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果然不出所料的叹道:阿福真是聪明,一教就会!想当初我们三人都学了好几遍才学会呢,师傅他还说我们几个太笨了不懂得变通,和我们比起来阿福贤侄你可算是绝顶聪明的人物了。
阿福听后喜滋滋道:其实阿福学过一些武功,只是在这之前就学会的。
三人听后好奇道:哦,没想到阿福贤侄还有高人指点难怪乎悟性如此之好,真是让我们这几位师叔叹服!
阿福笑道:不瞒几位师叔,在那光普寺里我就跟我那几位和尚师叔学过一些,因此会一点点招式,刚刚看美果师叔练得花巧,原来并不难!
真花也微笑道:是阿福贤侄聪明伶俐,什么东西都难不倒你这小娃娃哦!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都要掉队了哦!真花故意在那里哀叹。
美果却装着一副大人的模样拍拍真花道:花师叔别灰心,总有一天你会比现在厉害。刚才是几位师叔教导的好阿福才学的会,这是师叔们的功劳。
几人被阿福这可爱的模样逗乐了,在那里开心的笑了起来。
“小屁孩!”真花丢下一句。
第三十三章 谈经论道
那边阿福在与真花、善叶、美果三人玩闹,而在那院中的石桌边吴妄与虚无道长正在那里品茗聊天。吴妄来到这清灵观后,虚无就将他视若上宾每天只是陪着吴妄在这清静雅苑之中闲庭信步,赏美景、品好茶。其实茶倒不算是好茶,好的只是一颗淡然的心,那吴妄在家中每日为酒家之事要操很多的心,很难得会有空闲的机会坐下来喝茶赏花。其实他内心里也想有一天自己找个安静的地方,去诚心向佛为自己的前半生虔诚忏悔。可是当初下山之时便已答应了师傅要去做一番有益于众人之事而他在自家酒家里所赚来的银两又捐与聚银庄这在看来就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奋起努力,所以为了减轻自己的思想上的压力,他要忍受那种超强的劳动。每天不停在酒家里忙,而现在他忽然悠闲了下来倒忽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正是:静中见真境,淡中识本源。无为无作,才来的优游清逸!
二人在石桌旁对坐,虚无道长将桌上的茶壶拎起往杯中斟满了茶水,一时间香气与那院中的桂树之花香一同飘向二人,好不惬意。闻着也叫人神清气爽,精力充盈。
虚无举起茶杯对吴妄道:来吴施主,不如来品一杯清茶,看看今天的这茶味道如何?
“好,大师请。”吴妄道。
说完便拿起桌上的茶杯,小啜了一口禁不住赞道:说实话吴某自打在道长这道观里呆了两天便感觉这吃起饭来格外香,喝起水来也格外甜。这茶在吴某口中非但不苦反而入口留有淡淡清香。
虚无道:吴施主此言有理。这茶是这山中所产,天然采摘。不曾有半点人为损害这茶也是吸收了日月精华以及大山灵秀之气自然入嘴还留有清香。
吴妄点头表示赞许虚无道长的话,随即又饮了一口。接着又说道:其实吴某真的羡慕道长这样有闲情雅致,你看每日在这山中无忧无虞,自由自在、好不惬意!
“哈哈哈,贫道区区荒山闲人哪里值得吴施主去羡慕?”虚无在那里抚须说道。
“差矣差矣!吴某与道长简直就不可同日而语,道长是当世高人我不过是民间的一介草夫想你这般神仙似的生活只有吴某这种泛泛之辈羡慕的份。”吴妄道。
虚无听后莞尔笑道:其实人就分三教九流,三六九等自然各有各自的活法。不必去羡慕他人的生活,像吴施主这样的生意人只怕也有不少人羡慕吧?只道是生意人都是家财万贯,享受不尽。
吴妄却摇头道:要事说别人做这种生意能赚钱,可我就偏偏就没有什么家底。因此也不是别人所想的那样有万贯家财。
虚无不知吴妄原来是将自己所赚来的银子悉数捐与了那江湖中声名显赫的聚银庄。便好奇问道:哦,难道吴施主生意屡有失意以致经营不善连有亏损?
吴妄摇头道:这倒不是,其实我们经营了那酒家之后,倒是赚来不少银子只是将它们大部分捐给了聚银庄因而自然没有多少家产。
虚无自然知道这聚银庄的大名,因为他也算是那其中知情者之一。当年为了选出新一届的武林花冠,他与天山西面的光普寺里的玄慈大师一起还出席做旁证,所以如果说他不知道这聚银庄的来历,那这天底下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知道。
听完吴妄所讲虚无说道:哦,原来如此想不到吴施主还有如此大慈大悲之善心,让贫道好不敬服。在此我便以茶代酒敬吴施主一杯!说完将那杯中茶一饮而尽,吴妄亦是。
虚无继而又说道:吴施主有此仁爱之心实为难得!不过你与那玄慈大师又是如何认识的?贫道似乎未曾听起大师提过此事。
虚无当然不知自从当年与玄慈一别之后就再也未去过那光普寺,一别又是这么多年虚无当然不会知道那玄慈大师贵地究竟发生过什么蹊跷事。
吴妄笑道:此事说来话长,只是吴某有缘偶然结识了玄慈大师,并拜他门下请他收我做他的弟子。大师心地慈善就收下了吴某。从此吴某跟在大师身边修行了几年只是后来忽然想还俗去做一些事情便离开了大师。
虚无听完吴妄所说似乎有所明白道:哦…原是如此,想必吴施主所说之事便是你现在所做之事吧?
吴妄点头说道:不错!道长讲的是,吴某当年一心要还俗为的是能够在此身还能够做一些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不过现在依道长你看来,吴某当年的决定是对还是错?
虚无笑道:世上本无对错是非,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对亦是错,错亦是对。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对对错错,孰是孰非?
吴妄听完虚无的话禁不住赞道:虚道长一番玄妙之言简直如数家珍,只是吴某听得如天书一般是在未能穷通,但是能感觉到道长的博大精深之言语。
虚无道:其实贫道刚刚所言是想告诉吴施主,这人世间本无对错。对错是非只是人为而定,既是人为,便无绝对之标准。因而这不过是衡量众人道德教化的一只标杆而已,没有所谓的是非对错而言,向吴施主这般有仁爱慈悲之心的人,一心向善。只要是你认可之事便是对的,只要你不认可,那便是错的。施主既然有了自己的决择那定是施主认为对的事情,那便是对的,还有何错与对之说呢!
虚无只是这番话便让那吴妄彻底大彻大悟继而欢喜道:道长一番精妙之言让吴妄有如醍醐灌顶,简直是豁然开朗,顿时便觉得心境澄明!道长今日此番话吴妄定会铭记在心,必当为金玉良言留着日后修行参悟之用。
虚无笑着摆手道:区区几句信口说来不值得吴施主称赏,贫道让施主见笑了。
吴妄道:哪里哪里,道长你乃当世之高人,自然说出的皆是大道之言,我辈平凡之人难以望其项背,道长你太过谦虚了。
虚无道:区区谬言,哪里敢称大道之言!吴施主高赞了!
吴妄道:道长信口拈来的话语在吴妄看来便已经有如天书一般高深莫测,若是要道长你亲自为吴妄讲道说法,只怕吴妄不能领会半句经典,不过吴某在玄慈大师那里也经常听他讲道,只不过大师谈的是佛法,也就是佛家之道。而道长你是道家之理,吴妄自觉愚昧但是又诚心求佛问道,敢问道长这佛家之道与你道家之理。
虚无拈须笑道:吴施主此问题甚是难得回啊!我们道家名经《道德经》有语曰:道可道,非常道。便是讲这大道其实是不能用话语说明出来的,那些能用话语讲出来的恰恰都不是大道!其实这佛家与道家本是同源同宗,皆是使人去恶向善。只是二者所主张有所不同。佛家主张“无生”那佛家便认为这人世间现实的一切皆为苦海,而人对此却无能为力,便只好忍受,而要忍受这苦海便要放弃人间的种种欲望。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以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进入无苦的极乐世界。而我们道家却主张以“生”为真。道追求修炼形体而延年养身,使肉体成仙。我们道家以为这人之生命乃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元气和合而形成的,这肉体不过是精神的住宅,若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才可。即“内修”和“外养”之功。
吴妄听后道:哦,道长所言却是有理,不过这佛与道最大的差别何在?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彼且呜呼待哉?此为我们道家所求的至境。”虚无饮了一口清茶说道。
继而又道:我们道家主张追求现实的人事生活,而佛家却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对精神修持以及对来世的向往,所以大凡修佛之人皆是希望来世可以投胎成佛,即便不是如此希望,也会念想自己来世不入十八层地狱。因此其实我们的区别就在于对待生与死的态度上,对于人来说死亡是最大的恐惧我们的宗旨就是帮助世人要解决如何正确面对死亡的问题。
吴妄听罢:长长赞了一句,听道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吴妄此生并未曾学得什么大道,然而道长今日所讲已经让吴妄有万般体会,感慨不已!
虚无接着又道:虽然说我们道家与佛家存在种种不同然而两家却是互相融合的,那佛家追求的是无神论,在佛家眼里只有一个神那便是释迦牟尼佛。而我们道家主张崇神,然而归总到底还是驱使人们行善积福,岂不闻“多行不义必自毙”。因而佛与道说到底其实并无分别,便如人之身体手足,一上一下皆为一体,不可分割而论。
吴妄拍手称道:道长高论,吴妄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今日虽然只是小坐片刻就听得道长一番精妙之言,吴妄再敬道长一杯!我先干为敬。说完就将杯中之茶一饮而尽。
第三十四章 密林采果
吃罢中饭,阿福又吵吵着对真花三人道:师叔带阿福去山上玩吧,阿福来到这里还未去过这山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