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农民-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嫂你说。”
“是这样的。那天你跟我说了做工的事,我这几天就在想。发现一些问题。小老板种蔬菜,因为是冬季,所以没有虫害。但接下来,天气好了,肯定就要生虫子。我想,小老板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她有些不好意思。
周禹一听,不由诧异的看了刘寡妇一眼。
这个女人,虽然三十多岁了,但脸门还显年轻,倒也清秀。周禹没想到,她还有这个脑筋,能想到这些!
心思一转,周禹不由打定主意,以后要重用刘寡妇。
不为别的,就为她这个想法。
蔬菜虫害的问题,连周禹自己都忽略了。毕竟,这在农村太寻常了,是个农民都知道。但能够一早就想到这些,并未他这个老板考虑长远,其心思灵活,比大多数人就强得多!
“刘嫂说的对,”周禹笑道:“要不是你提醒,我差点都忘了!那么刘嫂,你有什么建议?”
“建议倒是说不上,”刘嫂不好意思道:“小老板的蔬菜肯定不会打农药,如果靠人工捉虫,那不太现实,我想来想去,只想到喂一些鸡鸭这个办法。。。只是鸡鸭也会糟蹋蔬菜。。。”
周禹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我的蔬菜肯定不会打农药,但喂养鸡鸭,也的确跟刘嫂说的一样,会糟蹋蔬菜。这事先就搁这儿,看看情况再说,如果虫害严重,再做也不迟。”
张婶在一旁张了张嘴,却没说话。
她也想不出别的办法。
至于周素林,则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接着,周禹便带着三人,拿了新买的工具,到地头开始干活。周禹虽然是老板,但也不会闲着什么都不干。
现在事业起步,他还不能闲下来。
到了中午,张婶和刘寡妇都回家吃饭去了,周素林只身一人,回家也是冷锅冷灶,就没走,他忽然对周禹道:“小老板,我看你这里这么大一片地,以后还要喂养更多的黄鳝,缺个人照料。你看我在这里搭个棚子,一直住着,行不行?”
周禹一听,想想也对。虽然有狗,但八亩地不小了,有可能就照料不过来。能有个人一直看着,那也是件好事。
想了想,道:“那行,这事就交给素林伯你了。这样吧,工资给你提两百,怎样?!”
周素林咧嘴一笑:“行。”
周禹不是不想跟周素林提供食宿,但这行不通。只给周素林提供食宿,那张婶和刘寡妇会怎么想?!拿同样的工资,为嘛你周素林就能白吃白住?
难道也为张婶他们提供食宿?先不说他们需不需要,单单为人提供食宿,家里就又得请人,实在太麻烦。
而且以后规模大了,手底下有几十个、百十个人工作的时候,食宿就是个大麻烦。
所以干脆就没提。
现在周素林提出要在地里一直照看,周禹就随了他,干脆就涨点工资,反正周素林也算是多做了半份工作,想来张婶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当下,周禹便帮忙跟周素林一起,在八亩荒地旁的林子下,搭建木棚。不到一个小时就做好了。
周素林就回家,搬家私去了。
下午张婶、刘寡妇一点半就过来了,又是半天忙碌。
因为没人偷懒,所以工程进度很快,正月刚过,才半个月时间,八亩地就都打整出来了。
水渠纵横交错,土地被分割成小方块,野草也除了干净。
水渠中的水,也已经蓄好,清澈冰凉,从进水口入,从出水口出,缓缓流淌。还是跟之前一样,仍然没有做保坎固底的措施。
这天下午,就到了最后的阶段——将出水口和入水口处用水泥砖石砌好。
这活儿周禹自己在做,张婶和刘寡妇在一旁帮忙,传递砖石和水泥。周素林则在编织篾笪。
“今天下午就剩下这点活儿了。”周禹抹上水泥,砌上砖石,大声道:“明天开始,三件事同步一起做。第一,是种植果树。第二是种植蔬菜。第三,是转移一批黄鳝过来。”
“素林伯明天直接跑一趟镇上的苗圃,地址我等会儿告诉你,这八亩地,被分割成多少方块,就买多少果苗,李、梨、桃、杏还有樱桃,各种果树都要。买回来直接开种。”
“张婶明天就着手点蔬菜种子。种子我已经买好,明天直接就开干。”
“至于刘嫂,就转移黄鳝,选择那种指头大的,先转移五十斤过来,做完就帮张婶点菜种。”
“捕捞黄鳝有特制的饵料,我明天再给刘嫂。”
“明天一早,我要去渔乐园一趟,你们先做着,我回来再跟你们一起干活。”
“行嘞,小老板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三人点头称是。
把二区进出水口做好了,今天的事就算完了,这时还不到三点。
所谓二区,就是区别于最早的养殖区而命名。周禹把屋畔的第一个养殖区,称之为一区,现在这个,就是二区了。
二区已经成型,只待种下蔬果,转移黄鳝,一切就完成了。
翌日一早,周禹跟张婶他们交代了相应的事,直接就往镇上去了。
这次去镇上,有两件事。
第一,是买车。
周禹手里有钱,除开承包土地花了一笔,现在连张婶他们的工资,都还没开呢。手里还有四十多万呢!
考虑到现在的种植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有自己的车,是必然的。
而且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年轻的男人,谁不喜欢车呀?!
之前也是忙,没顾得上,现在忙的差不多了,自然要把这事给解决喽。
其二,就是去渔乐园办事。
早前小艺上学离开时就跟周禹说过,渔乐园卡住了周禹的销路,这是个隐患,必须要仔细稳妥的处理。周禹一早就决定,要跟渔乐园签一份合同。
而且是宽松的合同。
只不过因为一区的蔬菜,早早就卖完了,第二批还没成材,所以就按捺下来了。
到现在,一区的蔬菜,已经陆陆续续的成材,也就是说,与渔乐园之间的第二次交易,要开始了。在这之前,周禹就要把合同的事,落实下来!
到了镇上,周禹先就去了渔乐园。
要买车,须得到县里,镇上可没4s店,想买也买不到。
所以,就近先把跟渔乐园的事解决了再说。
到了渔乐园,周禹并没立即奔李德裕办公室而去。而是先到了用餐大厅。
边走边看,周禹发现,渔乐园的生意,比自己辞职之前,又上了一档次!看看墙上的电子菜单,一眼就看到顶上方几个特别贵的菜肴!
其中,就有藠头爆炒黄鳝、清炒白菜和炖萝卜!还有什么鳝血汤、白菜肉丝、腌萝卜丝,等等,价格都高的离谱。
就比如爆炒黄鳝这道菜,标价五百八十八!清炒白菜都八十八一盘,牛肉炖萝卜一百八十八,鳝血汤也是八十八。。。
周禹看的张大了嘴巴!
黑,太特么黑了!
而且这些菜肴后面,还有个0。周禹不明所以,以前在这里工作的时候没有啊!于是叫了个服务员,还是熟悉的,一问,原来是限量!
“难怪现在还有的卖,限量。。。这卖法有道理!”周禹暗暗琢磨。
他卖给渔乐园的黄鳝,总共才两百多斤,蔬菜也才两万斤出头,如果不限量供应,依着渔乐园的规模,十天半月恐怕就要被一扫而空。
而限量,却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是一石二鸟!
周禹琢磨着,这样限量,非但不会影响名气,反而还会促进!人啊,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敞开了供应,反而显得没了水平,限量供应,才是王道啊!
第二十一章 开公司
周禹一边想,一边观察食客饭桌,发现没有一桌有相关是菜肴。也对,那电子菜单上都是零了,只能说明,这些贵的离谱的菜肴早就卖完了!
耳畔又听到一些食客的议论,不少都在说那些菜肴。
无非就是说来晚了,没抢到!
可见自己养殖种植的黄鳝蔬菜,有多么受欢迎!
周禹心里有底,便不停留,这才奔李德裕办公室而去。
李德裕见周禹到来,立刻知道,周禹的第二批蔬菜该是成熟了。他前几天就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一直等周禹电话呢。
“第二批蔬菜成熟了?”李德裕笑道:“打个电话就好嘛,用不着自己跑一趟吧。”
周禹正了正身子,道:“李叔,我还得真得自己跑一趟。”
李德裕一听,笑容微微收敛,道:“那就是有事了?”
周禹点头:“是的。李叔,我之前跟渔乐园之间的蔬菜供应,只是跟李叔您的一个口头协议,我想来想去,觉得不太保险,所以。。。”
“哦!”李德裕微微点头,却笑道:“还怕你李叔会坑你呀?!”
周禹不好意思道:“怎么会。只是,李叔您知道,我事业才刚刚起步,缺乏安全感嘛。”
李德裕认可点头,道:“那你是怎么个想法?”
“我想跟渔乐园签一个供应合同。”周禹道:“这样就有保证了。”
李德裕笑了:“你小子不错,知道签合同。是啊,是该长期签独家供应的合同了,之前量少,一旦你的种植规模上去了,蔬菜采收的量上来了,再不签合同,就不好了。”
然后顿了顿,道:“那么,你对合同有什么想法和意见?”
周禹沉吟片刻:“李叔,渔乐园说到底也只有这么大。我种三五亩、甚至十亩八亩,渔乐园也许都能吃下去,但我以后,一定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到时候渔乐园就吃不下,所以长期独家供应,是不可能的。”
他正色道:“所以,我想先跟渔乐园签半年合同,半年时间一到,再根据那时的情况,修改也好,另签也好,都行。”
李德裕脸上笑容收敛下去,忽然叹口气,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