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重生日本1946 >

第190章

重生日本1946-第190章

小说: 重生日本1946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

    虽然很不喜欢日本这个民族,但是对于日本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和举措,唐宁还是非常欣赏的,为了解决雾霾问题,日本政府完全放弃了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发展方向。并借此调整了产业结构,推动了工业技术的转型。

    首先是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日本政府分别在1962年颁布了《煤烟限制法》、1967年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 》、1968年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

    然后就是坚决的顶住了来自工业、矿业、汽车制造业等财团和国家纳税大户的抵制和阻力,坚决执行相关法律。

    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重复利用了消费者的市场约束力,在全社会形成了“使用绿色环保产品为荣”的消费理念。政府在市场上推出绿色环保标志制度。顾虑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环保标志,在市场上如果没有商品没有这种标志,消费者是不会认可并且购买的。

    因此在日本,一家企业如果对环保无动于衷,消费者就不会满意,市场就会自动淘汰掉其产品。也就是说,环保不仅是政府的要求,也是市场的要求,如此良性循环,环保问题不仅得到了消费者的重视,也促使企业加强了环境保护的力度。

    同时,城市绿化也是日本治理雾霾的重要手段,在东京就有专门的规定,新建大楼必须要有绿地,必须要搞楼顶绿化。在东京的绿化很少种草,都是种树,不但追求绿化面积,更是追求绿化体积。汽车尾气一种都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日本不仅改进技术对汽车安装了尾气过滤器等减排措施,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开进东京。

    再反过来看自己的国家,在2005年就开始喊着要治理雾霾,可十年过去了,雾霾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重,也就是唐宁穿越的早,否则他还能见到粉红色的雾霾。。。。。。

    虽然有着日本等国的成功治理雾霾的经验,但是唐宁深深的觉得,基于国内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以及急功近利的市场,想做到日本这样,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就在唐宁打算离开美国返回日本的时候,他忽然接到了美国国防部的一个通知,希望他能够配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博士进行秘密访华。

    ps:大约三十章之后剧情会有神转折,最近都是在铺垫,请大家稍安勿躁。(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六章 基辛格访华

    这个消息是之前唐宁在宣传部就职时他的顶头上司麦克给他下的通知,这件事找到他一来是因为他曾经的军官背景,无论是老麦克还是军方,对于唐宁的军队出身都比较信任,而且他这些年一直都在做军需生意,在军方的信用一直都非常良好;二来,就是基辛格这次的秘密访华需要一个借口和掩护,可是能够提供这个支持的人并不多,所以在有限的选择里军方选择了唐宁。

    历史上的基辛格秘密访华其实花费了很大的周折,先是白宫新闻秘书在例会上宣布:“尼克松总统即将派基辛格博士于7月2日至5日到越南南方执行调查事实的任务,随即到巴黎同戴维。布鲁斯磋商。在基辛格赴巴黎途中,他将同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官员们会谈。”

    然后基辛格于7月1日离开华盛顿,在西贡活动了三天,到曼谷停留一天。6日到达新德里,8日到伊斯兰堡。为了不使印度不高兴,宣布在巴基斯坦也只呆两天。但为了秘密访华他在8日晚宴上,伪装肚子痛。叶海亚。汗总统特高声宣布,伊斯兰堡天气太热,影响基辛格的健康,请他去那蒂亚加利的总统别墅休养,以摆脱记者的追逐。基辛格在九日凌晨四时半同章文晋等陪同乘巴基斯坦民航707飞机这才来到了北京。由此可见费了多大的事。

    现在有了唐宁配合,就不用这么麻烦了,身为日本的老大,美国高管基辛格去日本访问交流一下非常正常,到了日本再去看望一下他口中所谓的“老朋友”、参观一下美国商人托尼唐宁在日本的产业更是再正常不过,而现在的冲绳岛被唐宁经营的跟个铁桶似的。在岛上他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就没人会知道,到时候基辛格想去哪都行,反正都有唐宁来给他打掩护。

    至于为什么这次身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博士想要秘密访华,这也是有原因的。自从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有两桩心事:一是搞点什么惊人之举使自己名垂青史;一是设法连任下届总统。对外首先考虑的就是:主动同中国和好;借助中国从越南脱身和抗衡苏联。因此,他上台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要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探索重新同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69年中苏珍宝岛事件后,尼克松认为时机成熟。在7月出访亚、欧前夕,宣布对中国放宽人员来往和贸易交流的限制。

    1970年10月25日,尼克松在白宫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时提出,中美关系十分重要,他要走向同中国和好。美国绝不会同苏联合谋反对中国,愿派一高级使节秘密访问中国。请叶海亚。汗作中介人提供协助。叶海亚。汗欣然表示同意。

    不久,叶海亚。汗到中国访问。10月10日他同周总理单独会见时传达了尼克松口信,说尼克松要走向同中国和好,愿意同中国进行有限的贸易;美国希望在高一级进行秘密对话。并准备派一名高级使节人士和墨菲、杜威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同中国对话。尼克松还暗示,如果中国要在官方一级会谈,他可以派主要顾问基辛格前往。他迫切等待中国的答复。周总理于11月14日正式答复叶海亚。汗,表示如果尼克松真有解决台湾等关键问题的愿望和办法,中国政府欢迎美国特使来中国商谈,时机可能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商定。叶海亚。汗回国后即派专人将周总理的答复口信(无头衔、无签字的手抄备忘录)派专人送给巴基斯坦驻美大使,嘱其口头转达给基辛格。不久,基辛格答复。美国同意接受邀请,准备在北京举行高级会谈。讨论包括台湾在内的存在于美中之间的名种各样的问题。

    其实在基辛格访华之前,中国就先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乒乓外交”。1971年4月份在日本名古屋举办了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领导人抓住这个时机,做出决策,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先一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在第三十一届乒乓球赛举行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消息传回北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邀请美国队的机会尚不成熟。4月4日,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后呈报主席。

    1971年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主席突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外公圈阅“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报告,退外交部办理。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负责人,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团长和运动员科恩、雷塞克等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对访问作了具体安排,指出这次访问对于打开中美关系的局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1971年4月14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在此之后,总理从通过巴基斯坦向美方首脑发出访华邀请。

    虽然基辛格从未见过唐宁,但是他知道在日本冲绳有一个非常知名的美国商人,而且是军人身份,从做军需起家,而且与国内的许多高官和军方高层都有所联系,所以在等飞机的时候就同唐宁聊了起来:“托尼,我这么称呼你可以吧,你这里离中国这么近,你有去过中国或者跟他们有什么接触么?”(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七章 针灸

    唐宁心道我跟中国的接触深了去了,可无论是我穿越的身份还是捷列金小组的事情我都没法告诉你,不过好在他还有一个可以放在明面上的身份:“我的一位好朋友也是我的私人医生韩雪薇韩医生就是中国人,而且我与中国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也很熟悉,是他上次来东京做表演的时候认识的。通过他们我对于中国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不过我并没有去过中国大陆,倒是香港去过好几次。”

    基辛格又继续问道:“那你对中国的印象如何呢?”

    唐宁想了一些,然后谨慎的说道:“这个我说不好,毕竟我没有去过中国。但是我知道在我刚刚来到日本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内乱,我还做几笔中国的生意。但是后来中国大陆就开始变得强大了,连咱们美军都在朝鲜败给了他们,那个时候我觉得中国还是很强大的。”

    然后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最近中国的局势我就有点看不懂了,虽然我没有去中国也没有人跟我说中国的详细情况,但只从日本激进青年崇拜中国领导人的疯狂和那些偏激的口号与行动中,我就能感受的到,现在中国的局势不是很好。”

    基辛格点点头道:“恩,你说的没错,短短的二十年,中国的变化太大了,重大变化是一次接一次,每次都让咱们措手不及,不过好在这次他们同苏联的关系弄僵了,所以咱们有了机会,对了,托尼,想不想跟我一起去中国看看?”

    基辛格的这个提议让唐宁很是意外也很是心动,不过经过他还是拒绝了:“额。这次就算了吧,我还得在冲绳给您打掩护呢,如果我也走了的话,那就没有人坐镇了,到时候真要出点什么事儿,就麻烦了。”

    唐宁的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他从本心是非常想回祖国去看看的,但是他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这次基辛格是秘密访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