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669章

一世富贵-第669章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芳应诺,快步跑出去到前面空地上,怀里摸出一个哨子,猛地吹了一声。

    哨音极为尖利,把石后站着的陈尧佐和李参等人都吓了一跳,心突然紧张起来。

    吹完哨子,鲁芳四周看了一遍,见再无意外,才又掏出一枝小旗。嘴中含着的哨子猛地连吹三声,手中的小旗猛地挥下。

    前方的兵士得了命令,把手中的火种吹亮,点燃了导火索。

    得到点火兵士传来的讯号,鲁芳猛地连吹几声哨子,看周围再没有人暴露在外面,才快步跑到一块大石后面,把自己的身形遮蔽起来。

    陈尧佐被这尖利的哨意吹得神经紧绷,鲁芳一系列的动作更加大了紧张情绪。提心吊胆等了一会,只见百步外淡淡冒着黑烟,并没有什么动静,出了口气,对徐平道:“不过是一溜黑烟而已,怎么闹得如此吓人!”

    话音未落,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轰鸣声,漫天的烟雾伴着碎石尘土冲天而起。几乎是眨眼之间,前面挡着的竹帘上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几个身披竹甲拉住竹帘的兵士几乎坚持不住。不但声音停歇,刺鼻的硝烟味就弥漫了整个山顶。

    竹帘后面,除了徐平之外,一干人都成了木头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前方。
………………………………

第41章 陈公堤徐公路

    陈尧佐大张着嘴巴看着前方,那块形成小峭崖的巨石已经完全消失,只剩下一堆碎石。

    “这是――这是火药炸的?山都碎没了?没了――”

    陈尧佐喃喃道,转身看着徐平。

    徐平道:“是啊,火药能够开山碎石,炸掉一块巨石并不算什么。只要使用得当,采石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难,不难,有了这种神物,把这广武山平掉,又有何难!”陈尧佐清醒过来,一边说着,一边当先跨出去,到前边乱石堆里仔细观看。

    徐平急忙带人跟上,口中道:“相公小心,乱石遍地,千万看好脚下!”

    陈尧佐是个急性子,哪里顾得上那么多?在乱石堆里踉踉跄跄,东走西看。一边的桥道厢军兵士看见,忙上前护住。

    看了一会,陈尧佐对跟上来的徐平道:“这样一炸,开出来的山石,只怕要一指挥的人忙上一年,还未必有这么多!”

    徐平笑道:“其实没有那么神奇,只是碎石都浮在了地面而已!火药虽然威力巨大,还要有人用得好才行。鲁芳他们这些桥道厢军,常年用火药开山修路,才有这个效果,换了人来,说不定只是听个响而已。真正采石,还是要搞清楚山石走向,配合上火药,才能够收到奇效。器物再工,还是靠人来用。”

    陈尧佐点头:“说的不错,不会用,火药也只是个烟花爆竹。”

    说完,把鲁芳叫到身边,详细问了他的姓名籍贯年龄以及出身,对徐平道:“徐龙图你对自己手下的人过于苛责了些,似这等人才,又有战功,如何还在厢军里?等过两日我上到奏章,把这些桥道厢军隶进禁军中去,钱粮衣料一应遵照上军发放!”

    徐平苦笑着摇头:“相公,他们这些人是能干,但是要用来修桥铺路的。多发些钱粮我一直在想办法,只是隶入禁军,还是罢了。三衙的管军大将,朝廷里有几个人能够说得上话?到时候他们舒泰了,修桥铺路却没有人做了。”

    “也有道理,此事我们以后再议,总不能苦了这些人。”

    别说现在不做宰执了,就是以前在政事堂的时候,陈尧佐也管不了三衙禁军。作为厢军,不管是政事堂还是三司,还是地方官府,都可以调动他们,让他们做事。一旦作为禁军隶到了三衙之下,就再难以调动了。别说他们,就是枢密院也轻易调不动禁军。

    三衙的八位管军大将,地位类比宰执,俸禄还要高过宰执一截。最顶级的三帅,地位与枢密使等同,就是见了宰相,也不过是横杖唱诺,不用行礼。这几个人,除非是有皇帝支持,不然宰相也拿他们没办法,他们手下的人哪里是随便能用的。

    枢密院管的是军政,并不掌管军队。如果以徐平前世来比,枢密院不过是有一部分四总部中的总政、总后、总装的权限,最核心的总参的权限,是在三衙的。所以枢密院越到后期越是倾向于文职官员,因为他们做的就是文职的工作。而三衙一直是被武将牢牢把持住的,历史上直到靖康国难,禁军完全崩溃,三衙管军大将的地位才丧失。而到了那个时候,禁军已经与厢军一样,沦为非正规军了,三衙被新的管军体系所代替。

    正是因为如此,徐平也知道禁军的待遇高,但从来没有动过把鲁芳等人归入禁军行列的念头。那样一来,这支队伍就完全脱出了自己的掌控,要做类似的建设工作,就必须重新培养一支队伍出来。他宁愿通过其他途径,给这些人一些补偿。

    陈尧佐看过了炸出来的碎石,明显有些兴奋,对徐平道:“龙图,我们回去商议。”

    吩咐人把现场收拾一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徐平一行下了广武山。

    到了三皇庙,在大银杏树下坐定,不等茶上来,陈尧佐便兴奋地对徐平道:“既然手中有火药这种神物,在广武山采石便就易如反掌!――对了,现在这些桥道厢军手中的火药多不多,用起来贵不贵?”

    “贵――还是有些贵的。相公知道广备攻城作一直造火药,现在的火药与以前的火药价钱差不多,还要便宜一点。至于数量不用担心,尽够使用。”

    不把火药大规模地用于战争中,实际消耗不了多少,广备攻城作产的每年都有很多富余,徐平还怕受潮将来用不了呢。以前产的火药都是用来放烟引火,不怎么怕受潮,现在可是不同了,一旦受潮便就要重新加工。

    “好,以前那样的价钱哪里算贵?”陈尧佐搓着手道,“既然手里有足够的火药,便就依龙图先前所说,在广武山就近采石。至于人手,从贾谷采石务调一些来,再从四州的民夫中调一些来,足够用了。龙图,我在想,如今石料充足,筑的大堤便就可以用大石护起来,比原来夯土可是结实得多。你觉得如何?”

    “如此自然是好,只是用的人力和时间可是要长一些。”

    “四州的民夫都调来了,不怕人手不足!”陈尧佐一扬手。“调这么多人来,如果我不把堤修得好一点,如何向其他人交待?下边木龙,后边夯土筑堤,上面用大石护住,就是这样定了!有木龙杀水,堤筑得宽一点,结实一点,最少要保几十年不坏!”

    徐平道:“如此自然是好,只是相公要辛苦一点。”

    公吏上了茶,陈尧佐喝了一口,朗声道:“我虽年过七十,便身体强健,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廉颇八十依然能够上阵杀敌,我修河只是小事!对了,我听人说,徐龙图以前在邕州的时候,曾经广筑道路,当地人深蒙其利。那些路都是下用大石,上面用小碎石子覆盖,可行大车,不留车辙,多年不坏,人称‘徐公路’,不知是不是?”

    徐平笑道:“我们为官作吏,只要真能造福方,百姓便就多年不忘,便就如人称相公当年修的堤为‘陈公堤’。其实真正说起来,相公修的筑保了地方百姓几十年安宁,我修的不过就是道路而已。那些路确实是可以行大车运重物,不怕碾压。”
………………………………

第42章 远方的稀罕物

    作为这个年代最顶尖的水利专家,在自己治所附近修河,不让陈尧佐参与他根本坐不住。不过说到底,陈尧佐还是一个官员。这次修河,对陈尧佐来说是一个展示自己老当益壮的机会,说不定就有机会再进政事堂呢,所以做得越完美越好。

    除了把那条河修好,陈尧佐还要修好河上的码头,周围的道路。码头一是用来装卸货物,同时还是水位的指针,真要精心做起来,并不容易。阶石要大要平整,而且各个码头要整齐划一,不能在关键时刻报水位出现偏差。加上河堤,加上周围的路,修起来都要大量的巨石。说是顺水路贾谷采石务运,那样的花费可着实不小。如果能够在广武山就近采石,又有火药这利器,一切就方便得多了。

    一时间陈尧佐变得雄心勃勃。做过这么多工程,还没有跟今天一样,钱粮充足,各种技术手段齐备。此次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让朝里朝外的人看一看。

    徐平在河阴不能多呆,他还要到孟州去,完成对本路最后一个州的巡视。因为孟州僻处京西路的西北角,到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顺路,王雍今年还没到过这里。

    宪司说是每年要巡遍地方,其实总是有转运使和提点刑狱偷懒,有些路偏远的地方多少年都无人巡视。这种事情,反正派公吏去做好文书,州县不胆大包天捅到朝堂,也没有人去管。不过这里是京西路,那里的知州是李迪,徐平也还想着更进一步,就不能不去。

    说过闲话,陈尧佐让手下的人做了汤饼吃了,与徐平两人坐着闲谈。

    见识过了火药,陈尧佐对徐平的态度明显亲热了许多,没有了刚开始的防范与生疏。

    看看天时不早,徐平对陈尧佐道:“相公,说起修路筑河堤来,除了利用火药,桥道厢军还烧一种灰泥,因为善能防水,称为水泥。他们在附近建了一小段,若是下午无事,我们一起过去看看?如果修河能够用得上,是最好的。”

    “水泥啊,我也听说过,只是到了这里后一直繁忙,抽不出身来过去看。龙图在河阴也待不了多少时间,下午一起过去看看也好。”

    其实陈尧佐不是抽不出时间,而是对桥道厢军不感兴趣,并不相信他们有什么特别有用的东西。自己当官多年,在许多地方都主持过兴修水利,有什么不知道的?直到上午看过了火药的威力,才知道自己想的错了,这些邕州来的人还真有以前没见过的好东西。

    广武山下,一处临着黄河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