃和纪度从大陆返来,霍东峻才从创作室出来,换了身西装回自己的办公室,等乐易铃过来和自己说大陆的情况。
近一个月的时间不见,乐易铃脸上的表情似乎更僵硬了些,拒绝了霍东峻让她休息两日再来和自己谈的提议,而是捧着手里的皮包坚持要马上和霍东峻对话。
“ice,准备咖啡。”霍东峻望着自己这位坐在沙发上风尘仆仆的东一女王,招呼外面的职员帮乐易铃准备咖啡,这才问道:
“急着见我,什么事?”
乐易铃把公文包里的一份资料取出来,走到办公桌前递给霍东峻,再次坐回座位,对霍东峻介绍道:
“之前去过大陆的几家电影制片厂,峻少说过的北京,珠江,峨眉,长春等等我和纪律师都去过,不过我认为他们的拍摄水准和工作计划远远达不到能与东一公司合作的水准,演员的素质很高,但是幕后工种和随机应变的这些方面,距离香港电影差距太多。”
“环境不同。”霍东峻点点头,翻开文件夹说道:“大陆做事一向要报告的,随机应变方面差也正常。”
“您手上的文件是我在北京得到的,这是一份关于电视剧拍摄的资料,在大陆我发现,电视剧拍摄比电影拍摄要更严谨的多,也更有市场,我本意是想了解《红楼梦》那部电视剧的拍摄情况,但是却得到了一个消息,日本的nhk,也就是日本放送协会用每集一千两百美金的价格,买下了《红楼梦》电视剧在日本的放映权,我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刚好有一位在这次来大陆负责购买事宜的团队中,所以除了《红楼梦》,有一个另外的消息,那就是日本方面得知摄制出品《红楼梦》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正计划筹备第二部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乐易铃目光炯炯的望着霍东峻说道。
霍东峻翻看着乐易铃整理的资料,一半是关于《红楼梦》的摄制情况,一半是她搜集的关于《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筹备情况。
“《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比起来,笔墨更多,场面更大,按照《红楼梦》三十六集的篇幅是无法完成的,而且大陆公司计划要完美复制那些书中的大型战役场景,投资不菲,这笔投资很可能会达到七八千万甚至过亿,即便这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央电视台下属机构,也不可能马上独资筹备,日本nhk方面正在和大陆商谈,他们愿意承担所有拍摄费用,愿意合拍这部《三国演义》,条件是一部分三国人物由日本艺人来演绎,三位国主中曹操由日本历史演员千叶真一来扮演,以及nhk拿下日本的放映和发行权,但是中央电视台高层给出的指示是,外面的资金可以利用,但是创作上却不能合作。”
听到乐易铃这番话,霍东峻马上抬起头:“你确定中央电视台给出的指示是这样?”
“我的同学告诉我的,这也是nhk已经不抱希望的原因,大陆不接受日本演员扮演电视剧中人物,据说筹备委员会给日本的答复是:我们自己老祖宗的东西,还是由我们自己完成。曹操是整个《三国演义》的第一男主角!第一男主角让你们演我们还拍什么三国?”
“然后你接触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霍东峻放下文件夹追问道。
《三国演义》这部戏的拍摄情况霍东峻上一世不了解,但是引起的轰动却清楚,这是一部远超《红楼梦》场面的巨著,角色鲜明,很多书中描绘的场面都完美呈现出来,连霍东峻自己都记得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南疆之战那些大场面,远远不是香港tvb这种电视台在工棚里拍出来的可笑画面能媲美。
“我最初是想了解大陆电影,但是发现这个机会后,匆忙在北京准备了东一公司的资料,跑去和电视剧制作中心进行了第一次接触。”
霍东峻看着乐易铃,虽然乐易铃此时说话语气没有变化,但是从她简练的词语中能感觉出,这个匆忙和跑去两个词,完全是她硬着头皮做的决定。
“第一次接触还不错,因为现在整个电视剧还在筹备期,连筹备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都还未搭建完成,只能算是一个设想,目前制作中心正在做这部戏的第三次预算,所以我接触时对方对我的身份还算满意,并没有太过冷硬,按照前两次预算,整部戏投资成本高达一亿五千万人民币,要建设两座拍摄基地,也就是影视城来为整部戏服务。”乐易铃说道:“只是听到我们是香港的公司,对方有些怀疑和不屑。”
不用乐易铃讲不屑和怀疑的理由,霍东峻都清楚,香港拍过很多历史剧,《武则天》《杨家将》甚至《红楼梦》,这些大陆熟悉的剧集,香港的无线和亚视全都拍过,单单用香港两部《红楼梦》和大陆的《红楼梦》相比,可能连大陆拍的废旧胶片都不如,布景和装饰粗糙不堪,全部是片场取景,而且有些还是布景,演员更夸张,无线这边扮林黛玉的是一姐汪明醛,28岁的林黛玉,气势强势干练,更像是王熙凤,完全就是用汪明醛的名气来吸引观众而已。
《红楼梦》拍成这个样子,能被大陆看得起才怪。
大陆拍一部《红楼梦》,从79年就开始筹备,制作中心连续开三次专题会议研究拍摄和改编的问题。
单单为了改编而筹备的顾问组,就集合了大陆众多知名学者,从书法家,文学家,红学家甚至到建筑学家,历史学家,一应俱全,连贾府挂的字画字体落款都有专业人士帮忙给出答案,一根钗子如何钗在头上,都有历史学家和风物学家指出来,更不要说为了取景剧组先后走遍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要跑去大陆买《红楼梦》,而不是来香港买《红楼梦》,在这个时代,大陆影视人的认真态度足以让所有香港从业者无地自容。
“我会亲自去北京进行接下来的接触,既然那些高层讲只肯利用外界资金,不能被干扰创作,东一就去大陆做散财童子好了,他们要电视剧,我要影视城。”霍东峻对乐易铃说道。
赌船赚来的钱如果不快点花出去,很快就会惹麻烦上门。
“那我安排机票,下星期?”乐易铃说道。
霍东峻摇摇头:“不行,如果我们直接自己送上门,就很可能和你第一次一样,人家不屑,不是随便送上钱就会收的,按照程序来的,帮我联系银都机构的老总一起食饭,然后经过他仲要再被大社的人见一次,两次都被认可,我差不多才够格去大陆接触。”
大社,是香港人对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称呼,小社是指通讯社,大社,则是大陆在香港的港澳工作委员会。
拿着赌金去大陆投资,要被人认可才行,不然就算再缺钱,也没人敢接受来路不明的投资。
第271章 香港电影真正的龙头
银都机构是香港电影圈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这是一间由“长城”“凤凰”“新联”三家在香港五十年代纵横叱诧的老牌公司加上新兴的“中原”电影公司合并而成,真正的中资机构,银都机构的管理层全部由大陆政府指派,银都机构拍摄的电影,可以无需审核直接在大陆发行,而创作方面,大陆也给银都机构极大的宽容性,剧本无需大陆广电部审核,可以直接开拍。
最后这两条,是让无数香港电影人流口水的所在。
能在大陆放映,不用过苛刻的广电部审核,如果香港这些电影公司能有银都机构这样的宽松条件,哪个还愿意去抱台湾的大腿,早就投奔改革开放的大陆了。
可惜,这些宽松的条件只对银都机构生效,其他公司,就算是嘉禾,邵氏等等香港电影圈当年大鳄,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银都机构的电影有专门的银都院线上映,所以从不参与香港三大院线的争斗,银都院线上映的电影也都是银都机构拍摄出品,以及大陆部分电影和苏联电影。
由于身份特殊,加上拍摄的电影过于追求导人向上、深刻写实的电影传统,主要着眼于香港社会的转型和港人心态的转换,提倡人文视野和社会内蕴的写实创作手法,所以银都机构摄制的电影在香港从来都是叫好不叫座,《半边人》《美国心》拿遍香港金像和亚太影展的奖项,可惜票房几乎等于零,在娱乐至上的八十年代,香港民众在程龙,周闰发等等一众娱乐明星主演的电影和具有教育和反思意义的电影之间,轻松的做出抉择。
银都旗下的中原公司也曾拍摄出《少林寺》这种电影,轰动海内外,无论大陆还是香港,票房都一鸣惊人,可惜彼时功夫片在香港已然是辉煌的尾声,银都机构连追两部《少林小子》《《南北少林》,都再难复制第一部的辉煌,87年银都机构投资不菲,请许安华拍摄《书剑恩仇录》,分成上下部,《江南书剑情》和《戈壁恩仇录》,去大陆实地拍摄,演员也全部启用高素质的内地专业演员,试图重整功夫片江山,大陆票房霍东峻不得而知,但是两部电影在香港的票房,放映共计近四十日,加起来还未破千万。
这间中资背景的电影公司,实际上并不难接触,鼓励新导演和新演员来参与银都机构的创作,不过就是香港电影人很少肯挂上银都机构的招牌而已。
很简单,一旦名字出现在银都机构,马上就上了台湾的黑名单,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许安华,就算是许安华为银都拍片,剧组工作人员很多都用了化名,唯恐被台湾方面知道,全面封杀。
如果最大的票仓要封杀某个人,那基本上就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