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科技帝国-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现在还等着的,肯定不是游客了,只是相机都没拿,实在是奇怪。
刘晨摇了摇头没说话。
大家一起扯淡的时候,幕布总算是撤掉了,全部收拾赶紧,看来这组镜头已经补拍好,还真是难为这帮演员。
一个个走出来,精神都不太好,大概是饿的,但是剧组还是没有发盒饭的意思,周导演吩咐工作人员开始调试灯光,摆好机位,三位很熟悉的人出现在视线中。正是猪笼城寨的三大高手,看来三人被包租婆租出城寨,心心相惜,对打的那场戏还要补拍一下。
刘晨马上振奋起来,没白等,这三大高手大有来头。
洪家铁线拳裁缝,是猪笼城寨三大高手中最可爱的一位。
也许是职业的原因,裁缝总在接触女人,这让他总显露出与自己强壮身材不相符合的举止特点,细腻、羞涩和爱扯闲话。当然,只有把那些挂衣服的铁环套在腕上的时候,裁缝才会找到以往叱咤风云的感觉。
扮演裁缝的赵志是黄飞鸿高徒猪肉荣门下的再传弟子,同饰演的角色一样是位如假包换的洪拳宗师,片中所说的洪家铁线拳也是确有其实的一路拳法。
上世纪70年代,香港功夫片大行其道,赵志也以演员和武行的身份参与过数十部影片的拍摄。
五郎八卦棍油炸鬼是猪笼城寨三大高手中最精明的一位。
爱讲洋话的油炸鬼开小吃店,他喜欢拍包租公的马屁,每天准备几根免费的油条。而每天清晨干活的时候,油炸鬼也不忘修炼武功,他那根巨大的擀面杖是秘密武器,五郎八卦棍。
扮演油炸鬼的董华自幼学习京剧,行当武生,后被来内地拍片的大导演相中引入电影界。
十二路谭腿苦力强是猪笼城寨三大高手中最沉默的一位。
人如其名,苦力强就是一位扛麻袋、拖车的苦力,城寨里的人只知道这个人双肩天生神力,能背起一人多高的麻袋,却不晓得他其实是位腿法高手。
扮演苦力强的释宇,曾是少林寺的第三十五代武僧,修炼了十年功夫。
现在补拍的片段正是三人被包租婆通过抽签的方式赶走,在楼梯口相遇,心心相惜,三个高手不得不分手的时候心照不宣的切磋。
电影中呈现得很强悍,却不知现实中如何。
苦力强说:“一会儿就要分手了,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再见面。”
油炸鬼:“原来大家都是同道中人,早知道,就不会这么寂寞了。不如趁这个最后机会,我们来切磋一下?”
裁缝扭了下屁股,“别逗了,还有很多行李没有收拾呢。”
油炸鬼:“我也是说说而已。”,苦力强也附和,“对。”
三人各自背对着彼此的时候,心照不宣地出手。
刘晨聚精会神地看着。
三位不愧都是有些真功夫,一招一式,虽然是预先设计好的动作画面,力量感与花架子可完全不同。
苦力强的十二路檀腿讲求的是下盘功夫,三个之中,也是苦力强站的最稳!下盘当真了得!
裁缝的洪家铁线拳靠的是双臂,上三路功夫了得,此拳主要参考结合了少林长拳与咏春拳的优点,华夏国术中讲求手是两扇门,脚下一条根!洪家铁线拳讲究以守为攻!攻中带守的套路!
至于油炸鬼的五郎八卦棍,相传由宋代杨家将之一的杨五郎始创,因此而得名。杨五郎随父征契丹,后到五台山为僧,以枪化棍,棍法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变为六十四点棍法,符合内外八卦八八六十四之数,故名“五郎八卦”。这套棍法长短兼施,双单并用,法门多而密,以圈、点、枪、割、抽、挑、拨、弹、掣、标、扫、压、敲、击十四字为诀。
三种武功各有利弊,主要看用功夫的人功夫功底与练功的程度,但按武术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外家拳脚。
刘晨边看边沉吟着,十二路谭腿攻受并重,铁线拳刚中有柔,五郎八卦棍,变化很多。
在评价的同时,刘晨也比较着,如果是自己与这三人对战会如何,尤其是苦力强的扮演者释宇,年轻力强,下盘又稳,如果三招之内,猝不及防,刘晨有把握战胜,如果拖得久些,那就不知道了。
五郎八卦棍花把式的成分更大,没太多实战作用,就是京剧里的花架子,谭腿和铁线拳的两人却很强悍,刘晨一时倒有些技痒,恨不能冲上去打斗一番。(未完待续。。)
第715章 露一手
拍完这场戏后,只听周导演在监视器后面说道:“好了,收工,还是之前的表演方式更好一点点。”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刚才三位高手卖力拍摄的一段全部作废,只是用来证明之前的表演更好一点点,这是跟其他导演最不同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得罪人的地方,总会感觉辛辛苦苦成了无用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的。
但是在周导演看来,却很有必要,在各种表演之中,他要寻找到最好的表演方式。
刘晨听到也不禁摇摇头,性格太直接,容易得罪人,自己回去选片子就好,干嘛要讲出来呢。
工作到下午三点才发中午盒饭。
金冬儿总算是回来了,给刘晨和萧国平打包了汉堡、薯条、可乐,刚才看得入迷,现在还真感觉饿的很,两人拿过来就大口大口啃起来,惹来金冬儿的嘲笑,“你们两个就跟饿死鬼投胎一样。”
两人狼吞虎咽吃中饭,那边《功夫》的剧组竟然就奇迹般地准备好杀青的仪式,周星星可不象有些导演那样多愁善感,甚至有些痛哭流涕,回忆一下拍摄的过程是多么不容易。
“感谢大家的努力,谢谢!当然你们也赚到了应得的报酬。”就是这么一句话,周导演就离开了片场,令得一直苦苦等待的各家媒体非常不满,不满归不满,也没办法,只能按照预定的方案采访一下其他人。
还好留下来接受采访的还有三大高手的扮演者:苦力强的释宇、油炸鬼的董华、裁缝的赵志,以及电影学院美丽校花黄依。
“释宇先生,您本来就有功夫在身,精通十二路谭腿,银幕功夫与现实功夫有什么差异呢?”
拍完戏到杀青仪式太赶了,释宇还是穿着一身苦力强的衣服。
“没到剧组之前,因为我从小在少林寺习武,觉得问题不大。可是当我正式接触到这部电影里面的动作场面时,却感觉到真实的功夫和电影里的动作是完全不同的。我觉得周导演是一个非常认真、非常敬业的演艺人,他对演员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抓得特别细。片中有一场戏是我们三大高手力抗斧头帮的天地双残,导演为了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差不多拍了一个月。”
记者又问:“赵先生,您也以演员和武行的身份参与过数十部影片的拍摄。后来,在美国旧金山开设了武术学校,将流传甚广的洪拳推向海外,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洪拳大师,全世界弟子超过20万人,在海外拥有极大的影响力。时隔多年接拍《功夫》,能说说您对这部巨制的感受吗?”
“在拍摄过程中,周导演提供表现空间很大,几乎是争着把自己最强的一面在片中展示出来,我认为《功夫》是一部近10年没看过的好电影,能够参与进来,我很自豪,也敬佩周导演做这部片子的勇气和决心。”
“董先生,作为张大导后期武侠片的御用演员,相比于张大导的武侠片,《功夫》有什么特点?”
“《功夫》在强调还原传统功夫的魅力,跟张导的传统武侠片很类似,但是因为现在技术的发展,所展现的手段要高明、好看,但是与目前过分强调特效,演员都缺乏实际打斗功底又完全不同。”
董华说完之后又补充道:“象《功夫》这类影片越来越少,后继无人呐,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愿意沉下心来练习武行功底,随着我们年老了,以后要拍这样的片子,上哪找人去?”
言语之中不禁唏嘘。
刘晨听着也点了点头,要比特效,华夏的电影不可能比美国好莱坞强,而且这种东西只要砸钱就行,华夏功夫片想要真正走出去,还是要象李小龙那样,象《功夫》这样的打斗风格,偏传统写实一些。
显然媒体记者们对于三位高手的回答很不满意,根本没有新闻爆点可写,这样子回去是要被老总痛骂,星爷已经离开,只能抓住最后的机会,黄依身上一点要问出一些点来。
眼前的黄依长发披肩,笑脸盈盈,换了一身白色抹胸长裙,俨然一个乖乖女的模样。
“黄依小姐,只拍过两部电视剧,第一次接触电影就和星爷这样的电影大腕合作,什么感觉,能分享一下吗?星爷要求一向严格,是否感到巨大的压力呢?”
黄依的感受倒是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轻松:“《功夫》剧组人很多,星爷什么都要管,因此我的压力就会相对少一点”。
“星爷在片场一直都是这样严厉,不顾演员的感受吗?连盒饭都要拖到下午三点钟?是不是为了省一顿盒饭钱呢,听说星爷对钱非常在乎。”
刘晨不得不佩服这些娱记,果然是训练有素,发觉问题的深度还真是高。
黄依想了想,纠正说:“是‘严格’不是‘严厉’,表演上他每个细节都要抓,态度相当严谨,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避重就轻地回答,媒体很不满意,追问道:“那你怎么评价星爷呢?”
黄依看来是有准备这一题的,不假思索答道:“我对星爷的感觉是:敬业、严谨、很照顾新人,生活中并不像电影里那样嬉皮笑脸,平时不太说话,因此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想想似乎这样说不太妥当,随即接着又补充道:“其实,我自己总是戏一拍完就回家,因此除了拍戏并无和星爷有太多其他的接触,也不好评价。”
在回答的过程中,黄依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