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农民-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代的技术,要逐渐的,缓慢的交替,要有一个过渡的过程。
如果太急,不但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造成相当的恶果!
周禹如果不间断的推出一种有一种新作物,那么,随之而来的后果就会凸显出来——其实这次是玉印稻种,也免不了会引起这些后果。
玉印稻种毕竟因为数量的缘故,不可能一次性全世界全面推广。一定是选择性的,在某一个两三个地区缓缓推广。一旦玉印稻种的好处显现出来了,那么,其他区域的水稻种植行业,就会受到打击!
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随着玉印稻种种植面积的扩大,这种打击会越来越致命,直到玉印稻种全面取代原有的普通稻种。
但事情,必须要做。只要有个度就好。
但如果三五七八、十几二十种一起来,那么,造成的后果,就是几何倍数的叠加。
不可取!
当然,这都只存在于想法之中。
必须要经过实验,周禹才能知道,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如果是,那么他这一辈子的轨迹,约莫就能推演出来——三五年推广一种新作物,直到死!
。。。
正在周禹准备收集全世界所有作物物种,准备实验验证的时候,他接到了布莱恩的电话。
请他去参加一个剪彩仪式。
什么剪彩仪式呢?
玉印国际农贸集团成立的剪彩仪式!
玉印稻种,不是以某个人的私人名义进行商业贸易,必须要有一个正规的公司集团。而且以后,还有更多种类的作物要进行推广,成立公司,建立渠道,就势在必行。
而集团其名为玉印,布莱恩等人也有自己的考虑。
第一个,集团的主要生意,都源自于周禹。
第二个,周禹旗下的玉印农场,品牌已经打响,并且深入人心。一听是玉印牌,就知道,这肯定非同寻常。
由此考虑,干脆就将公司命名为玉印——其实,公司的最大股东,就是周禹!
周禹占了百分之二十的股权,剩下百分之八十,最多的摩根和洛克菲勒还有布莱恩,也才各自拿到百分之十点三。最后的百分之四十九,由其余七人均分,每个人也才百分之七!
所以,命名为玉印,也就理所当然。
虽然周禹言明不管事,公司的一切事物,都有布莱恩等人做主,但实质是,他才是董事长。
一百七十四章 万亿市场
玉印农贸集团的剪彩仪式,声势搞得还不小,但同时,又很隐晦。
声势大,在于参与者众多,不但有农贸集团董事会各大董事的之交好友、生意伙伴,还有非常多的媒体记者。
隐晦则在于农贸集团的生意项目并未透露!
其实不论媒体,还是各位董事的生意伙伴,都不明白,这些资本家怎么突发奇想,竟然成立一个农贸公司!
玉印稻种的消息,其实仍然,是一个谜。
除了有限的一些人知道,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就算当初老雷石东将玉印稻种的消息透露出去,但也仅此而已。
就算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其实也不一定会相信。或者说相信了,并没有产生其他的感受。
隐瞒这个消息,一直到全面上市前夕,这是布莱恩等人早就商量好的策略。
怎么说呢,玉印稻种的上市,必定会触及一些人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大农场主!一旦这个消息准确的曝光出去,那么,玉印稻种的上市,必定会提前遇到障碍!
当然,如果稻种的量足够,这种障碍会小很多,但可惜,第一批全面上市的稻种,数量肯定不会太多,只能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关系亲密的农场主,予以售卖。那么,那些关系不够亲近,不可能拿到玉印稻种的,他们会怎么做?
也就是说,一旦消息提前太久曝光,在全面上市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必定会有许多麻烦。为了杜绝这许多麻烦,就不得不如此。
只待玉印稻种全面上市,然后取得了成果,成为了既定的事实之后,农贸集团才会大张旗鼓,掀起玉印狂潮!
这次的剪彩仪式,周禹并没有露面,从抵达设立在洛杉矶的集团总部开始,一直到剪彩仪式结束,周禹一直在办公室,站在窗前,透过窗户,观摩剪彩仪式的进展。
三个小时过后,仪式完毕。
人群三三两两的散开,就听到背后传来敲门声。
“周,会议室。”
是布莱恩的声音。
“马上。”
周禹转身抬步,出门,跟布莱恩并肩往会议室而去。
到了敞亮的会议室,其余股东,已经全数在座。
但让周禹微微皱眉的是,老雷石东竟然也在!
他不由侧脸看了眼布莱恩。
布莱恩跟他点了点头,使了个眼色。
两人在座位上坐好,作为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席尔瓦…摩根,站到了前头。
“伙计们,我们应该欢庆!”
他第一句话,就让人振奋。
“美好的未来和绿油油的富兰克林就在前面等着我们,我们会赚到大笔的金钱,甚至青史留名。”
“为了这一天,我们投入太多,但还不够。接下来,我们需要尽快的构建销售渠道,建立销售网络,这是重中之重。”
“而在这之前,我想,大家都希望,有关于玉印稻种的任何消息,都必须要保密!任何一个新的事物的诞生,都会面临旧的事物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反抗。为了削弱这种阻碍,我们还是小心为上。”
说到这里,他特意看了卡你面无表情的雷石东一眼。
作为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摩根在展望未来之后,就叙说了他将要执行的种种策略——主要就集中在建立销售网络上面。
非常的详细,仔细听完,只有一个想法——没有任何破绽。
“我想,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定价。”摩根最后道:“玉印稻,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农作物。以往的农作物,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让人饿死。而玉印稻,则旨在使人进化!这是本质的不同。因此,廉价是绝不可能的,我们不允许!”
“尤其是在初期,稻种仍然非常珍惜的情况下,价格必须要非同寻常。”
“一千美刀一磅!这是底线!”
周禹眼中闪过一丝惊诧——一千美刀一磅,够黑!这价格,是普通稻种的几百倍!而且,还只是底线。
也就是说,最便宜的价格,就是一千美刀一磅。真正到了全面上市的时候,恐怕不止这个价。
不过即便如此,周禹觉得,也不算过分。
玉印稻扛的是进化的大旗,对于任何一种生物来说,进化,才是最重要的,是关乎于一切的本质所在。
而且,周禹考虑到,因为前期玉印稻种数量的问题,第一批,甚至第二批的种植面积,肯定不会太大。
前期甚至能当做一种奢侈品!
做种植业的农场主,花一千甚至更高价格,来购买玉印稻种。一英亩,大约需要十三磅稻种,也就是一万三千美刀以上的种子成本,但能收获七千到八千公斤的稻谷。
去壳之后,就算作六千公斤稻米。用奢侈品的价格卖出去,一公斤就算五十美刀——其实这个价格并不贵,现在许多的高档稻米,几百美刀一磅也不在少数。
当然不可能只五十美刀,但就这么算,六千公斤,也是三十万美刀了。也就是说,一亩地,产值达到三十万美刀,扣除所有成本,二十万是肯定能赚到的。
因此,一千美刀的稻种底价,着实不高。
毕竟,玉印稻并不是一种娇贵的品种,它能够跟最普通的杂交水稻一样的种植。不像某些娇贵品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扩大规模。
而玉印稻,瞄准的目标,就是全世界!
当然了,前期稻种的价格肯定贵,这毋庸置疑。但等到玉印稻逐渐普及,全世界有一定种植规模之后,价格肯定要逐渐下调,逐渐顺应市场的变化。
但到那个时候,因为稻种的量上来了,销量大增,价格降低,利润也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加!
这些想法在周禹的脑海中一闪而逝,随即,就听到有董事开口了。
“我认为,一千太低!”
他侃侃而言道:“初期因为稻种数量的限制,定价要越高越好。我计算过,就算卖一万美刀一磅,种植者也不会亏损,反而会大赚一笔!”
“不错。一英亩的产量,按照周给出的数据,我们知道,能达到七八千公斤,纯稻米,都有六七千公斤。因为前期种植面积的限制,可以成为一种奢侈品贩卖,那么一亩产出,少说能卖几十万美刀。再加上我们的稻种并不是那种娇贵的东西,不需要耗费其他的心思,种植成本就非常低,再怎么也能赚到钱。我甚至认为,一万美刀一磅,都不算贵!”
这位董事的说法,跟周禹想的约莫类似,看样子,都是做过细致计算的。
摩根微微颔首,笑道:“如果一万美刀一磅,那么。。。”他笑得很开心,道:“我们从周的手中,得到的第一批稻种,有八百四十多公斤,也就是一千八百五十磅。今年我们加班加点,藉由加州沿海的温暖气候,能出三季。每十三磅种子,可种植一英亩,那么第一批可种植面积,就有一百四十二英亩。我们用最好的方法来培育,一英亩算作八千公斤的产量,那么,第一季产出的种子,就有近一百一十四万公斤,就是二百五十万磅!如果用这二百五十万磅种子继续培育二代、三代稻种,那么接下来。。。”
咀嚼着摩根的话,不少人微微皱起了眉头。
一直没说话的小洛克菲勒开口了:“这样是话,第一季则可上市。如果将第一季收获全部用以继续培育稻种,第二季收获的种子,就能达到几十亿磅,量太大,定价就不能太高,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