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家天下 >

第9章

家天下-第9章

小说: 家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形势已间不容发,萧绎只是为人比较忌刻,心胸不广,格局不大。基本的判断能力还是有的。无奈之下,他当即准了陆纳等人所请,将王琳送入长沙城内。果然带头大哥的魅力无敌。王琳一入城,陆纳等人当即降了。萧绎松了一口气,马上恢复王琳的官职,命他带着陆纳这班“梁山好汉”前去抵挡萧纪(这一招是情理之中。假如赦了王琳所部,却不驱使他们与萧纪火拼,那就真是不及格的水准了)。
  十六,平定
  王琳等人相继西上,形势慢慢发生变化。但一路打到现在,左打右打始终不得安生,兵马粮草不断消耗,萧绎也有吃不住劲,打算能善了就善了。他写了一封信,建议萧纪两下罢手。他确保萧纪对西蜀的统治权。就这个节点上,萧绎的姿态倒是相当英明。然而萧纪的判断能力比萧绎更差。大概是觉得打着挺顺手,完全没兴趣就此打住。对萧绎的来信只当示弱,来一封是扣一封。他也听说王琳西上,于是派了侯睿领兵七千,越岭堵截陆法和后路,准备抢先击溃陆法和,为水军东下打开通道。
  可是陆法和反击无力,坚守却是有余。事实上,之前的步步后撤是他主动为之。长江两岸多山,大部队无法展开。但如果坚持在一线抵抗,对方就可能轮换攻击部队。甚至在进展不大时放弃攻击,主动撤回白帝城一线防守。那时就是个旷日持久的僵持局面。现在主动后撤,蜀军就被牢牢吸住。沿线筑城、防御及转运粮草的任务,不但占用了大量兵力,还拖延了攻击速度,使攻击在第一线的部队始终得不到休整机会。
  不光如此,陆法和一蟹多吃,借吃紧的形势逼迫萧绎给他增了兵,还将任约、谢答仁这两员无主降将归建到自己麾下。更令人叫绝的,是借此压力,促使萧绎政治解决王琳部下的兵变,尽最大可能保留了梁朝的元气。这种独具一格的劝谏手法,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liu”,极具禅宗智慧。
  陆法和逐次放弃前线堡垒后,将主力厚集在最后一道防线。限于地势,蜀军无法展开多点攻击,兵力优势难以发挥。而一路攻坚下来,伤亡很大,士气渐渐低迷。直等王琳援军抵达,西陵峡口始终没有打开。后方的坏消息倒是不断传来。两下交逼,萧纪也顶不住了,只好厚着脸皮向萧绎求和,询问前面的提议是否还有效力。
  可是派去的使者认为萧纪凶多吉少,私下打起个人的算盘。他将蜀军损失极大,军心不稳,粮草又已不足的窘况一一告知。这下萧绎心中有底,轮到他来大声说不了。
  除了形势不利,萧纪为人还有很大的毛病。他在蜀地积聚起惊人财富。大军出征的时候,他制作了大量一斤重的金饼,每一百个金饼装一筐,一共装了一百筐。此外还有五倍的银饼,绫罗绸缎不计其数。每次开打,他都要将这些东西展示给部下看。然而打完仗后,从来没真拿出来赏人过。此时形势危急,已经到不拼命不行的地步,属下宁州刺史陈智祖肯请他拿点东西出来,招募一批敢死队,趁萧绎援军刚到,布置未定,发动一场决死突击,打开西蜀水军的东下通道。萧纪硬是不肯,陈智祖又生气又绝望,大哭一场,心力交瘁而死。此后萧纪干脆闭门不出,任谁来都不见,军心士气终于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七月十一,雪崩效应开始显现。首先有个巴东平民符升带人起事,杀了萧纪的峡口城主公孙晃向王琳投降。陆法和趁势部署谢答仁、任约的人马向侯睿孤军发起进攻,将之击溃,拔除三座营垒。萧纪所筑的连城纷纷投降,一下子将萧纪回军的后路也给堵塞了。萧纪退无可退,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东下。
  此时陆法和方面援军大集,已可发动正面决战。陆法和命游击将军樊猛带水军截击,一战击溃萧纪主力,蜀军光落水而死的便有八千多人。樊猛将萧纪的旗舰团团围住,亲自带兵登舰。
  萧纪绕床躲闪,扔给樊猛一袋黄金,对他说:“这些黄金都给你,你不要杀我。麻烦你带我去见七哥,这总不难办吧。”
  他哪知萧绎早给樊猛下了密诏,指示:要是带活的萧纪回来,你就什么功劳都没有。
  这个指示并非无的放矢。在这南北朝时代,臣下还有一点独立精神。这种替老大杀家人的事,并非每个将领都肯做的。王僧辩被逼无奈,才替萧绎杀了侄子萧誉,后来对萧纶就只肯驱走。反攻建康的时候,更是直接说明:“攻城的事我干,杀人的事我不干。成济(司马昭的打手,替他杀了魏帝曹髦)那点活,你找别人来吧。”萧绎只好找荆州人朱买臣解决了萧栋(故太子萧统之孙,萧绎侄孙,被侯景立为傀儡皇帝)。
  之所以不允许带活的回来,是萧绎忌刻,不肯宽恕,但又怕自己承担杀亲的罪名。这种掩耳盗铃的手法,用在这个只讲暴力不讲公义的政治环境下,充分体现了萧绎其人的迂腐无聊。
  樊猛不象王僧辩位置高,出身好,心理上有那么点矜持和洁癖。对他这种小人物来说,官位赏赐才是实在的东西。当下他哈哈大笑,对萧纪说道:“老大是你想见就见的?再说就算我杀了你,你的黄金难道会自动飞上天?”
  这个莽夫毫不拖泥带水,两斧就砍下萧纪的脑袋,又杀了他的幼子萧圆满。陆法和则擒获萧纪的太子萧圆照等兄弟三人,派人送回江陵。

'(南朝奇人陆法和(六))'
  十七,经营
  萧纪既已平定,信州全境都归入陆法和掌握。陆法和兴奋的进军白帝,开始经营这来之不易的一州地盘。
  两年多来埋头搞土木工程,大师风度已经很久没有展示。如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陆法和心情大好,当即又来了一出。他对部下说道:“诸葛孔明也算是一代名将了,当年我跟他很熟的。他曾在白帝城旁埋了一斛箭簇,咱们挖出来用吧。”
  他在城外某地做了个标记,让手下开挖。果然挖出一斛锈迹斑斑的箭簇。属下当然个个惊叹佩服。
  陆法和又禁止手下官兵打猎捕鱼。要是有人私下违犯,半夜就会见到猛兽向他攻击(李大爷说了:这一招很熟啊!)。或者他的船缆无故断开,船只漂走。
  有个小徒弟用刀砍下一条蛇的头来玩耍,陆法和见了,当即严厉批评道:“你为什么杀蛇?”
  他用手一指,弟子猛吃一惊,蛇头突然掉下,咬住他的裤裆不放。这个弟子非常害怕,陆法和让他忏悔,为蛇做功德,使之往生。(陆法和所展示的,应该是催眠术的一种。从描述来看,水平相当高了。但天竺术士还有更高的,他们的群体催眠术,能让一群人产生共同的幻觉,比如看到施术者将一根绳子掷上天而不坠落,然后术者沿绳爬上去,消失在空中等等。据后世知情的印度学者透露,这不可思议的种种事实上都是群体催眠术。但施展的对象场合很有讲究。一旦观众中有人意志坚强不受催眠,对施术者是非常危险的。笔者在此小做发挥,以利读者理解)
  又有人拿一头牛来试他的刀利不利。结果一刀下去,牛头就断了。那人将此事告诉陆法和。陆法和说:“这头牛的魂魄正在找你索命,如果不为它做功德超度,一个月内你就有报应了。”
  但是那人不信,不肯按陆法和的指示做,结果没几天就死了(这是惩戒和立威)。
  陆法和还为乡民的房子、坟墓看风水、画图纸以避祸求福。这是一种亲民政策,以之可收揽人心。
  陆法和又曾经严肃的告诫某个部下:“不要将马系在水碓上。”结果该人在下乡办事的时候,看到这户人家大门旁有座水碓,居然忘了陆法和的告诫,随手将马系在水碓的轮轴上。刚进门不久,突然想起陆法和的告诫,匆匆出门一看,马的缰绳已被缠绕进去,马头被石碓击中,已经倒毙在地。
  这一招看似玄奥,解释起来也并不困难。常人就有这样的经验,一件事情,如果十分重大,经他人或自己反复强调要注意,某些时候反而越容易遗忘。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特性,事实上即是强迫症的症状之一。当然归结到此事则未必如此。事实上用催眠术来解释更直接。即陆法和给其人下了一个“后催眠指令”。(关于催眠术就不予展开,读者自己查查相关的书即可了解)如此而已。
  陆法和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做这些,当然不是无故发神经。他有两大意图。一,是给自己这个团体建立一种独有的价值观。或者说,是努力灌输一种文化,使之与别的人,别的团体区分开来。
  文化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对于区分群体极为重要。我们中国文化的特性,比如长辈的权威,官本位,男尊女卑等等,平日里自己可能也不太注意。可一旦与文化有别的群体接触,立刻就会发觉对之不习惯,感觉不舒服,非常难以接受。儿子对老爸直呼其名,当个官根本耍不了威风。在社会上到处装小,回到家本想展示下权威,哪知老婆完全不买账,那种郁闷与打击,都是文化碰撞下中国人的痛苦根源。所以社会越开放,接触到的外来文化越多,越是有国人鼓吹本土文化,要求复兴国学。原因即在此。
  简言之,一种文化,即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旦建立,即具备甄别“自己人”与“外人”的强大功能。陆法和以平民起家,从宗教入手,当然明白自己的优劣之处都在哪里。只有建立一种非主流文化,从精神上牢牢控制一个团体,自己的地位才能稳固。
  陆和法第二个用意,则是做给江陵城那个忌刻的老大看,自己可是一个纯正的佛教徒,处处以宗教约束弟子,甚至不让手下这些兵胡乱杀生。这样的搞法,你萧绎总该放心了吧。
  陆法和一边努力整合内部,一边片刻不停的关注蜀中的情况。尉迟迥围城五十多天,永丰侯屡战皆败,最后只得投降。西魏一下子获得益州的大片地盘。蜀地若失,梁国的长江防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