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是偶像-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虞兮在学校里的一个星期,请假的时间比上课的时间还多,不过老师们对这个集天地宠爱于一身的女孩也格外的偏爱,能做她的老师不光是种谈资,也是种荣耀,在说她的成绩丝毫没有下滑。
苏虞兮提着书包,去办公室再次请假的时候,几个老师正在翻阅着今天的报纸,而有她大幅照片的那一页则被单独拎出来放在一边,他们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打这么多广告究竟需要多少钱。
有个男老师说道“我有个同学在SH晨报,他们的独版宣传一期大概十三万,京城就不清楚,应该要高些,但其他省肯定要便宜点。三十四个省怎么也得花个三百多万。”
一众老师发出啧啧的惊叹,有老师说道“现在的歌迷啊!真是疯狂,但做这样的事情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以偶像的名义捐给贫困山区多好!”
“是啊!要不捐给我们这些苏虞兮的老师也是很好的嘛!”有老师调侃道,办公室里发出了一阵笑声。
苏虞兮默默的在办公室一边站了一会,里面的讨论尽收耳底,她卡住这个没人讨论她的节点,在办公室门口喊了“报告”。
老师们将凌乱的报纸折叠起来。开始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做自己的事情。
苏虞兮撇了一眼有着自己照片的报纸,她完全不知道她的歌迷会做这样无聊的事情,早上到了班上才有人告诉她。但她也没觉得她的粉丝们很傻或者无法理解,这种单纯的举动在她这里并没有翻起什么浪花。甚至涟漪都没有。她对自己的生日都没有在乎过,至于祝福?那更无关紧要了。
她和其他几个成员不一样,她们看着自己细语日渐增长的粉丝数量会高兴,就连骄傲如许沁柠都会受到舆论的影响,看到粉丝们鼓励的留言会开心。看到黑子留言会生气,但苏虞兮从来不会。
她明白喜欢她们的人大多处于最容易追星的年纪13…19岁,这个时期埃里克森所说的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会经历自我同一性的危机,会不断问自己“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该怎么做”等问题。在被这些问题困惑找不到自己时,会很容易被一些公众人物明星吸引。
苏虞兮当偶像自然不会单纯的只是玩,对她而言这也是个非常有趣的研究人类心灵的课题。从她做的大量笔记就能看出来,她和普通人看待问题角度不一样。
一般明星们在思考我该如何表现以吸引更多粉丝,而她在想的是这些粉丝们为什么会喜欢我,他们基于一种怎么样的心理。
当你翻开这个17岁的女生做的笔记,或许会被她的理智吓倒。在她精美的外表之下,是一颗何等理性和睿智的心。
苏虞兮在“偶像计划”的专辑登上华夏CD销量榜首的那天写到: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位国王的小女儿叫普塞克,因为美貌无双而受到维纳斯嫉妒,派丘比特忽悠国王将她嫁给巨蛇,哪知这天衣无缝的计划唯一的变量居然出在了计划的执行者丘比特身上。没错,丘比特爱上了普塞克。他金屋藏娇又是人神恋,唯一的条件是不许普塞克看到他的脸。可普塞克受到两个姐姐的欺骗,半夜惶恐的点灯,却看到一个无比美貌的男子。惊恐之下将灯油滴到了丘比特身上,丘比特遭到背信,愤怒离开。普塞克万分懊悔,向维纳斯求情。并在各类人的帮助下完成了维纳斯交给她的任务,最后happyending。
这个傻白甜公主的故事将会解答第一个问题:
偶像崇拜具备怎样的特征呢?
粉丝对偶像的崇拜正如普塞克对丘比特的爱。这种普塞克式的崇拜具备三大特征:一、情感表达上的单向。虽然现在粉丝表达情感的途径很多,但实际上仍然是粉丝至偶像单向的。
二、崇拜对象的神圣、幻想式。尽管互联网和新闻无限缩小了偶像与粉丝的距离,但他们心中的偶像仍然是包装后掺杂了个人幻想所得,有些甚至是精心包装的结果。
三、崇拜过程充满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绝对化的幻想。这是一种无可抑制的心性,即使是世人眼中的泰斗柴可夫斯基。第一次见到偶像托尔斯泰之后的日记描写中,也充满了一厢情愿的浪漫化。
当粉丝们在崇拜偶像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
明星的偶像崇拜总是始于对偶像外在特质,如外貌形象、气质等外露特征的欣赏。但偶像崇拜的维持与进阶一定是要深入到对偶像人格特质的欣赏,也就是对偶像所具备即使是包装出来的某种内在性格、价值观的认同、欣赏。当他们崇拜偶像时,最开始会因为帅气或者美丽的外表、完美的身材、饰演的某个角色、演唱的某首歌曲受到吸引,这是一种表层性的欣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这种吸引减退,成为路人粉,或者会因为对偶像过往经历、为人处事的进一步了解,对偶像所具有的内在人格特征,比如对梦想的追求、坚持不懈的努力、张扬无畏的人生态度产生认同,从而进化为死忠粉。
偶像崇拜心理为什么会产生呢?
偶像崇拜,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穷与富有都有可能产生。嘲笑那些追明星的女生,追小鲜肉的小孩子,觉得她们脑残的人,想想自己对于篮球明星、足球明星的狂热,是不是有似曾相识之感?
偶像崇拜这种事情,本质上和你的偶像从事什么职业并无关联,体育明星的人格就比偶像明星高尚?这只是粉丝们自己的错觉罢了。
现实中的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会有很多无法被满足的缺憾,年少时篮球场上的那个身穿白色T恤奔跑的少年、为了一个所谓更可预期美好的未来而放弃的画笔、进入社会扮演的各式各样满足他人需要的角色。如果说人生是一个糖罐,那么必须承认这个糖罐里大部分糖都是苦涩的。
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未被满足的需求,被压抑的情感、无法追逐的梦想、想要逃离的现实。总之,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会存在着缺口,无法被填满。
于是偶像诞生了。
而苏虞兮发现这种过程实际上是可以复制的,人们需要什么偶像,就可以给他们制造什么偶像,一个成功的模板不够,几个模板中,总会有一个你喜欢的吧!
就像她这种大众所认为的高冷,从来不缺乏市场。虽然苏虞兮从来不觉得自己高冷,她觉得自己只是和大多数人难以沟通而已。但大众不会研究真实的她,他们在满足于表像或者幻想。也就是说她褪去这具皮囊,她完全是可以被替代的。
而她接下来要研究的课题就是:为何崇拜偶像时会出现非粉丝所不能理解的狂热、盲目、不理智心理及行为?和粉丝的这种崇拜心理是如何不断加深和维持的?这样的研究对于上河公司来说就至关重要了。
苏虞兮从面带微笑的班主任那里请完假,就朝校外走去,她得回家收拾一下,参加这种宴会,必须穿正式的晚礼服。
虽然她并不喜欢参与这种权利的游戏,但作为家族的一员,既然享受了家族所带来的各种便利,自然无可避免的必须承担责任,虽然对她而言家族带来的便利,没有一样是她所需要的,但是她无从选择,既然在这里出生,那她就带着使命。
踏上迈巴赫的那一刻,苏虞兮觉得人生一点都不有趣,她看着车窗外开始倒退的风景,开始想活着为了什么?
她想起了惠特曼说过的话:“长久以来,你做着卑劣的梦,现在我要洗净你眼中的黏液,你必须让自己习惯于阳光的灿烂,以及你生命里每一刻的耀眼光芒。长久以来,你胆怯地抱着板子站在海边,现在我鼓励你成为勇敢的泳者,跳入海中,然后浮起对我点头、喊叫,笑着拨开头发。我是这位运动员的老师,他展开比我更宽广的胸襟,证明了我自己的宽度。
他学会用我的风格来摧毁老师,
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荣耀。”
而她的老师又在哪里?
第二八五章 权力的游戏(3)
程晓羽下午几乎和苏虞兮同一时间回家换了礼服,程晓羽的衣柜里全是乔三思按程晓羽最新的的身材定制的各种礼服,程晓羽一时间也有些眼花缭乱,不知道该穿那一套。
乔三思从衣柜里挑出两套礼服介绍道“参加晚宴必须穿正式的礼服,华夏普通民众一般分不清楚礼服与西装的区别,或者简单的认为礼服就是燕尾服,但实际上燕尾服只是礼服的一种。”
“礼服的范畴相当广泛,白天穿的,晚上穿的都不同,还可以按照大礼服,小礼服这样分类。分出来有:晨礼服(白天大礼服)、燕尾服(晚间大礼服),董事套装(白天小礼服)、塔士多(晚间小礼服)。现在还衍生出一种常礼服,介于西服套装和塔士多之间。此外还有一些普通人不穿的制式,如演艺礼服等,我就不替少爷介绍了。”
程晓羽这才知道自己对西方贵族文化理解的很少,而为什么华夏要用西方上流社会那一套,是因为华夏并没有建立完整的贵族社交礼仪和细节,而西方那一套完整的高比格社交礼仪刚好填补了华夏这方面的空缺。
程晓羽试了一下两套适合晚宴穿的礼服,他并不适合穿燕尾服,实际上大部分华夏人都不适合穿专为身材高大的欧洲人设计的燕尾服,所以他选择了没有那么正式的塔士多。因为身材稍胖,所以他避开了新月领和开双襟的礼服,颜色自然是选择的深色系的藏青色。
因为不穿着马甲,就必须搭配腰封。而白色的胸前带褶皱的衬衫是礼服穿着中永远不会错,也不会过时的选择,只是程晓羽选择的这件衬衫是黑色的宝石扣子,在灯光下能闪耀出七彩的光芒,相当的耀眼。
乔三思一边帮程晓羽系上腰封,一边对程晓羽说道“塔士多与其他礼服的区别就是使用的镶锻的枪驳领或青果领,真正规范的连侧面口袋边也要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