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醉卧江山 >

第533章

醉卧江山-第533章

小说: 醉卧江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在军营里的他,看到有人绑着血迹斑斑的绑带,却开始收拾简单到极点的行囊,也看到有人用膝盖夹着长刀,用仅剩的一只手,擦拭着长刀的锋刃。

    他看到老兵在帐篷外头美滋滋地晒着太阳,捉着虱子,突然听到标长的命令之后,没有太多的惊愕,只是长长吸了一口气,有些恋恋不舍地抬头,任由阳光照耀在身上,仿佛一尊古铜色的塑像。

    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士卒开始集结,看到士卒与他擦身而过,而后整个军营几乎都空了。

    种师道有些失神,他不在乎军神之名,他甚至有些不太在乎胜负,他开始有些痛恨自己,如果说他这辈子有过胜利,那么最大的胜利,就是成为了这支老西军的首领,拥有这一支让人可敬的军队!

    他闭上眼睛,黑暗之中,身边那成千上万,陪伴着他的英灵,不再哀怨地皱着眉头,不再哭喊,不再啸叫,而是朝他,点头微笑。

    他曾经害怕闭上眼睛,而这一刻,他不再恐惧,他张开双臂,用力地去拥抱每一个黑暗之中的英灵,就像解甲归田,见到了从农田之中回来的老兄弟,拉拉家常,开开玩笑,相约着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坐在古旧的磨盘上,喝杯小酒,磕着茴香豆。

    种师道睁开双眼,任由老泪纵横,他的双臂仍旧张开着,对着空荡荡的营区。

    “老东西,呵呵。”

    他自嘲一般的笑着,而后跟上了最后一个老卒,来到了军营的校场上。

    走在最后的老卒腿脚不是很方便,拄着一柄刀,种师道想要过去扶一把,那老卒却甩开了他的手,转头大骂道:“入你娘的,看不起老子是不,谁要你搀,有本事上了战场,跟你爷爷比比谁杀的辽狗多!”

    老卒这一骂,静悄悄的校场顿时热闹起来,很多人都轰然大笑,而后他们看到了老卒身边的种师道,笑声便戛然而止。

    老卒见得如此状况,扭头扫了一眼,初时似乎并没有认出种师道来,而后微微一愕,显是认得了。

    不过他的惊愕之时转瞬即逝,而后吐出口中的草茎,从胸前扯下了一个军牌了,塞到了种师道的手中。

    “垄右李长石。”

    种师道呆了一会儿,而后笑了,朝老卒点头道:“记得你,景翰五年,在定难入的伍。”

    老卒终于满足地笑了笑,而后高昂起头来,拍了拍胸口,笑着道:“爷儿们,听好咯,天下顶有名的老种,也认得俺咧!”

    所有人都笑了,笑着笑着,眼眶便湿了,随着种师道不断往前走,他手里和身上挂着的军牌,越来越多。

    他不断与每一个军士打招呼,说出他们的入伍时间,甚至他们的小爱好和小毛病,就像,就像重新认识一群老弟兄。。。

    军神,不是百战百胜,用兵如神,而是每个军士,都将你当成神,陪伴在他们身边,与他们同生共死的神。

    种师道,有愧,却无憾矣。


第五百四十二章 坐镇中军

    人类的认知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而且还受到范围的局限,有时还会出现偏差。

    七八个人挤在狭小的房间之中,就会觉得人很多,其实是因为拥挤,可七八个人在足球场上奔跑,就会觉得人少得可怜,因为场地太过空旷。

    在军营里头,一千多人的方阵,就会给人一种极其雄壮的感觉,可放到两军对冲的平原之上,一千多人似乎又不够塞牙缝。

    但人的认知终究有个极限,你站在山顶上,可以饱览山下风光,可以眺望远方,仿佛在睥睨天下,可你终究无法看得更远,更无法看清整个大地的全貌,这就是极限。

    同理,你能感受到一标小队的坚韧,你能感受百人方阵的整齐划一,你能感受千人甚至万人方阵的雄壮,可当你身处七十万大军之中是,这七十万大军到底是个什么概念,相信一时半会你就无法说得出来了。

    人都喜欢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实则在排兵布阵来说,能够调控的军队规模,直接反映出将领的统兵能力来。

    一名能够统兵十万的绝世大将,综合能力绝对要比只能统领一万士兵的将领要强。

    原因也很显而易见,古时士兵并不一定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士兵个体差异也很大,传令手段比较单一,人数越多,变数也就越多,这支军队指挥起来也就越不能做到如臂使指,这就极其考验一名将领的统筹和率御能力了。

    如果耶律大石还活着,活着萧干能够回来,或许还能够统领这七十万大军。

    可如今的耶律大石,只不过是燕青假扮的,辽国想要将七十万大军的兵权都交给一名兵马大元帅的指挥调拨,显然不太可能。

    纵观历朝历代,能够一人统领七十万大军的,极其罕见,甚至近乎没有,因为君主不会放权,二来古时战争人数上其实都会夸大其词,比如辽国号称七十万,其实也就三四十万可战之兵,加上诸多辅兵民壮奴隶零零总总,满打满算七十万也就是个虚数而已。

    即便如此,漫山遍野浩浩荡荡,旗帜遮天蔽日,人马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头,这样的感觉终究还是让人心头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下来的。

    当数十万人同时埋锅造饭,或者数十万人同时行军之时,烟尘升腾而起,那才是真正的遮天蔽日!

    对于苏牧和大焱来说,辽金的终极之战,他最渴望看到的结果,自然是辽国分崩离析,而金国则被打残,这样大焱才能够取得最大的利益。

    所以辽国输掉这场战争,就变成了苏牧最渴望去做的事情。

    老皇帝将大部分的指挥权都交给了燕青,但燕青心里头却一直发虚。

    他是浪子燕青,为了潜伏在辽国,为了冒充耶律大石,他可以自断一掌,将另一只手掌隐藏起来,伪装无法骑马射箭的废人,他可以变得狠辣无情。

    但他只是出身草莽的浪子,说到统兵作战,实在不是他的强项和长处,否则征伐女真之时,即便耶律余睹临阵反戈,若换了耶律大石本尊在场,辽国也不至于大败而归。

    这样的情况之下,苏牧紧随燕青左右,替他筹谋和指挥大军,就显得极其的必要了。

    他要让辽国输得“情理之中”,让辽国输得“无话可说”,让辽国输得“非战之罪也”,让辽国输了,责任却不会落在燕青的头上。

    可对于苏牧而言,这数十万的大军也已经超过他的极限,他无法得到具体而完整的情报,即便得到了,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分析,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根本就不会给他留下太多的时间。

    谋士或者军师,终究还是辅佐的作用,真正到了决策的关键,还需要主帅来定夺,这也是为何历史上有名的军师始终没有名将和名帅多的原因。

    无论是七十万,还是三十四万,对于苏牧来说难度终究还是太大,因为大军太过臃肿,每一道命令传递开来,都会产生很大的延迟,一个猴子想要躲闪腾挪跳跃都很轻松,但一头大象想要很快转身,就有些苦难。

    金国的二万女真骑军,就像那只灵活而凶猛的猴子,数十万辽军就像笨重而迟滞的大象。

    在苏牧的指点下,燕青开始分割大阵,将四十万可战之兵,分割再分割,将统辖权层层下放,分成前后左右中五军大阵,只需要传令给每个大阵的都部署,每座大阵的具体指挥权则交给统兵将领,这样就能够极大的缓解窘境。

    老皇帝对耶律大石,或者说燕青的表现也是极其满意,在他看来,这便是汉人口中常说的大将之风了吧。

    五军大阵的各个方阵又在统兵将领的调度下,分成步卒大阵和骑军先锋,后方有弓手方阵压阵。

    前军为步卒,后军为弓手,左右两翼为突袭的骑军,而中军则是坐镇和策应的斡鲁朵精骑。

    虽然名为御驾亲征,但皇帝老儿不可能在大阵之中,即便在中军坐镇也不太可能,为了保险和安全起见,辽国老皇帝此时才刚出了临潢府不久,远远吊在大军后头,由十万斡鲁朵精骑层层守卫着。

    当前方不断传来燕青的各种排兵布阵,老皇帝又在禁卫的保护下,登上高岗,遥望着远方遮天蔽日的大军,便仿佛看到整个天下在辽军的铁蹄下颤抖!

    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让他顿时热血沸腾,恨不得与燕青一道指挥大军,举手投足之间,樯橹灰飞烟灭,实在是一个帝王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燕青与苏牧连同卢俊义,就坐镇中军之中,他们登上高高的帅台,这帅台是用楠木所制,其实就是一座巨大的可移动的战车,由十几头高大健硕的大牦牛拉着,六层高台之上,帅气迎风猎猎,足以俯瞰全军!

    这是辽国老皇帝给燕青的特殊待遇,既然他失去了双掌,无法骑马射箭,那么就让他登上高台,让超越规制的车驾,带着他驰骋战场!

    大军压境,根本就不需要斥候刺探敌情,因为他们的目标太大,而敌人的位置也很清楚,数十万大军,即便只是路过,也能够将龙化州践踏成一片泥沼!

    但苏牧还是让大量的铁鹞子和远栏子四处游弋,这些斥候游骑放出二里便折回,精确计算着往返时间,一旦超过半柱香没有回来,便足以说明那个方向必定出现敌情。

    此时大军所处乃是龙化州城外五里处的龙岩大平原,时维四月,五月又未央,夏草茵茵,繁茂肥美,人马践踏而过,散发出草叶的清香以及马粪的特殊气味。

    广阔的草甸上,本该牛羊成群,眼下却早已人满为患,铁蹄践踏,掀起残草和泥点,更显铁血狰狞。

    苏牧心里也有些紧张,毕竟这不是数千人的绣衣指使军,这可是数十万人的辽人大军,是苟延残喘的辽国,最后的家底!

    而他就像一个披着羊皮的败家子,需要做的就是毫无破绽,不留下任何坏口碑,将这份最后的家底,卖力的挥霍!

    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