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兵王会算命-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因为他的商人身份,还给予他一些优待,邀请他将来到萨马尔国都城黄沙城去经商。
但是,他始终没有得到太子妃们的消息。他相信,太子妃们不在军中,那些传言并不真实。
尽管罗都谨慎地选择行军路线,但是他还是被得胜回师的林圣武包围了。
号称萨马尔第一勇士的罗都和第一精锐的三万铁骑,历来在草原上横行无忌,未逢敌手。
但是,在林圣武的军队面前,很快就军心动摇。在几次拼死突围无效后,罗都请求谈判,但被拒绝,请求投降,也被拒绝。
鉴于罗都军屠杀兴阳30万平民的滔天罪行,林圣武下令不留俘虏,斩尽杀绝。
很快,罗都的三万铁骑就被杀光,由于尸体太多,就挖了一个巨坑,埋在一起,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罗都坟。
这边战事一结束,新皇的谕旨就到了,废林圣武的太子封号,除去天下兵马大元帅衔、交出兵符,军队就地驻扎,着林圣武带西门海岸及仁、义、礼、智、信五将军回兴阳进宫觐见,并接回玉秋容等家眷。
此时,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按照西门海岸和五位将军的意见,此时应该一鼓作气,攻入兴阳,拿下弑君弑父的林圣文,铲除助纣为虐的宜贵妃和一些皇族、贵族和贪官污吏,由林圣武即位,重整朝纲,励精图治,振兴麒麟国。
即使玉秋容等太子家眷在他们手中,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林圣文也不敢胡来。
以林圣武此时一举灭了萨马尔,一血百年耻辱的巨大功劳和平时的民望,定被林圣文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林圣文此道旨意,用意已经非常明显。此时双方已经势同水火,你死我活,当断不断,必反受其乱。
林圣武虽然宅心仁厚,倒也不是傻瓜。他也清楚,林圣文和宜贵妃不会放过他,此去必是有去无回,将他和西门海岸及五位将军一网打尽。
惟其如此,他们方才心安。
若是按照西门海岸的建议,以他手中的虎狼之师,挟全胜萨马尔的余威,拿下林圣文,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那样一来,一场内战就不可避免的了。
不仅兄弟同室操戈,自相残杀,便是天下百姓,也将陷入生灵涂炭之中。自己也将陷入不仁不义之中。
这些想法,自然是莫林思科的猜想之词,不过,据后来的事实来看,虽是猜测,却也离事实相去不远。
林圣武带兵回京,大军驻扎城外。他把西门海岸和五位将军留在军中,连一个卫士都没带,孤身进宫了。
林圣武和林圣文兄弟两个到底谈了些什么,莫林思科的书中也没有记载。
只是说,一天之后,几个太监和林圣武回到城外军中,并且带回了玉秋容等太子家眷。但家眷们被御林军严密看护着,在城门口等着,没有一起回到军中。
林圣武回到军营,召集将领们开会,宣布了他的决定:他已经与新皇达成了协议,和平解决这场宫廷变故。
林圣文交回太子家眷,由西门海岸和五位将军带一万人马护送,远赴海外,自谋出路,今后不得返回麒麟国。
他自己暂留兴阳,待父皇安葬大典后,再前去与他们会合。
新皇答应,林圣武手下兵马去留随意,愿意留下的,听从改编,不愿留下的,给资遣散,解甲归田。
虽然太子如此说,但是,西门海岸和五位将军都认为,这只是林圣文的一个圈套。他是军队不会放过林圣武的。
他们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列举出各种证据,但是,林圣武就是不为所动。
西门海岸见太子心意已决,知道事已至此,难以再让太子改变主意,也就不再多言。
他知道,太子让他们护送家眷远赴海外,实际上也是帮他们安排一条活路,太子交出兵权后,除非他们举兵谋反,否则,新皇早晚不会放过他们。
有这样一支虎狼之师在身边,林圣文睡觉都不会安稳。
太子既然已经心灰意冷,不愿意自家兄弟反目,他们也就只能听从主子的安排了。
林圣武安排已定,回到城门,接回了家眷,交给了五位将军,又单独找西门海岸交代一番。然后拔剑自杀了。
玉秋容等几位太子妃制止不及,虽悲痛欲绝,但很快被五位将军强行带回军营。
此时,太监颁布圣旨:废太子林圣武抗旨带兵进京,图谋不轨,赐令自尽。
其虽不敬,但心有所悔。朕念先皇之恩,体恤天下,宽大为怀。赦废太子麾下下所有将士之罪,永不追究。
废太子家眷一体人等一并赦免,来去自由。
五位将军见主公自杀,就要召集兵马造反,在西门海岸力劝之下,总算安抚下来。带着一万人马,拉上林圣武尸体,开始撤离。
麒麟国是个内陆国,并不临海,要出海外,必须借道邻国大梁。
在大梁国境边,西门海岸孤身一人前往邻国大梁都城,想说服大梁放他们过境。
五位将军不知道大梁国态度如何,已经做好了大打一战,强行夺路的准备。
此时,虽然他们只有一万人马,但都是对太子忠心耿耿的百战精锐,对太子被逼自尽都怀着一股悲愤之情。
一万人马攻城略地或许不够,但只是突围过境,别人还真是难以拦住他们。萨马尔的罗都铁骑都是他们的手下败将,更不要说大梁了。
不过,事情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西门海岸很快就回来了,不仅他回来了,大梁国的丞相也奉旨也一同来了。不仅带来了大量车马军械粮草,还赠送大量金银布帛给太子家眷。并派五千兵马开路,护送过境。
到了港口,又给准备了船、向导、水手、粮食、淡水、种子、牲畜、农具、工匠和一些犯官女眷、官妓、营妓、女奴等三千余人,一并赠送给麒麟国太子林圣武的家眷玉秋容。
按照大梁皇帝的诏书所言,此举是出于对林圣武的景仰之情,感念其一举伐灭萨马尔之功。因为林圣武灭了萨马尔,也是为大梁铲除了一个极大的威胁。
这个原因,很有说服力,令人不得不信。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火化了林圣武,经修养整顿后,玉秋容决定出发,大梁丞相则极尽礼遇,恭送出海。另有几十条商船,一同随行。
玉秋容、西门海岸一行,乘坐100多条大船,在海上航行三个多月后,遇到一片陆地。
登陆后,经过短暂交战,不费吹灰之力,击败土著部落的武装,攻占了都城。
说是都城,实际上也就是两三条街的大村落,都没有麒麟国的一个县城大。
立足之后,埋葬了林圣武的骨灰,众人推太子妃玉秋容为女王,号圣荣女王。
西门海岸为丞相,仿麒麟国制,设六部州县。
仁将军任吏部尚书,信将军任刑部尚书,礼将军任礼部尚书,智将军任工部尚书,义将军任兵部尚书,莫林思科任户部尚书。
舒妃任宫廷总管,紫妃任垦殖总管,青妃任国子监监正,黛妃——萨马尔?阿黛尔任御史中丞,大梁赠送的犯官刘文略任钦天监监正。
中央机构建立起来之后,一万虎狼之师分成两部,一部两千人编成水师,由大梁国皇帝赠送船队的首领史行健任提督,开始练兵,征剿海盗。
另一部八千人由兵部尚书义将军统领,四处征战。
工部开始建都城、王宫。
礼部则派出使节出使周边各国和部落……。
当地土著多处于刀耕火种时代,麒麟国的精锐之师所到之处,土著望风披靡。很快,各部落纷纷来降。
仅半年时间,拓地长两千里,阔八百里。设12州48县。增设理藩院,统辖各部落事务。
登陆整一年后,玉秋容举行正式登基大典,拜祭天地,宣告新朝正式成立。国号大林,年号始立,追谥太子林圣武为圣武昭烈帝,立都玉林城。
由于圣武昭烈帝没有子嗣,女王颁布诏书,成立元老院,自她以后,历代国君继承人,由上任国君提名三人,元老院在三人中择一优者推举而出,此乃大林国国统根本,世袭罔替。
为防止在任国君一家独大,世袭王位,特别规定,提名新王人选时,不许提名在任国王同族之人。
由于王朝初建,需要大量官员治理各地,因为人才匮乏,也为笼络人心,圣荣女王颁布敕令:大梁国皇帝赠送的奴隶、犯官及妓女等,原来身份一律废除,赐以平民身份,识字者,有能力者,可择优擢用。
“惟德能是举,不以出身见弃”。
两年后,路过大林国的商船带来了消息,玉秋容他们撤离之后,林圣文曾打算派兵追杀,斩草除根,思量再三,终因害怕激起兄长旧部兵变而作罢。
当初大梁之所以对玉秋容他们极尽礼遇,送人送物,就是为了把他们送得离麒麟国越远越好。
因为大梁多年忌惮的,就是太子林圣武和他手下的西门海岸和五位将军以及他们手下的百战之师。
身为太子妃,玉秋容是林圣武的化身和象征,只要她登高一呼,西门海岸等人一辅佐,太子旧部那些虎狼之卒就会重新积聚起来,加上太子的巨大民望,麒麟国就会屹立不倒。
现在这些人没了,林圣文忌惮太子旧部,把他们尽皆遣散。
麒麟国自以为萨马尔强敌已去,从此天下太平,上上下下耽于享乐,官员们忙于升官敛财,士大夫们歌功颂德,阿谀奉承。
军队武备松弛,军纪涣散,将领们狎妓宴舞,贪污敛财。全然不知危险已至。
大梁见时机已到,五路大军挥师进攻麒麟国。
地方官为保命保财,纷纷献城。将领们为保命保财,不战而降。
不到一个月,就攻下兴阳城。林圣文又想逃跑,可大梁早已将其重重包围,他只好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