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344章

穿越1640-第344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长此已久发展下去,可能还会出现更让人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一个地方的人最后都选择生活在一个城市。
  那么接下来的分裂战争也就可以想到是什么样的形式了。
  分裂对于澳洲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也学这个问题在几十年内不会发生,但是一百年后形成固定的区域联盟那么就很有可能发生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土安全部的工作人员做出了很大的工作,对于每个老乡会的内部组织进行了渗透和审查,确保他们真的不存在什么危害国家安全的问题。
  但是区域性的歧视的确已经存在了,比如以自由移民的南方沿海一带的移民对于北方的逃难难民就会比较歧视。
  在他们看来,自己就是要比你们高一个等级。甚至就是比你好,你们是什么身份,你们是难民,我们自由移民。
  在澳洲的法律上自由移民和难民移民其实没有区别的,但是传统的保守思想观验让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状态,那就是有机会将自己的地位抬高一定要抬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乡会的这种带有区域性的组织其实是不适合存在的,现在已经有议员提出要取递这种老乡会的存在。
  毕竟澳洲是一个新移民国度,不适合这种地域性的组织,这种组织发展好的话可以为国家团结安稳做出贡献,要是发展的不好的话。那就会成为国家隐患的源头,所以取缔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云对于这件事的关注度特别高,尤其是在福王来到澳洲之后,各家的老乡会的领头人有些蠢蠢欲动,似乎想要和福王接触上以此显现自己与其不同之处。
  但在刘云有意干涉下,他们并没有成功,为了让老乡会的人彻底解散,刘云已经提交了一份报道,就是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强制性的要求他们解散这种民间组织。
  澳洲可以接受其他形式的组织,但前提必须是对国家安全稳定发展不影响的,比如有人搞的那个什么民间读报社就非常不错。
  这样具有一定学习知识,又不存在歧视的组织是澳洲政府最为欢迎的。
  老乡会这样的可不是。
  要解决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这十几个老乡会的成员进行分化,将部分人移民到新的城镇,并且让他们各自互相对立的老乡会混编居住,这样虽然存在将矛盾扩大的可能性。
  但同时也是一个解决目前问题的最好办法。一旦人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自身的本能会驱使他们联合周边的人共同对抗这种恶劣条件生活下去。
  澳洲各处新建的城市都拥有这样的问题,新建城市的居民如果不团结就很难在那生活下去。
  这种共同建设的友谊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淡化彼此之间的仇恨。将关系处的更为融洽。
  所以刘云的报告主要以将他们分到新建的城镇去,这样至少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让福王参加这些什么老乡会,必须告诉他这些组织都是非法的,澳洲政府是不允许的,如果参加被发现了将会受到惩罚。
  相信以怕是著称的福王,肯定会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绝不会参加这种什么老乡会。
  福王是不会参加,但那些有心人可能就会参加了,比如他带来的一些人。
  这些人跟着福王除了死忠之外其实也是存在着想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种机会就是得到澳洲支持。
  桂王之所以能够如此,完全是因为两广得到了澳洲人支持,澳洲人的武器弹药,金钱人员方面的支持,成就了桂王现在的地位。
  如果福王能够得到相同的支持,可能会比桂王还要厉害,只是当初与澳洲人接触的机会不多,现在到了澳洲与澳洲官员打交道的机会多了,说不定能说服一些人也是可能的。
  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存在的,毕竟他们受到的待遇要不一般的普通移民高的多,而且澳洲政府对他们都非常重视。
  都是人才啊,虽然都是一些老夫子,但是在国学方面的确要比一般的秀才高的多,这对澳洲几所大学目前新开的科目是很有帮助的。
  据说于丽红大姐想法是聘请这些人去教国学,国会文化也是中华的一种古老传承嘛,作为穿越众很有必要传承下去,不能让他断了,要是断了就对不起祖宗了。
  在劝说这些人加入教师的队伍之前,必须保证这些人不加入什么老乡会之类的东西,要知道东林党是怎么形成的,就是以东林学院为主体最后形成的,澳洲可不想以后弄出个什么东林党来,这样不是害了自己吗。
  所以老乡会被取消已经是迫在眉睫。(未完待续。)


第564章 暴风雨来临前

  福建武夷山一代,豪格的大军与郑家已经进行了十几轮回合的交战,双方胜负有余,谁也没占据到便宜,虽然郑芝龙从各地调集了两万人过来,但是,面对豪格的军队还是没有占据丝毫优势。
  也许是八旗兵战斗太强或者是处于守势状态下,总之郑芝龙的四万多人根本无法收回失地。
  根据他的估算豪格的粮草已经用尽,火炮的弹药也用的差不多了,但即使如此,他还是不敢轻易的派出军队死战,八旗军可是有着越战越勇的传统,老郑听说过这个事情。
  双方现在基本处于对峙状态,郑芝龙的兵力已经到了极限,不可能在征调兵力到这里进行作战,所以只能这样耗着,而豪格的兵力不足以支持他完全打胜。
  不过这一切马上将会结束,从湖南调集来的一万多精锐部队已经进入到江西,不日就会抵达武夷山。
  对于武夷山的产茶区,豪格已经对外宣布将会誓死守住,如果丢失这里,他将以死谢罪。
  这可就有点不对劲了,看来他已经完全将这里作为自己筹集军费的主要来源地。
  根据最新一期的茶叶出口价格来看,每公斤几乎上涨了一两银子,这笔原本平时几乎涨了一半,如果他们之间的战争还没有分出胜负,这个价格还会持续。
  但是对于郑家来说,进一个月的收入几乎下跌了两层,原本在江北的一些市场已经荡然无存,出口到日本的茶叶又受到原货的限制,所以现在他收购的都是一些高价走私出来的茶叶。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的了出口,但是量切实是明显减少,同时利润基本只能保到跑船来回路费钱,这对于家大业大的郑家来说是亏本状态。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只有将产茶的区在夺回来,但受制于兵力的问题。郑芝龙又不可能将几座主要城市的兵力调集到这里,所以他只能这样对峙。
  私底下郑芝龙也练习了澳洲人,希望他们能出兵帮助郑家一起作战,并且答应出口给澳洲的茶叶将会给与一个最低价,但是澳洲人的态度坚决,表示这是大明内部之间事务,澳洲不方便插手。
  这个回答老郑有些不爽,明明是不想管,居然说不方便插手,你们增兵香港的事情。难道不是有啥其他企图。
  从上一次增兵一百多人之后,近期的香港的兵力又增加了一个两百人,这支部队据说以前驻防香港的第一连队,也就是何语的部队。
  不过这些人都是新兵,由极个别少数老兵带着回来进行整训。
  这么明显的意思,恐怕是人都能看出,澳洲老一定有很大的动作,不只是整训那么简单,如果只是整训那么根本不需要调集这么多人来香港。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
  一些嗅觉敏感之人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暴风雨来前的安静,因为太过平静了,澳洲人征兵如此低调甚至没有任何的宣传和解释,这说明他们的确是在做一件事情。
  至于做什么。很多人都在猜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澳洲人做的事情一定与两广有关,两广在这场暴风雨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不知。但是两广的兵力却是在收缩。
  湖南江西等地的新军士兵都已经被调集回了广州城,一些地方甚至直接放弃了驻兵,这太不寻常了。
  面对这种情况。还在福建作战的豪格也猜不透两广到底所为何谋,但是豪格也没接收这些地盘的意思,而是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意思,要知道这可太不寻常了豪格这个人可是心高气傲出了名的,这次居然这么冷静。
  除了需要抽调兵力进入之外,恐怕其中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害怕中计。
  因为一旦中计,豪格将面临两面作战的危险,即使他的军队人数多于郑芝龙和沈犹龙,但两广的新军战力一点也不弱,五千人至少可以抵挡住三万人的部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而且澳洲老最近还在一直增兵,香港的总兵力人数已经接近千人,这些人名义上对外是新兵,可是谁知道是不是新兵。
  一旦澳洲人和沈犹龙进行联盟帮助其作战,那么豪格可就没有这么大的把握了,一千人的澳洲部队,对站几万人根本是不在话下,澳洲军威名天下皆知,别说两广的军队战斗强悍了,这还是欧洲人教出来的就这么厉害,那么碰到师傅不是更厉害了吗。
  对于两广,豪格其实有自己的打算,两广是江南各大势力之中最大的一支,要想对付它不能急,必须消灭掉其他势力的才行。
  如果不能将其他的势力消灭,那么很有可能受到两面对敌状态,这种状态下可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两面作战是兵家大忌,这一点豪格非常懂,他急于控制产茶的目的就是切断郑家的主要财源之一,同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将福建收入囊中,在来慢慢对付两广。
  即使到了那个时候有澳洲人支持两广,他也不用怕了,至少后背不会受敌。至于多尔衮也会从大局面去着想,派兵支持。
  这等于是有绑架多尔衮的意思,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对于整个大清来说是一件功在社稷之事,所以豪格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只要自己按照心中所想的去做,一定可以达成目的。
  现在各方势力其实都在观察,其中李自成这位喷子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