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家天下 >

第11章

家天下-第11章

小说: 家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总督赫赫武功,当然是武曲星下界。他跟龙王或许有得一拼。后来果然下雨,百姓顿时对李富贵这武曲星敬畏如神,认为一般龙王不是对手。
  如明白了这个故事的蕴义,对于“借助宗教造反,在中国没有前途”这一事实便能了然。无他,百姓更信以成功注解的成功,不信你“说理诱导”的力量。如果信神不能带来眼前利益,他们绝不会去信。即使信仰较虔的信众,也很容易屈服于现实的力量,自己造出种种解释来消解所信神的权威。不但民众如此,事实上中国人的知识分子,历来也是如此理解事物,并以之解决疑难的。
  在假道伐虢这个典故里,宫之奇谏阻虞君借道。讲了很多现实利害的关系。但虞君利令智昏,最后到无话可说时,还搬出一条,说他对神的祭祀很讲究,神一定会保佑他的。但宫之奇的逻辑很厉害。他不从破前提入手,而是承认虞君论证的前提,以之推理道:“你敬神,没理由说晋国国君就不敬神啊。假如他灭了虞国后,用无比的虔诚心,再加丰富的祭祀品向神敬礼,神难道会把吃进去的祭品吐出来?”
  对此的评价,只有一个字:绝!
  理解了这个故事,我们便理解了中国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他们并不缺乏智慧,只是太重现实政治,比较轻视形而上的事物。用梁漱溟先生的说法,即东方知识人与西方知识人在道路的选择上有异。如是而已。
  这样的情况下,你要借助神道力量起事,又能怎么玩呢?纯说虚的,没人理你。要么就用义和团那招,号称信神之后可以刀枪不入。但是真上战场,很快就拉稀了。本来不太信的自然哄然散去。即使信仰颇深的,也会轻易造出一种解释:即对方那个神更狠,咱们这边的罩不住了。如此等等。
  既然论述了如此篇幅,我顺便举个现代证据。司马南等人在反伪科学的事业上大名鼎鼎。可是某些所谓“特异功能大师”的支持者很快便造出一种论调,说其实司马南等人也是功力深厚的大师,只是属于邪派,专门对付那些“正派”大师。所以每当他们在场,各路大师的神功当然就不灵了。
  这是反面的一种注释。如明白其中之理,解读中国历史的线索差不多便能把握了。
  所以不论陆法和预言了多少事物,玩了多少神道把戏都没有用。他完全不具备与萧绎翻脸的资格。萧绎身为皇帝这个事实,便能轻易压过他的所有神奇。如果宣扬陆大师才是真命天子,萧绎无才无德之类,鬼才会信他。除非他能打倒萧绎,再狠狠踩上一只脚,百姓的尊崇才会转移到他的身上来。陆法和深明此理,话中充满无穷的蕴藉。他着重指出自己的宗教身份,也是对萧绎暗示这个事实:即华夏史上从来没有以宗教手法成事的,你不必过于猜忌。
  不光如此。在这段话的最后,他还暗示萧绎:你真正的威胁不来自于我这里。而且这个威胁很近了。这个威胁的性质是外来的攻击。说到这里,这个预言已经明确得不能再明确。那即是:防备西魏。
  陆和和的言外之意则是:我话只能说这么多,盼你自求多福吧。

'(下个月开新书)'
  新书已内签,将于11月上传。题材是历史+科幻,有兴趣的敬请关注。
  内容简介:
  一个后信息时代的劣货,带着满身的艺术细菌(你没看错!)穿越了,他能在唐末搞出什么名堂?
  ……
  我叫韦天保,今年三岁。至于身份?穿越过来,除了杀人夺权,好像也没别的能干。谁叫现在是战乱的年代呢。我要除暴安良嘛。
  技能储备?烧玻璃,不会。炒钢不会。火药配方?这个还有点印象。不过硝是什么来着,硫黄长什么样子,我就不太懂了。
  这样不行?有什么不行!我左青龙,右白虎,老牛……错了,是我左手掐女真,右手抓渤海。至于契丹这头老牛,咱们可以试试和平演变,建设一个民主契丹。将那个一心搞皇权专制的阿保机整得上天无路下海无门。这才是穿越者的至高境界嘛!
'(新书《一个人的超级帝国》已上传)'
  新书《一个人的超级帝国》已上传。本书题材为历史+科幻,有兴趣的支持一下。一个人的超级帝国
'(楚国制度)'
  卢权1851年起兵,年底建立楚国,自称大楚天王。楚国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查政令,尚书省管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另有一个掌管军事的枢密院。一切兵籍管理、将领升迁、军队调动等事都由枢密院掌管。尚书省的兵部只管征兵、复员、民夫征调、后勤物资、兵营建设等与民政相关的部分。枢密院同样接受中书政事堂管辖。
  中书省内设政事堂,政事堂是楚国最高权力机关。里面并无固定成员。凡加了“平章军国事”头衔的,就有资格在政事堂议事,也就是俗称的宰相。其中指定一人为召集人,可加中书令头衔,负责主持政事堂会议。
  财政上,另有大司农府。大司农府掌握粮食及重要物资的收储。全国收上来的实物或货币税收都由大司农府掌管。大司农可以列席政事堂会议,提交全年财政预算以供审核,但对于政事无表决权。
  首都设京兆府,长官为京兆尹。辖地相当于一个地级市,但京兆尹级别远高于市长(知府)。比普通省长也高一阶,可以列席政事堂会议。
  以上是外官系统,另有一个庞大的内官系统,由禁宫中的内侍中省掌握最高权力。内侍中省相当于中书政事堂。但由于其有掌管玉玺、起草诏令的大权,形式上还比中书政事堂高上一阶。其下有宫中的六官六局,宫外还有庞大的少府机构。六官六局与少府合起来,相当于外官系统的尚书省。少府相当于内侍中省在宫外的执行机构。
  内侍中省还下辖一个卫尉府。卫尉府掌握全部禁卫军,包括在宫内执勤的近卫及守护宫门及王城的宫门卫。
  内官系统与外官系统在编制与财政上完全分离。为养活庞大的内官系统,内侍中省有直辖的领地,称为“王室领”,税收划入少府下辖之“中藏府署”,与大司农府的预算不相干。
  (暂时先写到这里,以后随情节增补)
'(楚国及太平天国军制)'
  在军队的编成上,楚军与太平军基本相似,都是依据周礼,每五人为一伍,二十五人为一“两”,两的长官叫两司马。五个两为一个“卒”,设正副卒长。五个卒为一旅,设旅帅或旅长。五个旅为一个师,师设师帅或师长。五个师为一个军,军设军帅或军长。
  在这个基础上,楚军另有以两个“两”为一队,共五十人的常规编制。在以伍为基本单位的前提上,伍以上,卒以下可以临时自由编组,由军衔最高的伍长或两司马出任临时编组的指挥,以适应实战的不同需要。更高一级的组合与此类似。几个军可以组合为军团,几个军团可以组合为方面军。一个方面军归属一个“行营”指挥。行营相当于后世的大军区。
  楚王卢权参考后世军衔制,尽量采用“古以有之”的名称建立武官的军衔制度,分别是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都尉、校尉、裨将、偏将、参将、副将、将军(将军都加具体的军号,如渡辽将军、征北将军)、大将、上将、元帅。上将位于大将之上,这是因为在上古概念中“天子自将,则称上将军”,所以上将高于大将。
  将军级别以上都有特权,在辖区内生杀予夺。将军以下则军纪严整。所以将军位置乃是楚军中贵官和卑官的一条分界线。
  太平天国则没有军衔制,其官品等级序列大体上如下:
  一等
  一级:正、又正军师(东王、西王)
  二级:副、又副军师(南王、北王)
  三级:主将(翼王、天德王)
  二等:四级:燕王、豫王,国宗(诸王家族成员,在此两阶浮动)
  五级:天侯
  三等:六级:丞相、恩赏丞相(丞相分正、又正,副、又副,共二十四个)
  四等:七级:检点、职同检点、恩赏检点
  五等:八级:指挥、职同指挥、恩赏指挥
  六等:九级:将军、职同将军、恩赏将军(含正、副将军
  )
  七等:十级:总制、职同总制、恩赏总制
  八等:十一级:监军、职同监军、恩赏监军
  九等:十二级:军帅、职同军帅、恩赏军帅
  十等:十三级:师帅、职同师帅、恩赏师帅
  十一等:十四级:旅帅、职同旅帅
  十二等:十五级:卒长、职同卒长
  十三等:十六级:两司马、职同两司马
  要特别说明的是,上面的丞相这一级只是表明等级,并不表明职务。创业五王各自都有私兵和自己的官僚系统,即各“殿”(东王为东殿、北王为北殿,翼王为翼殿)丞相和六部尚书。在杨秀清掌权时期,东殿丞相及六部尚书才真正具备丞相和六部的职能。按教义,天王和东西南北翼五王都是天父(上帝)之子,彼此是同胞兄弟(特别注意,老大是耶稣基督即“天兄”,洪秀全是老二,冯云山老三,杨老四,而六妹是杨云娇,石达开是七弟),以“某胞”互称。所以这几个人的权力是特别重的。他们的家属全都是皇亲国戚。
  以后封的王,如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等人跟以上几人都没法比,他们是臣子,而上面的则是主子。他们的爵位随时可以降,可以撤,而上述几位的位置是教义决定无法动摇的(比满清铁帽子王还要铁!按天国制度,他们是可以有自己的世袭地盘的,这才是根据周礼而来的真正“封建”——封藩建国)。这点要特别予以区分。天京事变一出,之所以影响极坏,就是因为诸王自打嘴巴,把基本的立国立教逻辑给搞坏了。所谓“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神圣光环一旦消去,人心自然散乱不堪,非常的难以捏合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